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来源:源达
主要内容
- 机构调研热门公司梳理
近30天机构调研数前二十的热门公司有澜起科技、水晶光电和心脉医疗等,近7天机构调研数前二十的热门公司有奇安信-U、天奈科技和博众精工等。上述公司中机构评级家数大于或等于10家的公司合计有20家。20家公司中有11家公司已发布2024年半年度业绩预告,其中2024年半年度归母净利润出现正增长的公司有澜起科技、水晶光电、心脉医疗、晶晨股份、兆驰股份、中际旭创、明阳电气、广电计量和明泰铝业。
近一月来外资机构调研次数较多的公司有华测检测、比亚迪和埃斯顿等。其中和内资机构调研热度重合度高的公司有中际旭创和心脉医疗等。
- 投资建议
建议关注机构调研热度高且业绩表现较佳的公司:
1)澜起科技:公司是内存接口芯片领军企业,并和三星、海力士和美光等全球头部存储厂商建立了稳定合作关系,未来有望受益存储行业复苏。
2)水晶光电:公司深耕光学领域二十多年,已构成具备长期增长力的多元化布局,有望受益消费电子和汽车电子行业发展机遇。
3)心脉医疗:公司是港股公司微创医疗的控股子公司,主要负责主动脉及外周血管介入医疗器械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公司持续推出具有竞争力的新产品,并开拓海内外市场。
4)晶晨股份:公司是国内音视频SOC的领军企业,并逐步将业务拓展至WiFi和汽车电子等领域,已形成五大产品线,产品用于家庭、汽车、办公等行业。
5)中际旭创:公司是全球光模块行业的领军企业,并持续拓展高速光模块产品。公司已推出800G光模块产品,并积极布局CPO和LPO等新技术。
6)广电计量:公司是综合性的国有第三方计量检测服务机构,业务包括计量、可靠性与环境试验、电磁兼容检测、化学测试、食品检测、环保检测、EHS评价咨询等业务。
7)中控技术:公司是流程工业智能控制解决方案领域的领军供应商。公司多项智能控制软件均在国内市场市占率保持多年第一。
风险提示
资本市场发生波动的风险、上市公司业绩不达预期的风险。
一、机构调研热门公司梳理
近30天机构调研数前二十的热门公司有澜起科技、水晶光电和心脉医疗等,近7天机构调研数前二十的热门公司有奇安信-U、天奈科技和博众精工等。上述公司中机构评级家数大于或等于10家的公司合计有20家。20家公司中有11家公司已发布2024年半年度业绩预告,其中2024年半年度归母净利润出现正增长的公司有澜起科技、水晶光电、心脉医疗、晶晨股份、兆驰股份、中际旭创、明阳电气、广电计量和明泰铝业。
表1:近30天机构调研次数前二十公司排名(2024/06/26-2024/07/26)
股票代码 |
公司名称 |
机构调研次数 |
股票代码 |
公司名称 |
机构调研次数 |
688008.SH |
澜起科技 |
402 |
600570.SH |
恒生电子 |
161 |
002273.SZ |
水晶光电 |
364 |
688167.SH |
炬光科技 |
152 |
688016.SH |
心脉医疗 |
250 |
688331.SH |
荣昌生物 |
150 |
300294.SZ |
博雅生物 |
234 |
002429.SZ |
兆驰股份 |
150 |
002648.SZ |
卫星化学 |
220 |
300790.SZ |
宇瞳光学 |
145 |
688062.SH |
迈威生物-U |
213 |
688561.SH |
奇安信-U |
145 |
002970.SZ |
锐明技术 |
184 |
688777.SH |
中控技术 |
137 |
688183.SH |
生益电子 |
179 |
300308.SZ |
中际旭创 |
133 |
688099.SH |
晶晨股份 |
175 |
688366.SH |
昊海生科 |
125 |
603883.SH |
老百姓 |
172 |
002727.SZ |
一心堂 |
122 |
资料来源:Wind,源达信息证券研究所
表2:近7天机构调研次数前二十公司排名(2024/07/22-2024/07/26)
股票代码 |
公司名称 |
机构调研次数 |
股票代码 |
公司名称 |
机构调研次数 |
688561.SH |
奇安信-U |
145 |
601231.SH |
环旭电子 |
51 |
688116.SH |
天奈科技 |
111 |
601677.SH |
明泰铝业 |
48 |
688097.SH |
博众精工 |
108 |
603665.SH |
康隆达 |
38 |
300308.SZ |
中际旭创 |
94 |
002429.SZ |
兆驰股份 |
37 |
301291.SZ |
明阳电气 |
65 |
688618.SH |
三旺通信 |
37 |
688772.SH |
珠海冠宇 |
64 |
300113.SZ |
顺网科技 |
36 |
002967.SZ |
广电计量 |
60 |
300825.SZ |
阿尔特 |
35 |
300168.SZ |
万达信息 |
58 |
836247.BJ |
华密新材 |
33 |
300218.SZ |
安利股份 |
55 |
