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 | 新浪首页
  “(中国真正意义上的经济学家)最多不超过5个。国内有的著名经济学家连在国际上最好的50个经济系里当研究生的资格都不够。有的经济学家还没有对经济科学做什么样的贡献就想着获诺贝尔奖。”香港科技大学丁学良教授的“五个说”使一向风光无限的主流经济学家陷入了进退维谷的尴尬境地。这是继去年以来,主流经济学家因在“郎顾之争”中力挺科龙公司董事长顾雏军而受到媒体和公众的质疑后,又一次成为众矢之的。[全文][评论]
丁学良挑起“五个论”经济学家再度集体失语
    媒体称,无论从事什么研究,经济学家应该与其他知识分子一样有良知,有独立人格,有社会责任感。有的经济学家儿女亲属炒股,就鼓吹股市要冲上5000点;当企业的独立董事,挣了钱就为这家企业“鼓与呼”;或者挣钱参加论证会,为企业评功摆好。公众对经济学家的批评和指责,在相当程度上折射出在一个急剧变化的年代里,中国社会普遍存在的浮躁心态和道德沦丧。遗憾的是,面对这些指责和批评,主流经济学家再一次“集体失语”。
    在目前正在开展的这场关于中国经济学人水准和责任的大讨论中,越来越多的公众希望倾听来自经济学家自己,特别是主流经济学家发出的声音。[全文][评论]
经济学家的标准到底是什么
  在中文语境中,××家指在某一领域中有造诣之人。这就要求经济学家不仅要符合以上两个条件,而且要在某方面有造诣,起码做出了为同行专家所认可的成绩。其实就是按这一标准,国内经济学家的人数也绝不止5个。不能以美国少数极优秀的经济学家作为经济学家的标准,比如一定要在《美国经济评论》等世界顶尖专业杂志上发表过有影响的文章。 按这么高的标准,美国也没有多少经济学家,其他国家简直就没有经济学家。就专家这一意义而言,各国的标准不必相同,从国内总体水平出发评定专家就可以了。
    我原来以为,丁学良先生讲话的原意是批评中国经济学界的问题,让那些不做学问,为利益集团服务的经济学家好好反思自己。“5人论”只是以夸张的修辞方法引人注意。读了丁先生与《中国青年报》记者的谈话才知道,“不超过5个”是真有所指。
[全文][评论]
 获得“中国最受信任学者”头衔是郎咸平和吴敬琏 9成新浪网友赞同国内经济学家为利益集团代言说
   根据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的一项调查,“你相信哪位主流经济学家”,结果显示:
    郎咸平(31.0%)
    吴敬琏(19.8%)
    12.5%的人回答“谁都不相信”。

   丁学良“不超过5个”的说法得到了83%的公众支持,还有近10%的人表示说“说不好”,明确反对的人占8.3%。

  在调查提供的14位经济学家中,支持率仅次于郎咸平的是吴敬琏,为19.8%。剩下的12人,包括厉以宁、张维迎、林毅夫、樊钢等在内,没有一人得到10%以上的认同率。得票率列第三的是“谁都不相信”这个备选项,有12.5%的人对国内经济学家就是这么看的。 [全文][评论]

中国经济学家为何备受质疑
  中国经济学界突临三场考验
   考验一:能力质疑
“中国学者们到底从西方经济学理论中学到了多少?”
   考验二:道德质疑
“如果经济学家只是为某些利益团体代言,我们还能相信谁?”
    考验三:学术分歧
中国经济学界正在遭遇1992年以来最大的学术分歧” [全文][评论]
 社会安全和经济学家的良心 主流经济学家走到民众对立面 主张不讲道德
   恰恰是我国经济学家缺少人文关怀精神的缺失才遭到了公众的普遍质疑。1998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之所以给了研究贫穷、饥荒、财富分配与福利经济的阿马蒂亚•森,瑞典皇家科学院审核委员会在颁奖时这样解释:“他在重大经济问题的讨论中,再度注入了伦理层面的思考”。这一赞誉是在向经济学术界宣布:经济科学不应当只看成一个纯粹的思想构架、数学模型或中性的分析工具。它也应当用来讨论政策的选择,并解决人类遭遇的实际问题。也就是说,经济学家要以人道精神为核心,关注社会公平的普及、人民福祉的提升以及免于饥饿病痛等。当下,我国的经济学家缺少伦理学、哲学意义上的关怀精神是受到质疑的根本原因。[全文][评论]
  近年来,人们都在关注一个非常“可怕的现象”,即所谓“经济学家被整体收买”,据说是有些经济学家为企业提供这样那样的服务,相应地也收取一些报酬,结果就失去了独立性。
    围绕着“主流经济学家”而展开的争论,其实是中国改革困境的一个缩影,它折射了当代中国经济改革进程中公平与效率、贫穷与富裕、大众与精英、左翼与右翼之间的对立和冲突。某些所谓“主流经济学家”“见物不见人”,对市场的崇拜、对效率的迷恋过了头,变成了所谓的“市场原教旨主义”、“效率至上主义”和“社会达尔文主义”。如果中国的国企改革使大多数员工“未见其利、先受其害”,那么,“见物不见人”的哲学,注定会使“主流经济学家”走到民众的对立面。 [全文][评论]
中国经济学家合格率真的有那么低吗
  主流舆论如此“棒杀”经济学家令人忧
   从理论经济学的研究来看,中国学者的整体水平与国际前沿水平确实还有较大差距,这有学者个人的因素,更有众所周知的历史原因。但我们不能忽略的是,一批优秀的学人在将经济学理论与中国的发展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做出了功不可没的成绩。记得今年春天,薛暮桥、马洪、刘国光、吴敬琏等四人获首届中国经济学奖杰出贡献奖的时候,舆论给予了非常高的评价,如果说半年之后,他们竟连合格的学者都算不上了,岂不荒唐?
