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这是医药行业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
今年春天,资本市场的凛凛寒意,给医药行业带来了更多的变数。
今日,科创板新上市的首药控股开盘1秒钟即破发,盘中一度跌超22%,最后以32.11元/股收盘,跌幅19.52%。
其实,今年上市首日难逃破发魔咒的医药股不只首药控股(N首药)。即便有着新冠概念明星股的迈威生物,以及有着“泌尿生殖肿瘤第一股”之称的亚虹医药,1月份上市首日股价跌幅也分别达到了29.6%和23.41%。
市场风云变幻,潮起潮落。
“买到就是赚到”,曾经红极一时的医药股,自去年下半年开始,开始被投资者“抛弃”,估值出现全面下降。目前,整体估值已基本回落至疫情前水平,而且通过科创板上市的未盈利药企多数还处于破发状态。
IPO回归理性
2020年,新冠疫情暴发后,大量资金涌入医药赛道,IPO窗口被全面打开,整个行业呈现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据统计,2019年登陆科创板的医药企业只有15家,2020年增加到了26家,2021年则多达38家,数量创下新高。
然而,2021年下半年开始,通过IPO上市进入二级市场交易的创新药企并不如过去那般喜悦,破发成了市场常态。
据统计,2021年上市首日股价跌破发行价的股票共有22只,其中9只股票属于医药生物行业,占比颇高。要知道,2020年这一数字是零。而且,在破发TOP10中,医药生物就占据了前四席,包括成大生物(-27.27%)、迪哲医药(-21.83%)、南模生物(-18.02%)、百济神州(16.42%)。需注意的是,截至目前,上述四家公司仍然处于破发状态,且跌幅均超过30%。
如果将周期拉得长一点,这一数字会更加惊心。2021年,A股制药、生命科学公司在上市后的首月破发概率为100%,无一能逃过破发;港股更甚,时间维度只需拉长至5日,破发率就已经超过了85%,这一数字在2019年和2020年都是33.33%。2021年美股上市的医药公司,跌幅接近八成。
另外还有一组数据:2021年中国医疗健康领域实现IPO的企业(不包含北交所上市企业)合计87家。截至今年2月15日,87家企业中,仅13家实现上涨。
以二级市场“小而美”的Biotech公司为例,荣昌生物、亚盛医药、歌礼制药、百克生物、德琪医药等企业,自上市以来,市值跌幅均已超过20%,更有甚者达到了60%。
医药股二级市场2021年的颓势,已经不出意料地延续到了2022年。而且,在二级市场上,基金经理对创新药板块的投资也开始变得愈发谨慎。
医药企业为何不再被资本追捧?
2021年医药生物行业IPO企业屡屡破发和股票下跌,除了首发市盈率较高外,公司的基本面表现不如人意,也是另一个关键。
根据最近上市企业发布的2021年年报、业绩预告显示,240家上市药企中,只出现了3家实现扭亏为盈的科创板未盈利药企,他们分别是百奥泰、康希诺与艾力斯。
另外9家未盈利上市药企中,百济神州、君实生物、亚虹医药、上海谊众4家企业在2021年减亏;泽璟制药、迪哲医药、前沿生物、迈威生物、神州细胞5家企业在2021年增亏。
创新药企股价的连续下跌,很大原因是公司大多数连年亏损,短期内难以让市场看到“希望”。
即便是2021年实现扭亏为盈,营收同比增长170倍,净利润达到19亿的康希诺,在二级市场的表现仍不尽如人意。其最新股价报252.74元/股,较798元/股的高点已跌去近7成,总市值较高点蒸发近900亿。
一定比例的新股破发,将会成为科创板的常态,而且科创板闯关难度也在加大。尤其是从海和生物上市被否之后,那些投资者和创业者们开始意识到问题的严峻性,以及科创板收紧的信号。
这也意味着,以营销驱动的纯LIcense-in模式,如果没有自己的核心技术和自主研发能力,企业将很难通过科创板的审核。即便成功上市,如果后续没有产业化的能力,也可能面临退市风险。
另外,科创板还有一个明显的变化,就是“撤单潮”开始显现,对于许多创新企业来说,眼下并非是IPO的好时机。
前不久,青松医药上会前夕撤回申报材料,成为今年以来首家IPO取消审核企业。伴随着IPO取消审核,公司募资愿景破灭,将无缘A股资本市场。对于公司IPO撤单原因,青松医药并未过多解释。
据普华永道统计,2021年全年,105家医药公司申报科创板上市,71家注册生效,16家终止注册,4家中止注册。去年上会被否企业远超其他行业,无论是港交所还是上交所,对医药公司的热度都在快速下降。
有行业专家表示,2022年IPO的平均规模和总数可能都将会下降。
根据Choice数据,今年以来过会的A股企业总共76家,仅5家来自制药、生命科学领域,占全行业比例不足7%。而且,未上会公司储备也相对不足。据“E药经理人”报道,2022年申报的187家等待上会(未上会)的公司中,制药、生命科学企业仅有14家,比例仅占7.5%。
面对这个市场现状,不少券商也建议医药企业暂时不要上市。其实,这也是医药企业回归理性的过程,倒逼企业将关注重点放在临床价值上。这一点从近期成功IPO的企业可以看出。他们的共性就是都有研发的深耕区,其布局的产品或直击临床需求,或涉足新兴领域,或具备较有潜力的市场渗透率。
