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基金评论 > 货币市场基金 > 正文
 

保持冷静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5月09日 07:05 证券时报

  □窦彬

  在当前基金市场上,货币市场基金无疑最为引人瞩目。这里有两层含义,一是指货币市场规模不断增长,与股票基金、债券基金等缩水形成了鲜明对比:9只最早的货币市场基金在今年一季度足足增加了约600亿。第二个含义是,基金公司几乎全部瞄准了货币市场基金,无一例外地要将其列为产品线的一个环节。特别是在市场处于弱市的时候,新发的货币
市场基金明显地多了起来,形成了热火朝天的局面。

  然而,在这些繁荣的背后也开始出现了一些令人不太乐观的因素,首先就是货币市场基金收益率下降的趋势越来越明显。最新数据显示,3%的七日年化收益率已经成为了多数货币市场基金迈不过去的一道槛,整体收益率下降还是比较明显的。而前期收益率相对较高的事实恰恰是货币市场基金最大的卖点,也是对持有人最有吸引力的地方。特别是,随着货币市场基金新规从4月1日开始实施,基金经理们在融资运作及投资期限调节方面受到了较大限制,重现3%以上的高收益率变得越来越难了。当然,这种潜在的影响到底会产生多大动荡还是一个未知数,但是,鉴于国内基金持有人更相对看重收益率的实际情况,潜在负面影响是不能低估的。

  另外,货币市场收益率走低很可能会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存在,这使货币市场基金面临着一定不确定性。最近招标的五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只有3.3%,较市场预期低了10至20个基点,这显示市场资金面比较宽裕。特别是,虽然市场对宏观调控有一定预期,但是,在部分银行为了上市而努力提升报表业绩,以至不得不增加在债券方面投资力度的背景下,低收益率很可能还会维持一段时间。显然,这使得银行储蓄利率与货币市场基金收益率之间的差距将会收窄,这对货币市场基金将形成新的考验。

  如果按照目前的发展趋势,到今年末,货币市场基金的总数就会突破30只,总量增至2500亿元。特别是,被当前大好形势所迷惑的基金公司一哄而上推出货币市场基金,结果很可能造成供给过剩,部分货币市场基金无法形成规模效应。仔细分析已有的货币市场基金,差异很小是不争的事实。至于特点,如网上申购、赎回T+1等,仍然只为极少数基金公司所有。从货币市场基金中最重要的托管银行来看,即使是10家托管银行一齐上阵,仍然出现一家银行同时代销多只货币市场基金的局面,这决定了只有小部分货币市场基金才能最后胜出。如果再考虑到银行基金公司将力推货币市场基金,那么,形势恐怕就更加不乐观了。毕竟,货币市场基金管理费率偏低,没有规模就意味着赔本。

  当然,从趋势上看,货币市场基金的发展前景还是相当广阔的。然而,需要关注的是,每家基金公司的定位及核心竞争力是并不相同的,推出货币市场基金的基础条件也是大相径庭的。就以当前的格局为例,已有的货币市场基金风格开始形成,发展速度也明显地不同,分化自然是在所难免。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基金新闻 全部货币市场基金新闻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缤 纷 专 题
快乐五一
快乐五一放松心情
母 亲 节
温馨祝福送给母亲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