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生物行业专题报告:新基建带来的新机遇

医药生物行业专题报告:新基建带来的新机遇
2020年05月09日 11:22 新浪财经-自媒体综合

基金经理PK:董承非、傅鹏博、朱少醒、刘彦春等,谁更值得托付?】买基金就是选基金经理,什么样的基金经理值得托付?哪些基金经理值得你托付?怎么才能选到好的基金经理呢?2020金麒麟最佳基金经理评选,快给你心仪的基金经理投票吧!【投票

来源:未来智库

获取报告请登录未来智库www.vzkoo.com。

一、医药与新基建

医药部分领域或受益于新基建补短板

2018 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提出要加大制造业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 加快 5G 商用步伐,加强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 施建设。这是关于新基建的首次官方正式表述。

从官方首次表述看,新基建可能更偏重于数字化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但随着 2020 年初新冠肺炎的爆发以及宏观经济下行风险加大,新基建 在逆周期调节中预计将承担更重要的作用,同时也被赋予了更广阔的内 涵。

自 2020 年 2 月,中央高层会议多次提及加大“医疗健康” 、“医疗设备” 及“公共卫生服务”等领域的投资建设。2 月 21 日,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 “加大试剂、药品、疫苗研发支持力度,推动生物医药、医疗设备、5G 网 络、工业互联网等加快发展”。

根据今年以来中央的会议精神,本轮基础设施建设不同于以往靠传统基 建项目拉动。随着经济结构转型,未来资本投资将更多投向科技创新领 域,补足未来经济增长的短板,这正是新基建的内涵所在,以 5G、人工 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领域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为代表。虽从狭 义上看,医药卫生与以信息领域为代表的“新基建”的关联度不大,但 在此次疫情的特殊背景下,暴露出来的短板或将成“新基建”中非常重 要的发力点。

我国医疗资源配备相比不足

此次疫情中,除相关防疫物资外,医疗资源(医护人员、床位、医疗设 备、检测试剂等)较为短缺,特别在疫情爆发期,局部地区医疗资源面 临全面挤兑现象,给我国公共卫生体系敲响了警钟。

我国医护人员配备比例相对较低,根据世界银行的统计,2015 年我国每 千人口拥有医生数约为 1.8 人,显著低于欧美日等发达国家水平,仅略 高于中等收入国家 1.3 人的水平。另外从床位配备看,2016 年我国每千 人口拥有床位数约为 4.05 个,也明显低于日本(13.11 个)、韩国( 11.98 个)等亚洲国家,与部分欧洲国家如德国(8.06 个)、法国(6.06 个) 相比也略低。特别在 ICU 床位配备上,我国与国外差距较明显。国外文 献统计显示,2009 年美国每 10 万人口拥有的 ICU 床位已约 34.7 个, 而我国 2017 年才仅为 3.6 个,也显著低于德法等欧洲国家。ICU 床位 的相对不足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对重大公共安全突发事件的应对。

我国卫生投入与相应经济水平匹配度不高

2018 年我国卫生费用总计约 5.91 万亿,同比增长 12%,近几年增速有 所放缓,其中人均卫生费用约 4237 元。从卫生费用占 GDP 的比重看, 我国 2018 年卫生费用/GDP 仅为 6.57%,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较 大。美、法、德基本在 10%以上,其中美国卫生投入较大,卫生费用占 GDP 比重达 17.1%。另外与日韩 2014 年水平相比,我国也还有一定差 距。卫生费用占 GDP 的比重相对较低说明我国的卫生投入与相应的经 济水平还有所不匹配,卫生投入还有待加强。

政府卫生支出比重有所降低

我国卫生费用由政府、社会和个人支出三部分组成。近几年政府卫生支 出占比呈逐年降低趋势,近 2 年占比低于 30%,2018 年约 27.74%,同 期社会卫生支出占比逐年提升。

二、卫生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有望大幅增加

政府卫生支出由中央和地方政府共同承担。按照中央和地方财政支出责 任划分看,地方政府承担了地方所属医疗机构的建设、地方人才队伍的 建设等重要项目,同时支出在全部政府卫生支出中占了绝大部分。2017 年我国财政医疗卫生总支出约 1.45 万亿,其中地方政府财政支出达 1.43 万亿,占比约 99.3%,因此地方政府基本主导了当地的医疗卫生建设。

疫情影响下已有地方政府加大了对相关医疗设备的投入

据报道,监管部门已下发要求,明确 2020 年全年专项债不得用于土地 储备、棚改等与房地产相关领域,同时在原有交通基础设施、能源、农 林水利、生态环保、民生服务、冷链物流设施、市政和产业园区基础设 施等 7 大类领域外,新增了应急医疗救治设施、公共卫生设施、城镇老 旧小区改造等领域项目。我们有理由相信,公共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将成 为未来新基建的一部分发力点。

