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开发者大会,刨了自家软件生态的“祖坟”

苹果开发者大会,刨了自家软件生态的“祖坟”
2024年06月12日 19:51 科工力量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科工力量】

6月10日至14日,苹果年度全球开发者大会(WWDC)再一次如期赴约。

这也许是近年来苹果最“乏味”开发者大会,之所以对乏味二字加引号,是因为苹果之前通过众多铁粉社区已经放出风来,本次开发者大会将不几乎会有太多主流硬件产品的发布,而仅聚焦于软件生态矩阵iOS、iPadOS、macOS、watchOS、tvOS和visionOS的升级。

对于苹果这样一个Apple Intelligence全家桶的升级,嗅觉灵敏的资本市场马上给予了即时反应,股价一路走跌,6月10日美股收盘,苹果股价跌1.91%。

相比之下,2022年开发者大会推出了M2 Soc的MacBook Air、13英寸MacBook Pro,2023年同一时间段推出了M2 Ultra的Mac Studio、15寸MacBook Air,这一次苹果完全“以软代硬”,围绕“软件+AI”,向外界宣示苹果并未坠生成式AI之志,这同时也是要兑现5月7日“iPad专场发布大会”的彩蛋。

这次开发者大会的主体,主要可以分成两个维度,一个是手机、平板、桌面电脑、电视等操作系统对生成式AI的集成,一个是对最新品visionPro头显系统的升级,并且放出了三万元收割国内铁粉的Vision Pro开售日期。

官方视频中,苹果开发人员在介绍iOS系统对AI功能的集成官方视频中,苹果开发人员在介绍iOS系统对AI功能的集成

从用户感知端层面上讲,软件操作系统的升级往往比硬件新品更“隐蔽”——毕竟还要通过C端用户实测才能得到足够的体验反馈,因此对商业推广宣传更有挑战性。苹果这次线上和观众对接的大都是一线硬核工程师,他们口中往往会频繁蹦出批量行业术语,比起库克“科技以人为本”抒情式的宣讲更艰深晦涩。尽管如此,我们还是能梳理出苹果所希望的端侧AI所带来的用户体验升级。比如照片修饰,语音备忘录转录,根据用户消息的内容自动生成自定义表情符号,改进Safari网页搜索和Spotlight中更快的搜索等等。

但如果对比去年联发科新推出的天玑9300处理器,高通骁龙8 Gen3系列的亮点打造,苹果的AI营销显得苍白且有拾人牙慧之嫌。

01. 强大的技术革新牵引力——曾经的苹果

如果我们把上个月苹果iPad Pro发布会和本月的开发者大会连成一体,就会发现前者已经为其端侧设备跑大模型做舆论准备。很遗憾的是,目前在AI算力跑马圈地的主流芯片NPU性能完全可以做到白盒化的性能跑分量化,苹果的M3芯片,甚至刚风风火火即将面世的M4甫一推出,就已经落后于高通骁龙X Elite和x86阵营的英特尔同类型竞品,这也让苹果意识到,虽然从谷歌挖来AI高管Giannandrea多年,但目前不得不依靠外部的云服务,甚至宣布与OpenAI合作,以“曲线救国”的方式垂直自研自家的端侧AI芯片。

长久以来,苹果以来自身强大的自研手机、PC处理器能力和对上游供应商严苛交付质量的把控,让“iPhone时刻”这个名词应运而生,意指某赛道创新型革命的突进性爆发。我们不妨稍微整理一下过去十几年苹果对ICT生态带来的推动性作用,其中有代表性的如下图:

可以说,过去几年来苹果产品每一次物料上的微小改动,煽动起的翅膀都足以撑起一片蓝海市场,打入苹果供应链已经成为海内外各大半导体企业的优质卖点,以电源管理芯片为例,国内大量主打手机快充芯片的厂商,大都受惠于多年前iphone8带起的快充产业革命,进而带动起资本市场的青睐和追捧,在激烈的市场厮杀中站稳了脚跟。

然而,时过境迁,iPhone15系列在国内的大降价,C端用户的销量占比的萎缩,B端供应商的离心力上升,虽然去年库克因舆论压力(自乔布斯在2010年推出iPad以来,已经连续十几年无新品推出)让笨重的VisionPro仓促上阵,其极为昂贵的价格已经表明该款产品的初版注定只能起到市场的试水作用——尤其对中国大陆市场来讲,3万元的售价非常考验果粉的忠诚度。

虽然VisionPro刺激硅基OLED产业链再度走高,但从苹果整体产品矩阵上看,其技术引领性的边际效应正在减弱,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仅从iPhone的迭代上也可以看出,目前手机OEM大厂都在绞尽脑汁打差异化,卫星通信、折叠屏、AI大模型导入等等,在这几点上目前iPhone均落后竞争对手一两个身位,目前还只是个没入局的旁观者,或是刚入局的新手。

