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和:大变局中的保险新观察

2022年03月23日12:02    作者:王和  

  文/意见领袖专栏作家 王和

  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与蔓延,加上地缘政治危机 ,引发并加剧了全球格局的动荡和变化,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广泛和深刻的影响。这种影响具有根本性和不可逆的特征,“大变局”特征明显。

  就我国保险业而言,也面临着“大变局”问题。严格意义上讲,我国保险业的大变局问题更多源自内在的动力,是行业发展阶段的一种必要和必然;疫情和全球格局变化无疑也给了中国保险业的“变”赋予了新内涵和新任务。中国保险业需要一种全新的视角和方法,思考和理解“变”,即为什么变、变什么、怎么变。

仁和研究院院长 王和仁和研究院院长 王和

  虚实结合谋变局

  在大变局的命题下,中国保险业要解决好虚、实两个层面的问题,通过虚实结合,实现相辅相成。

  所谓的“虚”,是指行业的发展理论、理念和价值观问题,这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和关键因素。所谓“实”,是指行业需要在一些关键领域进行战略性再思考和再布局,特别是要提高站位,融入大局,制定更加切实可行的计划和方案,循序渐进地推动,确保行业能够在更好服务社会的同时,实现自身持续健康发展。

  从“虚”的层面看,面对大变局,需要研究并构建中国特色保险理论。就目前而言,行业的务虚问题,包括了宏观层面,即行业发展层面的基础和根本问题;也包括中观层面,即经营管理层面的理论和理念问题。

  就行业发展层面的基础和根本问题而言,最重要的是要解决“为了谁”的问题,这是解决行业所有问题的“牛鼻子”。保险行业存在的基础逻辑是通过专业化的风险管理,创造价值,服务社会和客户,是需要通过“成人达己”的逻辑实现的。因此,面对大变局,中国保险业最大的理论要求是讲政治,顾大局,提高觉悟和站位,真心真意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做到知行合一。

  就行业经营管理层面的理论要求而言,最重要的是要解决经营和价值管理模式问题,即是基于“选择风险”还是基于“改善风险”;是基于“价值转移”还是基于“价值创造”。“风险改善”和“价值创造”是一种基于专业能力的“减量管理”模式,如何打造相应的专业能力,如何实现风险减量,均需要理论的引领和支撑。同时,集合的模式和效率体现行业经营的核心能力,基于科技赋能的制度创新,引入网络和平台经济模式,结构性降低集合成本是行业生存与发展的关键。同时,在正本清源的基础上,定义、规范和利用好相互保险制度,引入相互保险理念,突出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积极探索中国特色的新相互保险。

  从“实”的层面看,要针对疫情和疫情防控给社会经济带来的深刻变化,重新思考保险职能和作用的发挥问题,围绕“六大”,即大社会、大经济、大财富、大康养、大农业和大科技的视角,进行系统和整体思考,全面和科学布局。所谓“大”,是要“跳出保险看保险”,解决好大格局、视野、站位和范围问题。

  聚焦“六大”

  围绕“大社会”

  就“大社会”而言,要以推动和实现社会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为统领,强化保险的社会性和公共性特征,从社会治理,特别是社会风险治理的难点和“痛点”入手,通过产品、服务和模式创新,提供全方位和全过程的解决方案,发挥具有公共性特征的风险管理作用。一是全面导入“韧性管理”理念,将保险作为韧性的重要组成和力量,以“韧性城市”建设为依托,探索“韧性+”应急管理模式,打造“应而不急”的风险治理新模式。二是将安全生产责任保险特别是高危行业的安全生产责任保险作为强制保险,并打造“保险+治理”的公共安全治理模式,全面提升安全生产管理水平。三是按照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要求,认真总结前期实践经验,对接政府民生保障普惠性资源,全面推广普及“防贫保险”,切实和有效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四是全面和深入开展“新市民金融服务工程”,聚焦新市民群体,围绕专业化和多元化,因地制宜地打造综合性和普惠型产品和服务模式,切实解决困难和问题。五是要高度关注残疾人的保险保障问题,突破传统保险“标准体”经营模式的局限,全面导入“人机交互”技术,探索“保险+互助+公益(慈善)+科技+服务”的“五位一体”残疾人保险解决方案。六是针对未成年人,特别是中小学生的意外伤害风险,通过“专门保险 + 动态监控”,打造全天候和专门化的风险治理模式。

  围绕“大经济”