从今年 3 月以来新发的地方政府债看,大部分新增政府专项债(如河北、 湖南、湖北、安徽等)中均有涉及医疗领域的投资,建设项目主要为当 地医院的改扩建及疫情防控基础设施建设(主要是相关防控医疗设备的 购买)。从涉及金额看,由于医院改扩建涉及土建项目,工程量较大,因 此金额一般较大,视项目大小,单个项目总金额接近亿元及以上,是目 前地方政府医疗卫生基础设施投资建设的重点。

另外在河南省 3 月新增的政府一般债券中,有超过 4 亿的资金投向当地 近 50 个县市区的疫情防控投资项目。河北省在今年 3 月 5-14 期的政府 专项债中也有 6 个县市提出了总共超过 2 亿的针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医疗 设备采购计划。从河北、河南的项目情况看,基本单个县市(含医联体) 疫情防控相关投资额在 1000 万-3000 万左右。

整体看,新冠疫情影响下已经有部分省份加大了相关医疗设备的采购, 我们预计或将成为未来的趋势。虽与医院的改扩建相比,医疗设备的投 资相对较小,但我国有将近 2900 个县级行政区,若其中 50%的县级行政区加大对疫情相关医疗设备的投入(不考虑医院改扩建新增的设备投入), 带来的新增需求也超过 150 亿。

医院建设投入或将明显提升

2017 年我国医院固定资产投资额约 4112 亿元,同比增长 14%。同时截至 今年 3 月,医院类 PPP 项目数量约 344 个,金额约 2370 亿元。2008 年 金融危机后,我国医院类固定资产投资明显加快,随后出现回落,但截 至 2017 年,增速仍在 10%以上。另外从 PPP 项目投资情况看,18 年以 来,项目数量和金额基本保持稳定,19 年 3 季度有所回落,但后续新增 项目延续持续上行趋势。从 2020 年 3 月 PPP 项目看,当月新增项目和金 额明显提高,我们认为在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背景下,卫生事业短板或将推动新增项目投资的大幅增加。

2020 年 3 月以来,据不完全统计,已经有多个地区提出了医院建设规 划。其中,苏州市近日举行的三级三甲医院建设工作的调度会议上,提 出在目前共有三级医院 24 家(三甲医院 7 家)的基础上,未来将加大 财政对公共卫生事业的投入。在“十四五”期间,三级医院数量要力争 增长 50%、增至 36 家,三甲医院要力争新增 10 家,三甲医院增加幅 度 142%。山东省济南市则至少有 4 座大型医院正在规划建设中,惠阳、 宜宾、信阳、乐山 4 地将合计新建、扩建 7 家医院。因此有理由相信,在此次疫情的催化下,越来越多的地方会加入医院建设行列,或将迎来 公立医院建设潮。

医疗设备板块受益于公共卫生基础设施建设

短期看,此次疫情暴露了我国公共卫生建设的短板,特别是基层医疗建 设更显不足。从河北、河南新增专项债和一般债券看,医疗设备的采购 基本以县级及以下医院需求为主(含医联体)。我们整理了河北省 5-14 期民生事业专项债发现,县级医院的医疗设备需求以影像设备彩超、DR、 CT,生命支持设备呼吸机、监护仪,以及 IVD 领域的生化、血气等诊断 设备为主。我们认为相关设备的需求有望在短期内大幅增长,建议关注 相关上市公司,如迈瑞医疗理邦仪器等。

中长期看,医疗设备行业受益于我国公立医院的建设,如新建医院、医 院的改扩建等一般都涉及医疗设备的采购。

我们整理了近期各省专项债中医院的投资情况,受地区、项目情况及医 院情况不同,医疗设备支出在总投资中的占比也不一样。一般而言,医 院建设中资金占比最大的是建筑安装工程费,医疗设备采购费用占比居 次,占比 10%-30%不等。以河北省隆尧县医院建设为例,项目总投资 3.5 亿,其中建筑工程费用约 2.44 亿,医疗设备购置费用 7230 万,占比分 别为 69.7%和 20.7%。而某市公共卫生救治中心项目中,总投资 8 亿, 医疗设备采购约 8000 万,占比约 10%。

据《中国医疗器械蓝皮书(2019)》的统计,2018 年我国医疗设备市场 规模 3013 亿元,同比增长 20%,近几年增速基本维持在 20%附近。由 于部分医疗设备的单价较高且配置需求较刚性,医疗设备细分行业市场 规模在我国整体医疗器械中占比超过 50%。

