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经济学人 > 《新远见》2004 > 正文
 
重新找回人们存在的精神家园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7月26日 20:50 《新远见》杂志

  让精神回归

  受访人:北京金典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张宝全

  采访人:本刊记者 郭海燕

蔡依琳演唱会票价1元? 法拉利版奥林巴斯现身
海纳百川 候车亭媒体 财富之旅诚邀商户加盟

  在一个变革的时代,多元价值观、人和现实的冲突,使人们的思想混乱并矛盾,丧失了人之存在的精神家园。

  新远见:您如何看待现代社会物质和精神之间的关系?

  张宝全:工业革命所创造的现代文明,极大地丰富了人类社会的物质财富,但同时对我们人类精神的变异和摧残也非常大。柏拉图在《理想国》里所表现的城市人文主义被现代城市功能主义和功利主义所代替,于是社会开始向自然回归,这就是后现代。它的精神内涵就是在创造的同时,找回丢失的记忆。其实,这正是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

  现代社会发展物质也好,发展工业文明也好,是为了什么?难道只是为了制造好车,或者好房子吗?不是。实际上还是为了让人们生活得更舒适、更美好;为了让人有一种更好的感悟情感的方式,以及更好的行为方式。

  新远见:您认为在今天这样一个物质社会里,物质和精神哪个更重要?

  张宝全:当然是精神,我很看重一个人的精神世界。精神的愉悦、真正的快乐才是人们追求的终极目标。物质的满足只是为了更好地实现精神上的快乐。尤其是在一个躁动不安的社会里,人们更渴求一种精神上的放松和满足。

  比如说“小资”,在西方是很旧的概念,但在中国出现是有意义的,它是现今中国文化“自觉”的一个表现,是中国人精神崛起的一个象征。小资的出现,第一次开始承认精神的价值,说明人们开始对物质之外的精神的生存和满足予以关注和重视。

  再比如,在我们“苹果社区二十二院街”的设计过程中,国内二、三十家设计院的一大帮建筑师跟我们一起研究探索,付出了十分辛苦的工作,但没有收一分钱,他们关注的是精神价值。因为这是一个艺术创造的过程,所有参与的人都从中获得了乐趣。

  十六大关于小康社会的提出,表明我们已经进入了物质相对丰富的时代,小康就是“衣食足而知礼节”,所以应该把生存过程中单一的物质需求,过渡到一个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并存、平衡的时代。

  新远见:在您看来,目前大多数中国人,尤其是生活在大城市里的人,他们的精神生活处于一种什么样的状态?

  张宝全:中国人现在的精神生存状态,我认为非常糟糕,现代人精神质感非常差。

  混乱的价值观造成的人格分裂,使大多数人处于茫然状态。今天的人们不知道明天会怎样,即使有了钱的富人,依然觉得钱并不能给自己带来快乐,甚至不能带来安全感。

  我曾经想和《河殇》的导演夏军合做一部反映当下人们精神生存状态的纪录片,表现一种自在自然的人生状态。佛教中的自然自在是非常高的境界,作为人尤其是现代人很难获得。但快乐恰好是在自然自在的状态下自然蔓生的。正所谓失而不忧,得而不喜。

  新远见:今天的现实毕竟和当年《河殇》热播大江南北的时候不同,我感觉大多数人已经浮躁得不可能平心静气地思考了。

  张宝全:当年的《河殇》是一部政论片,反映的是中国改革开放过程中人们观念的改变,那时候主要是现实和理想之间的冲突,所以那时所谓的文艺复兴,都是带有政治理想色彩的振兴和重新认识,把政治、理想和人区分开来。比如舒婷、顾城等人的诗歌,都是在那个状态下对人之本身和理想的一种剥离和梳理。

  而今天不同,今天是人和现实的一种冲突。

  海子有一首诗,真实地反映了当今人们在现实生存过程中的想象和向往,感觉很真实又很疏离。“我有一栋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多美啊!

  但海子多年前就自杀了,他和顾城不同,顾城是在人和理想的冲突、迷茫过程中的一种抗争;海子代表今天,人和现实的冲突,这就是我们今天的一种生存状态。

  新远见:在这样一个物欲横流的时代,人们还需要诗歌吗?还会有人写诗吗?

  张宝全:恰恰相反,从现在开始,我认为写诗的人会越来越多。因为中国目前正在也特别需要建立文化自信。

  文化就是文明背后的精神内涵,是人自觉能动性和创造性的灵魂,是人生活的内在依据。没有文化,人就是木偶,就是机器。文化作为内在动力对一个人、对一个社会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我们经历过两次对民族文化的自我否定:文化大革命就是对旧文化的一种全面否定,这种否定造成了近代文化上巨大的断裂;改革开放以后,社会变革转型带来的文化断裂,是典型的物质贫困、文化上的不自信造成的精神上的崩溃。

  顾城、海子这两代诗人,分别代表了中国人在精神文化上的两次摧残或者断裂。

  当然,随着改革开放,在物质逐渐强大、丰富的过程中,精神也在发展。中国人精神回归的标志就是中国驻前南大使馆被炸,这是一个分界点。 “大使馆被炸”的发生,重新警醒了我们的民族精神和我们的爱国主义,人们对自然和文化的眷恋开始被重新认识。

  人们发现,区分不同的民族,根本上是从文化上进行标识,只有一种文化的标识才能凝聚起一个民族的精神。文化的重塑就是我们民族精神的重塑,没有文化,就没有精神。一个民族的强大,不仅仅是物质的强大,更是精神的强大、文化的强大。

  新远见:这种精神至上的状态是否就是您一直所崇尚的?

  张宝全:是的。我现在拥有了一定的财富,我的资本强权可以保障我的自由,没有后顾之忧,那么我就可以不那么功利,可以考虑做点自己喜欢的、更有意义的事情。当然这和我的出身有关,我以前是从事艺术的,艺术更关注一个人的精神价值,而不是物质价值。当我克服了这种物质价值的障碍以后,会更崇尚精神。所以,我更关注人们的精神生存。

  艺术是人类精神和文化最前端的东西,如果能把文化、艺术和我的事业结合在一起,来寻求一种精神探索,我认为非常有意义。在今天,观念的、精神层面的影响力可能更重要;在未来,这方面的影响力也会越来越大。我希望能通过创造去传达自己的观念,影响我的周围。

  而每一个人,无论是企业家还是普通人,都有这个责任。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精神家园新闻




评论】【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亚洲杯精彩视频集锦
中国互联网统计报告
饶颖状告赵忠祥案开庭
影片《十面埋伏》热映
范堡罗航展 北京楼市
手机游戏终极大全
健康玩家健康游戏征文
环青海湖自行车赛
《谁是刀郎》连载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