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第十六届中国资本市场论坛下午实录(5)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1月07日 18:35  新浪财经微博
第16届中国资本市场论坛现场 (来源:新浪财经 马超彦摄) 第16届中国资本市场论坛现场 (来源:新浪财经 马超彦摄)

  第四个投资者缺位的标志,是我们的承销商面前本没有投资者,理论上承销商做的生意应该是一手拉发行人,一手拉投资者,发行人想卖高价格,投资者想买低价格,他再撮合形成一个好的价格。但是现在的情况是发行人是存在的,投资者是不存在的,当然网上的投资者是存在的,但是都不是承销商的投资者,因此他没有必要也不可能为网上投资者去操这份心。

  正是由于这四种情况,导致了我们新股发行市场里面发行市盈率会这么高。这个奇高的发行市盈率,后果非常严重,直接扭曲了市场定价机制。大家看一下这张图很有意思,红线是我用所有的IPO公司过去两年里面上市第一月、第二月、第三月,我以上市以后的时间来排序,看他的破发率。刚上市的开盘价破发率20%左右,但是这根线45度角度不断上扬,到第10个月的时候,90%以上的新股公司破发了,这种破发直接带来二级市场的股价肯定有所带动,所以我认为二级市场的股价下行跟新股高市盈率和上市以后的一月不如一月的走势是直接关联的。

  针对这个情况,我想我本人有四个建议,我觉得这种高市盈率的存在,并不是我们市场化改革的方向有问题,而是我们机制设置需要完善。

  第一点建议,要优化询价机构的结构,能够让用自己的钱买股票人的声音在询价过程中反映出来。

  第二点建议,我要公告询价的信息,现在我们的公告信息是最终结果,经过询价多少钱就定了,但是每一个询价机构他是怎么询的,这个价市场并不知道。我们要通过询价信息的进一步公告,来增强市场舆论对它的监督和压力,让我们询价机构用别人的钱来询价的人能够负责任的参加询价。

  第三点建议,要加大直销分量,让我们的承销商手中不仅仅对机构,也对散户,不是全部都要网上去发行。

  第四点建议,要研究新股开盘价的形成机制。为什么全世界都认为我们新股发行市盈率已经奇高无比呢,我们的开盘价高得多,是因为机制的问题还是什么问题,发行市盈率本就不高。我的发言完了,谢谢大家!

  王明夫:谢谢!本来我们作为买方,我们逛商场应该被视为上帝,但是施主任提到一个话题,本应该作为上帝的投资者却被作为一个宰杀的羔羊。

  接下来有请财达证券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翟建强先生。

  翟建强:听了一天的专家论坛,确实启发很大,今天非常荣幸能够借助这个机会介绍一下财达证券。财达证券是2002年挂牌,原来是财政所属的证券机构,应该说跟兴业证券(微博)类似,但是跟兴业证券比,我们发展的步伐可能还是慢了一些。成立之初是十家营业部,到现在102家,期间04年受让了佳木斯证券。总结近十年的发展,总体的感受,规范要放在第一位,像刚才论坛讲的一样,可能步伐稳一点就会快一点,规范是第一位。在综合治理期间,好多大牌券商纷纷倒下,主要是规范的理念没有深化。第二是抓住机遇。第三个,我觉得就是要有过多的过硬的业务品种。

  今天吴老师提的这么一个主题也是证券行业的问题,证券公司经过几十年的轮回总是这么一个怪圈,不管多大多小的券商,面临的核心问题几乎是相同的,当市场好的时候,你有几年好日子过,当市场差的时候你可能就无法生存。我们明天要召开公司的年度工作会议,大家在研究过程当中又提出来了,证券公司又面临着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和生存发展的严峻考验。其实作为我们一个小券商,如何突破,提不出什么观点,我觉得这个课题需要行业来研究。特别是从这几年的佣金水平的恶性竞争,整个行业缺乏自我保护,互相贬低、互相杀价。我们07年的佣金费到现在,虽然相对是比较高的,佣金费率已经接近腰斩。这种情况下,证券公司只能靠交易规模加大,如果这种市场再持续下去,对这个行业的打击是非常大的。所以,我原来想参加这个会议的主要目的,是听一听我们这些专家对证券行业如何寻求突破,听听这些方面的专业见解。

  财达证券作为河北省唯一一个法定券商,这些年确确实实也实现了超常规发展,自身掌控的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治理的水平有待进一步加强,特别是随着新业务的发展,人才结构的失衡,特别是对高端人才的匮乏制约了公司的发展。今天能够进入高等学府,看到这么多老师还有好多学生,我也想在这里发一个信息,欢迎有志于跟我们共创财达明天的同学们到财达创业。谢谢!

