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外汇查询:

出口退税率下调对中国纺织行业的影响与分析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20日 20:30 第一纺织网

  总体策划:汪前进 中国第一纺织网总经理 资深分析师

  课题负责人:martin 中国第一纺织网 行业分析师

  李 军:中国第一纺织网 行业分析师

  总 执 笔:陈晓燕 中国第一纺织网  行业分析师

  课 题 组:戴 凌 周黄辉 宋玲霞

  2005年9月14日,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商务部、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5部委联合发出通知,调整部分出口商品的出口退税率,同时增补加工贸易禁止类商品目录。这次出口退税和加工贸易税收政策调整属结构性调整,是国务院今年实施宏观调控政策采取的综合措施之一,主要目的是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外贸转变增长方式,推动进出口贸易均衡发展。《通知》提出,将纺织品出口退税率由13%降至11%。新政策将于9月15日起正式施行。

  一、本次纺织品出口退税率下调政策分析

  出口退税制度又称出口货物退税制度,是一个国家退还在国内生产、流通、出口环节已缴纳的间接税的税收制度,目的是使出口货物以不含税价格进人国际市场,避免对跨国流动物品重复征税,以促进对外出口贸易。这一制度在国际贸易中被各国普遍接纳和采用,目的在于鼓励各国出口货物进行公平竞争。

  1、出台的时机分析

  从上年度纺织品出口关税取消开始,关于纺织品出口退税率下调的传言就在业内广泛流传,2006年6月份开始,关于纺织品出口退税率将要下调的消息更是不绝于耳,行业内同时流传了多个版本,国家相关负责人在多次公开辟谣的同时又不断明确宏观调控的目标和手段,让纺织行业相关人士更加确认了出口退税率下调 “只是时间问题”。

  (1)从国家政策、金融等宏观环境看,拉动

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三驾马车”目前快慢不一:投资正在降温,消费起色不大,而出口却如脱缰之马。据统计,2006年8月份的贸易顺差达到了近188亿美元,这已是今年以来中国贸易顺差连续第四个月创下历史新高。与7月份的新高146亿美元相比,8月份增长了28%,大大超出人们的预料。一方面,高额贸易顺差,带来国内市场美元的供大于求,人民币存在着升值加速的内在压力,同时外汇储备不断增加导致的外汇款增加,造成了国内流动性的过剩,影响到抑制信贷和投资增长的努力。

  国内新一轮宏观调控已于2006年4月启动,国家严查大额固定资产投资项目以及8月份相继上调的准备金率和利率都显示出国家抑制当前国内投资增长过快、货币信贷过多的态度和决心。进一步组合出招也意味着紧缩政策出台频率可能会有所提高。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人员也曾表示,宏观调控应多利用税率杠杆,在减顺差方面,除了根据需要增加进口外,关键是调控出口。凡是“两高一资”的产品,应当大幅度调减出口退税率,提高资源品出口关税,促进节能降耗。

  (2)从国内纺织行业发展的大背景看,中国纺织品生产的“井喷”式发展时代已基本结束,今后将难以在规模上继续形成大的突破,后期将逐渐以淡化总量、注重质量为发展方向。国家在确定以“十一五”以“调整”为主基调的同时,必将在“限制产能”方面予以辅助政策措施,产能的的迅速膨胀已经并将继续受到资金、原料、资源等各方面的限制。

  综合两方面看,纺织品出口退税率下调绝非偶然,从宏观角度看,出口退税率下调是国家宏观调控出击“组合拳”的一个步骤,从纺织行业发展历程看,纺织品出口退税率下调是国内纺织行业由“数量增长”向“质量增长”转型的一个有效途径。

  2006年9月9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再启欧洲之行,在12日的中欧工商峰会时温家宝表示,中国实行进出口基本平衡的方针,并不刻意追求顺差。再为“出口退税率下调”定下基调。

