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十个楼盘17300元!海口房价离奇统一真相是什么?

数十个楼盘17300元!海口房价离奇统一真相是什么?
2018年09月25日 12:32 新浪财经-自媒体综合

一碗面要80元,出租车漫天要价,安检排队太长差点误机…你在机场是否遇到过这样的问题?“首届金跑道奖·国内机场口碑评选”正在进行!【点击投票】为机场打分,你说了算!

  来源:瞭望智库 

“17300”这个数字,最近成为海口楼市“网红数字”,也成了购房者衡量房价高低的标尺。无论是中介网络线上推荐房源,还是楼盘售楼中心线下实体操盘,“17300元/平方米”绝对是一组不能忽视的数据。

而这把价格标尺,源于海口市有关部门约谈部分房企时,口头表达了“海口商品房备案价不得超17300元”。政府部门认为,该政府指导性备案价,其目的是让房价虚高的房企能真正挤掉“水分”,落实“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指导精神,让真正刚需购房者能够买得起房,住得上房。

“因为政府部门是口头表达‘限价’,并未形成一套完整的实施方案及预案,所以后期引发一系列矛盾和焦点问题。”当地一位不愿具名的房地产开发人士向中国房地产报记者表达他的看法。他说,比如近期引发的消费者较为集中的购房维 权,就是其中一个突出的问题。

由此带来的矛盾焦点问题,也在考验着海口楼市价格调控的智慧。

  文 | 陈标志

  本文转载自住建部主管微信公众号“中国房地产报”(ID:china-crb),原文首发于2018年9月23日,原标题为《海口口头限价17300元剧情 : 购房人毁约,开发商着急》,不代表瞭望智库观点。

  1

  一个市民的购房风波

  9月13日上午,在再三做出利弊权衡之后,海口市民黎武涛决定去找开发商好好谈谈。

  两个月前,黎武涛在市中心某房地产项目售楼处,看中了一套130平方米的商品房。

  “我目前有一套住房,想再买一套面积稍大的房子,作为改善性住房。”黎武涛告诉中国房地产报记者,他在海口找了一个多月,比较来比较去,觉得这处房子比较适合自己,“当时售楼员告诉我,我看中的这套房,房价在16000元/平方米左右”。

  事实上,该楼盘好的楼层和朝向的房子,对外售价在18000元/平方米以上。黎武涛考虑到自己手头的资金问题,他折中选择了这套房源。

  为此,黎武涛当场在该楼盘的售楼处交了5万元定金,作为认购的诚意金。

  但在8月下旬,海口房地产业界曝出商品房要“限价”的传闻。随后,中国房地产报记者也就此传闻向海口市有关部门进行了求证,得到的答复是:“海口商品房备案价不得超17300元,只是政府部门口头指导价,没有硬性规定。”

  此消息刚刚传出,原本迟迟未通知黎武涛签购房合同的开发商,却心急火燎般多次催促其赶紧去签购房合同。

  黎武涛后来才想明白:开发商有可能要重新进行价格备案,如果在此前签了合同,他只能按照之前的价格购房。后来事实证明,与海口市其他在售楼盘一样,此楼盘开发商也重新到海口物价部门进行了价格备案。

  “我的认购的价格是16000元/平方米左右,而且是毛坯房,开发商重新备案价不超过17300元/平方米,如果还是按照原来的价格购买,我无形中是吃了亏。”黎武涛决意找开发商“谈判”一下。

  黎武涛与开发商的谈判,显然没有实质性的效果——开发商根本就不见他。“我的想法是,要么房子我不买了,开发商退还我5万元认购金;要么开发商相应降价,我将房子买下。”事后,黎武涛一脸迷茫地告诉记者。

  2

  “17300”是购房者的“梗”

  黎武涛的遭遇并不是个案,自从8月下旬以来,记者就接到多起类似的咨询和投诉,反映他们在海口购房遇到的苦恼。

  “买房子是好事,但遇到这种事很闹心,我与老公因买房的事吵了无数回了。”海口市民叶丽萍告诉记者,今年4月底,她在海口滨海大道某楼盘认购了一套约90平方米的商品房,单价约24000元/平方米。但叶丽萍在交付30%房款,却在贷款上遇到了困难。

  “海口不是说商品房备案不能超过17300元/平方米,像我这种情况,能不能要求开发商降价?或者能不能退房不买了?”按照叶丽萍的理解,如果按照政府部门的要求价格备案,同一套房子总房款前后相差了60多万元。