    除了在理论经济学研究和政策研究方面的贡献,中国经济学家们为普及现代经济学知识所做的努力也是不能忽视的。
  经济学家们当然是可以批评的,但是须将学术的争论与泛道德的指责区分开来。[全文][评论]
宽待经济学家逐利性 经济学家受到拷问的背后
   批评和反思的目的是改正缺点,而不是一棍子打死。不能因为某个或某些经济学家出了问题,就整体否定中国经济学界,对他们在改革开放中所起的作用和作出的努力视而不见,甚至反把它作为责难的武器。要求经济学家成为道德楷模,在目前这个利益多元化的时期,是不现实的。
    经济学家成了各种媒体和讲座的座上宾,对公共政策和自己不熟悉的领域随意发表看法而被舆论当作金科玉律。久而久之,真的以为自己无所不能。可以说,经济学家头上的“光环”很大程度上是由前些年媒体和公众的“经济学家崇拜症”制造的。除了“经济学家崇拜症”外,媒体和公众对经济学家的一个严重误读就是把经济学家当作知识分子看待,以一个知识分子特别是公共知识分子的要求去衡量经济学家的言行。这或许是受到传统知识分子经邦济世的使命感影响,或许是没有看到社会日益分化为不同利益集团的现实。 [全文][评论]
  在过去的20多年中,中国的思想界为什么几乎听不到其他学科发出的声音,而老是经济学家在唱独角戏?原因就在于:一方面,就客观情形而言,中国的发展和改革都是围绕经济做文章,因而专攻经济学科的经济学家们自然在社会生活中占有更多的发言权。另一方面,主观上说,在这些年里,很多人误认为发展经济就是经济学的事情。因此,经济学家成了各种媒体和讲座的座上宾,对公共政策和自己不熟悉的领域随意发表看法而被舆论当作金科玉律。这些都成就了某些经济学家的膨胀心态,久而久之,真的以为自己无所不能。可以说,经济学家头上的“光环”很大程度上是由前些年媒体和公众的“经济学家崇拜症”制造的。
  媒体和公众对经济学家的一个严重误读就是把经济学家都当作知识分子楷模看待,以一个理想化的标准概念去对照处在财富中心的经济学家的人格和品德,当发现现实中的经济学家远不是想象中的那么回事时,自然会产生经济学家有没有良心的质疑。 [全文][评论]
主流经济学家能重新获得信任吗
  掉进公厕的经济学家
    一位经济学家曾说,网络就像公共厕所。上周五,经济学家李剑阁气愤地驳斥了丁学良的言论,称其批评对经济学家整体并不公正。李剑阁的驳斥掉进了公共厕所里,看看网络上的言论,就知道李的辩辞触犯了怎样的众怒。
    拿人钱财,予人消灾,这是一个极为浅显的道理。从这个意义上讲,拿了利益集团的俸禄,就得为利益集团扑灭随时可能蔓延起来的后院之火。在如此背景下,那些担任着各 利益集团独董的经济学家们,又如何能保证自己公开发表的文章或是演说,能不带有某种倾向性呢?公众的怀疑也正在于此。 [全文][评论]
拿什么挽救经济学家的公信力 挽回公众信任是现在经济学家该做功课
   虽然,我们也许不一定完全认同上述说法和调查中的具体数字,但其中反映出的经济学家在公众心目中的信誉状况,却是无法回避的:以中国之大、经济学家之多、地位之显赫,却仅仅两位得到公众较高的支持率,这样的“美誉度”用“岌岌可危”来形容显然毫不过分。那么,究竟是什么让我们的经济学家丧失了社会公信力呢?
    公众对经济学家的价值期待是,站在公共的立场上为公众代言--“学术立场”实际上也是一种公共立场, 所谓“学术者,天下之公器也”--而经济学家们的实际表现显然与这种期待格格不入,近七成公众认为他们是在为利益集团说话,换言之,私利蒙蔽了公心,是经济学家之所以面目可憎的根源。 [全文][评论]
  很多人要问:为利益集团代言者固然需要道德反思,我们又怎么看那些只埋头学问不关心社会的学者呢?