  2、调整的范围

  通过第一纺织网的分析和调查,本次出口退税率的调整范围包括部分纺织化纤原料及纱线、面料、纺织制成品及皮革制品,涉及到棉纺行业、化纤行业、丝绸行业、毛纺行业、针织行业及部分非织造行业等十多个纺织主要子行业,产品涉及到海关税则里第三十九章、第四十一章、第五十章到第五十六章、第六十章、第六十三章等12个章节670多个税号的产品。从产品覆盖范围来看,对整个纺织行业都将产生明显的影响。

  目前尚未涉及出口退税率下调的纺织服装类产品海关税则章节主要有:第五十七章、第五十八章、第六十一章、第六十二章、第六十三章、第八十四章等服装、鞋帽、纺织机械产品。目前仍保持13%的出口退税率。

  3、调整的幅度

  从出口退税率下调的幅度看,本次涉及出口退税率下调的产品平均下调幅度在2%左右,而全部纺织品出口退税率由13%下调至11%。皮革产品出口退税率由13%下调至8%。

  参照历次纺织相关产品出口退税的调整幅度看,本次纺织品出口退税率的调整幅度与前几次相近,都控制在2-5%范围内。基本在企业可承受范围内。

  4、执行的时间

  新的政策自2006年9月15日起执行。对2006年9月14日(含14日)之前已经签定的出口合同,凡在2006年12月14日(含14日)之前报关出口的上述调整出口退税率的货物,出口企业可以选择继续按调整之前的出口退税率办理退税。但是出口企业必须在2006年9月30日之前持合同文本到主管出口退税的税务机关登记备案,逾期未能备案的、以及2006年12月15日以后报关出口的,一律按调整后的出口退税率执行。

  国家此次调整出口退税政策充分考虑了纺织企业出口操作的实际情况,执行时留了3个月的缓冲时间,避免了政策当期执行造成企业因无法与外商议价造成的损失。

  二、出口退税率下调对纺织行业影响分析

  从本次出口退税率下调的出发点看,国家调整出口退税率主要基于以下三点考虑:优化产业结构、减少国际顺差、降低国家财政负担。然而,通过下调出口退税率是否能够同时达到以上三个目的。中国第一纺织网分析如下:

  1、产业结构能否进一步优化?

  由于出口退税调整的是实际汇率,而升值将会调整名义汇率,在当前汇率稳步微调的形势下,下调出口退税率,将会直接增加被调整行业的出口成本,最直接的后果就是一些行业减少出口转为内销,另一些主要从事出口的低附加值企业将退出这个行业,从理论上讲,下调出口退税率对抑制过剩行业,淘汰落后产能,减少资源浪费和污染的作用会更加直接。

  根据中国第一纺织网对近年来纺织主要子行业的经济运行监测数据显示。2005年,国内主要纺织子行业平均净利率在2%-5%左右,纺织全行业平均净利率仅为3.48%。

  进入2006年以来,受输欧美纺织品配额限制、原材料、劳动力价格、汇率上调等多方面因素影响,中国纺织品出口企业被成本上升等诸多问题所困扰。目前已经有很多订单滑落到巴基斯坦、印度、越南、柬埔寨等东南亚国家。2006年1-7月份,除棉纺行业、丝绸行业平均净利率略有上升之外,其他行业净利率均比2005年有所下降。

  由于出口总额中包括一般贸易和加工贸易,而加工贸易不涉及退税问题,因此不受退税率下降的直接影响。目前纺织品服装出口总额中,一般贸易与加工贸易的比例约为70:30。退税率降低2个百分点,本网粗略推算2006年第四季度各纺织子行业利润损失如下:

  根据2006年1-7月各纺织子行业利润及销售收入增长情况,本网估测出口退税率下调对行业净利率的影响(如图2-2)。

  通过测算可知,纺织品出口退税率下调2%,将使2006年纺织全行业净利率下调0.06%。从退税率下调对不同子行业的影响来看,化纤行业影响最大,净利率将因此下调0.21%,其次为麻纺行业,净利率将因此下调0.13%,其他行业净利率可能下调幅度在0.04%-0.07%左右。