从具体医疗设备的需求看,影像科、检验科及放疗科等科室对设备依赖 度较高,设备需求量大。另外手术室、重症监护室、麻醉科等也对相关 医疗设备需求较大。卫计委 2016 年发布了《县医院医疗服务能力基本 标准和推荐标准》,对各科室医疗设备的基本配置做了规定,可以看到影 像类、监护类设备在多科室均有需求。

医院相关公共卫生建设有望带动相关设备需求。由于以 MRI、CT、呼吸机 为代表的部分高端医疗设备技术门槛较高,目前仍以进口产品为主,特 别三级医院市场基本被进口品牌占据。随着国产品牌技术的积累,在 CT、 直线加速器、超声刀等领域已有部分国产品牌在二级及以下医院拥有一 定的市场占有率。另外在彩超、监护仪、IVD 生化、发光等领域国产品牌 进口替代率相对较高,因此此次医院相关基础建设有望推动加快进口替 代进程。

三、“互联网+医疗”本身属于新基建

我国互联网医疗行业的发展与信息化建设密切相关,行业的兴起也源于 我国互联网的普及。行业受监管政策影响较大,经过这些年的试点和摸 索,已经逐步走向规范,进一步放开将是趋势。此次新冠疫情凸显了远 程诊疗的优势,政策层面已开始积极落地医保支付等核心支持政策,同 时需求端的渗透率也得到大幅提升。我们认为行业在此次新型基础设施 建设的带动下有望迎来拐点。

政策因素一直是影响行业发展的关键变量

2015 年 7 月,国务院发布了《积极推动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提出 “推广在线医疗卫生新模式,发展基于互联网的医疗卫生服务”,行业迎 来快速发展期,各种商业模式层出不穷,给监管带来了较大的挑战。

2017 年 5 月,网络流传出卫计委签发的《关于征求互联网诊疗管理办法 (试行)(征求意见稿)和关于推进互联网医疗服务发展的意见(征求意 见稿)意见的函》,该意见从互联网诊疗活动准入、医疗机构执业规则、 互联网诊疗活动监管以及相关法律责任等 4 个方面提出了具体的要求,特别界定了互联网诊疗的活动范围——只有医疗机构间的远程医疗服务 和基层医疗机构提供的慢性病签约服务才能进行互联网诊疗活动,其他 形式的互联网诊疗活动不得开展。至此,互联网医疗相关监管政策开始 收紧,行业进入规范发展期。

2018 年 4 月,国务院再次发文,要求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同 年 9 月,卫健委发布《互联网诊疗管理办法(试行) 》、《互联网医院管理 办法(试行) 》、《远程医疗服务管理规范(试行)》等 3 个重磅文件,相 比 2017 年征求意见稿,在“互联网诊疗”的定义、活动范围、名称设置、 医师资质等内容方面,均有所调整改动,部分限制有所放开。特别是对 互联网诊疗的活动范围进行了扩展,从“只有医疗机构间的远程医疗服 务和基层医疗机构提供的慢性病签约服务才能进行互联网诊疗活动”扩 展到“通过互联网等信息技术开展部分常见病、慢性病复诊和“互联网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同时明确互联网诊疗行为和成立互联网医院必 须依托线下实体医疗机构。

2019 年 8 月,《关于完善“互联网+”医疗服务价格和医保支付政策的指导 意见》发布,明确互联网医疗的医保支付政策,即符合条件的线上诊疗 服务经备案后可纳入医保支付范围并按规定支付。医保支付问题的解决 无疑将极大的促进互联网诊疗渗透率的提升。

我们认为在国家明确积极的政策导向下,随着配套政策的完善和监管的 进一步规范,同时关于医保支付、处方流转等核心支持政策的陆续落地, 互联网医疗将迎来快速发展期。

疫情凸显互联网医疗优势,医保政策加快落地

在线医疗在此次疫情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缓解了实体医院就医压力的 同时,避免了物理空间的交叉感染,用户体验明显增强。第三方数据显 示,春节期间,在线问诊领域 APP 日活最高峰达到了 671.2 万人,最大 涨幅接近 160 万人,涨幅 31.28%。阿里健康、好大夫、平安好医生等 在线问诊平台均迎来了流量高峰,无论是新增用户还是活跃用户数都大 幅提升。