  “如果开发商还是按照原价卖给我,我宁愿单方违约,再到别的楼盘去购房。”叶女士向记者表示。

  与购房者李先生、叶女士情况不同的是,海口市民卢海逸仅仅是一个意向购房者。他告诉中国房地产报记者,他在海口西海岸片区看中了一处在建楼盘项目的房子,但目前只是在销售人员那里登记了个人信息,尚未交定金。

  “那个地方距离海边近,地理位置不错,但销售人员对我讲,预计项目开盘时,单价在25000元左右。”卢先生称,他最近也看了多个楼盘,销售人员报出的价格都在17300元/平方米,“这种情况下,我是现在入手,还是等等看呢?”

  记者了解到,上述购房人都涉及一个关键性的问题,就是海口大多数预售或在售楼盘,几乎统一口径对外报价“17300元/平方米”。

  3

  调查:离奇的统一房价

  那么,海口房地产市场情况,真如上述购房者所反映的那样吗?连日来,记者以购房者的身份,在当地先后走访了10余个楼盘。

  在海口椰海大道某在建项目售楼处,销售人员告诉记者,该楼盘预计在下月开盘,带精装修,对外销售价格统一为17300元/平方米。至于为何要定价为“17300元/平方米”,该销售人员面对记者的提问,只是笑了笑,没有回答。

  该项目一负责人向记者表示,该项目下月开盘,不可能一下子将所有的房源放完,“我们公司负责人已经去跟海口有关部门交涉了。周围的房价是什么情况,我想你比我更清楚。”

  据记者了解,以海口椰海大道为中轴线的“椰海商圈”概念带,两侧的房价近两年来一路看涨,一些楼盘商品房由当初均价几千元一平方米,到如今已突破2万元。

  在海口西海岸片区的美林路,记者也走访了两个在建房地产项目,其中一个楼盘的售楼处正在改建,另外一个楼盘压根儿连售楼处都没修建。

  “你是来买房的吧,从工地旁边进去,到开发商的办公室去问一下。”一名正蹲在路边休息的建筑工人告诉记者,最近不断有人来打探情况。记者好不容易找到该项目的销售人员,却被告知目前暂无房源,价格也没有出来。

  但记者通过多种渠道获悉,这两个在建楼盘,均有房源对外销售,价格在21000~24000元/平方米。

  记者还在海口海甸岛、观澜湖旅游度假区等进行实地走访。两个待售项目的销售人员均告诉记者,房价为17300元/平方米。

  “我们有101(平方米)到130(平方米)的房源,目前处于冻资验资阶段,享受开盘优惠,17300(元)单价楼层任意选,精装修交付,预计本月开盘。”海口观澜湖某项目的销售人员告诉记者。

  4

  海口“限价”的思考

  在最近一段时间,“17300”数字组合,似乎成为了海口的一种流行房价,也成为了购房者衡量房价高低的标尺。而这把标尺源于海口市有关部门约谈部分房企时,口头表达了“海口商品房备案价不得超17300元”。

  当地有关部门认为,这仅仅是政府的指导性备案价,其目的是让房价虚高的房企能真正挤掉“水分”,落实“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指导精神,让真正刚需的购房者能够买得起房,住得上房。

  “因为政府部门是口头表达‘限价’,并未形成一套完整的实施方案及预案,所以后期引发一系列的矛盾和焦点问题。”当地一位不愿具名的房地产开发人士向记者表达他的看法。他说,比如近期引发的消费者较为集中的购房维 权,就是其中一个突出的问题。

  记者在最近的采访中,也证实了上述人士所述的相关问题。

  9月12日,数十名业主在海口市海榆中线某房地产项目拉横幅维 权,开发商被指“虚假宣传、变相收取认筹金、捂盘炒作及哄抬物价”等。

  在海口市美林路某在售楼盘,业主怒揭开发商在售房过程中,每套房源变相收取购房者30万元不等的“指标费”。为此,开发商在售楼处张贴《声明》予以否认,并表示客户向中介公司或个人交纳的“指标费”或“转让费”,与开发商无关。

  “购房者近期维 权较为集中,从维 权理由和形式上,虽然表面上呈现多样化,但实质上还是对房价的情绪宣泄。”上述人士告诉记者,“消费者此前是20000多元/平方米买的房,正常手续还没走完,开发商又将价格降到17000多元,这些购房人肯定不愿意,只能针对开发商采取维 权方式对抗。”

  截至记者发稿时,经协商,开发商已与购房人黎武涛达成了一致意见,开发商愿意在房价上让步;购房人叶丽萍与开发商未达成一致的意见,叶女士将以补齐尾款的方式进行购房;正在购房中犹豫不决的卢先生,继续在一个个楼盘之间奔走、徘徊。

  延伸阅读1:

  海南限购四个月之后:

  三亚市区基本上无房可卖!