  分析认为,纺织品出口退税率下调对行业影响的大小主要由以下几个因素决定:

  (1)行业利润空间。行业利润空间越小,出口退税率下调影响越明显,两者相关度系数高达-70%。2005年化纤行业净利率仅为1.94%,2006年1-7月化纤行业净利率为2%,利润空间偏小使得行业抗风险能力偏低,政策面或宏观面的略微调整都使行业整体处于“风雨飘摇”之中。

  以聚酯行业为例,由于国内产能的快速膨胀,低端产品在出口市场竞争也变得异常激烈,由于缺乏行业自律、致使产品接二连三遭受主要出口国反倾销调查,出口严重受阻,企业经营困难,不少企业被迫退出市场。其中聚酯短纤出口连遭反倾销调查是一个最为突出的例子。

  我国聚酯短纤出口近95%是再生PET纤维,从2002年开始,我国每年出口增加近一倍,其中浙江慈溪、江苏江阴出口量分别占据出口总量的30%,和21%,这两大地区基本占据了国内回纺涤短出口的半壁江山。

  然而,2005年开始,我国主要聚酯短纤出口市场:欧盟、美国相继展开“反倾销调查”。2005年欧盟对我聚酯短纤反倾销案做出终裁后,相关企业几乎全部退出了欧盟市场,转战美国。2006年2月,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收到国内产业申诉,要求对来自中国的聚酯短纤进行反倾销调查。2006年7月13日,美国商务部对原产于中国的聚酯短纤(Polyester Staple Fiber)进行反倾销立案调查。这是我纺织产品在美遭遇的第一大案件,也是中美纺织品谅解备忘录签署后的最大的一起反倾销案件。虽然目前美国尚未对此案做出终裁,但可以预期,一旦美方胜出,与之直接和间接相关的近50家江浙化纤企业将陷入困境,数万工人面临失业。

  (2)纺织品占出口比率。纺织品占出口产品的比率越高,出口退税率下调的影响越明显,两者相关度系数高达50%。根据中国第一纺织网所掌握的行业数据显示,在全部出口的纺织服装产品中,纺织品占出口总额的38%,服装占62%。在纺织主要子行业中,麻制品中纺织品占比为100%,化纤制出口产品中,纺织品占比高达46.7%。针织制出口产品中仅有10.3%为纺织品,89.7%为服装。

  (3)贸易竞争力。贸易竞争力系数(又称特化系数或出口竞争力系数)=(出口-进口)/进出口总额, 它表明一个国家的某种产品在进出口贸易中的竞争力状况。商品的竞争力指数越接近100%,竞争力越强;反之,越接近-100%,则竞争力越弱。根据本网数据显示,贸易竞争力越强,出口退税率下调对相关行业的影响越小,两者相关度系数高达-61.2%。我国丝制产品贸易竞争力系数高达90%,而毛制产品、化纤制产品贸易竞争力系数均低于平均水平,分别为70.0%和67.5%,麻制品竞争力系数仅为60.8%。

  综合以上三点来看,行业盈利能力越低,受出口退税率下调的影响越为明显;产品出口竞争力越低,对出口退税的依赖程度越大,出口退税率下调的不利影响在相应行业中的不利影响越为明显,出口退税率的调整对于不同行业的影响有明显的方向性,选择性。有利于淘汰部分落后产能、抑制过剩行业。

  2、出口退税率下调能否为人民币升值减压?

  目前,通过降低出口退税率的办法,间接减少贸易顺差、减少外汇储备增量被认为是缓解当前人民币承受的升值压力提供一个较有效的“减压阀”。

  根据专家测算,2005年一美元出口商品综合退税为0.4429元人民币,如果完全取消出口退税,相当于人民币兑美元升值0.4429元。照此估算,去年底,合理的汇率水平应该为7.7元/美元左右,这与目前的7.9908元/美元,相差只有2800多个基点,升值的空间也仅有3.69%左右。这与当前各主要国际金融机构预测的本年度人民币升值幅度的中间值3.5%相差无几,因此,理论上只需取消出口退税即可为人民币减除所有升值压力。

