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行业专题--农信社 > 正文
 

吉林农信社增资扩股调查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8月27日 12:41 《财经》杂志

  吉林省农信社在短短的时间内完成了增资扩股的“大跃进”,但改革的真正效果很难衡量,相反却存在重重隐患

  本刊记者 常红晓/文

  2004年的夏天,吉林省公主岭市农信社副主任王春伟格外忙碌。按照吉林省信用联
社的建议,全省资产质量最好的县级联社公主岭市农信社要改制为农村合作银行。而要组建合作银行,资本充足率必须达到8%,目前还需要募集股本上千万元。

  从去年11月初到去年年底,为了达到申请中央资金支持的条件,公主岭市农信社已经增资扩股4104万元。“为了这4104万元,全社上下已经费了很大周折。现在又要为组建合作银行增资扩股,真是困难重重。”王春伟对记者说。

  从2003年下半年以来,增资扩股就是吉林农信社改革的主题,而且斩获多多。改革前的2002年末,吉林农信社只有3.3亿元资本金,实际资不抵债额高达102亿元,按照银监会副主席李伟的说法,“可以破产30多次。”可就是这个资产质量居全国倒数第四的吉林农信社,去年被纳入全国八个省农信社改革的试点后,到今年6月底,股金余额增至66.4亿元,比原来股金增加近20倍;资本充足率由改革前的-52.9%改善到6月底的5.45%。

  按照这次农信社改革方案,如果没有意外,一年之后吉林农信社将获得中央资金支持51亿元。

  行政推动

  根据此次农信社改革方案,对于试点信用社,只要达到资本充足率和不良贷款下降比例的要求,中国人民银行将按2002年底农信社资不抵债数额的50%,发行专项人民银行票据或安排专项再贷款给予支持。前者用于置换农信社的不良贷款,如果两年后改革验收达标,农信社就可把这些票据兑换成现金。专项再贷款则是由省政府统借统还,期限三年、五年、八年不等,农信社给中央银行支付利息。

  吉林农信社到2002年底,资不抵债102亿元。根据这项政策,可以申请中央资金支持51亿元。

  如此优惠政策无疑具有极大的吸引力。2003年10月15日,吉林省召开了深化农信社改革工作会议,常务副省长王儒林直接对与会者说:“这是国家拿资金倒贴,置换农村信用社的破烂,机会千载难逢。”

  但是,申请央行的票据支持是有条件的,即基层农信社把央行50%的票据支持考虑在内,资本充足率必须达到零。因此,为了达到申请央行票据的资格,基层农信社首要的任务就是增资扩股,消化掉50%的资不抵债额度。

  对于吉林省来说,50%的额度就是51亿元。为了尽快筹集到达到资本充足率标准的股金,吉林省上上下下发动起来,开展了增资扩股“大会战”。

  首先,吉林省政府给予资金和政策支持。省政府决定出资3亿元,用于支持资本充足率低、不良贷款比例高的信用社,这些资金由省联社根据不同情况安排使用。“有些亏损信用社可能只需要几十万,但拿不出。此时,省政府可从这3亿元中出资扶持。” 吉林省银监局副局长王洪志告诉《财经》。

  同时,在省政府的要求下,各级政府也出面清理不良贷款,打击、制止逃废债行为。在政策高压下,一些乡镇政府出租乡村机动地,以租金偿还农信社的不良贷款。如白山市用山林置换农信社不良贷款4600万元。据吉林省信用联社有关人士介绍,东风县甚至把县宾馆抵押给农村信用合作社,置换其不良资产。后来由于入股资金很多,又把这块资产剔出来了。

  最现实的当然是增资扩股,主要是通过扩大范围,发动农户、个体工商户、信用社职工、社会法人等入股。

  这个任务主要由基层农信社承担。为了达到增资扩股目标,各级信用社都成立了专门机构。记者了解到,公主岭市联社就成立了增资扩股领导小组,联社主任任组长,其他班子成员为成员。一方面,广泛发动和宣传。公主岭市信用社为此印发宣传单6万份,还挂条幅,出板报,甚至上街宣传;另一方面,把入股任务落实到乡级信用社,实行主任负责制,最终把股金任务落实到人。

  职工入股

  增资扩股中,相对容易的是职工入股。因为职工与信用社有劳动关系,有稳定收入。

  公主岭市信用联社《实施增资扩股工作专题报告》中有这样一段话颇耐玩味:“这次深化农信社改革,信用社职工是最大的受益者。资金支持是国家拿钱,减免税收是财政拿钱,上浮利率是贷款户拿钱,目的是化解信用社风险,提高效益。有了效益,职工才能增加工资,拿到奖金,保住饭碗。”