    其实,吴郎二人受信任,其评判标准是经济学家的道德标准;丁学良的批评则偏重技术标准,即内地学者的学术素养。那么,我们的经济学家是要做兼济天下的人呢还是做独善其身的人呢?
    西方经济学进入中国是严复翻译《国富论》时那个救贫救弱的年代 ,而在上个世纪80年代,薛暮桥等老学者为市场经济奔走呼号时,又一次带动了经济学家的济世激情。一百多年来,中国经济学家一直是“济世”者占主流,在公众心中,他们是“致良知”的传统知识分子的一部分,也是睁眼看世界的人。因此,人们对于经济学家的道德诉求总是占第一位的 [全文][评论]
是谁在以给经济学家“道德排名”为乐
  给经济学家搞道德排名太过分 是在抓人小辫子
    “经济学娱乐化”的形成,就是带着对经济学回归“经邦济世”本位的期愿上路,但走着走着,在自我制造的一种文化浮嚣氛围中迷失了。杂文家王小波谈到“浮嚣”时说:“人忠于事实叫诚实,不忠于事实叫虚伪,有些人只忠于经过选择的事实,我把它叫做浮嚣。”打着公共利益招牌为强势利益集团代言的经济学家理应受到谴责,但是如果媒体、公众将全部精力耗在了抓经济学界“小辫子”的行动当中,甚至以对经济学家进行“道德排序”为乐,就有些夸张了。
  薛暮桥、孙冶方、于光远等老一代经济学家曾让我们对经济学产生了由衷的敬仰感,如今不道德的经济学家让我们看到了硬币的反面,而当社会的声讨有些偏离正常价值批判纬度与火候的时候,我们是否应抽身关注“硬币反面的反面”,即经济学的原教旨主义蕴意了。有必要一提的是,现在我们提及经济学,就必言经济学家,而且还是“大家”,而那些真正辛勤耕耘的经济学者往往是默默无闻的,鲜有“媒体缘”与“话语权”。 [全文][评论]
 不信任经济学家是在指桑骂槐 理性看待经济学家的公信力贬值
   公众的不信任,应该引起经济学家的反思。究竟怎样才算好的经济学家?标准似乎为:够专业,不可入世太深,应该站在独立的学术立场上发表言论。对照这些标准,我们的经济学家,恰恰在学术水准达不到“国标”,在言论里长上出现了一些偏差,出现了靠为利益集团代言而获利的特有景观,许多经济学家因与利益集团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而备受诟病。如 此,中国的经济学家犹如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
  除此,还有其他原因让公众不信任经济学家吗?对中国的大多数百姓来说,他们不会研究高深的经济学,更鲜知谁是郎咸平、吴敬琏、魏杰,更不懂什么是穷人经济学、富人经济学,也未必会有闲心去管谁为谁代言的问题,他们怎么会把大量的不信任票投给了自己不熟悉的人?在笔者看来,与其说公众不信任经济学家,不如说公众对一些改革的不信任,对目前的生活状态不满意。 [全文][评论]
  从一年前“郎顾之争”开始,国内的著名经济学家们就选择了集体沉默,面对丁学良的责难和攻击,没有几个人给予正面的回应。在笔者理解,他们的这般表现既有百口难辩的委屈,也是“咎由自取”的应该。
  改革开放20多年,中国经济学家参与并推动了中国经济改革的全过程,他们的理论建树,在历史上值得大书一笔。但是正由于身处经济改革的中心,对中国经济学界的评论会直接和改革的成败联系起来。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就举世瞩目,但是,从宏观上看,中国的高速发展也存在着许多突出矛盾,比如贫富差距的拉大,资源环境的过度消耗。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在指导理论上,过去许多年里始终在强调“效率优先”,经济学界的思路始终围绕着“如何先富”,并且要“富了更富”,由此使社会改革所创造的财富迅速地向少数人群集中。与此同时,有大批经济学家又不断对非合理的财富增加方式寻找理论根据,坚信只有这样才是解放思想。 [全文][评论]
更在意政府对经济学家的信任率
  当下中国经济学家的主要问题,在于与资本走得太近,资本与知识结成联盟损害公共利益。曾有媒体做过“经济学家与资本关系”的调查,把近年来一些著名经济学家与资本关系列了一个表,经济学家、任职企业、曾或现任职务、职务年薪,利益关系一目了然,经济学家在“为利益集团代言”上陷得太深了:一位著名经济学家担任着9家上市公司的顾问或独立董事,享受着每家公司3-20万不等的职务年薪。
  公众对主流经济学家的低信任率,实质上表达的是对许多政府决策“通过经济学家被利益集团牵着鼻子走”的不满。经济学家当然可以漠视民意,但政府不能。政府要看到经济学家话语权滥用的恶果,看到资本通过经济学家对决策施加的影响,从而以理性的态度调整对经济学家的信任,控制经济学话语权力。 [全文][评论]
 
  欢迎各媒体合作 来电:010-82628888转5767          来信至:finance2@staff.sina.com.cn
  欢迎投稿 信箱:finance2@staff.sina.com.cn         策划、制作:新浪财经 吴加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