001212.SZ |
中旗新材 |
28 |
300352.SZ |
北信源 |
53 |
300969.SZ |
恒帅股份 |
28 |
资料来源:Wind,源达信息证券研究所
我们对澜起科技、水晶光电、心脉医疗、晶晨股份、中际旭创、广电计量和中控技术七家公司进行了发展逻辑简单梳理和财务数据整理:
表3:部分业绩存在亮点的公司简介
公司 |
简介及财务数据(2023年&2024Q1) |
澜起科技 |
公司是内存接口芯片领军企业,可以提供DDR2至DDR5等主流内存接口芯片,并和三星、海力士和美光等全球头部存储厂商建立了稳定合作关系,未来有望受益存储行业复苏。2024年上半年公司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5.8-6.2亿元,同比+612.73-661.59%。 |
水晶光电 |
公司深耕光学领域二十多年,已构成具备长期增长力的多元化布局。公司目前具有光学元器件、薄膜光学面板、半导体光学、汽车电子(AR+)和反光材料五大业务板块,有望受益消费电子和汽车电子行业发展机遇。2024年上半年公司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4.0-4.5亿元,同比+125.45%-153.64%。 |
心脉医疗 |
公司是港股公司微创医疗的控股子公司,主要负责主动脉及外周血管介入医疗器械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公司持续推出具有竞争力的新产品,并开拓海内外市场,主动脉和外周业务保持高速增长。2024年上半年公司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3.9-4.2亿元,同比+40%-50%。 |
晶晨股份 |
公司是国内音视频SOC的领军企业,并逐步将业务拓展至WiFi和汽车电子等领域,已形成五大产品线,产品广泛用于家庭、汽车、办公等行业。未来汽车电子等领域有望给公司带来充足增量,此外公司主业出海顺利,海外份额稳步提升。2024年上半年公司预计实现营收30.16亿元,同比+28.32%;归母净利润/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为3.62/3.40亿元,同比+95.98%/+115.29%。 |
中际旭创 |
公司是全球光模块行业的领军企业,并持续拓展高速光模块产品。公司已推出800G光模块产品,并积极布局CPO和LPO等新技术。在AI算力建设加速情况下,公司已成为北美重点客户的高速光模块的长期供货商。2024年上半年公司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21.5-25.0亿元,同比+250.30%-307.33%。 |
中控技术 |
公司是流程工业智能控制解决方案领域的领军供应商。公司多项智能控制软件均在国内市场市占率保持多年第一。公司向中东、东南亚等新兴市场拓展,未来海外业务有望成为新的增长点。此外公司即将发布首个用于自身行业的AI大模型,核心竞争力保持强劲。2024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收17.38亿元,同比+20.25%,归母净利润为1.45亿元,同比+57.39%。 |
广电计量 |
公司是综合性的国有第三方计量检测服务机构,业务包括计量、可靠性与环境试验、电磁兼容检测、化学测试、食品检测、环保检测、EHS评价咨询等业务。2024年公司加强费用管控力度、收缩亏损业务板块,经营质量持续提升。2024年上半年公司预计实现营收13.00-14.00亿元,同比+5.61%-13.74%;归母净利润0.75-0.85亿元,同比+24.66-41.29%。 |
资料来源:Wind,源达信息证券研究所
近一月来外资机构调研次数较多的公司有华测检测、比亚迪和埃斯顿等。其中和内资机构调研热度重合度高的公司有中际旭创和心脉医疗等。
表4:近30天外资机构调研次数前十公司排名(2024/06/26-2024/07/26)
股票代码 |
公司名称 |
机构调研次数 |
股票代码 |
公司名称 |
机构调研次数 |
300012.SZ |
华测检测 |
5 |
300308.SZ |
中际旭创 |
2 |
002594.SZ |
比亚迪 |
3 |
688213.SH |
思特威-W |
2 |
002747.SZ |
埃斯顿 |
3 |
002595.SZ |
豪迈科技 |
2 |
601229.SH |
上海银行 |
3 |
688789.SH |
宏华数科 |
2 |
300124.SZ |
汇川技术 |
3 |
688016.SH |
心脉医疗 |
2 |
资料来源:Wind,源达信息证券研究所
二、重点公司机构调研公司摘录
在上述梳理出的值得关注的重点公司中,我们摘录了其近期披露的部分机构调研公告信息供大家参考:
表5:澜起科技机构调研公告摘录(2024/07/12)
股票代码 |
公司名称 |
公告时间 |
688008.SH |
澜起科技 |
2024/07/12 |
