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金融机构招聘这类人才 业内已有“挖墙脚”现象

多家金融机构招聘这类人才 业内已有“挖墙脚”现象
2024年06月06日 12:24 新快报

备受诟病的催收行业开始迈向专业化。近期,多家金融机构正在积极招聘催收人才,这一趋势引发了业内外的热议。目前,这一行业似乎正处于变革的转折点。

合规催收人才成稀缺资源

6月5日,光大银行官网发布了招聘“零售与财富管理部客户营运中心贷款业务电话催收岗”相关信息,该岗位要求本科学历,职责包括对分配的贷后账户进行管理、对违约客户及时进行电话告知等。

新快报记者注意到,除光大银行外,三湘银行、微众银行、兴业银行招商银行、哈银消金等金融机构,近期都通过官网或第三方平台招聘催收相关岗位人员。

从相关招聘要求也可以看出,当前金融机构对催收人员的要求开始趋于专业化。记者注意到,各大招聘平台上催收相关岗位薪资大多在7000元-2万元之间,大机构招聘的催收人员,除本科学历为硬性要求外,应聘者大多还被要求需具备相关专业背景或行业经验,以及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等技能。有消费金融业内人士向新快报记者透露,“今年以来,经常有银行来挖我们催收客服人员。”该人士指出,限制催收拨打电话次数之后,与客户间的有效电话或有效沟通,成为一些贷后客服的核心本领。随着催收行业合规要求的提升,越来越规范的贷后客服人员成为行业内的稀缺资源。

催收行业正加快转型

今年以来,催收行业的转型速度显著加快。公开资料显示,近年来有多家催收公司被定性为恶势力集团。今年4月下旬,国内最大的催收公司湖南永雄宣布不再从事具体的催收业务,彻底转型为一家专注于为催收行业及催收公司提供发展的科技服务型公司。

今年5月15日,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发布了《互联网金融贷后催收业务指引》(下称《指引》),旨在进一步规范互联网金融贷后催收业务,保护债权人、债务人及相关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促进消费金融业务健康有序发展。

《指引》对金融机构及催收机构在催收业务管理方面进行了限制和规范,并对催收人员的行为进行了限制,如以语音形式进行告知式催收,催收频次应严格控制在合理、必要的范围内,同一金融机构和其合作的第三方催收机构对单一债务人拨通电话频次每日合计不应超过3次,双方未约定催收时间的,不应在每日22时至次日8时催收。

针对此轮“催收人员招聘热”,多家金融机构在接受新快报记者采访时都表示,这是“正常的日常招聘”。有市场人士表示,此轮催收人才“招聘热”是对市场变化的响应,也是行业迈向规范化、专业化发展的体现。加强催收人才队伍建设不仅能提升催收效率,还能维护消费者权益及企业形象,从而推动金融行业的良性发展。

采写:新快报记者 张晓菡

编辑:赵静明

校对:蔡佳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电话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6-17 爱迪特 301580 --
  • 06-17 永臻股份 603381 --
  • 06-11 中仑新材 301565 --
  • 05-31 达梦数据 688692 86.96
  • 05-28 利安科技 300784 28.3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