  这份报告还披露,不到一个月, 公主岭全市信用社职工就入股900多万元。据记者调查,内部职工大多是每人入股2万元左右,也有入股1万元多的,信用社领导一般入股更多。而记者在吉林采访的过程中,几乎所有农信社领导和职工都强调,职工入股是自愿,入股多少亦属自愿。——

  在公主岭市,每个信用社职工都有两个任务,一是个人入股任务,二是向社会动员入股任务。对职工的增资扩股任务考核实行三种办法:一是与工效挂钩,没有完成任务的职工,扣发当年50%的抵押金;二是与评选先进挂钩,没有完成任务的乡信用社和职工,取消评选先进资格,取消专项奖金和劳动分红;三是把增资扩股工作纳入年度考核,没有完成任务的职工按没有完成的比例扣除相应考核分数,并扣除相关的抵押金。

  记者在吉林省西部的洮南市也了解到,全市共有19个基层信用社,现有职工304人,代办员58人。全辖区股本金7742万元中,职工股总额691万元,平均每个职工股金达到2万元。据洮南市联社7月20日《关于统一法人试点工作情况的汇报》:截至2004年4月末,资产总额近12亿元,负债总额11.6亿元,账面资能抵债。按照改革设计,一年后如考核合格,洮南市就可以兑付央行票据。——

  农民入股

  除了职工入股,吉林省把增资扩股的重点放在动员农民入股上。

  为发动群众,有的基层政府领导带头出资入股。据省联社办公室负责人潘中玉介绍:有不少县市领导带头入股,以示引导。珲春市副市长带头入股10万元,并承诺不要分红。梅河口市领导率先入股,还通过电视现场直播,以求增加农民信任。

  发动农民入股,主要靠基层乡村组织。一般是信贷员到自己所包的行政村,通过村支部和村委会组织农民开会,宣讲入股的好处。比如农民入股农信社,可以参与管理,实行“贷款优先,利率优惠,盈利分红”。公主岭市农信社还直接对农民宣传:“全市农信社前两年分红都在5%以上,比存款利率还高。”

  记者了解到,吉林农民人均耕地普遍较全国其他七个农信社改革试点省多,农民春耕季节一般都需要贷款买种子、化肥等。当地长期以来有一种说法:“农民种田,国家拿钱”。如果信用社承诺入股可优先贷款,农民为种地也会入股。

  吉林省有些农信社正是采取了各种办法,吸引农民入股。洮南市近郊桃府乡信用社,改革前股金不足100万元,现在已达500万元,农民入股资金占新股金的三分之二左右。桃府乡信用社副主任蒋艳斌对记者说:“这里的农民种地100%都需要贷款,贷款都是靠信用社。农民入股后,可以按照比例贷款。”——

  洮南市向阳乡青松村支书王守义告诉《财经》:“全村408户中,约有八九十户入股,入股股金约4万多元。农民入股200元可贷款1000元。”据他介绍,当时乡信用社的信贷员到村里开会,发动农民入股。入股至少100元,入股农民贷款月息是5.4厘;如果不入股,利息是7.88厘。

  王守义告诉记者:“向阳村凡是入股的农民都贷了款。”他说自己本来不需要贷款,也不想入股,但上级有任务,不入不行,便在去年12月初入股400元,在今年3月18日贷款2000元,借给别人使用。

  在公主岭市南崴子乡河北村三屯,记者走访了五六家农户,其中养猪、养鸡的农户大部分都在农信社贷款,这次也入了股。负责包村的信贷员陈伟告诉记者:这个村养猪的有十五六户,养鸡的有一户,养殖专业户全都入股。入股的农户占一半左右。

  村里的养鸡专业户梁洪涛,家里养蛋鸡1600只,先后从信用社贷款5万多元,现在还有贷款1.8万元。他于今年3月25日入股1000元。

  也有农民对入股有意见。记者在洮南市采访时,见到七八个正在田间耕作的青年农民,他们都没入股。问起原因,他们对农信社似乎很有意见:“你不入股他就不给贷款,这能叫自愿?”对此,当地洮南市农信社领导并不认同。洮南市联社副主任解宝祥说:“不入股也可以贷款,不过利息高一些。”

  隐忧重重

  “增资扩股高峰期,每天平均增长近1个亿,报上去后,连央行等有关部门都有点不敢相信。” 吉林省信用联社办公室负责人潘中玉对《财经》回忆说。

  据《吉林省农村信用联合社筹建工作情况汇报》,吉林省增资扩股的高峰期是2003年11月20日到12月31日。“40天时间,增加股本金43.2亿元,日均1亿多元。”

  吉林省上报国务院的汇报材料如此叙述:“到2004年3月末,全省股金余额64.6亿元,比2002年年末增加61.3亿元。其中自然人股62.5亿元,包括内部职工股4.6亿元,农民股23.4亿元,个体工商户股12.7亿元,其他自然人股21.8亿元。法人股1.2亿元,其他股0.7亿元。”

