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中国GDP增长与宏观调控 > 正文
 

国家统计局局长李德水解读2004GDP增长9.5%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1月26日 01:16 每日经济新闻

  昨日,在国务院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统计局局长李德水宣布,经初步核算,我国2004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136515亿元,比上年增长9.5%,没有出现大的起落。

  如何看待9.5%

  李德水认为很有必要就GDP增长9.5%做一些说明解释。

  首先,从2003年开始,我国结束了从1993年到1997年连续5年的反通胀斗争,又结束了从1998年到2002年连续5年的反通缩斗争,开始进入了新的经济增长期。2003年增长率达到9.3%,2004年增长9.5%,这应该是很正常的情况。

  第二点就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也就是从1978年到去年,平均年增长速度是9.4%,2004年增长9.5%,基本在平均水平上,没有必要大惊小怪。

  第三点就是,我们这一轮宏观调控是“有保有压”的,不是简单的紧缩,更不是全面的紧缩。宏观调控根本目的是为了熨平经济的波动,防止大起大落。如果我们不采取宏观调控措施,也许2004年的增长率要比这个高得多。9.5%反映了宏观调控的成果,也比较准确地反映了中国经济的发展水平。

  第四点是,中国经济增长内在动力确实很强劲,投资需求非常旺盛,消费趋旺。在中国农村,由于农业经济发展加快,使农民收入不断增加,而这个消费市场开发出来,潜力非常巨大。加上国际经济发展形势比较好,对我国的出口也很有利,所以去年增长得快一点,有它的必然性。

  李德水也提醒,9.5%的增长率说明中国去年的经济确实在高位上运行。不能单独就9.5%这个数字来论高低、论好坏,要看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从这方面看,去年增长的质量还是不错的,效益也是高的,企业的效益、国家的收入、城乡居民个人收入都有比较大的增长。

  此外还要看经济增长的方式是否合理,是不是有可持续性。从这方面看,增长方式还是相当粗放,当前煤电油运供应还是比较紧张,经济运行总体上绷得比较紧。资源约束表现得更为突出。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当前特别要防止固定资产投资的反弹,绝不应该盲目追求增长速度,而要更加注重增长的效益和质量、结构。

  农业出现重大转机

  2004年我国农业生产出现重要转机。全年粮食总产量4695亿公斤,比上年增产388亿公斤,增长9.0%,扭转了1999年以来连续5年下降的局面。粮食单产和当年粮食增产量均创历史最高水平;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936元,实际增长6.8%,是1997年以来增长最快的一年。

  李德水表示,2005年依然能够保持这个好的势头,当然,增长的幅度是不是有这么大就不一定了。主要原因在于,中央又制定了一整套支持农业发展的政策,农民种粮积极性很高,今年秋冬播面积比去年增长2000多万亩,粮食产量可以保持较高水平,农民的增收也会有提高。但李德水也认为,目前我国粮食方面还存在两个方面问题,一是粮食总量跟消费量相比仍然还有缺口,二是粮食结构还有一些问题,玉米产量较多,而大米还不是很充裕。

  登记失业率首次下降

  2004年,我国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2%,同比下降0.1个百分点,出现多年来的首次下降。这是否意味着失业率持续上升的“拐点”已经出现?国家统计局局长李德水表示,目前还很难下结论。

  李德水表示,失业率是宏观调控的四大目标之一,去年城镇登记失业率出现下降是好现象。根据国家统计局抽样调查,调查失业率去年也是下降的。主要原因还是得益于经济的良好发展以及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大量工作。2004年城镇新增就业980万人,比预期目标多80万人。

  但失业率以后会否持续下降,李德水表示目前还很难下结论。中国经济发展和世界经济发展还有很多不确定因素,如果经济增长速度明显下降,或者技术水平提高等因素,失业率会发生变化。另外还有人口增长因素。

  他还提到了去年珠三角和长三角部分地区的民工荒现象,并概括了这种现象的原因:“随着农业劳动力边际效益的提高,主要是去年农村形势好、农民收入增加,如果农民工的工资还停留在原来的水平上,那么中国农民工的供给就不会是无限的。”

  他解释说,局部地方发生民工荒现象的根本原因是农民工工资水平太低,如珠三角地区,根据统计局的调查,平均工资只有每月600元左右,这一代农民工的工资收入水平和他们父辈多年前打工的水平差不多,而经济发展得这么快,这公平吗?企业的老板们也应该反思,需要提高待遇,农民心里有一本账,自己会权衡的。

