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年复原50多套汉服 南京女孩将壁画服饰变成现实

8年复原50多套汉服 南京女孩将壁画服饰变成现实
2024年05月18日 09:36 江苏新闻广播

中国大运河博物馆5月18号将举办国际博物馆日主题活动,“隋炀帝”等“古人”将穿着复原汉服惊艳亮相。“隋炀帝”所穿的汉服是南京女孩张则宁按照史料复原制作而成。八年里,张则宁走遍国内十多个城市的博物馆,将壁画中的平面服饰变成了现实。

在工作室密集的缝纫机声中,记者见到了张则宁。一袭素色服饰,宛如古画中走出的女子。近乎毛坯的工作室,书架上摆满了画集,包括永乐宫壁画服饰图案、敦煌壁画全集、法海寺壁画服饰资料等;桌上,则铺满了张则宁的手绘稿。

眼前的这套汉服,是张则宁复原的第一套,灵感正是来源于永乐宫壁画上捧金炉的玉女。半臂上印着完整的龟甲纹样,腰带上则有玉格带装饰。张则宁说,这套汉服开启了她复原汉服的信心:“我有客人跟我反馈,她说她穿着这套执香仕女汉服,去看了永乐宫还拍了照片,发给我。因为永乐宫门票就是执香仕女。她说你看门票上,我穿的跟她同款。我觉得就特别好。”

从事材料研究工作的她,非常热爱传统文化,尤其是汉服,业余时间也常常组织各类汉服活动。2015年,张则宁去了一趟敦煌,被壁画上精美的服饰吸引,希望能还原,展现在世人面前。

2015年,在爱人的鼓励下,张则宁成立自己的工作室,专心从事汉服复原研究。逛博物馆、翻阅画册,研究纹饰,找面料,自己印花、绣花,成为了她的日常和生活。

张则宁告诉记者,做第一套确实比较难,好在工科生的严谨和学术研究的经历帮助她克服了困难:“比如说我们在做壁画的时候,因为它是平面,有的衣服结构我们不是很清楚,比如说我一开始2017年做永乐宫的壁画,就我看不到它的背面,后来做到平阳府朝元图,就是去年,我才看到它背后真正的这个衣服应该是什么样的结构。有时候先查资料再做,就感觉像在做一篇论文。”

汉服复原属于汉服文化圈里比较小众的一种,复原过程中,张则宁发现壁画当中人物发型发饰也非常特殊。但因为相隔的时间太久远,也没有任何类似的可以参考,因此需要寻访大量资料:“我们附近有一个溧阳博物馆,有一套宋代女子的银冠。我是看了一篇文献发现的。如果我们不去的话,可能很多人也都不清楚。可是如果我做复原,大家都知道了,原来宋代是这么精美的一个发饰发型戴在头上。我还想用什么样去复原它,我是用3D打印 ,还是用金属去敲金,把它做出来。”

近十年,张则宁跑了十多个城市,反复去看壁画、查资料,复原了50多套不同朝代的汉服。以永乐宫壁画、敦煌壁画、唐伯虎仕女图等文物文献资料为基础,推出了敦煌莫高窟61窟张娘子复原《馥蓉》,唐伯虎《王蜀宫伎图》复原的《引鹤》等复原作品。不同的作品,材质用料都不一样:“我们会用一些仿真丝的缎面的这种手感的面料去做。像刚刚全套衣服,最里面那一层,我们用的是丝棉的,是贴合身上最舒服的面料。然后往外面的,我们就考虑到它的这个飘逸感,做裙子要轻飘一点。然后如果做曲裾的话,整体要厚重一点。”

目前,张则宁复原的汉服,每月会销往全国乃至全球各地,她的工作室收入也逐步稳定。只做定制汉服,虽然不会面临囤货的风险,但也决定了规模和利润空间不大。不过,张则宁说,会将这一热爱坚持下去:“我们做汉服复原,就是想把那个历史和文化融合在我们的一件汉服上。然后让年轻人穿着复原款的汉服走在街上,就像行走的历史一样。”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汉服 壁画 南京市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5-24 汇成真空 301392 --
  • 05-21 万达轴承 920002 20.74
  • 04-29 瑞迪智驱 301596 25.92
  • 04-25 欧莱新材 688530 9.6
  • 04-01 宏鑫科技 301539 10.64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