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经济时评 > 《新远见》2004 > 正文
 
北京高校又添新专业,城市管理得到重视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7月26日 13:11 《新远见》杂志

  城市管理是一门科学

  受访人:北京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院长 李金林

  北京理工大学MBA中心主任、城市管理专业负责人 汪 涛

中行抵债资产网上营销 咨讯尽在华夏近视网
新浪彩信 幽雅个信 大奖新浪iGame免费抽

  采访人:本刊记者 张春霞

  摄 影:本刊记者 尹力俭

  城市的现代化对城市管理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而对于一个刚刚从只注重城市规划,转变到在此基础上注重城市管理的国家来说,城市管理人才不足便是其中最突出的问题。这种情况下,北京理工大学作为目前国内惟一一个设立城市管理专业的大学就显得格外引人注目。

  新远见:为什么要设立一个城市管理专业?是出于市场需求的考虑吗?

  汪涛:2002年至2003年,北京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承担了北京市科委下达的科研项目《城市现代化管理研究》。我们选了8个典型城市——北京、上海、深圳、大连、沈阳、西安、哈尔滨、青岛来比较研究城市的现代化管理,发现问题挺多。中国城市的管理水平参差不齐,有相当数量的城市缺乏高水平的管理者。

  李金林:目前我国对城市管理还没有一个完整和系统的规划和考虑。如怎么评价一个城市的现代化管理水平,城市管理包括哪些方面等。而这对于城市的整体发展是有现实意义的。

  以前我们可能更强调城市规划,更关注城市建设,比如修公路、建大楼、修立交桥,在学科建设方面也是更多地在一些大学设立城市规划专业。硬件设施是一个城市发展中很重要的组成部分,但软件的管理也不能忽视。和注重硬件发展相比较,我们软性的城市管理显得比较薄弱。

  大环境在变,城市在变,城市管理的观念也要变。

  作为学校,我们有责任、有义务为城市管理培养人才。

  新远见:在与城市管理者的接触中,是否发现他们也有对提升城市管理水平的要求?

  汪涛:在创建这个学科的过程中,我们感觉,城市管理者对提升管理水平的需求越来越迫切。

  他们来自不同的专业,如工程设计、交通等,他们发现自己还需要一些管理理念和专业管理知识,因此不约而同地希望有专门研究城市管理的学科,来不断丰富和充实自己,提高自己的管理水平。

  李金林:一些城市的领导者在城市管理的实际工作中也深有体会:我们城市建设发展得很好,但是管理人才显著不足。城市管理工作落后的重要原因,是很多人不知道如何科学地管理城市,没有一支专门做城市管理工作的队伍。

  新远见:目前我们城市管理专业的运行情况如何?主要招收对象是谁?有没有针对正在从事城市管理的人员进行的专业培训?

  李金林:去年年底,根据北京理工大学的具体情况和社会对城市管理人才的需求,我们开设了城市管理专业。今年9月,第一批城市管理专业的6名硕士生将入学。与其他专业一样,招收对象主要是应届本科生,社会人员也可以报考,但必须参加国家的研究生招生统一考试。

  目前,还没有针对正在从事城市管理的人员的培训。但随着学科的建立和不断完善,将来这是我们的任务之一。

  新远见:在国外的大学,城市管理专业是一种什么状态?

  汪涛:国外大学的城市管理主要分散在城市规划、城市环境、地理学、区域经济等学科里面。国内也一样,但更单一,而且在综合类院校比较少,大多在工程类院系里,如土木建筑系、工程学系、地理学系、环境学系等等。

  相比而言,国外的城市管理专业交叉性体现得更好一些,他们除了研究规划本身,还从多管理的视角来看待发展问题,另外,还从区域经济的角度来研究城市问题。

  新远见:目前,我们的城市管理专业有哪些研究方向?有没有与国外相关大学进行学术上的交流与合作?

  李金林:主要有三个研究方向:一是城市的数字化管理,主要从事数字化在城市现代化管理中的技术应用方面的研究;二是城市规划项目评估,也就是项目管理,包括对城市规划项目的评估、可行性分析、方案比较、选择、改进等;三是城市竞争力研究与评价,包括怎样来提升城市的竞争力,其关键因素是什么,提高竞争力的手段途径等;四是城市危机风险管理。比如对城市突发事件的管理。有一年北京下大雪造成整个城市交通瘫痪;密云正月十五灯会造成人员拥挤践踏,导致多人死亡,实际上如果事先做好管理预案并很好地执行,这些事件的发生是可以避免的。

  目前我们正在与德国的一所大学进行城市管理学方面的交流与合作。比如协作设置课程,请那边的老师过来参与教学,包括研究生的指导老师由双方共同承担,实行双导师制,两校之间开展城市管理协作研究等。

  新远见:近来有人提出了“经营城市”的概念,四川邛崃还把一个卫星城承包给了一家民营企业。对此,您怎么看?

  李金林:“城市经营”和“经营城市”是两个概念。城市管理和企业管理一样,是一门科学。“城市经营”是说可以把企业管理中好的方法,运用到城市管理中来。比如,人力资源、品牌形象,打造核心竞争力、战略管理等等,这些同样适用于城市管理。而不是经营城市,用城市去赚钱。

  汪涛:我也不赞同“经营城市”。城市管理从根本上讲是城市的公共管理,需要政府采用先进的、有效的、科学的手段去改善和提高它的管理水平,而不是简单地把一个城市的经营权承包出去了事。

  新远见:就目前情况看,城市管理今后会出现什么样的趋势?

  汪涛:从城市的演进来说,现代城市大体走过了这么几个阶段:城市化、大城市化、逆城市化(从人居的角度重新回归自然,比如生态城市在国外的兴起)。

  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就会像民营企业一样,刚开始先赚钱,没有什么管理;做到一定规模,发现得有秩序、有条理、需要管理了。城市恐怕也是这样。

  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GDP持续增长,人们的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但大多数人并不觉得满意,并不觉得舒服。因为城市没有按照人的需要去设计、去规划、去管理。过去我们只讲GDP,现在开始关注一些人文指标。城市管理同样需要了解人的感受,从人的角度,用人的思想意识,去运用高科技的信息化科学手段和工具,改进优化管理水平,让城市更人性化,更适宜人类居住。

  李金林:现在,城市管理在国内许多地方逐渐引起了政府领导和有关专家的重视,城市管理的观念已逐渐树立,这对推动城市管理水平的提高非常有力。任何事,只要被关注,就会被推进得更快,人们就会投入更多的精力去思考,只要有思考,离科学和规范就不会太远。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频道,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频道。






评论】【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2004雅典奥运盘点
议机动车撞人负全责
新丝路模特大赛
新浪财经人物(1500个)
可口可乐含精神药品?
同学录开张欢迎加入
二手车估价与交易平台
出国办护照完全攻略
张学良的红颜知己连载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