公告内容摘录: Q、DDR5世代,在当前的单台通用服务器中,公司可提供产品的价值量较DDR4世代有多大幅度提升?提升的原因有哪些? A、假设不考虑MRDIMM,DDR5世代,目前在单台通用服务器中,公司可提供的相关产品价值量大约是DDR4世代的2倍~3倍,推动其增长的主要因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DDR5世代单台通用服务器平均搭配内存模组的数量较DDR4世代有所提升,内存接口芯片需求量和内存模组数量呈线性相关;二是DDR5内存接口芯片的平均销售价格较DDR4内存接口芯片有较大幅度提升;三是DDR5世代公司还可以提供三种内存模组配套芯片(SPD、TS、PMIC)。 Q、在一台主流AI服务器中,公司目前以及将来可以提供的产品有哪些?价值量有多大提升? A、AI服务器通常需要更高的算力、更大的内存、更高的带宽以及更快的传输,因此也需要更多的高速互连芯片。在当前主流AI服务器里,公司可提供的主要产品包括内存接口芯片、内存模组配套芯片、PCIeRetimer芯片等;随着MRDIMM及CXL内存扩展逐步在下游开始应用,公司在未来的AI服务器里,可提供的产品包括内存接口芯片(含RCD及高带宽内存接口芯片MRCD/MDB)、内存模组配套芯片、PCIeRetimer、MXC芯片等,无论是产品种类,还是产品价值量,均有大幅提升。 Q、2024年第二季度,公司内存接口芯片的迭代进度以及下半年的预期? A、随着DDR5下游渗透率提升且DDR5子代迭代持续推进,2024年上半年公司DDR5第二子代RCD芯片出货量已超过第一子代RCD芯片;公司的DDR5第三子代RCD芯片预计将从今年下半年开始规模出货。DDR5子代持续迭代有助于相关产品维系平均销售价格及毛利率。 Q、公司PCIeRetimer芯片第二季度继续快速增长,如何看待PCIeRetimer未来的市场空间?公司目前该产品的市占率情况以及未来的趋势? A、PCIeRetimer芯片将在未来几年为公司贡献新的业绩增长点,增长因素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AI服务器需求增加。一台典型的配置8块GPU的主流AI服务器需要8颗或16颗PCIeRetimer芯片。未来,PCIeRetimer芯片的市场空间将随着AI服务器需求量的增加而持续扩大。2、市场份额提升。由于澜起自研该产品核心底层技术SerDesIP,因此在产品时延、信道适应能力等方面具有竞争优势,澜起科技的PCIeRetimer芯片正在获得越来越多客户及下游用户的认可,并持续导入下游用户的AI服务器采购新项目。2024年第一季度,公司的PCIeRetimer芯片单季度出货量约为15万颗,2024年第二季度,公司的PCIeRetimer芯片单季度出货量约为30万颗,目前公司在手订单稳定增长,成长态势良好。3、PCIe5.0生态逐步渗透。PCIeRetimer芯片是未来数据中心领域重要的互连芯片,可用于CPU与GPU、NVMeSSD、Riser卡等典型高速外设的互连。目前行业正在由PCIe4.0向PCIe5.0迁移,同时传输速率从PCIe4.0的16GT/s翻倍至PCIe5.0的32GT/S,未来需要用到PCIeRetimer芯片的场景会越来越多。目前,全球实现量产并出货PCIe5.0Retimer芯片的供应商主要是两家,公司的PCIeRetimer芯片第二季度出货量实现环比翻倍成长,市占率显著提升。 Q、公司PCIe6.0Retimer芯片的研发计划和进展? A、公司预计于2024年完成PCIe6.0Retimer芯片工程样片的流片和样品制备,目前相关研发工作按计划推进。 Q、MRCD/MDB芯片第二季度销售快速增长,请问该产品更大规模的上量预计在什么时候?公司在这个产品上有哪些优势?公司第二子代MRCD/MDB芯片的研发计划? A、目前,搭配澜起MRCD/MDB芯片的服务器高带宽内存模组已在境内外主流云计算/互联网厂商开始规模试用。2024年第一季度,公司的MRCD/MDB芯片单季度销售额超过人民币2,000万元;第二季度销售额超过人民币5,000万元。根据公开信息,支持高带宽内存模组MCRDIMM的服务器CPU平台预计在今年第三季度发布,随着相关平台在下游开始应用,将带动MRCD/MDB芯片需求的增长。由于一根MCRDIMM标配一颗MRCD及10颗MDB芯片,因此公司在该高带宽内存模组上可提供的芯片价值量较传统RDIMM显著增加,MRCD/MBD芯片将为公司带来新的成长空间。根据公开信息及客户反馈,目前全球可以提供DDR5第一子代MRCD/MDB芯片(支持速率为8800MT/S)的供应商为2家。澜起牵头制定MDB芯片国际标准,研发进度行业领先,产品的技术表现具有竞争优势。公司预计于2024年完成DDR5第二子代MRCD/MDB芯片工程样片的流片。 Q、随着新型高带宽内存模组即将在下游开始应用,在AI服务器上是否对RDIMM和LPDDR这类主内存形成一定的技术优势? A、RDIMM和MRDIMM(部分CPU厂家支持的第一代产品也被称为MCRDIMM)都属于服务器DRAM内存模组,RDIMM具有大容量、可扩展等优势,是当前通用服务器及AI服务器主内存的主流方案;MRDIMM是一种更高带宽的服务器新型内存模组,目前尚未在下游规模应用。