  事实是否如此?众所周知,外汇储备增量来源于两个方面,一个是外贸顺差,一个是资本流入。然而,从总的趋势来看,外贸顺差对外汇储备的贡献率是基本稳定。每个月外贸顺差都是逐步增加,但是增加的幅度是稳定的。而资本流入形成的外汇储备,比对外贸易形成的外汇增量增加较快,同时短期性和波动性较大。

  根据商务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06年6月份贸易顺差145亿美元,再创历史新高,较上年同期增长49%。2006年上半年贸易顺差614.1亿美元,再创历史新高,其中纺织服装贸易顺差为539.4亿美元,占全国贸易顺差总额的87.8%。不断创下新高的贸易顺差很多业内人士一度担心,由于外贸顺差的原因引起外汇储备的急剧增长。

  然而,随后央行公布的2006年上半年金融统计数据表明:截至2006年6月末,国家外汇储备余额为9411亿美元,同比增长32.37%。其中,6月份外汇储备增加161亿美元,同比少增39亿美元。从这一角度看,贸易顺差增长并不是外汇储备增加的必要条件。靠减顺差来控制外汇储备增加,效果本来就值得怀疑。

  另外,近年来,纺织品服装贸易顺差对外汇储备增量的贡献率呈现逐年递减的趋势。

  一方面,纺织品服装不再是扭转国内货物贸易的决定性因素,纺织品服装贸易顺差占全国比重由2003年的280.8%下降至2005年的98.6%,排除纺织品服装出口带来的顺差,我国货物贸易已经由逆差转为顺差。

  另一方面,小幅下调出口退税率对减逆差影响有限,2004年纺织品服装出口退税率下调2-4%,纺织品服装贸易顺差对外汇储备增量贡献率下降至37.88%,但随后的2005年,又恢复到48.07%。

  再则,由于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中,服装出口占总额比重更大,纺织品出口仅占38%,下调纺织品出口退税率对减顺差效果并不明显。

  3、为国家财政减压降负?

  当前,我国增值税为共享税,中央与地方按照75%:25%的比例分成,超基数部分,按1:0.3的比例返还。退税统一从中央库款中退付。2005年及以后年度出口货物退增值税中应由地方财政负担的部分,由地方财政在年终专项上解中央财政。出口退税是财政收入的减项,出口退税率降低,财政收入增幅会高一点。

  根据中国第一纺织网从国家税务总局了解的数据显示,自1998年国家为帮助国内摆脱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的负面影响而上调出口退税率以来,每年出口退税额均以两位数增长,2003年出口退税额同比增幅更是高达62%。到2005年,出口退税总额已经高达3371亿元。占国家税收总收入的11%。

  当前我国每年出口退税额已使财政苦不堪言。据国家税务总局人士分析,“十五”期间,我国出口退税总额为11944.47亿元,同期,来自全部私营企业税收收入总额仅有7705.57亿元。如果不调整出口退税政策,随着我国贸易量不断增加,财政负担会越来越重。

  近年来,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同比持续以两位数的速度增长,但占全国货物出口总额的比重却持续下降,由2001年的20%下降至2005年的15.42%,按照纺织品与服装出口比例为38:62进行估算:2005年全国共出口退税3371.57亿元,货物出口总额为7620亿美元,纺织品出口总额为440亿美元,出口退税额粗略估计约为194.6亿元。2006年1-7月,纺织品出口总额同比增幅为18.65%,估计第四季度纺织品出口总额在130亿美元,若退税率维持13%,出口退税额约在57亿元,下调至11%,出口退税额将减少8.8亿元,按照年出口增长15%估算,2007年纺织品出口退税额将至少减少30多亿元。