 

海南全域限购政策实施四个月后,房地产市场整体交易已经进入“冰冻期”,售楼中心销售人员比购房者多,市场进入“量降价涨”模式。

 

 

为维持房地产市场稳定,通过控制预售证和网签备案来控制量,导致无房可卖的局面出现。

 

 

 

 

为实现房价数据上的稳定,很多房价过高的房子签订合同后无法尽快备案,形成了网签“堰塞湖”。

 

真实房价水平与统计数据背离、“想买买不到,想卖没法卖”等新型供需矛盾正在逐步显现。

 

“一房独大”局面仍未明显改观,但观察上半年的经济运行数据,海南降低对房地产的依赖是可以做到的。

 

当前海南的政策逻辑很清晰,未来有保有压的政策思路很明显。

 

 

调整房地产结构,解决一房独大顽疾,一以贯之保持政策定力。

 

  文 | 王存福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海南全域限购政策实施四个月后,《瞭望》新闻周刊记者在市场一线调研发现,房地产市场整体交易已经进入“冰冻期”,售楼中心销售人员比购房者多,市场进入“量降价涨”模式。

  高压调控下,海南楼市往日的“抢房”热潮已经退去,但是新的问题也在积聚:房价数据统计上的“堰塞湖”、备案“堰塞湖”、“想买买不到,想卖没法卖”等新型供需矛盾正在逐步显现。

  1

  环岛一圈难觅在售新房源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近期在海南一些市县调查发现,海南房地产市场成交锐减,大部分销售中心门可罗雀,几乎无人问津。在三亚市红塘湾,记者在某项目销售中心蹲守较长时间,发现没有购房者前来咨询。

  据销售人员介绍,该项目一期项目在去年9月份已经交房,也就是说在限购之前,已经售完。二期共计9栋楼400多套暂未拿到预售证,预计均价每平方米25000~35000多元。尽管三亚市之前做出了限价要求,但是销售人员表示,“这里是郊区,跟三亚市不一样,价格只要不高于此前成交价太多就可以。”

  “你们买不了,我们卖不了。”销售人员明确表示,尽管已申请预售证,但是何时批复,一直没有明确时间表。

  在三亚市主城区,位于迎宾路附近的某项目也已经无房可卖。据销售人员透露,三亚市区现在基本上无房可卖,他们项目只剩下两套别墅,但只能租赁不能购买。“在三亚只能选择二手房,价格在每平方米30000元左右。”

  在附近的另一项目,由于来人很少,数十名销售人员在埋头忙着手中的事情。一名销售人员表示,一期已经售罄,春节后成交均价每平方米30000多元,仅有少量的商办可以购买,四十年产权。“现在三亚均价在每平方米35000~40000元左右,但没有房源。”销售人员表示。

  在海南东线房地产热门区域琼海博鳌镇,某项目销售人员表示,博鳌目前均价都在每平方米25000元以上,预售房屋已经售罄,新房源还在等待开盘通知。博鳌镇上的一家中介公司人员表示,目前博鳌已经没有新盘,如果想购买只能选择二手房,均价也都在每平方米25000元左右。

  在海南西线,位于儋州市的某项目,与一年前相比,这里完全没了往日的热闹,售楼大厅如今已经空空荡荡,门口也无人接待,只有一名保安坐在长桌后面。项目沙盘一侧,被一个较大的挡板围挡,上面写着“升级改造 暂停开放”。

  在内场区域,《瞭望》新闻周刊记者主动上前咨询时,一名销售人员介绍说,户型都是100多平方米,均价在每平方米17000元以上,但是目前正在建设样板房,想买房只能再等等,现在还买不了。

