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1000亿国资改革关键难题获解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1月07日 10:21 《财经时报》 | |||||||||
这笔经营性国资被分别划转给深圳市国资委和新成立的深圳市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后者将承担人员、债务、不良债权,令国资改革轻装前行 本报记者 陈晔 11月4日,周四,一直被称作“雷声大,雨点小”的深圳市国资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
“这一举动将理顺国有资产管理,便于国资的经营”。深圳市国资委办公室人士称,它将预示着深圳国有资产的改革将会加快。 此前,一些历史遗留的人员和债务问题阻碍了深圳国资改革的进程,原因就在于如果按照中央的精神理顺投资,将这三家企业的旗下国资划归市国资委,但是国资委却不能解决这些企业的债务和人员安置。正是在这个问题上,各方进行了很长时间的协调。 今年上半年,国资委主任李荣融到深圳市就国资体制改革问题进行专题调研时就曾表示,深圳的步子可以迈得再快一些,改革的力度再大一些。 “这次改革力度较大,巧妙地解决了原有三家资产经营公司的遗留问题”。参与制定本次国资改革框架的深圳人士向《财经时报》透露。 深圳市国资中除金融、事业性资产之外的全部经营性国资,过去均由上述三家国资经营公司——深圳市建设投资控股公司、深圳市投资管理公司和深圳市商贸投资控股公司掌控。这次变革,意味着三家公司彻底消失。一个新的国有独资有限责任公司,深圳市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于今年10月在原三家公司的基础上重组合并成立。 《财经时报》获知,这家新公司的使命是承接深圳市经营性国资中的债务和人员的遗留问题,其余暂时不想出售的优质经营性国有资产会划归深圳市国资委。 据统计,截至2004年上半年,三家资产经营公司属下企业的总资产高达1072.17亿元,其中净资产480.73亿元,资产负债率为55.16%。新成立的深圳市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将继承其中总资产350亿元、净资产103亿元的企业——这些企业几乎都处于国有资产计划退出的一般竞争性行业,也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亏损。 相关人士称,这个过程,已经涉及几个国有机构的调整,由于需要处理利益平衡,因此是一个长期过程,以达到相对合理的安排。个中改革的难点很多,特别是人员的问题:由于原来三个资产经营公司都是正局级,下面还管理很多的局级单位,合并将不可能有那么多的位子去安排这些干部。知情人透露,在此之前,已有很多人调到其他单位。 新公司的历史意义 “新设立的深圳市投资控股有限公司被剥离了原有三家企业的政府职能,被更多赋予市场化的色彩。它主要有三方面的作用:解决债务和人员等历史遗留问题,并成为即将处置的深圳经营性国资的运作主体”。知情人说,因为待处置的国有资产数目并不庞大,所以一旦任务完成,这家新公司可能会从深圳国资改革的舞台上消失。 这也是深圳市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与原有三家资产经营公司最大的区别所在:原有的三家资产经营公司充当的是“二政府”的角色,管财、管物、管干部,不仅负责旗下国有资产的经营,还负责人员的安排和干部的管理。虽然在历史上,这些企业也经历过一些改革,但是政府的职能一直没有彻底剥离。 改革如要加速推进,必须要有一个法人主体来承接所有这些关系,但是,政府部门不能充当这样的主体,因此必须找到一个企业性质的法人主体来承担这些问题。 目前人员问题已经解决,新公司面对的最大问题就是原有三家公司的债务。这些债务大多是原有三家资产经营公司为其下属公司做各种担保所形成。在历史上,资产经营公司积累了大量的债务,财务关系错综复杂。 深圳市投资管理公司是三家中资产规模最大者。