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能源研究 > 正文
 

国际原油市场风起云涌 06年后石油需求仍然旺盛(4)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2月17日 08:46 新基业期货

    图13:美国每周馏分油需求

   国际原油市场风起云涌06年后石油需求仍然旺盛(4)

美国每周馏分油需求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财经新闻图片

2005年美国石油需求与去年持平或上升10万桶,根据目前的经济增长状况和石油消费状况,2006年美国石油需求增长量可能会达到90万桶,整个经合组织的需求增长量可能达到100万桶以上。如果经济能保持目前的发展趋势,美国2006年石油消费量至少要达到2130万桶,整个经合组织的消费量可能要超过5040万桶,今年消费量的调整只涉及对明年增长量的数字调整,与实际供求状况的变化无关。

    中国情况

    2004年中国石油日消费量为668.4万桶(3.086亿吨),比上一年增长89.3万桶,年增长量达15.8%,是全球第二大石油消费国,也是石油消费增长最快的国家。中国需求对2004油价的主要影响还不在绝对消费量上,甚至不在于增长幅度,而在于增长来得突然。

    由于2004年中国石油需求增长率很高,加之2004年尚且有大半年处于

宏观调控管制之下,2005年宏观调控已经大为放松,因此国外各大机构在年初预测2005年中国石油需求会继续大幅度增长,而且预测值在5月份以前随着经济企稳回升而逐步提升。但2005中国石油进口增长幅度远不如去年,自然石油需求增长幅度就和预测值差距很大。对于2006年中国石油需求的预测应关注以下因素:

    (1)国内外价差抑制了国内石油进口、提炼,加大国内进口。2005年

国际油价摇直上,而政府迟迟未能调整国内成品油零售价格,即便调整,幅度也不大,导致国内外油品价差拉大,抑制了石油公司在国内生产和销售成品油的动力。

    (2)2004年石油表观消费增量的很大一部分在于库存增加,实际消费量并未增加这么多,而这些节余库存放到2005年导致2005年表格消费增量降低,而实际消费增幅当不止与此,而国内外价差逐步拉大也使得石油贸易商和消费者有动力尽量动用成本相对较低的库存,减少购买量。

    (3)由于油价高涨,一部分油品用户转向替代能源,另外一部分用户因为成本收益不匹配而停止生产(例如一些以市价购买直馏燃料油生产柴油的小炼油厂),加之今年电力和煤炭供需不如2004年紧张,石油供求矛盾确实不如2004年突出。2005年中国石油日消费量比2004年增加30-50万桶,2006年当不止此数,表观消费量增幅很可能达到60万桶以上。

    (4)中国目前正处于工业化阶段,中国的增长模式是高耗能、高投资的增长模式,虽然政府近期一直强调节能,但无论是增长模式、工业生产流程,或者是消费习惯,都不是一时可以扭转过来的。

    (5)中国人为控制成品油价格扭曲了消费和供给平衡,从长期效果看,实际上是刺激需求的主要因素之一。2005年因为价格控制导致国内外价差拉大,是中国石油表观消费量降低的一个原因,但这实际上等同于配额供给的效果,而不是真正抑制了需求,终究是不可持续的,石油公司在国内供需紧张的情况下降低炼制量和加大出口就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石油公司一方面利用增加出口的方式来提高垄断利润,另一方面利用降低进口和国内供给使国内需求得不到满足来逼迫政府提高价格。面对石油公司这种两手抓的办法,从2005年下半年开始,政府采取了一系列行动增加国内供给,包括设置出口壁垒、降低进口关税,当然也肯定使用了“劝告”的方式。但这些办法只能应急,只要国内外价差存在,力量强大的石油公司必定会想出办法来降低国内供应,而政府目前既不可能放开石油的自由生产、贸易,也不可能把补贴落实到石油消费者,唯一能与石油公司达成妥协的办法只有提价。然而,政府为了社会稳定等各种目的,也不会把价格抬得过高。因此,在2006年,一方面政府控制价格依然扭曲供需状况,还有刺激消费的作用,另一方面政府与石油生产集团一定程度的妥协又会增加国内供给,无论如何都会提高国内的表观消费量,这一点已经在2005年第四季度的进出口数据上体现出来了。

    (6) 2005年石油表观消费增量不及预期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消耗2004年的库存,经过一年时间,到2006年的时候库存因素对石油表观消费量的负面影响会大大降低。

    (7) 2006年的煤产量会有所降低,对煤价有很大的支撑作用。煤和油在一定程度上是替代品,煤产量增幅降低、价格高企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煤对石油的替代作用。

    由于2005年,我国无论是工业生产还是投资或者进出口的增长速度均处于持续、较高水平,预计

中国经济2006年依旧会保持稳定高速增长。结合中国2005年第四季度石油进口趋势分析,预计2006年中国石油日需求增长量会达到60万桶。

    图14:中国原油进口增速

   国际原油市场风起云涌06年后石油需求仍然旺盛(4)

中国原油进口增速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财经新闻图片

    图15:中国成品油进出口量

   国际原油市场风起云涌06年后石油需求仍然旺盛(4)

中国成品油进出口量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财经新闻图片

    2、 全球油品市场需求展望

    从2004年至今,油价的每一波上涨几乎都与供给问题有直接的关系:2004年10月创新高是因为飓风伊凡袭击、2005年第一季度油价上涨是因为取暖油库存不足、2005年第三季度达到超过70美元是因为飓风卡特里娜和丽塔接踵而至。然而,无论是取暖油库存不足还是飓风袭击,与七十年代和八十年代的两次石油供给中断相比,都不算大问题,事实上,在供给问题的背后是需求居高不下的现实。

    2002年开始的这一波油价上涨的大背景是全球经济增长加速、发展中大国——主要是中国和印度快速融入世界经济,经济增长和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导致石油需求快速增长。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末,低廉的油价和高昂的运营成本使全球石油勘探、开采和冶炼投资严重不足,当经济蓬勃发展、石油需求快速增长的时候,供需矛盾就显得非常突出了。

    本轮油价上涨是需求拉动型和资本推动型的混合上涨,而短时间内无法大幅度提高供给,那么2006年油价的基本走势还是决定于需求,根本问题在于全球经济增长状况。我们认为:

    2006年度全球石油需求增长率将重新回升

    在图16所示的2004年以来的分季度需求变化预估中,我们看到2005年度各个季度的全球石油需求增长率都出现了明显的年比下降,2005年3季度的年比增幅只有1.0%,日均需求增长量仅为80万桶水平,需求增幅的回落达到阶段性谷底。从2005年4季度开始,需求增幅将重新步入回升轨道。

    图16: IEA对全球石油需求增长变化的预估

   国际原油市场风起云涌06年后石油需求仍然旺盛(4)

IEA对全球石油需求增长变化的预估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财经新闻图片

    (资料来源:IEA,月度石油市场报告,2005年第11期 )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