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产经动态 > 正文
 

油价上涨触动公路客运变局 MPV之风渐起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4月06日 02:52 第一财经日报

  本报实习记者 李亚馨 本报记者 黄瀚 发自上海

  “尽管油价上调并未对轿车市场形成太大的冲击,但在对成本极端敏感的商用车领域,油价上调却将可能带来行业的全面调整。”一位长期关注客运市场的业内人士这样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

  3月23日,中国国内汽油价格再次调整,各地汽油价格平均每升上涨0.23至0.27元不等。此前,上海已经对出租车行业实行油价补贴。

  “事实上,压力最大的是中短途的汽车客运行业。”4月3日,《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走访了上海市恒丰路、汉中路等长途客运站,一位客运公司工作人员这样抱怨。客运市场变局

  “近来,客运市场上出现了新的动向,这主要是油价上调带来的。”全国轻型客车市场研究联合会主席高允航刚结束了一次对广东市场的考察。

  “发车频次的加快,使得很多班次承载率很低,往往不高于60%。以往客运公司常常希望通过高峰时段或者春运的高承载率来获取利润,但油价的上涨,无疑又加大了运输成本。”高允航补充道。

  “目前,公路客运以城际间100公里以上的线路为主。过去这部分线路普遍使用的是40座以上的大型客车。以前客运主管部门也鼓励客运车辆的大型化。现在客运市场中,40座以上的大型客车所占比例正在减少,客车车型越来越朝向小型化、高档次的方向发展。”河南万里运输集团物流副总监李合民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介绍。

  某些客车型MPV甚至开始进入轻客的传统市场,记者了解到,从武汉到襄樊的客运运营中,就出现了大量的江淮瑞风。

  “这次调整将给20座的轻型客车带来新的机会,”一位客车厂家的市场部经理告诉记者,“以前中小型载客车市场已经开始萎缩,我们更多地转向专用车市场,这次机会让我们的乘用车部门甚至有些反应不及。”

  李合民分析这种现象指出,从乘客角度讲,小型化、高档次的客车相较大型客车更为安全、及时和舒适,乘客更愿意乘坐中小型的客车。柴油客车破冰

  柴油车一直扮演着受人歧视的角色。黑烟、噪声成为与柴油车随行的关键词。相关政策方面,一直以来并不鼓励柴油车的发展,在许多大城市里,柴油车的上牌和行驶都受到严格限制。

  近两年来,随着国际油价的一路上扬,国内汽油价格持续攀升,国家对于柴油车的限制政策出现松动。2003年,国家环保总局等部门在公布柴油车排放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的同时,还呼吁取消有关柴油车的歧视性政策,对于达到相应技术标准的柴油车应与汽油车“一视同仁”。

  轿车市场的柴油车型发展一度成为热点话题。但市场方面的反应却始终不够热烈。传统消费习惯、国内柴油质量和发动机技术的限制,使得轿车消费者更愿意承担一定幅度油价上涨所带来的额外支出而使用汽油车。相较而言,苦于成本压力的商用车市场却在柴油车发展的进程中表现得甚为活跃。

  “商用车使用柴油技术的瓶颈在排放。”一位客运公司的管理人员对记者说。“大部分货运车辆都采用柴油发动机,在高强度的使用环境下,客运车采用柴油发动机时候能否通过年检,我们不是太有信心。”

  “但此次调价后,柴油的价格并没有上升,这对成本敏感的客运营运车辆更有吸引力了。就长期来看,柴油价格的涨幅小于汽油。”高允航说。

  李合民解释道,“25座以上的客车中,80%以上都是柴油车型;而16座至25座之间的客车车型中,汽油车和柴油车竞争激烈。油价调整将对16至25座客车市场产生影响,这部分市场主要是轻客主导。”

  记者同时从部分客运公司了解到,由于票价的相对固定性,他们已经开始或已考虑在正、半点之间穿插20座左右的柴油轻型客车,以缓解汽油价格上调带来的运营压力。

  “作为公路客运的轻型客车,一台柴油轻客每年的油耗将比汽油型轻客节省至少2万元。”李合民向记者算了这样一笔账。

  记者从江淮、江铃、南京依维柯等几家主要轻客生产厂商处了解到,目前,商用车尤其是客车的柴油机技术发展已趋成熟,南京依维柯和江铃全顺已经引进欧美的柴油机技术。其中,依维柯都灵V系列引进的是意大利索菲姆的柴油发动机,已达到欧洲3号标准;江铃全顺采用的是福特技术。

  此外,原型为汽油车的轻客也开始其柴油机化的进程。北汽福田风景系列的柴油车型,2004年的产量是其轻客总产量的50%;金杯海狮和金龙海狮也都开始采用玉柴发动机。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公路客运新闻




评论】【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日本谋任常任理事国
健力宝事件
2005中超联赛揭幕
骑士号帆船欧亚航海
最新汽车电子杂志
漫画版《红楼梦》
安徒生诞辰200周年
京城1800个楼盘搜索
《新浪之道》连载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