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科普宣传,如何避免“你讲你的,我听个热闹”

应急科普宣传,如何避免“你讲你的,我听个热闹”
2024年05月19日 16:30 媒体滚动

转自:中国应急管理

应急科普宣传

大家听了个热闹

却啥也没记住

这可咋办?

你讲你的 我就听个热闹

应急科普宣传

这些问题

你遇到过吗?

宣传员

没有摸清受众需求

你讲的和我有啥关系

现场群众

宣传员

使用大量专业术语

听天书

现场群众

宣传员

讲一次,大家就能记住

回头就忘

现场群众

一些宣传教育人员常会基于自己的经验和知识来设计宣传教育内容,在缺乏对受众实际需求和背景的了解下,往往使宣传教育内容与实际需求脱节,导致受众在接受宣传教育时昏昏欲睡,难以产生兴趣。如果受众“左耳进、右耳出”,应急科普没有入脑入心,也就无法转化成妥善应对灾害的方法技巧,背离开展应急科普的初衷。只有摸清受众需求,应急科普才能收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笔者在一社区开展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演练时,最初并未考虑到附近也存在类似的危险源、居民同样存在学习应对危险化学品事故内容的需求,以为当地居民不会积极参与。但演练开始后,发现周边居民参与热情十分高涨,学习起来也十分认真。

此外,一些宣传教育人员常常认为受众与其有相似的背景和知识水平,沟通交流中大量使用专业术语或复杂解释,以致出现“鸡同鸭讲”的情况,双方无法产生共鸣。

还有一些宣传教育人员,认为受众在接受过培训后就完全掌握了其内容,不需要多次重复,导致宣传教育“水过地皮湿”,难以产生理想的结果。

心理学有个名词叫“投射效应”,即人们常常不自觉地将自己的好恶、观念等归属到别人身上,认为别人也具有同样特征。日常生活中,投射效应往往会影响我们对人和事的判断和认知,有时甚至会形成误解和偏见。在开展应急科普工作时,应该注意避免投射效应带来的不利影响。

为此,想要优化应急科普效果、提升传播率转化率,宣传教育人员需充分认识投射效应的存在以及其可能产生的影响,采取相应措施尽可能予以避免。比如,通过问卷调查、访谈及日常交流等方式,广泛收集受众的看法、需求和疑虑,并对受众群体根据年龄、职业、教育背景等因素进行细分,以便更精准地制定宣传教育内容,万万不能“一个PPT独步天下”。

“听得懂、搞得清”是应急科普的最低目标,也是最高目标,使用接地气的语言和受众生活紧密相关的案例,才能激发其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在此基础上,积极创新宣传教育方式,通过优选安全知识问答、模拟演练等参与度较高的形式,提升受众的参与度;积极利用社交媒体平台,及时收集受众反馈并对宣传教育内容作出调整,同时建立一套实时评估机制,对宣传教育的实际效果持续追踪。

当前,智能手机和短视频平台不但开启了信息传播的全新模式,也成为宣传教育的重要工具。可以制作简洁明了、富有吸引力的宣传教育短视频,并通过短视频平台进行发布,以此吸引更多受众关注。

应急科普宣传

你还遇到过哪些问题

如何提高宣传效果

你有什么管用的好办法

欢迎留言

●作者:谷林

来源:中国应急管理报5月18日三版 原标题《避免投射效应,方能提升应急科普转化率》责任编辑:樊晓丽

●编辑:董臣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5-24 汇成真空 301392 --
  • 05-21 万达轴承 920002 20.74
  • 04-29 瑞迪智驱 301596 25.92
  • 04-25 欧莱新材 688530 9.6
  • 04-01 宏鑫科技 301539 10.64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