  海口的某项目属于城南区域较大的房地产项目,不少在开盘之前咨询或认筹的价格在每平方米14000元左右,但到了6月份开盘时,价格一下子飙涨到了每平方米19000元以上,众多购房者直呼开发商“坐地起价”,但即使这样的高价,房子开盘当日就成了“日光盘”。

  海口在海南房地产市场中一直属于较为活跃的板块,但如今也难觅新盘。

▲ 海南楼市进入“量降价涨”模式 蒙钟德摄▲ 海南楼市进入“量降价涨”模式 蒙钟德摄

  2

  进入“量降价涨”模式

  海南省于今年4月22日晚上宣布的全域限购政策,核心内容为非本省户籍居民家庭在新增限购区域购买住房,须提供至少一名家庭成员在海南省累计24个月及以上个人所得税或社会保险缴纳证明,此前已实施限购区域则需要提供60个月的相关证明

  政策实施后,市场迅速降温,但《瞭望》新闻周刊记者发现,也不乏一些房地产企业剑走偏锋,试图寻求“突围”。比如一大型企业在三亚海棠湾的项目推出了“先租后买”的购房模式,即开发商先将商品房进行出租,并与承租人签订一项合同,在合同期内购买所租的房产,购买价格以当初租房时的价格为准,而租房者在租房期内所交的房租,可以抵冲部分购房款,待租房者付清所有房款后,便获得该房的全部产权。“购房者要一次性缴纳总房款70%的金额作为未来40年的租金,每10年续签一次,但是一开始就写明有40年租赁权。”一位销售人员如此表示。

  不过,对于部分大型房企而言,压力可能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大。“很多大型房企在海南已经没有多少存货了。”某大型房企海南事业部一位负责人表示,截至去年底,海南商品住宅库存去化期约11个月,比上年末减少12个月。

  日前统计数据显示,海南已经进入“量降价涨”模式。6月份海南全省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146.72亿元,同比下降37.3%,环比增长9.9%。当月商品房销售面积141.51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8.3%,环比增长21.4%;销售金额206.05亿元,同比增长1.1%,环比增长22.2%。6月海南商品房销售均价每平方米14560元,同比增长23.8%,环比增长0.7%。

  限购等调控政策对市场造成了较大影响。以三亚市为例,今年1~5月,三亚市商品房共计网签8676套,同比减少22.09%;面积80.83万平方米,同比减少14.19%;总额163.45亿元,同比减少27.19%;均价每平方米20222.59元,同比下跌15.15%。

  据三亚市住建局工作人员介绍,全域限购之后,商品房销售急剧下降,4月22日至6月底仅销售131套。其中,以企业名义购房的仅11套,其余120套为个人名义购房(商业109套,11套为本省户籍居民购买)。

  但与此数据相对应的是,海南房价已经连续多月出尽了“风头”。7月17日,国家统计局发布6月份70个大中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变动情况。这其中,海口环比涨幅最大,为3.9%,其次是济南(3.6%)、丹东(3.3%)、三亚(3.2%)。而在近期发布的7月份数据中,海口以2.3%的环比涨幅位居房价上涨第一梯队,同时以19%的同比涨幅领涨全国。海口、三亚此前已经连续多月进入房价涨幅第一梯队。受此影响,住建部8月17日约谈了海口、三亚等市政府主要负责人。

  3

  一以贯之保持政策定力

  在《瞭望》新闻周刊记者采访过程中,有业内人士表示,现在为了维持房地产市场稳定,对量和价都进行了控制,通过控制预售证和网签备案来控制量,这导致无房可卖的局面出现。

  为了实现房价数据上的稳定,导致很多房价过高的房子签订合同后无法尽快备案,形成了网签“堰塞湖”。尽管缺乏相对准确的数据,但在采访中,一位地方住建部门负责人告诉坦言,“这块数据积压比较严重,我们平时接到的不少投诉就是业主反映为什么他们的房子不能网签。”

  真实房价水平与统计数据背离,也是目前海南市场面临的一个风险。本刊记者实地调查发现,海南整体存在着较为明显的房价与数据背离的现象,比如三亚市商品房实际成交均价已经在每平方米30000元以上,但是统计数据依然停留在每平方米20000元左右。海口市实际成交均价一度逼近每平方米20000元,但统计数据曾长期停留在每平方米9700元左右。

  “这都是为了稳定,房价‘堰塞湖’问题大家都知道,但就是找不到合适的解决途径。”一位政府主管部门负责人谈到,现在公布的数据出现的量价多为此前积压的数据,这也使得海南房价一直在“冒尖”。

