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全球能源布局 美惊呼有石油处就会有中国人(4)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1月27日 10:04 《经济》杂志 | |||||||||||||
争夺战刚刚开始 2000年的国际石油价格波动引发国内专家的呼吁:要保卫中国的石油安全,制定详细的海外石油战略。甚至有人撰文 “石油危机,中国准备好了吗?”
当时的中石化经济技术研究院经济政策研究所所长曹晓,在2000年11月份北京的“产业论坛系列研讨会”上指出,石油领域的竞争超出了纯商业的范围,已成为世界大国经济、军事、政治斗争的武器。国际石油跨国公司的形成,导致了国际石油市场垄断的加强,他们正在加紧抢占最重要的石油产地,中国的石油安全有受制于人的潜在威胁。 中国在寻找石油过程中的左冲右突处处都能遇到对手。2003年以前的很长一段时间内,美国和日本一直是世界上最主要的两个能源消费国,在世界范围内已经完成稳定的能源布局。中国加入这场争夺能源的游戏,势必会让他们感到不愉快。 美洲特别是北美一直是美国的势力范围,但是据《纽约时报》报道,最近中国最大的石油公司的高级主管人员经常出现在加拿大的能源重镇加尔加里,中国和加拿大公司正在就组建石油开采和运输的合资项目进行谈判。 曾经担任加拿大产油区阿尔伯塔能源部门负责人的默里.史密斯说,加拿大和中国的能源合作项目展开以后,加拿大每天300多万桶的石油出口中可能会有三分之一要出口到中国。 加拿大几乎所有的石油出口都是通过管道输送到了美国,是美国进口石油的最大的供应国。双边的能源关系除了在上世纪70年代“能源危机”时期出现紧张之外,几十年来一向很好。道琼斯的分析家认为,加拿大开始向中国供应石油之后,美国会感到自己的后方能源基地受到外人的侵入,进而影响到美国跟加拿大的能源合作关系。 事实上,早在1993年7月,中国就获得了加拿大阿尔伯达省北湍宁油田的部分股权,并生产出中国历史上第一桶海外原油,只是后来的合作进展缓慢。 同样的局面还发生在委内瑞拉、北非以及中亚。美国人惊呼:“怎么哪里有石油,哪里就有中国人?” 日本对进口石油的依存度比中国高得多,作为经济强国的日本,在石油资源上却是一贫如洗,几乎全部都要依赖于进口。这种缺陷,让日本较早地步入国际能源市场。在全球新发现的主要油田,如西西伯利亚、里海、中亚、北非等,日本公司依仗资金和技术两大优势,并通过收购、并购等经济手段,已经站稳了脚跟。 观察家指出,能源对外依存度的相似性、主要进口油气资源的同源性,再加上地缘政治经济的相关性,这将不可避免地导致中日两国在国际石油市场展开竞争。 这一竞争在“安大线”与“安纳线”之争以及东海石油勘探之争上体现得最为明显。日本媒体普遍认为,这只是中日两国在国际能源领域博弈的一个前奏,其竞争帷幕刚刚拉开。 (详情请见《经济》杂志1,2月合刊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