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个过分导致大学毕业生难以人尽其才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2月15日 09:20 新华网 | |||||||||
新华网成都12月14日电 (记者 丛峰) 人才来自教育。他们不仅是个人天资和勤奋的产物,而且是社会巨大投入的成果。然而,随着就业竞争加剧,许多大学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却难以人尽其才、适才而用,导致了人才浪费。有关机构调查认为,导致这种人才浪费的主要原因在于用人单位的“四个过分”: 一、过分关注文凭。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各地、各单位和企业都在抢人才,一些单位招人,动不动就强调要博士、硕士、MBA,有的地方还提出“硕士研究生以上的可以先落户后就业,引进研究生不受生源和专业限制”等引导性条件,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人才学识与应聘职位不相称,并造成局部的人才积压,最终导致人才难尽其才,加剧了人才的浪费和人才市场的恶性竞争。 二、过分强调性别。 不少用人单位考虑女大学生生理因素、婚姻因素、成就动机等,有的干脆在招聘时公开打出“仅限男生”的要求,或是在接收材料时婉转拒绝,导致女大学生就业难,没有表现自己才华的机会。 三、过分重视地域。 不少用人单位考虑到本单位的业务情况与当地联系紧密程度,希望招聘的大学生熟悉当地方言及风俗,甚至有一定的人际关系网等,选用人才时优先考虑本地人才,这种地域关系因素不利于大学生公平竞争。 四、过分看重经验。 如今,许多用人单位越来越喜欢有工作经验的毕业生,要求“来了就能用”。这样他们可以减少培养成本,缩短培养时间,只想使用或利用人才,却不想培养人才。还有不少用人企业在经营上有困难,急于招聘某一方面的能人,并且希望很快给企业带来效益,这使他们的用人条件更加苛刻,一般大学生无法满足要求。 此外,我国劳动力市场和教育体制之间没有有效的连接,导致许多单位、企业找不到技能好的大学生,同时大学生却又为找工作而到处奔波,这也造成了人才资源的浪费。(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