LPDDR目前主要用于笔记本电脑、手机等设备的主内存,并在部分服务器架构中作为主内存,三者在容量、带宽、可扩展等方面各有其特点。在某服务器CPU架构中,LPDDR5可支持的系统理论最高带宽较RDIMM略高,但其可支持的系统最大内存容量仅为RDIMM的1/8。MRDIMM的带宽显著高于LPDDR5,并且将保持其作为内存模组的可扩展性、大容量的优势。在人工智能时代,对服务器系统主内存的选择将愈加需要兼顾带宽和容量,由于MRDIMM同时具有高带宽和大容量的优势,且生态兼容性更好,预计在AI、高性能计算等领域有较大需求。因此,MRDIMM将在人工智能时代发挥重要作用,有望成为AI服务器系统主内存的优选方案。 Q、第二季度,CKD芯片的销售收入达到1000万元,请问CKD芯片什么时候更大规模上量? A、当DDR5数据速率达到6400MT/s及以上时,PC端的内存模组(如台式机的CUDIMM和笔记本电脑的CSODIMM)需采用专用的时钟驱动器芯片(CKD)。由于AIPC需要更高带宽的内存提升整体运算性能,如AIPC应用加速,或将进一步提升对更高速率DDR5内存的需求,从而加快客户端新PC平台及CKD芯片未来的上量节奏和整体需求量,公司有望持续受益于该产业趋势。公司于今年4月在业界率先试产CKD芯片,该产品已从今年第二季度开始规模出货,单季度销售收入首次超过1,000万元人民币。目前主要是相关内存模组厂商的备货需求,根据公开信息,支持DDR5-6400内存模组的客户端CPU平台将于今年下半年发布,CKD芯片将跟随相关CPU平台的上市而逐步上量,预计将于明年实现更大规模出货。公司在该领域研发领先,产品具有较强竞争力。 Q、在内存池化领域,大概需要多少颗MXC芯片? A、目前根据部分厂商推出的内存池化相关原型机,一台用于内存池化的服务器可以配16颗MXC,可以为多个计算节点提供内存池服务。 Q、从产业的角度来看,CAMM模组有望取代LPDDR,成为桌面端内存新的主流解决方案,请对公司相关产品会有哪些影响? A、据公开信息,CAMM(compressionattachedmemorymodule,压缩附加内存模组),是一种新型的内存模组,目前主要规划用于笔记本电脑,该新型内存模组对相关芯片的影响如下:第一,现有笔记本电脑的内存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SODIMM内存模组,DDR5SODIMM需要一颗SPD芯片和一颗PMIC芯片;一种是直焊式LPDDR,其直接焊接在主板上,不需要SPD芯片和PMIC芯片。CAMM是模组形式,需要搭配一颗SPD芯片和一颗PMIC芯片,如果未来CAMM广泛用于笔记本电脑,将增加对SPD芯片和PMIC芯片的需求。第二,CAMM按照存储介质分为两种:一种使用DDR5DRAM,另一种使用LPDDR5。其中针对使用DDR5DRAM的CAMM,当数据速率达到6400MT/S及以上时,也可能会需要CKD芯片,将增加对CKD芯片的市场需求。 Q、2024年第二季度,公司预计的互连类芯片产品线毛利率已经提升到63%~64%,相较于第一季度的60.93%环比进一步提升,请问主要原因是什么?这个产品线未来的毛利率趋势如何预估? A、由于较高毛利率的DDR5内存接口芯片及AI高性能运力芯片新产品销售收入占比提升,推动公司互连类芯片毛利率在第二季度提升至63%-64%。随着公司可销售的互连类芯片产品越来越多,互连类芯片产品线毛利率更多体现了多款产品的综合毛利率水平,与公司当期销售的产品结构相关。根据毛利率水平,相关产品分两大类:1、相比互连类芯片产品线毛利率,DDR5内存接口芯片及AI高性能运力芯片新产品(MRCD/MDB、PCIeRetimer、CKD、MXC)的毛利率水平更高;2、DDR4内存接口芯片已进入产品生命周期后期,部分内存模组配套芯片是公司与合作伙伴合作研发的,需要分享一定的产品毛利,因此相关产品毛利率相对较低。随着DDR5渗透率持续提升及AI高性能运力芯片新产品规模出货带来的收入占比提升,互连类芯片产品线毛利率水平未来有望保持在较高水平。 |
资料来源:Wind,源达信息证券研究所
表6:水晶光电机构调研公告摘录(2024/07/12)
股票代码 |
公司名称 |
公告时间 |
002273.SZ |
水晶光电 |
2024/07/12 |
公告内容摘录: Q、请问北美大客户在光学是否会持续升级,公司为大客户配套的产品品类和份额是否还有提升的可能性? A、过去北美大客户一直是水晶非常重要的合作伙伴,在合作上有以下几点值得各位投资者朋友关注:第一,涂覆滤片产品,北美大客户在过去已经完成前摄后摄的全升级,国产化具有巨大的市场空间,目前公司已经获取直接大客户合作的机会,实现供应链的突破为客户提供有竞争力方案,成长空间值得展望;第二,四重反射棱镜产品我们已经看到24年机型的下沉,相信这款新产品未来将持续为我们带来较好的业绩支撑;第三,薄膜光学面板,公司将继续保持竞争力,作为未来重要的业务基石,通过降本增效保持稳定增长;第四,AI引进、人工智能的发展,智能感知一定会为光学带来更多需求,相信人工智能会带来更多光学升级的想象空间。 Q、在反射光波导方案大批量量产中,是否还会有竞争力的对手? A、首先AI大模型推动了AR产业的发展,相信是大家的共识。