  对于占比例近三分之一的“其他自然人入股”,潘中玉解释说,主要是农信社职工的亲戚朋友、机关干部以及其他社会人员等,至于其具体的比例,则没有细分。

  据吉林省银监局副局长王洪志介绍,截至6月底,全省农信社股本金66.4亿元,农民股23.4亿元,占35%,信用社职工和工商大户等占65%。而根据吉林省上报国务院的数字,截至6月初,农民入股209万户,占全省农户数总数的54.3%。从这两个数字的差距看,农民户均入股额相对偏少。

  无论如何,吉林省农信社在短短的时间内完成了增资扩股的“大跃进”是不争的事实。对此,在7月底召开的“中国农村金融改革”学术研讨会上,银监会副主席李伟表示认可。他表示,从吉林省的增资扩股看,这次改革已取得初步成效,吉林的经验证明,此次农信社改革方案完全适用于经济落后地区。

  但是,对于这个判断,不少金融学者并不赞同,他们认为,从这次农信社改革的设计和实践上看,无论是产权制度改革、增资扩股还是管理体制下放、成立省联社,学界都没有看到农信社走向独立自主经营的迹象;相反,政府主导、行政干预、地方寻租等都很令人担心。

  记者在吉林期间,无论是采访农信社职工还是有关领导,都能明显感觉到“齐心协力”争取央行资金支持的强烈愿望。有的职工说:“只要我们先把钱掏出来,央行的钱能马上到位,这样就可以马上赚钱,马上分红。”

  央行金融稳定局徐忠博士在前述的研讨会上则指出:“地方之所以积极增资扩股,不过是想拿到中央的资金支持。”

  本来,央行要求农信社增加股本金的初衷是,通过引进外在投资者改善农信社的内部治理结构和转换经营机制,提高农信社服务“三农”的能力。但事实上,许多地方的农信社却把这次改革“简化”为千方百计增资扩股,以争取中央资金支持。“迄今为止,在与地方政府的博弈中,中央政府仍然是吃亏的,花钱不见得能买到好机制。”一位资深金融专家评论说。

  确实,目前大规模增资扩股很难与农信社改革效果直接挂钩。由于农信社兑付央行票据的有关考核指标中,只有资本充足率、不良贷款比例是硬指标,其他如法人治理结构等都是软指标,这使得很难真正衡量改革的效果。“现有的评价指标比如资本充足率、不良贷款比例等,从银行监管的经验看,这些简单的财务指标很容易通过各种手段造假,而将来核查的成本非常高。”这位专家坦言。

  不少学者指出,在增资扩股的问题上,政府的过分介入不见得是好事。在强大的政府力量主导下,吉林农信社的入股者要么以入股求贷款,要么追求年终分红。这些人算不上是真正的股东,根本不可能关注农信社的经营管理,农信社的内部机制和外部监督不可能有实质性加强。

  再者,股权投资是有风险的,如果农信社亏损,这些农民入股的钱不仅不能分红,而且本金也不见得能保住。遗憾的是,农民入股时并没有被告知这一点。同时农信社为了短时间内增加股金,也有意无意地回避这些重要问题。——

  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陈锡文则指出:大规模的增资扩股,实质上等于在中央不可能对农信社历史亏损全部“埋单”的情况下,让入股者弥补农信社多年来资不抵债的损失。陈甚至开玩笑说:“农民入股时就应该告诉他,入股不见得能分红,而是为农信社解困。”

  按照改革方案,中央解决截至2002年末农信社资不抵债的50%,另外的50%应由地方政府承担,但包括吉林在内,很少有地方政府愿意真正拿出真金白银,而倾向于通过增资扩股,让新的投资者来承担这50%的损失。有专家指出,从东欧等国家的经验看,让资不抵债的金融机构来募集新股,让未来新的投资者承担原来的损失,这样做存在极大的隐患。

  不少专家指出,农信社在宣传入股的时候,只是盲目宣传农信社的国家信用,这意味着国家将不得不对农信社承担无限责任,可谓后患无穷。很多入股者都不相信信用社会破产。一些入股者对记者说得很明白:“信用社是政府的银行,我把钱放到信用社里面,放心,到期不可能不给我还钱。”

  事先承诺分红以吸引入股也使得农信社面临经营风险。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部部长韩俊曾于近期到吉林调查,他发现,吉林某些地方,农信社承诺入股分红10%甚至更高。而对农信社而言,要找到一个资金利润率在10%以上的项目并非易事。

  由于入股有分红压力,无论是发达地区还是落后地区,许多现任农信社领导都认为,资本金不应该募集得太多,但是为了争取央行票据,又不得不去增资扩股。

  很多研究农村金融的学者都认为,农信社出现很多问题,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管理上严重的内部人控制。如果改革不能通过改革股权结构约束这种内部人控制,并加强外部监督,农信社的改革难言成功。-