02. 同一种原因——苹果造车失败与基带芯片研发困局

目前业界往往放大苹果在ChatGPT带动下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大潮时如何落伍,却没能真正意识到,苹果以开放性而非渠道管控的方式宣布与某AI大模型厂商合作,是对自己多年封闭式iOS系统研发的一次“违背祖宗的决定。”

几个月前,苹果官方宣布积攒多年之重金的Apple Car项目被正式废弃,行业对苹果造车失败的原因已多有评述,科工力量在此需要指出一点,苹果作为一家主打消费类电子产品的科技公司,造车是需要敲开汽车主机厂的门主动谈合作,是需要俯下身段的。毕竟,车企无所谓座舱软件是否真的嵌入iOS系统,就算没有苹果,还有以三星为代表的安卓系统构建车内软件生态。但苹果却需要车机硬软件结合的上路反复调试。多年以来,无论是韩国的现代、起亚,还是美国本土的福特、通用等汽车大厂都对苹果冷眼相迎,苹果所谓主打L5的Apple Car始终拿不到真正的上路实操经验,最后胎死腹中是必然的结果。

同样,几十年以来苹果居然被一颗小小的基带芯片卡住了脖子,供应商从英飞凌到英特尔,再到目前乖乖交“高通税”,其实背后也牵扯到身段不够软的问题。谈及基带芯片的研发难度,业界往往聚焦于2G、3G、4G等通信技术迭代革新带来的类层迭加的专利壁垒,以及基带与射频前端融合集成过程中工程师需要不断踩坑,修补各种bug才能真正掌握knowhow,而有意无意忽视了基带芯片研发其实与频谱分配强相关——而频谱资源往往掌握在全球各国的大型运营商手中,这也意味着苹果的基带芯片落地必须要主动配合运营商去反复场测,即在拿到入网运营牌照的前提下现场实际测试信号收发性能。

苹果既然无法俯下身段去“跪求”汽车主机厂配合上路测试,也显然无法“跪求”运营商联合场测。他们已经习惯了从上帝视野操弄下游组装厂的利益分配,哪怕一颗小小的MEMS陀螺仪,这样一个其实给手机、PC节省不了多少成本的微型芯片,也要在产品迭代中差异化地让博世和意法半导体两家供货,鼓励他们“互掐”,这和苹果在制造端鼓励富士康、和硕和纬创竞相争宠的逻辑如出一辙。

03. 苹果与生成式AI难以双向奔赴

苹果无论是要推出AI手机还是AI PC,其垂直封闭式生态必然要被撬开一个大洞,否则将要被高通、联发科和英特尔越甩越远。

假如苹果未来的AI大模型遭遇滑铁卢般失利,并不会让人感到太意外。造车烂尾,基带研发迟迟打不开局面的根本原因,就在于苹果的企业文化始终没有在秉承“开放式合作伙伴”理念下找到一个合理的锚点,他们非常善于供应商筛选,习惯于从上游视角完成质量成本控制,形成了有严重路径依赖的企业经营理念。

无论选择与OpenAI,还是一开始所考虑的合作伙伴谷歌Gemini,苹果所要面临的一大问题是如何面对这些端侧生成式AI背后的芯片算力提供者。

OpenAI总裁Sam Altman表示很高兴与苹果合作,但他并没有出现在大会的主题演讲中OpenAI总裁Sam Altman表示很高兴与苹果合作,但他并没有出现在大会的主题演讲中

众所周知,OpenAI的背后是英伟达超级AI GPU加速器,Gemini即便是宣称自研TPU不怎么依赖英伟达,但依然需要博通的定制化服务以及Marvell的物理层通信连接解决方案。这也意味着,苹果不得不间接和英伟达、博通、Marvell这些通用芯片厂商以及ASIC巨头打交道。在英伟达和苹果在美国股价和市值你追我赶,杀成一片血海的大背景下,英伟达变成了苹果供应商的供应商,这显然是库克不愿意碰的一块钉板。

总之,也许苹果在AI浪潮之下应该回顾一下乔布斯的名言或者忠告:

“Stay hungry,Stay foolish(保持饥饿,保持愚蠢)。”

是的,过去几年苹果在手机、平板和桌面电脑的产品销量与市占率商已经吃的太饱,在渠道把控上也太过精明,饥饿和愚蠢已经离他们太远。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苹果 AI 软件 开发者大会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6-17 爱迪特 301580 --
  • 06-17 永臻股份 603381 --
  • 06-11 中仑新材 301565 11.88
  • 05-31 达梦数据 688692 86.96
  • 05-28 利安科技 300784 28.3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