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威德 上海报道
医药界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即将第18次落下。本报从化学制药工业协会了解到,发改委即将开始又一轮大范围药品调价,并从去年就开始为这次调价做调查,时间很可能是两会期间。在此之前,药价已经连降17次,被涉及企业利润明显下降甚至出现较大亏损。
但即将到来的第18次药品调价并不是人们习惯了的“降价”。一部分前期降价过于猛烈的普通抗生素、青霉素品种会提价,重点将对肿瘤药降价。许多医药界人士虽然仍不认可发改委定价的方式来调控药价,但普遍表示这次调价“有降有提,理性很多”。而紧随“有降有提”而来的,将是医药企业之间利润的重新分布。
不一样的“第18次”
近日,一份“2006年药品降价名单”(以下简称降价名单)在业内广泛流传。该报告称“有关物价部门在天津开会”,将对药品进行第18次降价,并列出了详细的药品降价名单。
本报记者调查得知,发改委欲第18次调控药价的方案已经通过专家论证,即将出台,时间极可能在3月份两会期间。但降价名单中传递出来的降价信息,则有不完全属实的地方。所谓“有关物价部门在天津开会”指的是2月9日-10日发改委在天津召开的系统年会。而从此次会议上流传出的“2006年药品降价名单”,实际上是去年7月14日发改委发布的《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定价药品目录》,这是发改委将政府定价药品品种数量由1500种扩大到2400种以后,分几个批次重新对医保目录内药品价格进行梳理的一个过程而已。名单上的药品是发改委未来定价调整的备选选项,但并非名单内药品就会遭遇降价。
事实上,酝酿第18次调价的行动自去年就开始悄然进行,尽管药品第17次降价就发生在2005年10月。化学制药工业协会秘书长周燕说:“去年发改委就开始了出厂价等的全面调查。然后根据大类别来分类调查。根据矛盾突出和不突出的轻重和合理性进行价格调整。抗肿瘤药物和部分抗生素价格偏高。”
周燕认为“称此次药品调价而非降价”更为科学。与前面17次降价相比,本次药品调价“有降有提”。周燕说:“总体幅度是降价的趋势,但是价格管理不能只是降低,应该是调整,我们从行业协会的角度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将提高的药品是部分老品种抗生素和青霉素。”
本次药品调整“有降有提”也是市场压力所迫。平安证券医药行业分析师倪文昊说:“在发改委之前的历次降价后,部分药品利润率很低甚至亏损,企业的应对之策就是不断地生产新品种来取代降价目录内的老品种,来逃避降价。比如青霉素的效用非常好,价格也便宜,但是降价太厉害,许多企业都不愿意生产,消费者负担反而加重。”
倪文昊举了一个有趣的例子:“过去中国的头孢类药物都是欧洲研制的,但是2004、2005两年很明显的一个现象就是,中国企业都跑去日本、韩国买头孢技术了,就是为了推出新的品种来避免降价。”
药企利润重调
在此前的17次降价中,虽然企业想出种种对策来应对,但是在降价大背景下利润还是出现下降。
2月11日,丽珠集团公布了2005年报,丽珠抗生素类产品盈利能力下降,收入同比下滑5%,受降价影响的头孢类品种下滑幅度最大。其中的一个抗生素品种氨苄西林2005年主营营业收入320万,同比2004年下降46.13%。
抗生素和青霉素生产的龙头企业华北制药也在降价浪潮中出现大幅亏损。2005年第三季度利润同比下降了235%,董事会预测2005年全年亏损。但随着预期老抗生素品种的价格将回升,华北制药重新受到关注,华北制药董秘办的一位工作人员说:“这两天很多机构要来调研。”
但是,企业对老品种药品提价是否能促进利润好转心存疑虑。鲁抗医药市场部的一位人士表示:“我们都还不清楚具体的提价会怎样,现在还是很难说。这几年降价对企业影响很大,青霉素利润基本没有了。”
北京丰科城医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说:“仅靠老品种提价不太可能完全收复失地。抗生素如果一段时间没有使用,医生会不太习惯。由于人体有抗药性,用过好的抗生素再用原来的,就会失效。而且企业愿意不愿意重新开通老品种的生产线也是个问题。”
抗肿瘤药物和辅助治疗药物、部分高价抗生素将成为本次降价的重点。海正药业董秘坦陈,由于肿瘤类药品在该企业占重要部分,“肿瘤药降价肯定会对肿瘤药公司造成影响,不过我们公司国内制剂业务只占到20%左右,主要还是出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