  【资料】

  央行票据的发行、兑付条件

  ●专项票据发行额

  按照信用社2O02年末实际资不抵债数额的50%核定。实际资不抵债数额分县(市)以信用社法人为单位计算,按省(自治区、直辖市)汇总核定。

  实际资不抵债数额=实际资产损失-所有者权益-呆账准备金。实际资产损失按照“呆账贷款+呆滞贷款的40%+逾期贷款的10%+投资资产的10%+抵债资产的50%”计算,所有者权益按照“实收资本+资本公积+公积金+公益金+未分配利润”计算。

  ●专项票据的发行条件

  以县(市)为单位考核,考虑以专项票据置换不良贷款和弥补历年挂账亏损因素后,实行乡镇信用社和县(市)联社两级法人体制的信用社资本充足率应达到零;实行统一法人体制的信用社资本充足率应达到2%,农村商业银行或农村合作银行资本充足率应达到8%。

  ●专项票据的兑付条件

  (一)专项票据到期时,以县(市)为单位考核,对符合下列条件的,人民银行给予兑付:实行信用社和县(市)联社两级法人体制的信用社资本充足率达到2%,实行统一法人体制的信用社资本充足率达到4%,农村商业银行或农村合作银行资本充足率达到8%;按“一逾两呆”口径考核,不良贷款比例较 20O2年12月末的降幅不低于5O%。

  (二)专项票据到期时,资本充足率和不良贷款比例未达到前项规定的,人民银行给予推迟兑付期2年,该期限内不计付利息。

  (三)推迟兑付期期满时,资本充足率和不良贷款比例仍未达到本条第(一)项规定的,人民银行以其不良贷款和历年挂账亏损置换回专项票据。

  (四)专项票据到期前,资本充足率和不良贷款比例达到本条第(一)项规定的,人民银行可选择提前赎回专项票据。

  摘自《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专项中央银行票据操作办法》

《财经》2004年8月20日刊目录
www.caijing.com.cn

封面文章
波兰转轨的回顾与反思
波兰四位政要印象
波兰转轨15年大事记
 
财经观察
从马招德到马德:“卖官链”经济分析
 
特稿
杜润生追忆邓小平与农村改革
周瑞金回忆“皇甫平事件”
 
观点评述
瑞典央行副行长论金融稳定
[评之评] 寻求低成本的金融稳定
 
经济全局
中国经济应用市场工具调控
鞍钢厂办集体企业新希望
企业年金管理规范化
俄罗斯福利改革引起社会震荡
[评论·中国经济] 先刺激,再抑制
[评论·海外经济] 流动性驱动股市的神话
[评论·经济与公平] 资源禀赋再思考
 
市场与法治
江西省检察长易人
[法学家语] 中国司法体制需动大手术
最高检出台《检察纪律条例》
圣方科技虚假陈述民事侵权赔偿案件开庭
国家电网公司华中公司原副总经理高航被判刑12年
证监会鼓励证券企业创新
国资委加强中央企业收购活动监管
国家工商总局曝光今年十大传销和变相传销案件
 
资本与金融
吉林农信社增资扩股调查
中银香港高层丁燕生朱赤等涉案幕后
证券业创新活动激励优质公司
日本银行业第一并购战
[沪深股市] 煤价电价仍然看涨
[香港股市] 市场创伤近期难复原
 
产业纵深
中铝整合铝业上下游资源
公司透视
沃尔玛与家乐福贴身肉搏
UT斯达康的小灵通和并购式转型受质疑
 
财经速览
[事件]
韩国选定新首都
空气中流过的音乐
双胞胎研究:基因和环境
《财经》记者获哥伦比亚大学Kurt Schork奖
焦点
经济普查将进入实战阶段
边缘
集体的困境
[背景] 大亚湾地区的“农业移民”
读者来信
监管者的责任
遏止“权力资本”须转变政府身份
 
财经专栏
随笔
鲁迅思想的曲折历程
和而不同 群而不党
开心就好
读书
《宪政古今》书评:宪政是天降神器吗?
《金融服务运营风险管理手册》序言
本刊荐书
逝者 董辅礽
 
财经动向
[追踪] 闽发证券危机待解
美联储再度加息
格力集团副总裁梁建华被拘
搜狐被罚
[要闻] 华融承当德隆重组 唐万新被监视居住
汇丰入股交行
宝钢拟融资280亿元
南航5亿委托理财
亚洲需适应美国利率上调
中国已顺利驶入经济软着陆的快车道
央行目前仍有必要加息
适时关闭问题农信社
外资购买中国不良贷款为何热情减退

  相关专题:

  财经杂志秀之《财经》






评论】【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彩 信 专 题
Twins
友谊第一乱世佳人
维他小子
多吃水果海底世界
有声有色
夏日狂哗依依不舍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