  王明夫:翟总是个很实在的人,他的发言真的表达了新兴券商目前的处境和心声。这块模块首先请了大型券商,中信证券(微博),接下来是中型券商兴业证券,再下来请了新兴券商财达证券,还有由贝多广老师代表的中外合资的券商,还有施主任为代表的一个以市场研究为主一起做了探讨。接下来我们就进入讨论阶段。

  我觉得2011年对证券公司来讲,最大的两件事,就是股市大跌,20年的中国本土证券公司三年最大跌幅,2011年算其中的一个了,股市大跌造成了承销、经济业务上、投资上的三大业务对证券公司讲都是有很大的挑战,我理解这是第一大事。第二件大事,首先美国在兴起,占领华尔街运动,占领华尔街运动作为整个世界投行业非常重要的事。如果这两件大事来看的话,多多少少预示了中国证券公司变革方向。第一个变革方向,就是一个证券公司怎么能走出像财达证券的翟总所说的靠天吃饭的怪圈,在股市波动和大跌的背景下,证券公司如何形成自己生存和发展的能力,这估计是一个变革方向。

  第二个大事占领华尔街运动,也预示了我们的变革方向,是否中国证券公司在走向未来的时候,要创造某种有别于甚至根本上不同于华尔街文化的基因。如果走得出来就意味着中国的证券公司终究有一天会在世界范围内笑到最后,而且他一定会颠覆掉华尔街的模式,走不出来的话,中国证券公司越发达,越会走向哪天被占领的最终结局。

  所以,我觉得2011年度的两大事件多多少少也对我们思考中国证券公司如何走向未来,它的变革方向在哪里,多多少少提供了一些其实,所以我先做一个引子,接下来我们就按照顺序请每位老总先讲5分钟,之后进入自由讨论时间。

  贝多广:讲到占领华尔街运动,现在华尔街被占领,所以他们要进入金融街,在金融街我们可以碰到,这里面有高盛、瑞银、摩根大通,不远处有睿信、德意志银行、摩根斯坦利,几乎大的投行都在这个地方扎下来了。我是作为合资公司的代表,刚才没有把自己的身份定位定好,总觉得自己应该是对证券市场发表一点看法,没有定得那么窄,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是有一些思考的,简单的就是合资的投行在中国,第一我觉得有比没有好,事实大家可以看,这个行业排行的话,基本上合资公司还是排在比较前面的,而且他们总的行为比较规范,不太出乱子,这也是一个基本情况。

  但是,从舆论和市场反映来看,都觉得合资公司感觉上没有国内的中信证券、兴业证券做得那么好,所以我想第二个就是怎么样让合资的投行或者说券商做得更好,这可能是一个很现实的行为。这里面就涉及到两方面问题,一个从开放的角度,我自己的体会,要问一下我们当初国家从监管体制的角度引进这样的合资公司是被动的还是主动的,是WTO入市的讨论当中别人给予金融业开放的压力之下,这样一种情形,还是说我主动就是要引狼入室,或者用中国人的话是引进了一些鲶鱼,从制度设计上应该检讨当时是被动还是主动的。

  第二个就是开放,所谓开放是一个有限的开放,还是你让人家来给人家一个国民的待遇,完全开放。这里面可能也是值得检讨的,这是从开放的角度。从市场经营的角度来看,合资投行和国内内资投行有一个共同点,任何一家公司都有一个成长的过程,中国国内投行,大家如果回想一下20年前,刚才说兴业证券有了,中信证券还没有,最早排名前几名的都没有了,大概是五年一换,合资的投行时间比较短,应该给人家时间来看,也可能前赴后继,第一批失败以后再发展有可能起来。任何一家公司,真正要成功,我想还涉及到很多他的治理结构、他的业务战略的定位,他的管理能力、团队的建设,甚至于像合资投行很大一个比较独特的现象,就是文化的融合,诸如此类,非常复杂,涉及面很广,监管环境是一个重要的内容。所以,还有待观察,但是整体的环境应该要有所改善。

  王明夫:我问贝老师一个问题,在你的观察感受里,如果往后十年,你觉得合资券商更有前途,还是本土券商更有前途?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下一页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