由于患者对在线诊疗的需求大幅提升,卫健委多次出台了相关文件明确 支持互联网诊疗的运用,要求在疫情期间要充分发挥互联网医疗服务优 势,大力开展互联网诊疗服务。同时医保局联合卫健委在 3 月 2 日出台 了《关于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开展“互联网+”医保服务的指导意 见》,此次意见是在去年 8 月发布的互联网+医疗服务医保支付框架性指 导意见上的进一步细化,明确提出将符合条件的“互联网+”医疗服务费 用纳入医保支付范围,表明医保支付已开始积极落地。

由于患者对在线诊疗的需求大幅提升,卫健委多次出台了相关文件明确 支持互联网诊疗的运用,要求在疫情期间要充分发挥互联网医疗服务优 势,大力开展互联网诊疗服务。同时医保局联合卫健委在 3 月 2 日出台 了《关于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开展“互联网+”医保服务的指导意 见》,此次意见是在去年 8 月发布的互联网+医疗服务医保支付框架性指 导意见上的进一步细化,明确提出将符合条件的“互联网+”医疗服务费 用纳入医保支付范围,表明医保支付已开始积极落地。

医疗信息化、处方外流等产业链受益

按照中国产业研究院的统计,2019 年我国远程医疗的市场规模约 130 亿 元,同比增长约 30%。而 2018 年我国全部医疗机构总收入约 2.81 亿 元,因此相比线下诊疗,我国远程医疗的规模还较小。我们认为随着各 地信息化建设的加强,在 5G 等先进技术推动下,未来远程医疗将涵盖 更多的服务项目,如远程会诊、远程监护、远程手术等。但作为线下医 疗的重要补充,互联网+医疗健康要更大程度的发挥优势,医保支付、处 方流转等长期困扰行业发展的问题还有待破解。

疫情期间,政策在医保支付、处方流转方面已做了积极的尝试,我们看 到互联网“医+药+险”联系更加紧密,有望更好的带动互联网医疗生态, 若后续政策继续延续或落地,将对相关企业构成重大利好。

互联网医院及医疗信息化。截止 2019 年 11 月,全国已建成的互联网医 院约 148 家左右。建设形式主要有两种:以医院为主导(如浙大附一互 联网医院,四川大学华西互联网医院、广东省人民互联网医院等);以第 三方平台主导(如平安好医生、微医、好大夫等) 。“互联网+医疗健康” 的发展直接对相关互联网医院构成利好。相关标的:港股上市公司平安 好医生。

在疫情之前已经有部分“互联网+医疗健康”示范省发布了建设实施规划, 可以看到 2020 年是重要时间节点,互联网医院的建设和远程医疗的全 面覆盖有助于各省分级诊疗推行及提升当地医疗质量满意度。以四川为 例,2019 年 11 月底,四川省政府发布实施方案,包括以互联网医院建 设数量、远程医疗的覆盖面及电子处方流转试点为主要目标。我们认为 将较大的促进当地互联网+医疗健康的发展。

在此次新冠疫情的影响下,互联网医疗建设有望更加受重视,建设有望 提速。以医院为主导的互联网医院会对外采购信息化服务,以完成相关 的信息化建设,因此受益于互联网医院信息化建设的细分领域有望率先 明确增长。相关标的:卫宁健康创业慧康等。

处方外流+网售处方药产业链。目前政策允许的在线诊疗仅纳入了小部分 医疗服务项目——如部分常见病、慢性病的复诊等,虽部分省市进行了 积极的探索,但诊疗行为中较重要的处方药销售环节还未明确放开。在 此次医保局与卫健委联合发布的《关于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开展 “互联网+”医保服务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指出,鼓励定点医药机构提供 “不见面”购药服务,参保人员可凭定点医疗机构在线开具的处方,在 本医疗机构或定点零售药店配药,并探索推进定点零售药店配药直接结 算,说明处方流转从院内到院外,当地定点零售药店获益。

此外疫情期间,国家印发《国家医疗保障局办公室关于全面推广应用医 保电子凭证的通知》,要求在 2020 年底前,各地实现医保电子凭证在线 上就医购药、公共服务查询和个人参保信息查询等功能,要求各地实现 30%以上本地参保人激活医保电子凭证,每个地级市主要大型药店和至少 1 家医院支持使用医保电子凭证。医保凭证电子化也是互联网医疗生态 中重要的一环,有助于打通医保线上支付,助力处方外流。

处方外流对象可包括线上和线下零售,目前网售处方药未明确禁止,但 规模较小。按照 IQVIA 统计,2018 年我国处方药线下零售和线上零售的 销售占比分别为 12.1%和 0.5%,绝大部分处方药(71.8%)仍在医院销售, 推算线上处方药销售尚不到百亿。并且从目前试点和探索形式看,O2O 仍 是线上售药的主要实现方式。另外由于医保基本为属地管理,且互联网 药店的申请须依托线下实体药店,零售药店特别是龙头药店企业有望利 用其当地医保资质成为院外处方的主要承接者,拿到处方外流市场的主要增量。