全球的科技巨头全方位投入硬件升级,硬件会迅速成熟,AR眼镜作为AI最佳的载体可能从智能手机的伴侣逐步到畅想的替代智能手机的场景。现在智能手机市场十多亿部的市场量级,而AR眼镜的市场需求发展到十亿量级一定需要时间。在这样的市场体量下,我们认为很大可能是会多种技术路线并行或者串行,我们也很乐意看到友商共同成长。水晶的核心优势一直是大规模量产制造,而反射光波导高性价比、大规模的全球性的量产难题我们希望在1-2年能够得到突破。当然衍射光波导的布局我们也进行了很多年,我们会继续沉淀。除此以外,在AR眼镜时代除了价值量很高的波导片,也要用到大量的手机上的传感元件,在元宇宙光学领域,手机元器件的平移应用会顺畅地启动。因此AR眼镜时代水晶已取得很好的战略卡位,无论反射光波导还是衍射光波导水晶都会保持持续关注。 Q、二季度公司微棱镜业务增长是源于客户提前备货还是自身份额的提升? A、去年开始微棱镜产品开始量产,但是量产节奏较晚,今年供应链已经成熟,量产提前,因此微棱镜业务在二季度的销售中就有体现。在份额上公司一直是微棱镜的第一大供应商,今年份额也会有所提升。 Q、对于微棱镜技术,请问未来大客户技术的确定性如何?是否有升级的可能性? A、大客户对微棱镜规划非常充分,现在量产的产品也是在几年前就已经在配合客户开发,后续的技术路径也已经在规划。微棱镜可以实现远距离拍摄的清晰成像,但是产品的性能还有持续优化和迭代的空间,目前可以看到25年不会有很大的变化,未来几年还需要持续跟进。产品的优化和迭代对技术开发能力要求非常高,可能有非常大的挑战,但是相信未来在技术迭代上我们能够跟上并承担大批量量产。对于安卓的潜望式棱镜我们也将保持持续关注。 Q、请问关于光波导公司是否有可能除了制造和代工,向解决方案延伸? A、水晶在光波导的研究从一开始就不是单纯的制造商。事实上水晶在光机设计和光学设计有全套经验的,2009年我们就通过光机的代工切入AR领域,到现在我们有能力做光机,更有能力做光波导。但是我们认为反射光波导要成为未来的主流技术,它的大规模、高效率、低成本、高质量的量产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这个难题必须先解决,但是在解决这个的同时,事实上在对材料、设计、光机以及整个光学系统设计水晶从没有停止,只不过当前要先把量产的难题解决。事实上我们对反射、衍射的研究是全方位的。 Q、请问公司车载业务对海外市场的定位如何?公司怎么看AR-HUD后续技术路线的迭代升级? A、水晶进入车载业务领域仅仅3年时间,但是我们成长很快。水晶做AR-HUD的初衷做更高层次的技术,并在AR-HUD的基础上降维打击做W-HUD,这是我们的底层思考。我们认为AR-HUD将会成为汽车的标配,车载业务成长为水晶AR大格局的分支。因此对于海外客户的开拓我们非常重视。前两周我们也被邀请到海外客户的全球供应商大会,上千家供应商只有50家被邀请,全球供应商中只有15名被提及,这之中就有我们水晶。和客户接触短短一年时间就取得客户的高度认可,是由于水晶在品牌、服务、技术方面的卓越贡献。我们也得到了德国、日本等大客户的邀请,参与他们的竞标。但是汽车领域和消费电子不一样,项目转定点的确需要时间,大家可以对车载业务的进展保持持续关注。对于技术路径,目前还是以TFT方案为主,但是未来LCOS等高端方案的AR-HUD我们都会参与其中。对于技术路径的升级,我们要解决客户几个痛点,比如尺寸限制、3D效果等等,这些在未来技术升级上都已经有所规划。总结一下,对于车载业务我们的结构进一步优化,包括我们的客户结构和技术结构。当前车载国内市场内卷,但是我们依然对车载业务的长远发展具备信心,对供应链降本具备信心,并且对HUD渗透率的提升保持信心。 Q、请问公司近两年的资本开支情况?5%-6%的研发费用率能否支撑公司的研发需求? A、2024年半年度业绩预告已经披露,公司扣非净利润增速远大于净利润增长,主要是消费电子产业链正在复苏,成长趋势明显。去年全年公司的研发费用率大概为8%左右,高于往年的平均水平,主要是由于微棱镜项目的研发投入。到今年一季度公司的研发费用率大约为6%,回复了较为正常的水平。今年在降本增效大基调下,我们研发费用率控制在5%-6%,但是对重点项目依旧保持饱和投入,特别是在一号工程上的投入。但是对公司存量的传统业务,通过内部挖掘,我们对存量业务的投入相对是比较克制的。所以总体来讲,我们的研发费用和资本性开支,我们要科学控制投入比例,但是总体预算上有所控制。 Q、请问光波导的量产是否有往海外企业转移的风险? A、水晶作为中国企业,在大批量量产能力上是有非常大的强有力优势的,而反射光波导的卡脖子难题就是大规模、高性价比、低成本的量产性,当然全世界的公司都会共同参与解决这个难题,但是我们认为我们的技术沉淀和战略卡位都具备较好的优势。 Q、请问公司如何看待塑料棱镜的布局和竞争力? A、关于塑料棱镜的问题,首先请各位投资者朋友们确认时间点,作为微棱镜的核心供应商,24、25年的方案是很清晰,将延续23年供应链的格局和方案。目前我们了解到塑料棱镜的进展还在开发阶段,量产仍旧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而且即使在顺利的情况,从研发到量产也要若干年时间。玻璃方案在材料性能上具有不可替代性,是塑料棱镜无可比拟的优势,因此在高端机种应用是具有非常高确定性的。塑料棱镜最大的优势就是降本,但是随着工艺进步和效率提升,玻璃微棱镜的成本也会快速下降,未来在价格上我们也会去支持大客户,那么塑料棱镜的吸引力会进一步降低。综合以上几点,我们认为塑料棱镜还非常遥远。 |