  就“大经济”而言,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保”和“稳”是我国经济的两大关键字。保险业要在“六稳”和“六保”的基础上,以“有为政府”为线索,发挥“有效市场”功能,在社会治理和经济发展领域,发挥政府助手的作用。一是要发挥保险基于风险管理的增信作用,通过产品和服务,综合治理并改善营商环境,为企业,特别为中小企业的转型发展保驾护航。二是要从保险产品的提供者向全面风险管理的服务商转变,提供全方位、全过程和有针对性的一揽子服务,为企业的稳中求进提供专门化保障和服务。三是要针对国际经济格局变化的大趋势,切实解决出口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可能面临的困难,通过出口信用保险等产品,助力企业的转型发展。四是在绿色发展的理念下,从保险服务和投资管理两个方向,全面参与环境治理,助力实现“双碳”目标,一方面是将保险机制全面融入污染防治、节能减排、生态治理领域,为新能源汽车提供更加专门化的产品和服务;另一方面是将节能减排作为保险投资的一个重要价值取向。五是要全面提升专业能力,特别是长期和权益类投资能力,更好地发挥险资稳定资本市场的作用,保险业在推动长期投资市场的同时,受益长期投资市场,实现良性互动和持续健康发展。

  围绕“大财富”

  就“大财富”而言,在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背景下,中等收入人群将成为我国未来财富管理服务的主要对象,如何为中等收入人群提供更有针对性和更好的服务是保险业需要关注的一个重点。一是要学习借鉴“惠民保”的成果经验,从根本上解决“城乡居民住宅巨灾保险”的低覆盖和低保障问题,防止“因灾返贫”和住房信贷的系统性风险发生。二是要关注基于大财富管理视角的“家族(庭)办公室”模式,以家庭健康管理为重点,打造“专属医生”模式,突出专门和专业的个性化服务,使其成为我国保险业服务居民家庭的一个重要形式,并实现对传统保险营销模式的迭代升级。

  围绕“大康养”

  就“大康养”而言,首先,要抓住疫情推动健康管理理念普及和提升的契机,进一步强化“我的健康我负责”的理念,依托产品、技术和服务创新,全面推动手机和可穿戴设备的利用,实现个人健康信息的全面采集、动态分析与专门管理;同时,以“数字生命”为依托,导入“AI家庭医生”技术,配合服务专员和医疗资源,提供个性化和定制化的服务,成为个人和家庭健康管理的得力助手和支持平台。其次,要针对我国社会全面老龄化的特点,以居家养老为重点,以养老保险和长期护理保险为依托,打造家庭、社区和医疗机构一体化“同心圆模式”,提供日间照料、康复护理等服务,打造“半实物给付”新模式。同时,利用可穿戴设备、家联网和远程遥控技术,打造互联互通和智能化的虚拟养老院模式。

  围绕“大农业”

  就“大农业”而言,要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实现农村农业现代化为重点,以稳基本盘为基本诉求,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为指引,以科技创新为依托,全面打造技术融合型服务模式。一是利用遥感技术,全面推行种植保险的“按图承保,按图理赔”模式,提升经营和服务效率,同时,打造服务耕地保护和标准农田建设的新模式。二是全面推广“完全成本保险”“收入保险”“指数保险”“订单保险”“保险+期货”模式,提升农民收入的保险保障水平。三是要关注设施农业和智慧农业带来的改变,通过技术和产品创新,积极参与并保障农业的产业升级。四是要特别关注农村空巢老人、留守儿童、残疾人的实际困难,依托政策性保险产品提供专门化的服务,解决社会治理难题。

  围绕“大科技”

  就“大科技”而言,要以保险服务社会和客户为大背景,以保险经营效率的关键领域和环节为突破口,以科技赋能的“三个更加”(即更加透彻的感知、更加全面的互联互通和更加深入的智能化)为依托,打造全新客户体验和风险管理的新保险。一是要充分利用手机、可穿戴设备和车联网技术,解决风险信息的实时和动态管理,一方面为科学定价提供依据,另一方面为创新风险管理服务提供技术支持。二是要围绕“专精特新”企业的需求,引入风险投资理念,开发能够切实解决科技企业研发创新风险的科技保险产品,提供专门化的经营和服务模式,让科技保险更科技。

  本文原发于:中国保险家

  (本文作者介绍:保险学者,中国人保财险执行副总裁。)

责任编辑:张文

  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文章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财经的立场和观点。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意见领袖”,阅读更多精彩文章。点击微信界面右上角的+号,选择“添加朋友”,输入意见领袖的微信号“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关注。意见领袖将为您提供财经专业领域的专业分析。

意见领袖官方微信
文章关键词: 保险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网络文学盗版一年损失近60亿 侵权模式“花样百出” 香港诊所被曝给内地客人打水货疫苗 给香港人用正品 铁路部门下发买短补长临时办法:执意越站加收50%票款 优速快递董事长夫妻双双身亡 生前疑似曾发生争执 澳大利亚房价暴跌:比金融危机时还惨 炒房团遭赶走 五一旅游前10大客源城市:上海北京成都广州重庆靠前 五一假期国内旅游接待1.95亿人次 旅游收入1176.7亿 华为正与高通谈判专利和解 或将每年付5亿美元专利费 游客在同程艺龙订酒店因客满无法入住 平台:承担全责 花650万美元进斯坦福当事人母亲发声:被录取后捐的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