3月22日上市的和元生物,其聚焦于基因治疗领域CDMO服务,上市首日股价涨幅达65.61%,在近期医药股频频破发的背景下实属罕见。
资本加速离场
当二级市场持续走低,投资者趋于谨慎,IPO和再融资闸门收紧的同时,也影响到了一级市场的融资和定价,甚至导致资本的撤离。
2021年前,创新药企是绝对的卖方市场,如今则是进入了买方市场。
有传闻称,2021年四季度,某总部位于上海的大型基金再未对医药赛道出手。另一家管理规模数千亿的投资机构则明确表示,“我们现在不投新冠概念的东西。”
另外,“基石投资者”对于生物医药也不再像之前那么热衷。高瓴“回避”表现就更为明显。2021年高瓴仅给了三叶草等3家公司基石投资,金额为3.63亿美元,而2020年这一数字为10家,金额为28.81亿美元。
而且,面对二级市场的“跌跌不休”,过去以医药投资作为重点布局领域的高瓴资本,自去年第三季度开始,大幅减持引发了多方市场猜测,尤其是连续减持CXO赛道个股。一朝一夕之间,CXO企业从资本的宠儿成了弃儿。
高瓴资本此前间接持有药明康德(维权)5%以上的股份,2020年通过二级市场买入其股票,并成功跻身前十大股东之列。但是,2021年中报显示,高瓴资本已消失在大股东之列。
另据Wind数据显示,去年第三季度,高瓴资本还减持了凯莱英、爱尔眼科、泰格医药等多家公司。有媒体计算后称,仅爱尔眼科一项,高瓴就套现超36亿元。
此外,高瓴资本还减持了恒瑞医药,在去年第三季度已经退出前十大流通股东之列。另外数据查询显示,在恒瑞近期公开的机构股东名单上,并未发现高瓴HCM中国基金的身影。这也意味着,高瓴不仅是减持,甚至有可能已清仓。
2021年下半年开始,创新药企一二级市场估值倒挂的现象屡见不鲜,再加上创新药企上市首日频频破发,更是让市场对这一板块的投资情绪近乎降至冰点。
据新浪财经梳理,高瓴在港交所共持有41家企业的股份,近77%的医疗保健企业最新收盘价低于高瓴的投资价格,兆科眼科、心通医疗及嘉和生物股价缩水超75%。同样,高瓴在A股持有的医药股,安图生物相较于高瓴最初的投资成本近乎对折。高瓴于2021年2月通过定增价145元买入346万股华大基因, 截至3月22日收盘,股价84.21元,接近腰斩。
资本的本质就是逐利,最后的目的就是实现变现退出。在这种情况下,资本的退出虽然是市场与利益使然,但是对于医药企业来说却是雪上加霜。
创新药企的出路在哪里?
创新药研发本来就是“九死一生”的事情。根据德勤的研究,2021年一款创新药上市前的研发成本为20.06亿美元,平均研发周期为6.9年。
不仅是研发,一家创新药企,需要花钱的地方实在太多了。
“药物领域的创新企业,需要多久才能实现盈利?”日前,第一财经记者向一位药企CEO提问。他得到的回答是“接近十年”。
一位创新药企高管判断,如果没有资本继续输血,部分创新药企的生命倒计时也就“两三年”。因此现金流对于创新药企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尤其在临床实验阶段,不但耗时,而且是最为耗费研发资金。曾有业内人士算过,如果是肿瘤用药,一期临床就要花掉300万元至5000万元,二期上千万,三期则要大几千万乃至上亿元。
就以实验的猴子为例。实验猴的价格已经从2017年的1.38万上涨至如今的10多万元一只。更有行业人士大胆预测,2022年底实验猴价格或许会涨到20万元一只。
但在日益内卷的国内创新药研发环境下,为了快速将管线推进至临床阶段,价格再高也得买,毕竟管线的进度有可能关乎公司估值,又或者决定了公司能否继续融资活下去。
今年3月7日,君实生物又发布了定增融资计划,准备再次募集39.8亿元。这些资金中的绝大部分准备用于创新药的研发项目。在新一轮融资之前,它已经在资本市场累计获得了超过100亿的资金,再度融资凸显了创新药物企业打造商业闭环的难度。
同样,百济神州从2015年以来,累计投入研发费用更是达到317亿元人民币。
除了高昂的研发成本外,对于创新药企来说,还迫切需要大量高水平研发和商业化人才的加盟。而高端人才的构建更是需要大量的资本。据悉,早在2020年,中国的医药高端人才,身价已经超过了美国波士顿。
近日,医脉同道发布的《2022人才市场洞察及薪酬指南》,则是以更为理性的视角揭示了这一现实——在医药研发领域,mRNA高管、基因治疗CSO、细胞治疗CTO是创新药企需求的热门职位,年薪可达120万-300万元,这三个职位的跳槽薪酬涨幅最低30%以上,mRNA高管的跳槽涨幅甚至可达40%以上。
近年来,跨国药企的高管纷纷跳槽到本土创新药企,也正是说明了这一现象。
以当下中国创新药行业来说,很可能正从野蛮生长和泡沫化时代开始进入“黎明前的黑暗”,资本市场的悲观和短期超跌阵痛并不意味着创新药行业的崩溃。
其实,经历过创新药发展“十年黄金期”的美国,在1993年-1995年期间,Biotech公司也曾遭遇“大崩盘”,但是随后也成长了一批像基因泰克、安进这样具备产品核心竞争力的公司。
因此,对于中国创新药企来说,估值的回落和资本市场的冷却并非坏事,能够让企业和行业重回冷静与理性。只要熬过资本的倒春寒,摆脱增长泡沫,让药企真正回归以临床价值为导向,以患者需求为核心的研发理念。最终,中国定会有优秀的创新医药企业崛起,成为行业的巨头。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