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1300万还2200万 原兰州银行支行长朋友圈高息圈钱

借1300万还2200万 原兰州银行支行长朋友圈高息圈钱
2020年03月18日 18:28 上海证券报

金融315,我们帮你维权】近来,ETC纠纷、信用卡盗刷、银行征信、保险理赔难等问题困扰着金融消费者,投诉多石沉大海、维权更举步维艰,新浪金融曝光台将履行媒体监督职责,帮助消费者解决金融纠纷。【黑猫投诉

  日息5‰,相当于年化利率高达182.5%!

  如果这是一笔短期理财,估计很多人会动心。2017年3月下旬,当时还是兰州银行恒通支行行长的朱某,就在朋友圈发布了这样一则高息揽存“广告”。

  当时,郭某看到这个消息后,“大手笔”拿出了1300万元,以“借款”的名义交给朱某,助其完成银行季末冲量任务。然而,结果却是,郭某赔了“利息”又折了“本金”。

  这是3月上旬,裁判文书网发布的一个借款纠纷案例。

  记者注意到,以“银行存款冲量”为名义的委托理财纠纷着实不少。

  在银行各层级网点的员工绩效考核中,存款业务量是一项重要指标。为应对监管考核,不少银行会临时通过“买”存款来完成任务,同时给予储户高额返利。而这种需求催生了大量做资金冲量的社会“掮客”,在微信公众号、贴吧、微博等社交平台宣传高息揽储。

  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这种“灰色”的理财收益虽然听起来很高,但也暗藏着“竹篮打水一场空”的风险。

  假借揽储之名,行长在朋友圈高息圈钱

  3月9日,裁判文书网公布的一份判决书显示,2017年3月下旬,当时还是兰州银行恒通支行行长的朱某,为了完成总行下达的季末揽储任务,在朋友圈公开进行高吸揽存借款。

  看到了这条朋友圈信息后,郭某与朱某一拍即合。在朱某的办公室,由郭某作为贷款人、兰州银行恒通支行作为借款人、朱某作为共同借款人,双方分别签署了四份《借款合同》,约定日息5‰。这四份合同涉及到的总金额为1300万元,借款时间为10-15天不等,借款用途均为临时周转。

  “朱某和我说,他刚调到恒通支行,要完成季末冲量任务,让我在恒通支行开户并存1500万元,我就办了一张银行卡,并陆续存入1300万元。”郭某回忆道,朱某之所以让他签订《借款合同》,就是为了防止他提前取款。

  当半个月后,郭某多次找朱某要回存款时,朱某开始不认账了。朱某向郭某出具了一份《情况确认书》,称该行目前资金压力较大。但没过多久,朱某就失联了。

  同年5月27日,朱某因涉嫌合同诈骗罪,被兰州市公安局拘留。

  人是找到了,那钱去哪儿了呢?

  法院审理查明,朱某在2017年3月24日至4月7日期间,通过网银将卡内的1300万元分多笔转给义乌朝谛贸易有限公司、侯马经济开发区苏晋商贸有限公司及其他自然人。

  更令人错愕的是,朱某与郭某签订的《借款合同》中所使用的“兰州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恒通支行”印章,均系朱某伪造。

  作为投资者的郭某,能拿回他的1300万元+高额利息吗?

  法院认为,他也要为自己的行为负一定的责任。

  原来,郭某将款项存入自己名下的银行账户后,却将支配资金变化的网银U盾及密码交付,提供给朱某使用。这一行为背离了最初的款项用途,也不符合银行工作的流程。

  法院还认为,双方约定日息5‰,明显超出日常存款或借款的利息约定,且郭某在合同签订、履行中,未尽到合理的注意义务,主观上存在过失。

  最终,法院判定,朱某在1300万元不能偿还的部分,将由兰州银行恒通支行向郭某承担赔偿责任。

  返现揽存“坑”不少

  这样的案例,其实在近几年来并不少见。

  每逢月末、季末、年末这些关键时点,银行都有揽储压力,这关系到上至行长下至普通员工的绩效考核。为完成任务,不少银行会临时找资金中介来冲量,四处以高利率的方式拉存款,客户的存款资金在账户里待一两天就转走,业内将此戏称为“形象存款”。

  记者查阅裁判文书网大量案例后发现,这类委托理财纠纷着实不少。这些案件的一个共同点就是:均由中介出面,以做银行“冲量”存款业务为由,从受害者处获取存款人的身份证复印件,从而非法转走资金不予归还。

  不可忽视的是,投资“存款冲量”的客户本人,其实也要对自己的盲从负一定责任。

  可以明确的是,一直以来,监管部门对银行在关键时点“冲量”是明令禁止的。一些投资者明知不可为,却还是被高收益所诱惑,自动落入全套。

  记者发现,一些资金中介打着 “银行存款冲量”的旗号,在社交平台公开高息揽储,甚是活跃。

  上图来自微信公众号

  上图来自微博

  上图来自某网站贴吧

  记者以投资存款理财的名义,联系上了一个资金中介。当记者质疑是否有风险时,他爆出了这个“圈子”的内幕。

  “正常存款冲量的操作是,一般中介会与投资者提前商定利息,签订返利协议,会要求投资者在一定时间内,将资金打入指定网点的个人账户。除此之外,如果遇到要求身份代开(将身份证、银行卡号甚至密码交给他)的中介,基本上都是骗子。”

  其实,近年来,监管部门已经出台新规,对银行存款偏离度进行了适度放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银行存款考核的指标压力,银行“冲时点”压力有所减轻。

责任编辑:赵子牛

存款 借款合同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03-27 京源环保 688096 --
  • 03-26 雷赛智能 002979 --
  • 03-26 三友医疗 688085 --
  • 03-25 和顺石油 603353 27.79
  • 03-18 阿尔特 300825 6.14
  •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