整体上看,2018 年我国公立医院药品收入约为 8044.7 亿,其中门诊药 品收入为 3502.4 亿,占比约为 43.5%。虽目前常见病和慢病用药为处方 流转的主要对象,未来有望扩大到整个门诊用药和部分住院用药。参考 欧美等发达国家,医院不设门诊药房,我国还处于探索期,虽处方外流 的规模和开放程度短期难以大规模的放开,但在深化医改、医药分家及 药品零加成的大背景下,处方外流将是必然趋势,对药品销售渠道和模 式将带来较大影响,规模将是数千亿级别以上。

我们认为互联网+医疗健康建设下,线上购药要健康发展,处方流转不可 缺少。中短期以 B2C 模式为代表的传统电商难以撼动线下零售市场,而 在整体处方外流趋势下,线下零售将显著受益,同时线下零售还可通过 O2O 模式承接线上外流处方。建议关注连锁药店龙头企业,如益丰药房 等。

四、投资建议

我国人均医疗资源配备比例较低,同时卫生投入与相应经济发展水平匹 配度也不高,此次疫情极大的暴露了我国公共卫生基础设施建设的短板。我们认为在新基建的推动下,以医院建设和疫情防控设备采购为代表的 补短板投资有望迎来高峰期。同时“互联网+医疗健康”本身就是新基建 中的一环,叠加疫情下在线诊疗相关政策推动,我们认为该细分领域的 发展有望在监管鼓励、配套政策完善下迎来拐点。

1.疫情影响叠加经济下行风险,医院建设预计将是未来地方政府投入的 重点。医疗设备投资在医院投资中不可或缺,样本研究显示投资金额占 比约 10%-30%不等。我国目前在以 CT、MRI 为代表的高端装备进口替 代率还较低,但也有国内品牌在积极突破,如在 CT、超声刀领域已有国 产品牌在二级及以下医院占据一部分市场份额。随着国内品牌的技术积 累,高端医疗装备自主可控将是必然趋势。另外在超声、监护、IVD 生 化及免疫领域已开始进口替代进程,政府采购有望向国产品牌倾斜,将 加速进口替代。我国医疗设备市场规模超 3000 亿,细分领域较多,进口 替代还有较大空间,建议关注以迈瑞医疗、鱼跃医疗为代表的医疗器械 龙头。

2.在 3 月新增政府债券项目中,河北、河南等省份多个县市已加大了防 疫设备的采购,其中河南超过 50 个县市提出了相关需求,涉及金额超过 4 亿。我们预计或将成为未来的趋势。虽与医院的改扩建相比,医疗设 备的投资相对较小,但我国有将近 2900 个县级行政区,若其中 50%的 县级行政区加大对疫情相关医疗设备的投入(不考虑医院改扩建新增的 设备投入),带来的新增需求也超过 150 亿。中短期政府对相关疫情防 控设备需求有望提升,建议关注迈瑞医疗、理邦仪器等。

3. 远程医疗在此次疫情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互联网医疗建设有望更加受 重视,建设有望提速。以医院为主导的互联网医院会对外采购信息化服 务,以完成相关的信息化建设,因此受益于互联网医院信息化建设的细 分领域有望率先明确增长。相关标的:卫宁健康、创业慧康等。

4.医保支付、处方流转等长期困扰互联网医疗发展的问题有望在政策推 动下逐步解决。我们认为中短期以 B2C 模式为代表的传统电商难以撼动 线下零售市场,而在整体处方外流趋势下,线下零售将显著受益,同时 线下零售还可通过 O2O 模式承接线上外流处方。参考欧美发达国家,处 方外流市场有望达到数千亿级别,是推动线下连锁发展的长期逻辑,建 议关注以益丰药房为代表的药店龙头。

……

(报告观点属于原作者,仅供参考。报告来源:国开证券)

获取报告请登录未来智库www.vzkoo.com。

免责声明:自媒体综合提供的内容均源自自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并获许可。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新浪立场。若内容涉及投资建议,仅供参考勿作为投资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医药生物 医疗 新冠肺炎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05-18 三人行 605168 60.62
  • 05-14 盛视科技 002990 --
  • 05-14 长源东谷 603950 15.81
  • 05-12 奥特维 688516 --
  • 05-11 威奥股份 605001 16.14
  •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