  我国结构性缺电

  李德水宣布,去年电力增长了15%。去年当年新增装机容量4930万千瓦,速度增长很快。我国总装机总量已经达到4.4亿千瓦以上,比英国、德国、法国3国装机总量的总和还多1.4亿千瓦。我国去年的电力弹性系数(电力增长速度比GDP增长速度)达到了1.6。李德水分析,这种情况说明我国经济结构不合理,高能耗工业太多,据统计,我国工业耗电占了总量的74%。中国城乡居民用电只占11%,第一产业用电占5%左右,三产用电量也很少,主要是工业,高耗能产业太多。

  李德水表示,按照现在的经济规模,发电装机能力应该是足够了,日本也就是2.8亿千瓦的装机容量,却创造了比我们高得多的国内生产总值,所以我国的缺电是结构性缺电。虽然我们还要增加发电装机容量,但是,只要能够扎扎实实地进行经济结构调整,我国的电力供应应该是有保障的,我国根本不是一个缺电的国家,何况去年的水电装机总量已经达到1亿千瓦,世界第一。

  宏观调控效果显著

  李德水多次强调,2004年我国之所以能取得GDP增长9.5%的好成绩,与坚持进行宏观调控分不开。李德水认为,一系列我国经济发展的事实都说明,中央采取的一系列宏观调控措施是及时、正确和有效的。避免了局部性问题转变为全局性问题,避免了严重通货膨胀和经济大起大落等情况的发生,保持了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李德水表示,2004年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宏观调控受到了国内外的普遍关注,各种猜测和议论一波未平一波又起。2004年中国经济发展是不平凡的一年,可以说是惊心动魄的一年,但又是有惊无险的一年。

  李德水分析,去年年初中国经济面临着两大难题,一是经历了连续5年粮食减产的局面,出现粮价猛涨的形势;二是投资规模太大,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在一季度达到43%,生产资料价格也上涨得很快,所以也可能发生通货膨胀或严重通货膨胀的情况。针对这两个突出问题,党中央、国务院制定实施了一系列宏观调控措施,这一轮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是两个,一是抑制投资过快增长,二是加强农业,特别是粮食的生产,有保有压、区别对待。

  所以,去年经济增长形势这么好,首先得益于或者说很重要的因素是宏观调控政策取得的成效。如果去年不实行宏观调控措施,发展下去全年情况会怎样?可能经济增长速度快得多,也可能严重的通货膨胀已经发生了,也可能面临一场更大的调整。李德水感叹,如果不进行宏观调控,后果可能不堪设想。

  关于2005年的经济发展趋势,李德水表示,2005年我国将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特别是土地和信贷这两个闸门的管理不能放松。宏观调控上将会更多地使用经济和法律手段。将会严防固定资产投资的反弹,着力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加快技术进步。2005年应该还能保持一个很高速度的增长。

  李德水表示,2005年的宏观调控将更具有创造性,经济增长千万不要单独地追求速度,一定要注重效益和质量,不能简单地说是否实现了软着陆。

  2005年CPI可控

  李德水表示,2004年市场物价涨幅有所提高。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3.9%,涨幅比上年提高2.7个百分点。他分析,主要原因是受2003年涨价滞后因素的影响,其中,城市上涨3.3%,农村上涨4.8%。

  李德水分析CPI增长3.9%,应该是一个在正常区间的数字,2004年上半年CPI增长较快,后来经过宏观调控,CPI增长率降下来了。展望2005年,CPI保持在4%以内的水平还是有可能的。因为2005年受2004年CPI上涨压力的影响比较小,再加上2005年世界经济和贸易增长水平虽然可能比去年下降,但应该还是一个不错的形势。2005年CPI的目标还是能够实现的。

  李德水:调整人民币汇率时机未成熟

  国家统计局局长李德水昨天表示,调整人民币汇率的时机目前还不成熟,中国需要更多时间对实行更具弹性的汇率政策进行准备。

  李德水称,调整人民币汇率需要一个过程,其次需要一个可行的计划,制定这样的计划需要时间。

  他并称,调整人民币汇率要考虑本国、地区和全球的情况,他同时警告投机人民币升值的热钱,称它们的做法将无功而返。

  李德水还表示,利率调整要视经济情况而定,目前他看不出中国会马上加息。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GDP新闻




评论】【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聚焦2005年春运
中国女将征战百年澳网
关注2005考研
万众瞩目央视春节晚会
第12届中歌榜揭晓
2005新春购车完全手册
岁末年初汽车降价一览
2004地产网络营销盘点
慈禧曾孙口述实录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