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盛顿的关税谎话,越编越难圆

华盛顿的关税谎话,越编越难圆
2024年05月24日 23:28 环球时报

当地时间23日,美国财政部长耶伦在七国集团财长及央行行长会议上表示,在面对中国“工业产能过剩”、导致“宏观经济失衡”时,需建立“明确而统一的战线”。耶伦还敦促“受中国产能过剩问题影响的国家”作出反应。此前一天,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沙利文表示,中国“产能过剩”问题不是美国和中国之间的双边挑战,而是全球性挑战,“有可能造成全球市场失衡、不稳定”,美国希望与盟友就此达成共识。

不难看出,美方在对中国高举关税大棒之后,正向外寻求组建一个打击中国先进绿色产能的“关税联军”。但美方的做法“扭曲了贸易和投资”,这是被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给定了性的。IMF还敦促“美国最好保持开放贸易政策”,否则“全球经济恐因此付出高昂代价”。现在美方却俨然以全球市场的维护者自居,它有多振振有词,其所作所为在国际社会眼里就有多荒诞可笑。

自华盛顿宣布对华加征新一轮关税以来,或为自己破坏自由贸易的行为寻找“正当性”,或为堵塞国际上批评美国的悠悠众口,或为影响其他国家尤其是欧洲的认知,美方在为何要加征关税这个问题上一直喋喋不休,词儿换了好几套。从“保护美国的工人和企业”“不让中国吃我们的午餐”到“防止美欧共同的风险”,美方的谎话越编越难圆,以至于连加征关税“防止全球经济失调”“造福世界各地的人民和经济”这样的话都编出来了。《纽约时报》披露,华盛顿内部人士开玩笑说,“美国贸易代表应该改叫美国反贸易代表”,说明这套自我包装的话术连美国政治精英自己都不信,更遑论拿去诓骗国际舆论。

从“中国产能过剩威胁美国企业”,到“中国产能过剩威胁全球企业”,美国话术的不断变化,反映出的是它不断遭遇的挫折。客观形势发展至少有两点出乎美国自己的预料:第一,它没想到内外舆论的反对声这么大。从新征关税宣布当天开始,《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以及《金融时报》和路透社等就不断予以唱衰,给华盛顿带来的舆论压力是巨大的。华盛顿高官甚至要拿出“加征关税不会升高物价”“不代表美国转向保护主义”这样的诡辩来回应。IMF对美方扭曲贸易和投资的批评,更是逼得美方不得不咬定“这是必要之举”,这已经等同于吵架了。

第二,美方没想到要说服欧盟和其他国家,阻力居然如此之大。美方高官越是频繁就所谓“中国产能过剩”问题发表言论,督促、劝说、威逼盟友和自己一条心,实际上越反衬出很多国家在这个问题上跟美国不是一条心。《华尔街日报》透露,欧盟不愿与美国在关税问题上协调配合,许多欧洲官员对华盛顿的对华政策持怀疑态度。更不用说来自欧美企业和行业的反对声音。马斯克23日直言特斯拉不需要政府激励措施也能保持对中国同行的竞争力,并表示对美方的新关税政策“感到非常惊讶”。此前,德国汽车工业协会主席希尔德加德·穆勒直言,制定新的关税措施并陷入保护主义的做法是错误的。宝马集团董事长奥利弗·齐普策则表示,限制中国汽车制造商是荒谬的。

实际上,那些批评美国的声音,尽管现在在华盛顿听来异常刺耳,却是真正的“良药苦口利于病”,因为历史一再证明,靠保护主义不可能让某个产业乃至某个国家的经济强大起来。“中国产能过剩”当然不是中美之间的问题,而是美国自己竞争力出了问题。用关税和各种非关税壁垒去保护所谓弱势产业,不仅起不到什么保护作用,反而会加速这个行业的“摆烂”,这在过去已经得到反复验证。美联储纽约分部在今年4月份发表的一份报告当中承认,没有发现美国对华贸易管制对制造业“回流美国”有所帮助的证据,美国企业在被迫与中国供应链“脱钩”后,不但找不到替代供应商,在市值、银行贷款、盈利能力和就业等方面也都出现了下降。

事实上,美方对中国经济的鼓噪多年来从未停止,这些鼓噪也从未成功扰乱过中国发展的节奏。如今,已经“没有任何关税能够大到足以真正削弱中国在全球绿色技术领域的主导地位”。更何况,中美在新能源产能的合作方面本应大有可为,不应该是削弱与反削弱的关系。正如有英国媒体感叹的,尽管美国想了那么多招数,但“根与枝脱钩”仍将难以实现。

本文系环球时报社评

审核 | 郝珺石

编辑 | 张心珮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美国 关税 华盛顿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5-31 达梦数据 688692 --
  • 05-28 利安科技 300784 28.3
  • 05-24 汇成真空 301392 12.2
  • 05-21 万达轴承 920002 20.74
  • 04-29 瑞迪智驱 301596 25.92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