资料来源:Wind,源达信息证券研究所
表7:心脉医疗机构调研公告摘录(2024/07/04)
股票代码 |
公司名称 |
公告时间 |
688016.SH |
心脉医疗 |
2024/07/04 |
公告内容摘录: Q、在收购完成后,原有OMD研发、销售体系和心脉现有的体系整体的整合与定位? A、心脉医疗和Lombard的合作从2017年开始,至今已经合作快7年了。一开始我们合作OEM代加工,后面是项目注册、销售等,现在我们也在开始Castor®以及下一代Cratos®在欧洲的临床等的合作,双方各个部门之间都有很好的沟通机制,相互间的信任关系也都已建立好。早在2022年3月,我们就有了第一次的投资,所以双方的关系也是绑定的越来越深的。Lombard产品有它的强项,和我们的产品有很强的互补。Aorfix™有90度的,我们的是三款产品都是小于等于60度的;AlturaTM Double-D的设计可以适应高低肾动脉,大部分人都是高低肾动脉的,可以充分利用瘤颈。同时它的技术特点也很强,包括自动缝合技术、抛光工艺等,技术上也有很多协同。 Lombard主要销售来自欧洲、日本,还有一些南美亚太等,其中,欧洲和日本两个区域销售贡献最大,这两个区域的渠道、本地化队伍非常强的。现在心脉和Lombard之间已经有很多协同了,心脉的产品在欧洲也是他们帮忙推广的,在日本的渠道和注册都是他们的团队做的。 此次收购完成后,未来在Lombard优势的国家和区域,会更多的让Lombard去主导市场推广工作,去做一些市场调研的工作以及推动产品注册获批、商业化推广的工作。心脉自己优势的区域包括韩国、泰国、新加坡等亚太区域和包括南美部分区域,在这次收购完成后,我们会综合去做一些调整,比如,有些地区心脉和Lombard都有经销商,但没有一个很好的协同,之后会更好地去做整合。 Q、后期对OMD现有管理层的调整? A、管理层基本不会有太大的调整,双方有7年合作,供应链、销售、财务各个团队,包括CEO,等都有很好的沟通机制,团队不会发生很大变化。心脉更多是制定战略方向、年度预算,执行层面还是让OMD团队去做。 Q、海外并购的标的人员构成?研发、销售的分布?收购后,公司海外渠道和微创的海外渠道是否有进一步协同? A、并购标的的团队主要由生产、研发、销售等部门构成,销售人员数量较多些,主要是直销,分布在德国、西班牙、意大利等国家。 海外渠道:未来心脉和OMD主要都是自己来做,我们两家都是做大支架起家的,对客户、产品、手术有更深刻地理解,OMD 从1994年开始做的,心脉从2000年初开始的,双方都比较专业。微创的海外团队更多专注于微创自身产品的全球化销售,冠脉起家。 未来合作模式和现在差不多,个别国家若OMD和心脉没有触及的、没有资源,如果微创医疗海外团队有资源,可能会让他们去做市场。目前心脉和OMD在海外主流的欧洲、亚太、南美等主要国家等都做进去了,未来跟微创集团的合作会局限在现在一些相对比较小的市场。 Q、如何看待OMD 2-3年甚至更长维度对于心脉收入的贡献,有哪些比较重要的产品? A、海外主要是腹主患者比较多,尤其是欧洲,从收入贡献额度占比来说肯定还是AorfixTM和Minos®这两个腹主产品,Minos®是比较经典的腹主支架,AorfixTM很大的亮点是瘤颈角度90度,复杂的腹动脉瘤手术占比在30%左右,所以两个是很好的互补的产品。 从增速来说,欧洲市场定制空间非常大,AlturaTM它的下一代产品Altura Fenestration开窗支架前两三年是用定制化方式销售,缺点是没办法备货,来一个做一个,没办法快速起量。今年会去申请CE注册,明年拿到证之后,它的开窗产品就可以进行备货,对欧洲定制市场的渗透会有帮助。 心脉Castor®和Cratos®这两个定制化产品已经获证,Cratos®两周前刚拿到CMD认证(也是在Lombard的帮助下); Castor®是 22年就获证了,去年我们植入了近200根,因为价格比较好,所以销售贡献比较快。定制是我们未来很重要的一条线,包括Hector®三分支支架今年在欧洲完成了第一例定制化销售,未来定制是重要的帮助公司建立自主品牌的方式。 另外,已经在计划中的Talos®在今年年底或明年年初拿证,这些新产品部分已经拿证,有些半年到一年内获批,对未来2-3年收入会起到重要贡献,未来我们也会有更多主动脉和外周产品进入欧洲市场。 Q、OMD这家公司在欧洲经营比较长时间了,这家公司过去亏损的主要原因?后续盈利预期? A、OMD确实历史比较长,也在NASDAQ上市过,后来因生产成本等原因导致的亏损退市和重组、长期亏损。 2021年开始OMD慢慢步入正轨。OMD 2023年整体销售收入人民币111,528,819.30元,在欧洲占比67.12%,在日本和其他海外市场占比22.3%和10.58%。