  下调出口退税率可以适当缓解财政负担,地方政府分担退税所带来的拖欠企业退税、异地采购造成的分配不均等问题仍不能完全得到解决。而且,一旦中央财政的收支状况与出口形势发生变化,出口退税政策可能又需要再调整。政策变换太频繁,就可能使地方政府产生一种心理预期,会使地方政府期望分担更低的比例,从而造成地方政府在支付出口退税款额时拖着不办。因此,需要逐步完善建立起更长期、稳定的出口退税机制。

  有学者认为,一个好的出口退税政策应该是“足额的、及时的、稳定的、由谁收就由谁退”。将增值税作为中央税,收入归中央,退税也完全由中央负担,这样出口退税中央、地方分别承担所带来的问题都可以解决。但由于涉及各地的切身利益,改革中会有阻力,所以只能作为长期目标。

  综合以上三点来看,纺织品出口退税率下调,对出口竞争力低,整体利润空间小的行业影响较大。在国家宏观调控力度加大,贷款难度加大、原材料、劳动力成本上涨的背景下,出口退税率下调2%,对抑制过剩行业固定资产投资、淘汰落后产能,减少资源浪费和污染都将有辅助作用;对降低国家财政压力也有一定的作用,但出口退税率调整并不是“万能解药”,多重目标集于一身,抵消了出口退税政策的实际效果。因此,要重新定位出口退税政策,让出口退税政策还原其本来面目。

  基于公平竞争理念之上的出口与税收政策才是在国际市场竞争的基石,才是出口企业的坚强后盾。否则,行政时时干预,市场左右为难,也无法实现中国企业与经济的长远发展效应。

  三、退税率下调 纺织企业的应对之道

  (1)出口退税率下调传言已久,企业有惊无险

  本次纺织品出口退税率下调,行业内传言已久。2006年5月下旬,行业内就有关于纺织品服装出口退税将要下调的传言,8月中旬,有消息人士透露服装出口退税率将下调2%,在国家出台调整出口退税率及出口退税政策的通知前后,中国第一纺织网分别联合相关媒体纺织相关行业出口退税率下调问题进行一系列的调查和采访。

  威海纺织集团进出口有限责任公司,是山东纺织行业最大的企业之一,年出口额达1亿美元,位居中国股份制生产出口型企业第26名。该公司有关高层人士认为,出口退税率下调2%,出口价格可能会提高,但幅度不会太大,应该在5%以内。这要看人民币升值的幅度。

  另有某上海外贸企业相关人士表示,出口退税率下调的消息在下属工厂里已经传的沸沸扬扬,为减少出口退税率下调带来的不利影响,肯定会向国外进口商要求提价,但同时也害怕定单流失,所以基本上是工厂转移一点、自己承担一点、提价抵消一点。但该负责人也不无担忧得表示,目前国家下调的是纺织品出口退税率,由于纺织品出口占比不大,目前影响很小,但上游工厂仍担心服装出口退税率会相继下调,有传言说服装出口退税率会在“十一”下调,对于企业来说,实际上“第二只靴子”还没落下来。

  浙江某纺织印染有限公司经理知此信息后表示,他们早就未雨绸缪,和客商们协商好相关事宜,能有效缓解新政对公司的冲击力。“但从长远来看,我们除了积极适应新政外,关键是要继续加强对新产品的研发,走高档、精品化路线,提升产品附加值,预留自己的利润空间。” 而另一绍兴纺织公司外贸部有关负责人则有点无奈地说,过去13%的退税,1美元才0.2元的利润,现在下调2%,利润空间一下几乎挤干了,现在只能静观其变。当问到“调税”对纺织行业影响时,他也认为有利于整个行业的产品结构升级。

  广东某服装企业听到纺织品出口退税率下调的消息,紧绷的神经终于稍微放松。他表示,出口退税下调的传闻纷纷扰扰,手头上正有一个700多万美元的订单,算了一下,如果出口退税率下调2%,100多万的利润就不见了然而,现在服装行业的出口退税率仍维持13%不变,这100万利润仍然原封不动。

