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GDP不该是概念炒作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1月26日 01:02 每日经济新闻 | |||||||||
在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04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的报告中,并未引入备受舆论瞩目的绿色GDP指标。统计局官员表示:“我个人认为,这种核算方式在实践中很难操作,因此,只能说还在研究中。”同时,也有专家指出:“绿色GDP的核算方式在理论上可以研究,但在实际操作中不可能实现,如果把环境因素引入GDP统计中,哪些需要扣除,怎么扣除,扣除多少;哪些需要追加,如何追加,追加多少,这些都很难核算。”他甚至认为这是有人在炒作概念。(本报1月24日报道)
从表面上看,国家统计局官员的做法和部分专家的意见,充分反映了绿色GDP在中国还存在“技术壁垒”的事实,但是,假如往深层次上追究,就有许多迹象显示,所谓的“技术壁垒”背后的真正阻力,不是来自技术,而是来自其他方面。 今年初,国家环保总局对30个环保违规项目紧急“叫停”,国内舆论普遍认为:刚刚过去的2004年是“审计年”,伴随着新一轮的“环保风暴”,今年有可能成为“环保年”。舆论之所以对国家环保局寄予如此厚望,是因为早在去年9月,国家环保总局就透露,中国绿色GDP核算体系框架初步建立,并在六大区各选一个城市进行试点。按照国家环保总局的总时间表,争取用3到6年时间初步建立起符合中国国情的绿色GDP体系框架。 但是,现在的情况如何呢?来势汹涌的“环评报告”并没有早先的“审计风暴”那样引起震动,原本雄心勃勃的绿色GDP方案,又被甩出了国家统计局的2004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报告。这些迹象的深意又是什么呢?难道国家环保总局,连同国家科学发展观的宏观战略,都将在一些所谓的技术问题前止步吗? 不可否认,绿色GDP的技术难点确实存在。首先,是自然环境资产的产权界定及市场定价较为困难。环境要素并没有进入市场买卖,如何可以衡量价值;其次,按市场价格,有些具体项目的环境成本难以科学计量。例如,二氧化硫会影响城市空气质量,甚至形成酸雨,对人群健康和生态造成损害。但酸雨和气候变化带来的经济损失是多少钱? 但是,传统的GDP也并非绝对的精确到位,我们不是一直在算吗?可见,不管是传统的GDP还是绿色GDP,关键不在于技术,而在于制度。 绿色GDP从概念的提出到现今,已有一段时间,但是与绿色GDP核算相关的法规制度基本上还是空白。主要包括:有关绿色GDP核算的资源环境与统计法规、政策和评价标准、资源环境信息共享等制度。制度需要创造,但是,目前在政府的权力序列中,要靠国家环保总局独自推行绿色GDP,恐怕是难有结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