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华”受罚后“大华国际”接棒 会计所“新瓶装旧酒”伎俩受质疑

“大华”受罚后“大华国际”接棒 会计所“新瓶装旧酒”伎俩受质疑
2024年05月24日 02:16 上海证券报

  ◎记者 徐蔚

  在一些受罚机构的“另起炉灶”面前,监管的严厉处罚似被“消解”了。

  受金通灵财务造假波及,为其提供审计服务的大华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下称“大华”)被暂停从事证券服务业务6个月。在此前后,不少解除与大华审计合作的上市公司改聘深圳大华国际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下称“深圳大华国际”)和北京大华国际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下称“北京大华国际”)为审计机构。值得注意的是,这两家“大华国际”吸收合并了大华的部分团队,就连分所的注册地址也存在重合。

  上市公司“排队”解约

  严监管信号持续释放下,知名会计师事务所大华遭重罚。5月14日,大华被深交所实施6个月暂不受理文件的“资格罚”,这是深交所首开注册制下中介机构“资格罚”。此前江苏证监局在5月13日披露的行政处罚决定书显示,大华被暂停证券服务业务6个月并罚没逾4000万元。

  这是今年以来监管向会计所开出的40余份罚单中处罚力度较大的。在业内人士看来,暂停证券业务6个月的处罚,着实让大华感觉到了“痛”。面对大华的业务困境,有会计师选择了跳槽。

  新国都5月15日公告称,鉴于大华受到行政处罚,且为公司服务的原部分审计团队目前已转入深圳大华国际,公司拟改聘深圳大华国际为公司2024年度审计机构。

  被新国都放弃续聘是大华当前处境的一个缩影。中注协数据显示,截至4月30日,大华共为436家上市公司出具2023年度财务报表审计报告,服务数量位列天健、立信之后,排名第三。为保持审计工作的连续性,连日来,已有包括友好集团学大教育易德龙在内的逾50家上市公司宣布解除与大华的2024年度审计机构合作,占比超11%。

  据某会计师事务所合伙人分析,大华被罚的影响还将继续发酵。每年的6月至8月是会计所竞标上市公司审计业务的重要时期,而处于暂停业务期的大华无法参与竞标,部分合伙人、审计师或因此跳槽,进而导致大华的审计业务规模进一步缩水。

  批量改聘“大华国际”

  除了上市公司客户流失之外,更让市场关注的是,接手这些客户的会计师事务所有着与大华近乎雷同的名称。

  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原大华客户中,已有包括新国都在内的5家上市公司变更2024年度审计机构为深圳大华国际,有4家变更为北京大华国际。变更原因大多雷同,即“为公司服务的审计团队已加入深圳大华国际”或“原审计团队已整体从大华所分立并被北京大华国际所吸收合并” 。

  事实上,早在2023年年报审计过程中,大华的A股上市公司客户中就已有超70家改聘审计机构。其中,改聘北京大华国际的超50家,改聘深圳大华国际的超10家。

  官网显示,深圳大华国际原名深圳天鹏会计师事务所(普通合伙),成立于2005年1月12日,其吸收了大华深圳分所的部分业务团队。企查查显示,深圳大华国际和大华深圳分所的注册地址均为“深圳市福田区莲花街道福新社区鹏程一路9号广电金融中心”,区别只是一个在14F,一个在11A11-14F。

  从时间线上看,去年11月17日,将大华拖入泥潭的金通灵收到了江苏证监局下发的《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而大华被监管处罚是在今年5月中旬。有业内人士分析,在金通灵被处罚后,大华部分合伙人或提前作出应对,很多团队和业务转所到了大华国际,以避免后续处罚带来的影响。

  “审计机构的变动,对于上市公司来说存在诸多隐患,会导致财务信息被不同的会计所掌握。一般上市公司只有到了实在非调整不可的程度,才会变更审计机构。跟随原有审计团队变更到新所,也是很多上市公司倾向做出的选择。”某会计师事务所审计人员表示。

  处罚机制有待完善

  对于大规模承接大华业务的两家“大华国际”,市场上存在不少质疑。

  有业内人士认为,同样使用“大华”作为名字,团队和客户批量“搬家”,这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相关行政处罚的惩戒力度,降低了监管威慑力,不利于行业稳健发展。

  新“国九条”强调,严查欺诈发行等违法违规问题,严肃整治财务造假、资金占用等重点领域违法违规行为;进一步压实发行人第一责任和中介机构“看门人”责任,建立中介机构“黑名单”制度。监管通过加大对机构的处罚以此来倒逼机构提高执业质量,更好发现相关公司违法违规行为。

  “监管层对于大型会计师事务所的处罚通常比较谨慎,像大华这种市占率较高的会计所被暂停从事证券业务更是罕见。”有业内人士说。

  不过,另有行业人士表示:“罚到位了才知道‘痛’,‘痛’到位了下次才真的不敢了。如果合伙人和团队都走了,罚的是个壳子,那很难真正起到应有的警示作用。”

  对此,有会计师事务所合伙人表示,部分合伙人出问题,无过失的其他合伙人是否该为此“买单”,值得探讨。“员工也要吃饭,大家只能各自寻出路。”

  这种态度的背后,似是业内人士对于行业的此类变化已司空见惯:从瑞华到正中珠江,监管重罚后会计师们改换门庭继续执业的故事并不新鲜。

  在业界看来,这样的处罚机制难言完善。一位受访者建议,应进一步完善注册会计师转所管理,实行跨部门的联动协作,堵塞监管漏洞。“当会计师事务所发生重大事件时,转所事宜应当被重点关注,让违规者无法换个会计师事务所重新执业。如此一来,会计师理智的选择,就是良禽择木而栖、选择志同道合者共事。”该受访者说。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责任编辑:江钰涵

大华 深圳市 合伙 合伙人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5-31 达梦数据 688692 --
  • 05-28 利安科技 300784 28.3
  • 05-24 汇成真空 301392 12.2
  • 05-21 万达轴承 920002 20.74
  • 04-29 瑞迪智驱 301596 25.92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