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富才VS陈耕 萧规曹随强化安全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2月31日 10:00 第一财经日报 | ||||||||||||
本报记者龙丽发自北京 他是《商业周刊》所称的“中国最赚钱公司”的掌舵人,他领导的公司被标准普尔评为“盈利最高的企业”;他曾婉拒2000年CCTV首届中国经济年度人物评选第一候选人的殊荣;他是中国建国后第一个引咎辞职的部级国企一把手……
2004年,一场发生在重庆的特大井喷事故把他推向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他就是执掌中石油帅印6年之久的原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CNPC)总经理、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petrochina)董事长马富才。 外表文质彬彬的马富才在业界素有“铁腕领袖”之称。马的“铁腕”主要在于其对中石油大刀阔斧的改革。中石油的资产重组,被业界认为是当时中国国企改革中规模最大的一次“手术”;一招紧扎“钱口袋”,取消了中石油各地近3000个银行账户,整个集团财务费用因此降低了近100亿元人民币;“冗员不减,企业难兴”更是马富才3年内累计裁员36万余人的真切感受。 “资本市场山重水复,老马识途柳暗花明。”这是中石油一位员工对马富才的评价。1999年,在掌管中石油(CN-PC)的第二年,他组建了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petrochina)。2000年,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在纽约证交所和香港联交所同时挂牌上市。 作为传统产业股的中石油(petrochina)出山即遭《商业周刊》质疑:“中石油这位巨人能否在华尔街腾飞?”开局不佳的中石油在马富才的苦心经营下,上市后情况大大好转,终于在2000年年末向投资者交出一份合格答卷:获得净利润552.3亿元,成为H股最赚钱的公司。但重庆开县井喷事故却令马富才的“阳光仕途”戛然而止。与马富才的技术背景不同,由副转正的陈耕擅长经济。陈耕的作风一向都是和马富才同属“低调派”。对于刚刚走马上任的陈耕来说,肩上的担子并不轻松。尽管中石油已经大规模裁员,但是,伴随其国企身份的大量社会包袱依然沉重;在中国油企“走出去”战略中,中石油与壳牌、BP、俄罗斯石油天然气公司等企业之间的关系甚为微妙,很多国际项目难产;中国成品油零售市场放开后,中石油与中石化、壳牌、BP等石油巨头在成品油零售市场上的搏杀才正式开始…… 截至目前,陈耕除在安全领域加强力度外,在其他领域基本上萧规曹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