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体育娱乐视频财经科技汽车房产游戏女性天气短信邮箱导航通行证
爱问(iAsk.com)
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正文
 

公安部建议涉油犯罪最高可判死刑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4月03日 11:34 第一财经日报

  本报记者 赵杰 发自北京

  涉油犯罪近几年成了越来越突出的问题,尤其是在输油气管道上打孔盗油。司法部门正考虑提高此类犯罪的起刑。

  3月31日,公安部治安管理局副局长马维亚在“通报整治油气田及输油气管道生产治
安秩序情况”新闻发布会上这样告诉记者。

  据了解,2002 年至2005年,四年共破获涉油刑事案件11000多起,抓获犯罪嫌疑人9000多人,为石油企业挽回直接经济损失数十亿元。

  此前,公安部会同中央综治办等有关部门和单位,召开了2006年整治油气田以及输油气管道生产治安秩序的电视电话会议。

  “近年来公安部打击盗油案件的力度非常大,电视电话会议就说明了公安部对这类案件的重视。”中油股份管道技术研究中心专家梅云新告诉《第一财经日报》。

  据统计,中石油和中石化所属企业2005年被打孔盗油、开井盗油次数分别比2004年下降了11.2%和49.5%。

  但是,当前涉油违法犯罪活动在一些地方还是屡禁不止,部分地区非法收购、贩运原油及非法炼油问题仍较严重,成为打孔盗油案件高发的主要诱因。

  梅云新透露,包括他所在单位在内的很多石油企业,都正在从科技上想办法,“争取尽快实现对破坏管道的行为有一种更有效的预警、报警”。

  梅云新认为,现在仅有《石油管道保护条例》作为执法依据是不够的,希望将来的石油法或能源法能够进一步完善规范,提升这类案件的打击效果。

  马维亚坦承,有些罪行起刑点确实比较低,在涉油犯罪比较猖獗的地区,不足以遏制犯罪。“所以,我们在工作实践中一直觉得有必要加大打击的力度。”

  他说,公安部正积极建议司法部门对这些犯罪行为进行司法解释,提高它的起刑。比如,将涉油气犯罪定为破坏易燃易爆设施罪。根据《刑法》规定,破坏易燃易爆设施由于涉及危害公共安全,最高可判处死刑。“我们现在正积极工作,至于什么时候司法解释能够出台,还不知道。”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993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