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惠金融的未来在哪里?
中国银行保险报
11月12日,由人民日报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与中国银行业协会、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联合《中国银行保险报》共同主办的“第三届中国普惠金融创新发展峰会”在京举行。
峰会以“数普惠 新金融”为主题,旨在探讨以数字普惠推动新阶段的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经验,回顾第一个普惠金融发展规划实施历程,展望“十四五”时期普惠金融事业走向。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同时也是我国首部普惠金融发展规划的收官之年。
回顾我国普惠金融事业的发展之路,国务院参事、中国银保监会原副主席王兆星表示,经过多年的实践,我国的普惠金融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效,普惠金融和农民的扶贫、脱贫、致富,小微企业的健康发展,都息息相关。在取得这些成效的同时,也不应忘记:在普惠金融的发展当中,仍然存在着“农户贷款难与银行难贷款并存,农户想要贷与银行不敢贷并存”的现实性问题,这也是下一步我国大力发展普惠金融和深化改革的重点。
他认为,想要解决上述痛点,银行一方面要加强风控水平,另一方面要完善内部的绩效考核激励、评价、奖惩、问责体系,最终在风险可控、商业可持续的前提下,让农户获得更多的金融服务,使普惠金融事业能够取得更新的进展。
《中国银行保险报》首席专家团主席、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理事长李扬也从四个方面概括总结了我国普惠金融事业取得的一系列成绩。
首先,商业性金融、开发性金融、政策性金融、合作性金融分工协调体系的初步建成以及针对农户、小微企业的金融体系的长足发展都体现了我国普惠金融体系正在日益健全。
其次,高达95.65%的全国乡镇银行业金融机构覆盖率和99.2%的行政村基础金融服务覆盖率表明,我国的普惠金融覆盖面持续扩大。
此外,在不断的创新之下,我国普惠金融产品和服务手段日趋多样化。
最后,随着各类金融知识的普及,国内消费者的素质也有了显著提升。
中国银行保险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朱进元认为,正如峰会的主题——“数普惠 新金融”,要真正实现“普”和“惠”,一定离不开金融科技的应用创新,未来的普惠金融一定是数字普惠。
具体来说,普惠金融和数字科技就像是孪生兄弟,金融机构只有使用更多数字化手段触达客户、连接客户,才能提供更精准、更多元、更深入的金融服务。不过,在金融机构紧抓数字化转型,完善数字金融服务的基础设施和生态系统,切实提高服务大众的本领的过程中,也要平衡好数字普惠金融发展中的创新与风险。
因此,他强调:“发展有利于国计民生的普惠金融事业,一定要做到守正创新、行稳致远。政府部门、监管部门、市场主体及行业组织只有同心协力,把控好发展的节奏,才能真正服务好我国的普惠事业。”
峰会同时发布了《中国普惠金融创新报告(2020)》、《中国普惠金融实践案例集锦(2020)》,并揭晓了“中国普惠金融典型案例(2020)”名单。
免责声明:自媒体综合提供的内容均源自自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并获许可。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新浪立场。若内容涉及投资建议,仅供参考勿作为投资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责任编辑:张译文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