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托回顾2018:信托业进入内涵式发展的新阶段

信托回顾2018:信托业进入内涵式发展的新阶段
2019年01月08日 16:21 新浪财经综合

  信托回顾2018:信托业进入内涵式发展的新阶段

  来源:中诚信托  作者:和 晋 予

  2018年是新两规实施之后信托业发展的拐点之年,历经十年的持续快速增长,信托业迈进了内涵式发展的新阶段,在发展速度、结构质量、业务布局、风险化解等方面呈现了新的发展特征。在新的宏观经济形势和资管新规实施后的市场竞争格局下,信托业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

  一、规模下降结构优化,盈利能力短期承压

  2018年以来,受到宏观经济持续下行、去杠杆力度有所增加、监管政策进一步收紧等多方因素影响,信托业资产规模连续三个季度下滑,其规模总量分别环比下降2.41%、5.25%、4.65%,预计2018年年末的信托资产规模仍将保持下降态势。这是自2010年信托业协会公布季度行业数据以来,信托资产规模首次连续下降。尽管下降幅度较为平稳,但也意味着信托业资产规模高速增长的阶段已经过去。

  信托资产规模的持续下降主要是通道业务的下滑。2018年监管部门加强了对通道业务规模的限制,导致行业数据两个方面的变化:一是从资金来源看,单一信托和财产权信托持续明显下滑,前三季度单一信托环比降幅分别为0.19%、7%、0.37%,财产权信托环比降幅分别为0.8%、2.9%、0.37%;二是从信托功能看,事务管理类信托规模持续下滑,前三季度降幅分别达到了0.5%、0.19%、0.11%。随着通道类业务的持续下滑,信托资产规模的结构质量有所提升,主动管理水平得到一定提高。

  规模总量的持续下降给信托公司的收入和利润指标带来影响,前三季度行业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尤其是利润总额下降较为明显。除了规模下降因素之外,还有两方面对信托业盈利水平有一定影响:一是资本市场持续较为低迷,影响了固有资金投资收益;二是主动管理业务的资金成本有所提升,短期挤压了信托报酬率水平。因此,2019年乃至今后一段时期,信托行业的整体盈利水平将承受一定压力。

  二、地产政信仍是主力,小微业务快速发展

  从2018年信托资金的运用领域来看,房地产和基础产业仍是主要领域。总体上看,房地产信托经历了2018年前三季度的快速发展后面临一定调整。前三季度投向房地产领域的信托资金余额占比达到了13.42%,为2013年以来的最高水平。房地产信托的持续增长与当前经济形势与地产融资需求密不可分。在经济下行的情况下,房地产投资对宏观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较为显著,因此尽管地产调控仍未全面放松,但房地产投资增速在2018年维持了一定增长,在其他融资渠道受限的情况下,房地产信托的增长较为显著。但从集合信托发行数据来看,10月份以来,房地产集合信托发行数量环比有所下降,发展势头有所放缓。因此,2019年房地产市场的调整变化非常值得信托公司关注,如何提高房地产信托投融资专业能力、如何防范房地产信托项目风险成为未来一段时期房地产信托面临的两个重要问题。

  基础产业信托在2018年经历了一个下滑再到企稳的过程。受到去杠杆政策的影响,2018年初地方平台融资渠道受到严格限制,加上存续信托项目由于地方平台资金紧张出现一定风险,上半年基础产业信托余额不断下降,占比为资金信托余额的14.57%。但是从7月份以来,随着宏观经济政策特别是财政政策转向积极,地方平台资金紧张程度得到一定缓解,一方面新增基础产业信托项目开始增加,另一方面存量的基础产业信托项目风险有所缓解,三季度末基础产业信托余额占比略有上升至14.67%。因此,展望2019年,在财政政策积极力度仍将加大、整体性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仍将提升的情况下,基础产业信托的发展仍将具有一定空间。

  小微金融业务成为2018年信托公司重点发力的主要领域。小微金融业务发展的需求基础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是以消费升级为基础的消费金融业务;另一方面是小微企业主通过抵押资产为企业获取资金的业务。对于消费金融业务来说,在鼓励消费升级、促进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大背景下,此类业务对信托资金的需求也在持续增加,部分信托公司通过直接向消费金融公司融资、深入消费场景向消费者提供融资及消费金融资产证券化等模式,开展了大量的消费金融业务。对于小微企业主的资产抵押贷款业务而言,由于抵押资产多为一二线城市的优质房产,抵押率相对较低,融资人融资需求较为旺盛,信托公司与资产服务机构深入合作,此类业务开展也较为普遍。预计2019年,尽管消费升级步伐可能有一定放缓,但消费金融业务仍有较为深厚的市场基础;同时预计一二线城市房产等优质资产价格仍将保持相对平稳,因此房抵贷等业务风险仍然可控,还将有一定需求空间。