Lombard自有产品AorfixTM全球已覆盖23个国家的149家医院,其中欧洲已覆盖15个国家的68家医院,该产品2023年临床使用941例,预计未来5年临床用量累计将超过6,000例;AlturaTM产品已覆盖全球19个国家的79家医院,其中欧洲已覆盖15个国家的52家医院,该产品2023年临床使用240例,预计未来5年累计用量将超过2,000例;Altura Fenestration产品目前在欧洲以定制化模式覆盖9个国家的15家医院。OMD最近2-3年盈利状况也在好转,22年亏损金额人民币24,829,253.16元,23年亏损金额已缩减到4,179,451.03元。预计于2024年度实现扭亏为盈,其经营业绩于2024年迎来盈利拐点。 欧洲市场是公司国际化拓展的重要市场。结合行业市场报告及公司内部收集的信息,预计欧洲主动脉覆膜支架市场规模将于2029年达到约8.24亿美元,占全球主动脉覆膜支架市场规模的22.8%,为全球第二大市场,仅次于美国。2022年心脉医疗在欧洲市场的市占率不足2%(按照手术量计算)。按照我们自己的战略规划,我们希望未来5年我们在欧洲的市占率有个大幅的提升。所以在收购OMD之后,随着双方协同进一步加深,对未来发展我们持积极乐观态度。 Q、收购之后,OMD的管理层激励是怎么考虑的?心脉是否会派国内的高管去当地做沟通? A、从过往七年的合作看,OMD团队的稳定性都比较好,和我们对接的几个负责人都没有变化。心脉医疗会定期做自身的股权激励计划。全资收购后,心脉以后的股权激励计划都会涵盖OMD的高管甚至中层。 对第二个问题,心脉和OMD在平常的沟通非常多,不一定需要派人常驻在那边。我们管理层有固定的例会沟通,包括项目合作沟通会,部门例会,沟通非常频繁。加上过去七年的合作,融合难度会低很多。 Q、全资控股后,哪些具体的合作原来很难开展,控股后会更顺利一些? A、海外,尤其欧洲区域,是公司重点发展的地区。公司推出新产品需要在海外做临床、调研,之前因为不是100%控股,所以在推进项目时,让Lombard配合做欧洲市场的调研和评估,还是有些困难,因为大家的立场还是有些不一样,全资控股之后一定会加速心脉新产品在海外的获证速度。 渠道和市场推广方面,因为历史原因有一些冲突,未来会去做一些整合工作。 Q、现金收购是否对公司经营活动产生压力? A、本次交易的资金来源为自有资金。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货币资金余额为29.67亿元,其中IPO及2022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募集资金余额合计为18.61亿元,公司剩余自有资金余额为11.06亿元。公司2024年第一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84亿元,相较上年同期增长47.62%。经公司财务部门测算,预计2024年半年度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39,133.68万元到41,928.94万元,与上年同期(法定披露数据)相比,将增加11,181.05万元到13,976.31万元,同比增加40%到50%。公司自有资金能够满足本次交易资金需求,也能在交易后继续满足公司业务自身正常运营所需的资金需求,本次收购不会对公司现金流状况造成影响。 Q、公司之前帮OMD代工,后续合作后是否有扩大这块业务的计划?国内制造和欧洲当地制造的成本端和利润端的差异? A、从2017年,我们开始合作代加工业务。一开始只是做支架AlturaTM和AorfixTM,现在已经把AorfixTM输送系统转产到国内生产,到了英国只需要灭菌、包装就可以入库。AlturaTM输送系统加工也在做转移、顺利的话今年就可以完成。以后Lombard主要产品生产放在国内,当然原有的生产线也会保留,定制产品一定要在当地生产的,所以生产线还会保留,包括产品的改进和新产品开发也会放在Lombard那边。 第二个提到的成本问题,当初我们之所以做这个事情,主要是两点:对Lombard来说主要是降低成本,英国人工成本是国内的很多倍,产品成本很高。海外的分摊也会稍微高一些,之前他们是两个净化车间,转移到我们这边之后,目前他们只有一个净化车间、分摊成本也在慢慢下降。另外,心脉也在辅助他们做一些材料国产化,实现更低的采购价格。心脉主要做代加工,对Lombard产品所有的工艺细节都比较了解,他们也授权了我们使用专利和工艺技术,让心脉整体加工效率和成本都可以实现进一步优化。 |
资料来源:Wind,源达信息证券研究所
表8:晶晨股份机构调研公告摘录(2024/07/19)
股票代码 |
公司名称 |
公告时间 |
688099.SH |
晶晨股份 |
2024/07/19 |
