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基金 > 封转开,几时峰回路转? > 正文
 

封转开带来多少投资机会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6月09日 09:02 中国经济时报

  倘若牛市得以持续,“封转开”将使基金持有人获得两大收益:一是基金净值的增加,二是“封转开”带来价格回归价值的套利。然而,封闭式基金同样会随大盘涨跌而出现价格波动,同时可能被当作封闭式基金的一个炒作题材,难免产生泡沫。另外,“封转开”可能引发大量持有人申请赎回,造成基金净值大幅缩水。

  本报记者 张炜

  在市场上传闻已久的“封转开”,日前逐渐趋于明朗化。有消息称,证监会近日批准了将于11月14日到期的基金兴业(资讯 行情 论坛)的“封转开”方案。

  2004年6月开始实施的《证券投资基金法》第六十五条规定:“按照基金合同的约定或者基金份额持有人大会的决议,并经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核准,可以转换基金运作方式。”据此可认为,“封转开”不存在法律障碍,关键是看证监会的态度。一旦证监会打开“绿灯”,获准“封转开”的封闭式基金只须经过持有人大会审议的程序,即取得持有33.33%以上份额的基金持有人表决通过。对目前高折价的封闭式基金来说,恐怕没有持有人不愿意投票赞成“封转开”。

  连续多年的熊市,使得国内封闭式基金的折价率高企。上周末,54只封闭式基金整体折价率已经高达41.33%,最高的达到49%。即便一些明年将到期的封闭式基金,折价率也有15%至20%。资料显示,美国180只封闭式基金加权平均每份额的折价率为5%左右,最高折价率的基金也只是20%左右。

  高折价率的封闭式基金,对投资者来说等于是打折购买,是个投资机会。从净值增长看,一些封闭式基金的表现相当不错。例如,截至6月2日,基金安瑞(资讯 行情 论坛)、基金金泰(资讯 行情 论坛)、基金汉兴(资讯 行情 论坛)今年以来净值增幅分别达45.7%、54.22%、40.47%。再从二级市场表现看,从年初至6月2日,基金安瑞、基金金泰、基金汉兴的涨幅分别为38.18%、32.48%、25.1%。上述3只基金的二级市场涨幅均小于净值增幅,说明其折价现象今年以来呈放大态势。若“封转开”得以实施,持有人获得的收益不小。

  到上周末,3年内到期的封闭式基金整体折价率升至23.68%,剩余期限3年以上的封闭式基金整体折价率达到45.91%。对那些即将到期的封闭式基金持有人来说,投资风险趋小。封闭式基金到期的结果无非两种,要么到期清算,要么申请“封转开”,而两者都将以基金净值为基础来实施。因而,

社保基金、保险资金、QFII等机构投资者早已盯上封闭式基金,基金十大持有人名单几乎被“通吃”。例如,最先将到期的基金兴业的十大持有人名单中,保险公司占了5席。仅2005年前8个月,荷银、高盛、花旗、瑞银等QFII机构持有的封闭式基金份额,比2004年末增加了240%。在市场上一轮又一轮“封转开”短线行情炒作中,机构投资者赚得相当不错,如基金汉兴等多次出现过涨停。

  统计显示,在2007年年底前到期的20只基金的总规模为120亿元,占封闭式基金总规模的比例不到15%。截至6月6日,这20只基金的市值总额为143.87亿元,上周末的净值总额为171.7325亿元,两者的差额为27.8625亿元。换言之,在2007年以前能够看到的封闭式基金的静态套利空间还有27.8625亿元。

  倘若牛市能够得以持续,“封转开”将使基金持有人获得两大收益:一是基金净值的增加,二是“封转开”带来价格回归价值的套利。

新股发行重新开闸,对封闭式基金的净值增长有利。得益于申购新股的收益,封闭式基金的净值增长表现将好于没有申购新股获利的时期。有市场人士称,买入折价率较大的封闭式基金就相当于折价买蓝筹股和买大牛股。

  对个人投资者来说,购买封闭式基金“进可攻,退可守”。当然,购买封闭式基金不是没有风险的,其同样会随大盘涨跌而出现价格波动。投资者同时应注意,“封转开”可能被当作封闭式基金的一个炒作题材,而其炒作难免产生泡沫,一些跟风的暂无实施计划的基金可能让持有人被套。另外,“封转开”可能引发大量持有人申请赎回,导致基金减仓换现金,并可能造成基金净值大幅缩水。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450,000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