  三、产品直销难度加大,银行代销迅速增长

  2018年,信托公司的产品发行难度明显增加,主要原因有三个方面:一是2017年下半年开始,监管部门加大了去杠杆和治理乱象的政策力度,信托公司以往的银行机构资金来源得到全面限制;二是信托公司产品直销受到资管新规的影响,在投资者门槛和人数方面受限,对面向个人投资者的产品募集影响较大;三是各家信托公司不得不将重心转向直销能力建设,加大了产品发行和财富管理的布局力度,公司之间竞争越发激烈,客观上也提高了产品发行的难度。因此,产品发行成为2018年制约信托业务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由于产品发行难度持续加大,信托公司与银行广泛开展代销合作,借助银行的私人银行客户发行产品。2018年,银行私人银行代销信托产品更加普遍。一是越来越多的银行开展了私人银行代销信托产品的业务,信托公司选择代销行的范围越来越宽;二是代销产品的范围也逐渐扩大,银行代销产品最初是以房地产项目为主,下半年开始一些银行也代销了部分信托公司开展的基础产业信托项目;三是由于银行代销规模的数量的增加,代销渠道对信托公司的重要性越来越大,因此信托产品代销成本也会越来越高,银行代销项目的过会标准对信托公司的影响也将更大。

  展望2019年,信托公司产品发行难度较大的局面预计难以根本改变,而且还可能面临着银行理财子公司等机构的进一步竞争。因此,信托公司仍需加强产品发行渠道和财富管理能力建设,更加注重从受托人定位出发,通过开展现金管理、资产配置、家族信托等业务,为客户提供财富保值增值服务。

  四、业务转型进展显著,本源业务全面布局

  信托公司在2018年加大了业务转型力度,不断通过业务转型创新提升行业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在传统业务领域,信托公司不断优化业务模式,综合运用多种手段提供投融资服务。在房地产领域,信托公司加大了房地产供应链金融业务和资产证券化业务开展力度,围绕核心企业信用,盘活了存量资产,提高了资金运转效率。在小微金融业务中,与保险公司开展合作,创新引入履约险等产品,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扩大了放款范围。在资产证券化业务方面,信托公司参与的ABN业务全年发行规模达到1256.98亿元,比2017年增长114.89%,而且通过资产证券化业务,信托公司可以深入资产前端先形成信托受益权,用PRE-ABS的方式提高报酬空间。

  家族信托、慈善信托等本源业务是2018年信托公司大力布局、加快发展的重要领域。家族信托方面,2018年监管部门出台了专门文件支持家族信托业务发展,越来越多的信托公司推出了自己的家族信托品牌,通过搭建家族信托生态,为更多的超高净值客户提供家族信托服务。慈善信托发展显著,2018年末已完成设立并备案的慈善信托共有139只,初始财产规模达到20.19亿元,慈善目的覆盖扶贫、教育、留守儿童救助、污染防治和生态环保等多个领域。家族信托和慈善信托的快速发展,一方面体现了信托公司对本源业务的重视,另一方面也为信托公司提供了长期需要配置的资金来源。

  五、风险压力持续提升,化解处置难度增加

  2018年信托公司面临的风险压力持续提升。从三季度末数据来看,信托业风险项目数量及风险资产规模连续增长,风险项目达到832个,风险资产规模达到2159.73亿元,预计到2018年末风险资产规模将超过2300亿元,全行业风险资产率预计超过1%。从风险资产分布领域来看,2018年特别是下半年以来,由于经济下行和资本市场震荡,股票质押类项目和房地产项目风险暴露较多。从风险项目资金来源来看,集合信托风险增长较为显著,而集合信托兑付压力比单一信托和财产权信托更大。信托业的风险压力与宏观形势、市场波动、信托公司自身风控能力等方面因素有关,在经济下行阶段,预计2019年行业整体风险压力依然较大。

  风险压力对信托公司的持续经营和健康发展带来三个方面的考验。一是考验信托公司的资金实力,信托公司的风险项目在缓释过程中可能会占用一部分流动性,部分风险较大的信托公司可能会出现流动性紧张的局面。二是考验信托公司风险防范能力,在经济下行时期更加需要防范房地产、工商企业等领域存在的风险,尽量避免新的风险产生。三是考验信托公司风险处置能力,对于已经形成风险的项目,如果不进行有效处置,会对信托公司的经营业绩和持续发展造成较大影响。因此,面对不断加大的风险压力,信托公司必须做好流动性安排,防止新增风险,加快处置存量风险。

责任编辑:唐婧

房地产信托 回顾 内涵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01-15 康龙化成 300759 --
  • 01-11 明阳智能 601615 --
  • 01-10 宁波水表 603700 --
  • 01-09 青岛港 601298 4.61
  • 01-08 华林证券 002945 3.62
  •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