  广发证券纺织业分析师阮钢向中国第一纺织网记者表示,出口退税率下调传言由来已久,大家早有耳闻,所以五部委公布的政策也在预料之中。部分纺织企业已经开始和外商谈判提价的问题。对大多数纺织企业来说,今年本来就不好过,原材料涨价、人民币升值、国家宏观调控,加上行业产能过剩、利润率持续低迷,整体竞争环境日益艰难,所以本次下调,肯定将加速部分中小纺织企业消亡的周期。比较而言,大纺织企业收入结构丰富、产业链比较完整,对这样的政策风险抵御能力比较强,而中小型纺织企业入行时间短,技术储备少,收入结构单一,生存危机会很突出。

  他同时还表示,出口退税率,这应该不是最后一次下调,估计还有进一步调整的可能。可能对市场的影响还有持续一到两年。

  从出口提价的现象看来,大家都担心人民币升值的问题,而且目前国内劳动成本持续上升,以及能源、原材料价格连续上涨已经成为影响经营成本的主要问题,不提价意味着生存危机。目前,国内的竞争优势正在逐步削弱,以扩产来带动业绩提高的增长模式已经难以持续,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档次,走内涵式增长道路已经是迫在眉睫。

  (2)出口退税率可能还有进一步下调 企业调整转型任重道远

  在近日公布的出口退税新政中,服装的出口退税率调整未如传闻一样,整体降低2%。服装的出口退税率仍为13%不变,这让许多服装企业大大松了一口气。然而,业界人士均推测,若贸易顺差仍居高不下,估计服装行业出口退税率仍有继续下调的可能。另外,金融人士认为:出口退税率下调2%,在减顺差方面效果不明显,还有进一步调整的空间。

  通过第一纺织网的调查分析,目前企业在应对出口退税率下调方面,主要有以下几个应对途径:

  (a)调整、优化出口结构,向下游要利润

  近年来,由于受人民币升值等因素影响,许多纺织企业利润越来越薄,一些企业经营者表示,尽管出口退税的政策作了调整,但今后出口生意还是要做的,关键是如何通过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附加值等方式,将政策调整带来的不利影响降至最低程度。无锡某棉纺进出口分公司有关人士表示,原先坯布主要出口欧美、日本及中东地区。现在纺织品出口退税率下调,必须得加大成品出口,发挥高档产品的优势。

  (b)、出口转内销,开拓内销市场的市场空间

  退税率下调后,纺织品出口企业可能会调整营销策略。本网与南方日报的一项联合调查显示,此次政策调整后,59.74%的纺织企业准备转向内销。

  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看,国内衣着类消费远远落后与整体消费增幅。从成长空间上看,国内纺织品消费的巨大潜力值得期待。我国人均纤维消耗量从2000年的8.3公斤增加到2004年的14公斤,提高了68.67%,超过世界平均水平3.5公斤, 2005年我国人均纤维消费可达15公斤,而发达国家人均纤维消费量达26.4公斤,因此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仍有很大的增长空间。更为重要的是,占中国总人口比重58%的农村居民,人均收入相当于城镇居民的1/3,而人均衣着消费仅相当于1/7。

  (c)、提高产品附加值,增强国际议价能力

  在出口退税下调及国家宏观调控的调节下,一些小、散、乱以低附加值甚至搞恶性压价竞争的企业将逐步退出。有市场承受能力、赢利能力强的企业才会留下来。虽然说产业升级是个渐进的、艰难的过程,但不论从国内纺织行业发展现状来看还是留给纺织行业的发展空间来看,粗放型、耗用大量资源换来的行业发展模式已经越来越行不通。

  “十一五”期间,纺织行业已经将发展目标定位为结构的优化和调整,国家在企业投资方向上也给予不同的政策倾斜。其中纺织关键技术和成套设备研发、产业聚集地公共创新平台建设以及纺织服装自主品牌建设与推广将给予必要的扶持。

  纺织行业产品与技术研发、高新技术装备引进消化吸收、质量检测和标准制定、品牌建设与推广、信息提供和管理人才培训、现代物流和纺织行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等项目以及纺织企业到海外投资设厂可获得国家专项资金的扶持。(完)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