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经济再现萎缩,6月加息还面临哪些阻碍?

日本经济再现萎缩,6月加息还面临哪些阻碍?
2024年05月17日 23:25 21世纪经济报道

作 者丨胡慧茵

编 辑丨李艳霞

图 源丨新华社

日本一季度经济再现萎缩,给该国接下来的加息计划带来挑战。

当地时间5月16日,日本内阁府发布的初步数据显示,日本一季度GDP按年率计算同比下降2%,降幅超出外界预期的下降1.5%,上一季度为同比增长0.4%;按季下跌0.5%,市场预期下跌0.4%。本季度日本消费者和企业支出双双下滑,净出口萎缩也拖累经济增长。

有分析指出,这些数据反映了东京西北部元旦地震、丰田汽车子公司大发汽车爆出认证丑闻后,汽车生产和销售受到干扰等的负面影响。拖累经济增长的其他因素还包括家庭支出稳步下降,工人们因实际工资持续下降而减少支出。

面对表现不佳的经济数据,日本央行举步维艰。近期,日元持续贬值,市场和日本政府的“攻防战”不断上演。与此同时,在日元贬值的走势下,输入型通胀持续加剧。日本经济评论家加谷珪一指出,物价持续上涨,工资却在缩水,经济不景气和通货膨胀同时来袭,日本正在迎来以滞胀为特征的经济危机。

本季度日本经济为何超预期萎缩?遭遇日元贬值持续和输入型通胀上涨两重困境,日本央行应该如何抉择?

经济再现萎缩

叠加私人消费和出口疲软的影响,一季度日本经济呈现同比下滑。

数据显示,当季内需环比下降0.2%,其中占日本经济比重二分之一以上的个人消费环比下降0.7%,连续四个季度负增长;资本支出环比下降0.8%,民间住宅投资环比下降2.5%。数据显示,当季外需环比下降0.3%。当季日本出口环比下降5.0%,为四个季度以来首次下降。当中,本季度内需、外需对日本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均为负值。

个人消费表现不佳,主要原因是日元疲软导致食品和能源成本上升,消费者削减了开支。日本政府公布的数据显示,日本3月全国整体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同比增加2.7%。不包括新鲜食品价格的核心CPI同比上升2.6%,符合市场预期,虽然升幅较2月有所放缓,但高于日本央行设定的2%目标。

值得注意的是,民众工资上涨的速度始终“追不上”物价上涨的水平。日本总务省的数据显示,截至3月,日本核心消费价格指数(CPI)连续31个月同比上升,实际工资收入水平却连续23个月同比下降。

复旦大学金融研究中心主任孙立坚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日本正面临输入型通胀慢性化的问题。他认为,日本经济的活力体现在其国内大量的中小企业,中小企业没办法维持工资上涨,以此投入消费并带动利润的增长。久而久之,上游把溢价传导到下游的企业,但企业不敢把溢价转移给消费者。有些下游的企业为了应对这一情况,选择了转换商品低价销售,市场也因此出现了供求失衡的结构,即民众需求低下,企业利润也有所缩减。

孙立坚认为,日本国内需求表现低下,是长期性的结构因素所致。“首先,日元大幅贬值导致民众财富缩减;其次,日本社会老龄化严重,民众的资金还停留在存款阶段;再者,日本国内服务价格高企,国内生活物价走高,导致国内民众的财富价值跟不上输入型价格的上涨。”

此外,净出口也是拖累日本本季度经济表现的主因。数据显示,日本净出口对环比GDP贡献为负0.3个百分点。

“净出口拖累经济这一点,与美国一季度的经济表现类似。”渣打中国财富管理部首席投资策略师王昕杰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分析称,这说明当前全球需求有所下降,而日元贬值对于出口的提振难以抵消全球需求的下降。孙立坚则认为,这说明在全球经济下行的时候,日本“薄利多销”的销售模式不再奏效。

本季度日本经济并非全无亮点。由于日元贬值,日本游迎来一轮爆发期。数据显示,今年3月旅客量已达创历史新高的超300万人次。游客在日本的奢侈品服装购物量按年飙涨1.52倍,休闲服装购买量更暴增2倍。