2004年11月5日深发展一则公告可窥一斑:深圳市投资管理公司为3家旗下企业做担保的在深圳发展银行贷款总额就有7000多万元,3家借款单位中的深圳市建材集团已经破产,其贷款数额就达到4000多万元,另外一家深圳石化工业集团有近3000多万元的贷款,而这家企业也是资不抵债,据称是由投资公司归还。 这些只是三家资产经营公司大量担保问题的冰山一角,三家资产经营公司账上尚有“或有负债”——对属下企业的担保共计55.52亿元,这笔账也将由新公司继承。 深圳国资改革历程 深圳市国资改革的脉络清晰,在全国也算思想领先。深圳市投资管理公司1987年7月率先成立,这是全国第一个国有资产管理专门机构,资产规模近千亿元。1993年,深圳市国资管理办公室成立后,深圳国资管理进行“纵三层、横三块”的改革。“纵三层”是指深圳国资委及其执行机构“国资办”——深圳市投资管理公司等三个国资经营公司——三公司下属的全资公司、控股公司及参股公司等三个层次,原有投资管理公司兼顾的政府行政管理职能转移到国资委。这在全国是个创举。 随后,1994年8月,深圳市国资委将深圳市建设集团改制成与深圳市投资管理公司性质相同、机构相平行的资产经营公司,并将已核定的9.27亿元国有净资产授权给建设集团经营。同年底,深圳物资总公司也改制成上述性质相同、机构相平选择资产经营公司,在1994年内形成“横三块”格局。三个层次中,真正行使国有资本出资人职能的是三大资产经营公司。 从1993年建立,一直到2002年,深圳市国资“纵三层”管理架构一直没有大变。直到2002年十六大召开之后,深圳才启动了新一轮的国资管理体制改革。 在从2001年开始的新一轮国有经济布局调整中,深圳市国企数量急剧减少,小企业、弱势企业越来越多地退出了国有经济。至2003年,三大国资经营公司直接管理的一级企业数量,从过去的100多家锐减至30多家,目前更仅余25家左右。在此情况下,三大国资经营公司行将陷入“无人可管”的境地。 今年7月30日,有12年历史的深圳市国资委和它属下办事机构“国资办”被撤销,代之以“新国资委”——深圳市国有资产监督与管理委员会。10月,三家资产经营公司也停止运营,并合并成立深圳市投资控股有限公司。 事实上不止深圳,上海也采取了“三个层次”的国资管理体制。“不同的是,上海将被撤销的市政府下属各部、委、办、局直接改制为控股集团,这类集团有政府专职部门的背景,在对专业企业的管理水平上,明显要高于深圳市的三大国资经营公司,改革亦有很多实质性进展”。 上海有国资5700亿元,占整个社会资产3成以上,其中经营性资产4000亿元,中间约有一半处在竞争性领域。上海正考虑5年内完成国资从一般竞争性领域退出。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直接导致了深圳国资运营效益的下降。上半年,深圳市国有资产主要经济指标呈逐月下降趋势,国有一级企业亏损面达30%,二级企业亏损额上升了114%。这亦是深圳官员决意将“三大国资经营公司”消弥的原因 。 新公司如何运作 对于深圳合并成立投资公司,专家们都认为这是一个积极的信号,是解决国有资产经营中所有者缺位的一种解决办法。 从原来的相关部门都管事,又不明确资产的管理的责任,出现缺位和越位等问题,到如今的明确国有资产的出资人,明确了国有资产的管理责任。 但是关键是如何运作,采用何等机制,如何进行考核才能说明这个改革是否到位和彻底。 深圳市国资委对于新的投资公司的运作没有发表意见,但是据知情人士讲,新公司定位十分市场化。 而划归国资委的经营性国资,无一例外都是处于专业竞争领域的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企业,这表明深圳国资的投向。“将侧重于发展私营经济没有能力发展的公用企业,并进入已占据优势地位的专业性竞争行业。这样一方面可以服务于社会,另一方面也可利用垄断地位获利,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此前有媒体报道,“深圳市政府已经成立了专门的‘上市公司重组办公室’,推动深圳市的国企上市公司重组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