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产品|总量规模创历史新高、净值化权益品类领跑:市场回顾与2021年趋势展望

金融产品|总量规模创历史新高、净值化权益品类领跑:市场回顾与2021年趋势展望
2020年11月13日 08:24 新浪财经-自媒体综合

股市震荡,需要注意什么?跨年行情,应该如何布局?立即开户,领取福利

来源:中信证券研究

厉海强 刘方 朱必远  赵文荣

       联系人:刘笑天 陈宇奇 王亦琛

金融产品总量规模继2019年企稳回升后,2020年再度确认扩容趋势,净值化品类尤其权益类公募基金领跑,银行理财规模缓慢提升,信托、券商资管、基金子公司专户继续小幅收缩。理财子公司作为新载体推动银行全面提升能力,公募、私募等在基础证券投资上具备比较优势,与银行理财、信托具备较大合作空间。

总体背景:规模创出历史新高,净值化品类尤其权益类公募基金领跑。

2020年上半年,国内金融产品(资管产品)市场规模增加4.3%至119.17万亿元,超越2017年末的高点,实体经济杠杆率跳升支撑市场扩容。传统的净值化品类尤其权益类公募基金领跑;具有一定通道类属性的券商资管、信托和子公司专户规模延续下降趋势,幅度处于3000亿~6000亿元不等。

下半年大资管法规、监管要求继续完善和细化。

资管新规过渡期延长至2021年底。截至2020Q3已有22家银行获得建立理财子公司的行政批复;9月11日证监会起草《关于加强私募投资基金监管的若干规定(征求意见稿)》,10月23日,发布《关于修改〈证券期货经营机构私募资产管理业务管理办法〉的决定》(征求意见稿);公募方面,8月1日起要求新设立开放式基金引入侧袋机制为备用工具,管理人中管理人(MOM)基金继续推进,公募REITs进入最后冲刺阶段,规范销售机构行为的新规办法发布。

银行理财:前三季度规模+7.2%,净值化转型推进。

Q3非保本理财规模25.1万亿,今年以来增加7.2%。净值化转型进一步推进,数量占比近5成。预期收益型产品的收益率下降趋势放缓。14家理财子公司存续产品数量增至2959只。相比理财产品整体,理财子产品的起点更低、投资期限更长。

私募基金:Q3规模估算增至3.4万亿元,头部管理人继续扩容、量化类估算约5200亿。

继Q2突破3万亿元创新高后,证券类私募基金规模Q3单季增长有望再次超3000亿元,估算有望达3.4万亿元,业绩上涨和资金流入共同推动规模增长。50亿元以上私募证券管理人增至约99家;10亿元以上量化类管理人增至88家,量化私募行业整体规模估算达到约5200亿元。证券私募2020年3季度新备案6848只,创历史季度新发记录。

公募基金:今年规模+21%,主动权益领衔发行盛宴。

Q3公募规模升至近18万亿元,较2019年末,主动权益型、混合型、债券型基金规模分别增加14928(+116%)、6576、5053亿元,权益、固收核心品种规模增量均表现不俗。前3季度公募基金发行规模约2.36万亿元,处于历年最高水平,其中主动权益募得1.07万亿。

趋势展望:总量规模长期升势明确,短期仍受压制,各类资管机构合作大于竞争。

总量规模的增长趋势仍受通道类产品压制,依托理财子为载体,银行系资管正在全方位提升能力,但其相对优势更多在贴近客户的领域或固定收益;信托静待新规的冲击;公募、私募、保险资管迎来合作机遇,可望对接银行、信托资金。外资持续介入,有其优势和不足,静待均衡格局形成。

风险因素:

1)因统计口径选择,可能具有重复计算和遗漏,此外,部分数据来自估算;2)行业实际发展可能偏离主观判断。

扫二维码 领开户福利!

免责声明:自媒体综合提供的内容均源自自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并获许可。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新浪立场。若内容涉及投资建议,仅供参考勿作为投资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11-19 艾力斯 688578 --
  • 11-19 健之佳 605266 72.89
  • 11-18 瑞丰新材 300910 --
  • 11-17 声迅股份 003004 --
  • 11-16 东亚药业 605177 31.13
  •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