虽然日本旅游业表现畅旺,但也暴露出不少问题,如景点人山人海给当地交通和居民生活带来困扰,影响国内外游客旅行体验等。孙立坚表示,从旅游业的角度来说,日元贬值能够带动一部分旅游业,而且能够促进货品促销,但当中会出现一些问题,比如旅游时间选择比较集中,旅游周期波动性非常强,而且很多旅游项目也不会重复体验了,所以旅游业可能不能保持稳定的客户来源。其次是旅游业的服务质量,因为游客集中蜂拥而至,服务质量有所下滑,所以日本服务质量一流的格局仍在修复。

日本政府的两难抉择

“消费者物价预期上行的话,将提早调整利率。”近期,日本央行行长植田和男在发表演讲时曾说道。他的说辞重新燃起市场对日本央行6月加息的预期。

为缓解工资涨幅低于物价上涨造成的压力,日本政府从去年年底开始曾推出一系列减税措施,并将在今年6月起,实施对包括儿童和其他家属在内的每人4万日元的固定减税。另外,日本政府还推出了汽油补贴、低息贷款等措施,缓解物价上涨给消费者和中小企业带来的影响。

其实,日本政府深知国内物价上涨过快的根源在于日元汇率持续走低。3月19日,日本央行宣布取消负利率政策,这是日本央行时隔17年首次加息,希望借此缩小日美利差。但此后日元贬值趋势仍在延续。4月29日,日元兑美元一度贬值至160的关键点位。眼看日元继续快速贬值,日本央行两次下场干预日元,总规模约为9万亿日元。此后日元兑美元汇率有所拉升,截至5月17日,日元兑美元较年初贬值约7.8%。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日元快速贬值不仅由于日美利差的维持,部分原因还在于近年来日本跨国企业海外业务越来越多地采取本地化策略,即在海外生产、销售,并再投资,企业海外盈利回流需求下降,导致日元常规买盘减少。他表示,这一趋势确实会导致对日元的常规买盘需求减少,进而或对日元汇率产生压力,而资金跨境流动减少也可能会降低货币政策对汇率的影响。

有分析认为,其实日本政府更倾向于日元贬值而非升值,只是不能忍受日元过快的贬值速度,以及当中有大量的投机者参与。孙立坚也持相同的观点,“其实日本政府已经看到了日元贬值的弊病。但此前日本经历了近20年的日元升值,这甚至给日本带来了长期的经济通缩,所以在升值和贬值的艰难选择中日本选择了贬值。”

事实上,当前日本真正关注的是这轮再通胀能否维持。王昕杰表示,日本政府想要维持的是再通胀的进程以及经济的有序增长,但是全球需求的下降和日元的过快贬值,造成了输入型的通胀,而不是来自居民消费的内生式通胀,这对经济增长造成负面影响,还让日本央行在货币政策决策上左右为难。

多位受访专家预计,日本央行对于加息不会操之过急。王昕杰表示,首先,日本要守住日元继续下滑的趋势,将通胀控制在目标范围之内,叠加上工资谈判取得正面成果,从而推动内需带动增长。其次,当前经济增长仍比较脆弱,日本央行要尽可能保持温和政策,支持经济重回正轨。

“日本面临的经济结构性问题,是外向型的增长模式受外部环境影响很大,所以日本一直想通过旅游等服务贸易实现招商引资,提升本国经济活力。”孙立坚向记者分析称,现在日本正通过动用财政赤字扩大布局新产业的赛道,做新一轮的基建投资,迎接数字化企业落户日本,通过改善供给弥补外需不足。

他表示,过去30年,日本在海外有很多厂商,并建立起强大的供应链,如果这些“领头羊”企业能回到日本就能把供应链带回日本。所以短期内日本不会加息,这也是服务于日本本身的经济结构性调整。

谈到接下来日本经济的走势,明明表示相对乐观。他认为,短期而言,日本政府计划在5月底结束公用事业成本补贴,这将一定程度推高消费者生活成本,但只要未来日本物价与薪资良性循环持续,实际薪资增长转正,则有望推动日本消费走出疲软态势。而且,未来美联储降息或会推升日元汇率,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强日本居民、企业消费与投资的信心。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5-24 汇成真空 301392 --
  • 05-21 万达轴承 920002 20.74
  • 04-29 瑞迪智驱 301596 25.92
  • 04-25 欧莱新材 688530 9.6
  • 04-01 宏鑫科技 301539 10.64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