  全域限购之后,有人对海南经济表达了担忧,毕竟对海南而言,“一房独大”局面仍未明显改观。根据海南省2018年一季度经济运行数据,房地产开发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为48.1%,依然偏高。

  但观察上半年的经济运行数据,可以发现海南降低对房地产的依赖是可以做到的。采访中,海南省统计局局长包洪文表示,上半年海南房地产业增加值215.33亿元,下降8.4%。但海南省在逐步减少经济对房地产业依赖的同时,大力发展旅游业、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了“有缺有补,收入不减”。

  海南省省长沈晓明表示,上半年从投资结构来看,房地产投资占总投资比重同比降低1.1个百分点,说明结构正在优化。“非房地产业表现总体良好,新动能成长迅速,但规模较小,对经济发展的支撑力还不够强,短期内尚不能填补房地产调控留下的空缺。”

  即便如此,海南省主要负责人还是多次重申了海南减少对房地产依赖的决心。在近期的一次会议上,沈晓明以壮士断腕来比喻减少经济对房地产的依赖。他谈到,断腕一定会疼,会非常疼,轻轻松松能断腕的话,早就下决心了。但“短期的疼,是为了今后长期的不疼,是为了确保海南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

  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等多位专家认为,当前海南的政策逻辑很清晰,未来有保有压的政策思路很明显。对标自贸区(港)建设目标,海南必须承受住外界压力,引导现有房产持有者进行租赁等,保障本地人居住需求,以此来调整房地产结构,解决一房独大顽疾,一以贯之保持政策定力

  延伸阅读2:

  海南斩断地产依赖之后,暴露了......

海南斩断房地产依赖的相关举措取得成效,也面临新的压力:

 

一些长期依赖卖地卖房创收的市县,在全岛限购、严格限贷和限制转让大背景下,暴露出能力短板,面临财税收入严重下滑、民生压力骤增、新业态培育乏力等诸多问题,转型阵痛短时难消。

 

 

 

 

海南铺前大桥连接海口市和文昌市,通车后将促进海南省北部经济圈的旅游资源开发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赵颖全摄

 

缩短转型阵痛期培育新业态还需统筹施策:

 

利用好中央支持海南全岛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和支持海南逐步探索、稳步推进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的决定,加快推进一批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先导性项目;

 

加强对土地、林地、项目等统筹;

 

倍加珍惜稀缺的海岛土地资源;

 

进一步细化完善考核办法;

 

提高政府服务能力,改善营商环境。

  文 | 柳昌林 赵叶苹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瞭望”(ID:OutlookWeekly1981),首发于2018年8月11日,原文刊于《瞭望》新闻周刊第33期,原标题为《瞭望|海南斩断地产依赖之后》。

  去年底,海南省委、省政府打出了一记“重拳”——实行新的市县发展综合考评办法,取消全省19个市县中12个市县的GDP、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的考核,将生态环境保护作为负面扣分和一票否决事项,旨在从改变考核“指挥棒”出发,切实推动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

  今年4月23日,海南省发布《关于进一步稳定房地产市场的通知》,实施全域限购。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在海南多个市县调查发现,尽管新考核在引导市县摆脱房地产依赖、调整产业结构、培育新业态方面产生实效。但一些长期依赖卖地卖房创收的市县,在全岛限购、严格限贷和限制转让大背景下,也暴露出能力短板,面临财税收入严重下滑、民生压力骤增、新业态培育乏力等诸多问题,转型阵痛短时难消。

  1

  斩断房地产依赖带来新压力

  考核犹如指挥棒,直接影响市县主官的政绩观。

  “以往考核GDP、固定资产投资的时候,县里只要卖几块地、上几个房地产项目就能完成任务。”在接受《瞭望》新闻周刊记者采访时,临高县委副书记、县长曹文坦承。

  长期以来,海南经济“一房独大”,省级财税来源中,房地产业占比近50%,一些市县占比更高。比如,万宁市60%以上的税收来自房地产业,临高占70%,陵水县达到85%。

  尽管卖地盖房很容易完成考核,但头脑清醒者均能认识到,靠房地产业完成经济发展指标将是一条恶性循环的“死路”。而取消GDP、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考核,有助于市县摆脱这一“魔咒”。

