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30年,中国是世界上增长最快的国家,过去5年,中国更是增长最快的国家。5年间,超过两位数的增长,迅速翻番的经济总量,最高4.8%的CPI涨幅,与上世纪90年代同高增长伴随的最高达24.1%的通胀率相比,绝对是“又快又稳”的黄金五年。
  展现中国金融这五年的成就,探讨经济增长的动力是什么?高歌猛进之中,可能绊跤的路障又在哪里?在此,新浪财经为您特别解读,敬请关注——

中国金融资本五年华丽转身

资本市场 华丽转身

 从“技术上”濒临破产到今日跻身全球市值前三甲,中国国有银行“致富”的五年是银行业蜕变的真实写照。[详细内容]

国有商业银行经历五年蜕变

五年来,中国金融改革全面推进,催生了一个全新的资本市场。截至今年1月底,中国境内上市公司总数达1558家,股市总市值逾27万亿元,上市公司在国民经济中的代表性更强;机构投资者迅速壮大 ;财富效应显现,资本市场开始走入千家万户。[详细内容]

金融业 发展改革迈出新步伐

过去的五年,是中国人民银行执行的货币政策发挥前所未有作用的五年,是各项基础性制度建设不断完善的五年,也是我国金融业蓬勃发展的五年。[详细内容]

汇率改革迈出历史性步伐

2005年7月21日19时,这个时刻注定被载入中国金融改革开放史册。因为自这一刻起,中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同时,人民币对美元升值2%。国内外对此举好评如潮。[详细内容]

银行业 五年蜕变

 从“技术上”濒临破产到今日跻身全球市值前三甲,中国国有银行“致富”的五年是银行业蜕变的真实写照。[详细内容]

国有商业银行经历五年蜕变

2003年4月28日,银监会悄然挂牌成立。也正是从这年开始,工行、中行、建行、交行等银行全面启动股份制改造并成功上市,在公司治理、发展战略、经营绩效等方面不断与国际先进银行缩小差距。[详细内容]

保险业 五年实现新跨越

 18.2%的增长速度、保费收入在世界排名第九、总资产2.9万亿元……这些数字道出了一个不争的事实——以防范风险为生命线的中国保险业站在了新的起点。[详细内容]

保险业的发展模式向转效益优先

2006年,保险业“国十条”、《保险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相继出台,交强险制度推出,重疾标准定义公布,营销员税负减轻。这些政策措施勾画出保险业日益清晰的监管发展轨迹。[详细内容]

房价五年宏调路
·2003年6月13日,央行发布“121文件”。“121文件”拉开了调控的大幕。此举也表明,中央政府对房地产的态度,由此前的支持改为了警惕。

·2003年8月,国务院下发《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发展的通知》,简称“18号文件”。一些专家认为,这是迄今为止,对房地产行业影响最大的文件。

·2004年及之后的两年,影响房地产的四个文件及政策,分别是“8·31大限”、两个“国八条”和“国六条”。这几个文件,都试图采取措施稳住房价,但最终却是“越控越涨”的结果。

·2007年8月,国务院下发“24号文”,明确表示,要把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作为住房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作为政府公共服务的一项重要职责。[详细]
全球股市五年牛市是否已终结
·简单翻阅过去五年资本市场的主要指数走势,我们可以很容易地发现牛市不是中国所独有的现象,而是从2002年年底以来一个全球性的特征。

·在过去五年领涨全球股市的全部是新兴资本市场,包括经济增长最快的中国、印度、俄罗斯、巴西,以及中东和非洲的资源出口国。

·随着次按危机将不断扩散和蔓延,已经浮现出来的数千亿美元的金融机构资本金损失和上万亿的美国地产财富蒸发。

·从证券市场本身的周期性运行分析,全球股市正处在需要重新选择方向的重要时间窗口——此时爆发的次按危机和全球通货膨胀率走高,标志着长达五年的全球牛市盛筵很可能阶段性的结束了。[详细]

中国经济黄金五年探究

“黄金五年”的经济动力

中国经济增长连续五年达到或超过一成

  国家统计局提供的图表显示,由二00三年的十三点五八二三万亿元提高到去年的二十四多万亿元;增长幅度也由二00三年的百分之十,二00四年的百分之十点一,二00五年的十点四,二00六年的十一点一,上升到二00七年的百分之十一点四,呈现连续攀升态势。至此,中国经济已连续五年增长达到或超过一成。[详细内容]

外需支撑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最近几年,高盛的研究报告和其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梁红,将支撑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归结为外需。显然,由WTO效应所催生的、五年来中国爆炸式增长的外贸数据,为梁红提供了最好的论证。2007年中国进出口总额是2002年的3.5倍,净出口占GDP的比重,从2002年的2.43%,提高到2007年的约8%。[详细内容]

内部资本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

  但是,单纯重视外需的观点,显然忽视了中国经济内部发生的巨大变化。中国经济这种巨大的结构性变化,首先基于1990年代后期集中进行的三大改革:企业产权改革、住房改革、金融改革。[详细内容]

黄金五年暴露的问题

整个经济的重型化

 首先是整个经济的重型化。在长三角这个中国最主要的经济中心,重工业已经成为江浙两省的主要增长动力。曾经的轻工城温州,在本轮经济增长刚刚开始的时候,已经悄然变身重工城。[详细内容]

地域发展不平衡

  四川、重庆、陕西等老三线重工城,以及东北三省广泛布局的重工业,也包括湖南湖北,则在中央的区域扶持政策下,走出了1990年代末期的萧条,他们也没有忘记从珠三角和长三角的产业转移中分得一杯羹。[详细内容]

经济发展所带来的环境问题

  2007年的太湖蓝藻危机,使得这场增长的环境代价让全国人反思,但人们却没有注意到,早在上世纪90年代,山西晋祠难老泉已经不再自然出水——山西煤炭的开采,已对生态和环境造成灾难性影响。[详细内容]

集中面对“成长中的烦恼”

不公平的增长

    居民收入增长低于GDP增长,更低于政府财政收入的增长;居民中,特殊利益集团(垄断行业)收入增长远高于其他人群,收入分配的基尼系数仍在扩大之中。[详细内容]

不平衡的增长

  目前,三次产业的贡献率大致是5∶55∶40。但从这五年的趋势来看,中间会继续变大,两头会继续缩小,第一产业比例缩小是世界趋势,但第三产业比例缩小却是中国的独特现象,而第三产业在各国都是创造就业的主力。[详细内容]

高副作用的增长

  八亿条裤子换一架飞机的贸易条件,高污染、高资源消耗的产业结构,超负荷的环境压力,这对中国经济的可持续性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这一切都意味着,高增长对中国已不是第一要务,增长不是目的,是手段[详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