招商银行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正文
 

2004年GDP同比增长9.5% 是通缩或通胀尚存争议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1月26日 02:03 第一财经日报

  昨日(25日),国家统计局公布2004年主要经济运行数据,2004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9.5%,为近8年来增长的最高点。

  同时统计局公布,2004年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上涨3.9%,其中12月份CPI为2.4%。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5.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3.3%,剔除物价影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2%,2004年12月货币供应量增长较2003年增长分别为:M214.6%、M1
13.6%、M08.7%。

  这表明,2004年物价水平上涨势头平稳,固定资产投资较年初大幅下降,专家认为货币政策应当小幅放松,同时警惕通货紧缩,而加息则应当视经济运行情况而定。物价上涨温和通货紧缩值得关注

  “物价上涨温和,通货膨胀没有迹象,通货紧缩却不应忽视。”一位金融学者如是认为。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员彭兴韵则表示,2005年货币政策有必要小幅放松。“2004年太紧了。”他说。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研究员张立群认为,导致物价上涨的因素并没有增加,不用担心2005年会出现严重的通货膨胀,近期消费价格指数一直呈下降趋势,目前3.9%的数据属于温和的物价上涨,因此总量没有必要进一步从紧。

  而证券业的分析师们也认为,3.9%区间的物价上涨很正常,“2%~5%区间内是理想的状态。2005年物价上涨幅度应该比2004年有所降低。”

  彭兴韵认为,从数据来看,物价上涨的幅度近期一直在下降,而且2004年物价上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粮食价格,而粮食价格上涨主要因为2003年对农业投入不够,这种现象在2005年不会继续上演,物价上涨势头无疑会受到遏制,从这个角度来看,反而应该警惕通货紧缩。

  此前,社科院金融所所长李扬也曾经向记者表示,2005年应当警惕通货紧缩。李扬认为“货币供应的增长率已经接近1998年~2002年通货紧缩时期的水平了。”

  彭兴韵表示,从近期央行确定的2005年货币供应目标来看,2005年的货币供应并不像2004年那么紧张,虽然各界都有稳健的货币政策的说法,但是2005年货币政策实际上是带有些许扩张性质的。

  “2004年货币紧缩的效应还没有完全发挥出来,去年11月份后货币供应和信贷规模都有所回升,这说明有关方面已经意识到,政策不能一味紧缩下去。”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降温加息预期尚有争议

  2004年为防范部分行业投资过热风险,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紧缩措施,包括严格审批工业投资项目,提高银行存款准备金,暂停农用土地审批,并采取了九年来的首次升息。

  “央行加息的效果并不明显,市场对它所透露偏紧的信号反应并不强烈。”一位证券业人士向记者表示,“但依然预测央行将在二季度再度加息。”

  一位分析师称,去年中国宏观调控初步遏制了固定资产投资和通货膨胀的势头。但是25.8%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依然过高,因此再次升息的必要性依然存在。“相信18%~20%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长是今年比较理想的局面。”

  不过也有分析师表示,虽然去年11月份信贷开始有所放松,但是之前连续数月的信贷紧缩的负面作用并未完全显现,所以央行出于谨慎的考虑,在一季度内应该不会提高利率。

  而统计局局长李德水也表示,从统计数据来看,利率调升的可能性不大,加息要视乎经济情况。

  此前,李扬认为“一直困扰我们的投资增长率过高的趋势已经得到遏制。”他认为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的下降幅度相当大。而且根据中国的实践,经过6~8个月的时滞,货币信贷部门的运行态势就会对实体经济的运行产生影响。

  彭兴韵的看法是,中国影响加息的因素并不明朗。他认为从内部来看,虽然此前央行有过加息行为,但是此后国内货币市场利率依然走低,这可以为货币政策的大体走向提供参考,加息的必要性并不明显。而从外部来看,虽然面临美国政府连续加息的压力,但是并不能因为外汇方面的因素而对中国货币政策造成冲击。

  他认为,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为25.8%似乎偏高,但是近期以来该数据一直在走低。而且以目前中国的国情来看,“如果投资增长下降到20%以下,反而会给经济发展带来麻烦”。2005年固定资产投资像去年那样大幅度走低的可能性很小,这决定了要有相应的货币供给作为支撑。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GDP新闻




评论】【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聚焦2005年春运
中国女将征战百年澳网
关注2005考研
万众瞩目央视春节晚会
第12届中歌榜揭晓
2005新春购车完全手册
岁末年初汽车降价一览
2004地产网络营销盘点
慈禧曾孙口述实录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