  曹文说,他非常理解和支持省委省政府“壮士断腕”斩断房地产依赖的决心,靠房地产总有一天要出问题。

  过去一些年里,也有一些市县在卖地和环保之间“纠结”前行。保亭县委书记王昱正说,保亭县地处中部山区,可利用土地资源十分有限,县里深知发展房地产业不可持续,但为了年底考核排名不垫底,也不得不卖地盖房。

  “卖地势必要砍伐林木,这常常令县里矛盾纠结。”王昱正说,“新考核办法减少了市县追求发展速度的压力,将市县从‘唯GDP论英雄’的紧箍咒中解放出来,并将这部分压力转化为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动力。”

  不少受访的市县主要负责人均认为,新考核办法充分体现了省委省政府坚决贯彻落实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关于生态文明建设战略部署的信心和决心,是推动县域经济绿色、创新、协调发展的有效举措。

  “新考核倒逼政府更加清醒、理性、科学地谋划产业发展路径,更加稳妥、有效地利用各自的独特资源。”陵水县发改委主任王祺霖说。

  然而,各市县尽管十分赞同和理解新考核办法的立意和初衷,但斩断房地产依赖,“立竿见影”的却是房地产业投资、销售大幅下滑对财税收入的严重影响。

  海南省统计局统计显示,今年上半年,全省房屋销售面积和销售额分别下降27.1%和7.4%,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7.8%,全省16个市县房地产投资同比下降,房屋销售面积同比下降的则多达17个市县。财政收入方面,上半年已有11个市县出现下降,降幅较大的有:白沙县下降89.5%、东方市下降79.6%、澄迈县下降67.6%、陵水县下降36.3%、海口市下降29.7%。

  海南省政府主要负责人在7月中旬召开的七届省政府第二次全会上指出,全域限购之后,海南财政增收缺少有力支撑、压力增大。

  而新考核对各市县经济发展质量、环境保护、扶贫成效、公共服务等方面提出了更新更高更具体的要求,完成新考核指标,全都需要真金白银的投入。

  “要提高发展质量,就必须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寻找新的发展动力;考核居民收入,必须发展农林渔,增加就业岗位;考核环境保护,就必须花大笔经费建设环保基础设施;考核教育均衡发展等公共服务,还是要花钱……”曹文说。

  各市县主要负责人均表示,上半年还能靠房地产的余温维持,预计从今年下半年起,市县财税收入将下滑严重。一旦财政收入出现增长停滞或负增长,民生的压力就将骤然加重。

  特别是精准脱贫等任务当前,一些市县既面临脱贫摘帽的压力,又需要在环保、教育、医疗等社会公共服务领域投入大量经费。

  “无米下锅的情况下,县里只好根据轻重缓急逐步推进民生项目了。”曹文无奈地说。

  2

  培育新业态暴露出能力短板

  按照新考核办法和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求,市县经济显然需要保持一定速度的增长,才能有效满足社会事业发展需要。在接受《瞭望》新闻周刊记者采访时,部分市县主要负责人表示,当务之急,各市县需尽快降低房地产依赖带来的冲击,打好资源牌,转型到中央要求海南着力发展的旅游业、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等业态中来,找到适合自身的产业发展突破口。

  一些市县在痛定思痛,结合县域资源禀赋深入思考、认真谋划。

  陵水县从春节前就开始谋划产业转型规划。6月经专家评审通过了“产业转型升级发展专项规划(2018-2022)”,将高端房地产业从原先的六大产业规划中“剔除”,重点发展旅游业和热带特色高效农业。目前,中电科3个海洋信息产业基地之一已在陵水初步建成,富力海洋主题公园计划年底开业,县里还在配合省里谋划“国际教育岛”建设等。

  新考核办法让保亭县进一步坚定了2014年以来的产业定位:国际热带山地旅游和热带特色农业,与三亚的滨海旅游进行互补。“现在可以集中精力做这些事了”。王昱正说。

  近几年来,保亭县不断压缩房地产业发展空间,成功劝导四五家企业从房地产项目转为旅游项目。保亭神玉岛文化旅游度假区前任老板曾从县里获得了50亩建设用地,准备发展旅游地产。新合伙人认可县委县政府的劝导,认为建房子是一锤子买卖,无法形成产业,而且会破坏生态环境,因此及时转变了发展模式。

  临高县深入研究中央12号文件对海南的发展定位,围绕重大项目服务保障基地建设,力争儋州机场和飞机维修项目选址临高县加来镇,同时争取策划一些大型文旅项目。

  然而,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尽管海南各市县正以新考核办法为指挥棒,努力调整工作思路,但新的产业并不容易培育。当记者询问,结合海南自贸区(港)建设和新考核办法要求,市县正在着力吸引、培育哪些重大项目时,各市县普遍感到困难重重、缺乏抓手、培育乏力。

  有的市县面临债务压力。曹文说,临高存在46亿元巨额历史债务,综合债务率达到红线,是国务院发出预警的海南两个市县之一。近几年来,临高主要依靠土地财政和房地产税收逐步偿还历史债务,如今切断房地产这一主要财税来源,便没有新增财力去偿还历史债务,成为临高发展的重大掣肘。

  有的市县资源短缺。地方发展离不开项目拉动,吸引项目需要土地,而一些沿海市县土地已经卖光,建设用地指标“倒挂”,发展空间和资源严重受限。

  万宁市委书记张美文透露,省里给万宁的建设用地指标到2020年是209平方公里,但万宁目前已经卖出去229平方公里,不仅已经无地可卖、可用,还缺口20平方公里。与万宁相邻的陵水县同样存在建设用地指标“倒挂”的问题。

  各市县正在着力推进的仍是些地方化的老项目。比如,万宁正全力建设槟榔产业城,力求做好槟榔深加工;保亭县全力建设美丽乡村;临高县正忙着脱贫摘帽,准备发展的滨海文旅项目在省内也并不具备优势……

  “现在是真正考验市县领导干部的时候了。”海南省政府研究室一位官员对本刊记者说,以前大家都当“卖地书记”“卖房书记”,现在需要各市县真正抓新产业、新项目,很多人暴露出了能力短板。

  3

  缩短转型阵痛期还需统筹施策

  断旧容易育新难。接受《瞭望》新闻周刊记者采访的有关人士认为,“路径选择必然要面临阵痛”,但“长痛不如短痛”“影响是暂时的”。他们同时也坦承,新产业、新动能的培育不是容易的事,现有的新产业、新动能规模较小,对经济发展的支撑力还不够,短期内尚不能填补房地产调控留下的空缺。建议加强统筹,尽可能缩短转型阵痛期,使2018年真正成为海南摒弃土地财政、走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历史转折点。

  首先,利用好中央支持海南全岛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和支持海南逐步探索、稳步推进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的决定,加快推进一批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先导性项目。比如尽快放大离岛免税政策效应,实现离岛旅客全覆盖等。张美文说,“自贸区(港)建设举措应长短、快慢结合,应该把离岛免税政策尽快实施到位,大幅提高免税品范围、数量和限额,实实在在拉动经济增长。”

  其次,加强对土地、林地、项目等统筹。在“多规合一”中,既做好生态红线划定工作,又预留好当前和今后建设用地的空间和指标,不至于因建设用地缺乏而无法招商或招了商落不了地,错失发展机遇。

  倍加珍惜稀缺的海岛土地资源。对于已经卖出去的土地,各市县应引导房地产企业高效利用,积极发展高端房地产业,将房地产业与旅游、健康养生、现代服务业结合起来,打造引领未来生活方式的高端社区,而不是简单地盖房子卖房子。

  第三,进一步细化完善考核办法。紧紧围绕4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三十周年大会上重要讲话和中央12号文件精神的要求,与自贸区(港)建设目标紧密结合,深度融合,以新考核办法加快推进自贸区(港)建设。如2020年需要完成的全面小康、自贸区建设取得重要进展等几项硬性任务,新考核办法目前还未体现。

  同时,提高政府服务能力,改善营商环境。尽快帮助“百日大招商(项目)”以来成功签约的60余个项目,包括中远海运、中旅、招商局集团等一批央企,阿里巴巴、腾讯、长隆等行业龙头企业的项目尽快落地,实实在在形成新发展动能,以对全省经济发展产生辐射带动作用。

免责声明:自媒体综合提供的内容均源自自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并获许可。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新浪立场。若内容涉及投资建议,仅供参考勿作为投资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责任编辑:牛鹏飞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10-17 长城证券 002939 6.31
  • 10-09 天风证券 601162 1.79
  • 09-27 蠡湖股份 300694 --
  • 09-27 迈瑞医疗 300760 --
  • 09-13 顶固集创 300749 12.22
  •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