公告内容摘录: Q、公司介绍2024年上半年经营情况 A、【营收】2024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30.16亿元左右,同比增长约28.32%;其中,第一季度实现营收13.78亿元;第二季度预计实现营收16.38亿元左右,同比增长约24.51%,环比增长约18.81%。第二季度公司的销售收入创下单季度历史新高(前高是2022Q2:16.26亿),公司开启新一轮增长的趋势明显。 【净利润及股份支付】2024年上半年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3.62亿左右,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约95.98%。其中,第一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1.28亿元,第二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预计2.34亿元左右,同比增长约51.97%,环比增长约83.82%。2024年上半年因股权激励确认的股份支付费用0.66亿元左右,对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的影响0.69亿元左右(已考虑相关税费影响)。剔除上述股份支付费用影响后,2024年上半年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4.31亿元左右。 Q、二季度各产品结构;以及各产品的国内/海外结构 A、从2024Q2的营收占比来看,收入占比排第一位的是T系列,然后依次是S系列、A系列、W系列和V系列。目前各产品线的海外收入占比均高于国内收入占比。 Q、二季度产品价格/毛利率稳定性如何 A、公司价格体系稳健。2024Q2公司的综合毛利率同、环比均提升。目前产品价格体系、分产品线毛利率都是稳态的,毛利率随产品销售结构变化而波动。另一方面,公司确定今年为运营效率提升年,聚焦产品运营的全流程、全链条,深入挖掘效率提升的潜力,依托公司当前的规模优势,确定了一系列运营效率提升行动项,随着这些行动项改进效果的逐步体现,公司产品的竞争力将会进一步提升。 Q、二季度费用情况如何,对全年研发费用指引。 A、2024年上半年公司发生研发费用6.74亿元左右,其中第一季度3.28亿,第二季度约3.46亿左右。全年度研发费用预计增长率为15%-25%。 Q、公司新产品进展如何? A、近期,公司新产品的市场表现持续向好: (1)【6nm】:公司基于新一代ARMV9架构和自主研发边缘AI能力的6nm商用芯片,上一季度Q1已流片成功,Q2进一步新的进展是已获得首批的商用订单; (2)【Wi-Fi】:W系列的Wi-Fi6首款产品上市之后,迅速获得了市场认可,订单快速增长。第二季度W系列产品出货量占公司第二季度整体出货量超过8%,并且随着W系列产品的快速迭代,系列化产品的上市,其销售速度还将进一步提升; (3)【8K】:公司的8K芯片在国内运营商的首次商用批量招标中表现优异,本次采用公司芯片方案的厂家获得100%份额。 Q、电信招标情况如何?公司多少份额?8K需求量有多少? A、中国电信公示了2024年-2025年IPTV智能机顶盒产品第一次遴选结果,中兴、创维、烽火、天邑康和、兆能等9家企业入围。从2个标包的中标情况看,4K机顶盒标包有8家入围,8K机顶盒标包有5家入围。从入围厂家中标份额来看,本次采用晶晨芯片方案投标的厂家,合计中标近80%(4K),以及100%(8K)。 据公开信息显示,本次集采8K机顶盒的规模超过50万台,虽然整体占比不高,但这是运营商在集团层面的首次集采,8K的规模商用,说明网络、终端、平台和应用等都已做好承载8K业务的准备,国内的视频应用领域已经正式迈入8K时代,公司产品在本次电信4K和8K招标中的份额,再次证明了公司在音视频领域的长期技术积累和产品竞争力,获得了市场和客户的广泛认可。 Q、公司库存情况如何? A、2024Q1:截至2024年3月31日,公司存货金额12.30亿元。这其中,在产品占多数,其次是库存商品,还有少部分原材料。该等库存商品中,绝大多数账龄小于6个月。存货周转天数123天。 2024Q2:截至2024年6月30日,随着公司销售规模扩大,存货金额略有提升。这其中,在产品占多数,其次是库存商品,还有少部分原材料。该等库存商品中,绝大多数账龄小于6个月。存货周转天数较Q1进一步下降。当前存货周转天数是过往6个季度最低值。 从销售规模、库存金额、库存结构、库存账龄、周转天数等多角度综合来看,公司的库存持续健康。 Q、如何看待下半年TV需求,因为上半年存在赛事因素,市场整体需求比较好,公司下半年TV营收是否能保持增长? A、公司的T系列产品不断取得重要客户和市场突破,上半年销售收入同比增长约70%。从TV市场的整体来看,上半年存在赛事因素,市场整体需求比较好,但是我们公司T系列芯片近几年来的增长,并不是建立在TV市场整体扩张的逻辑上,而是建立在产品竞争力提升,份额提升的逻辑,这个从近几年我们T系列增长的速度与TV整体市场的对比,可以得到印证,公司T系列增长的速度远远大于TV市场整体增长速度。从当前公司的展望来看,增长的脚步并没有停止。 Q、如何展望三季度和全年? A、随着全球消费电子整体市场的积极因素不断显现,公司积极销售策略和内部挖潜措施的持续发力,新产品的不断上市及销量不断扩大,新增市场不断开拓,公司经营还将继续保持积极增长。公司预计2024年第三季度及2024年全年营收将同比进一步增长,具体业绩存在一定不确定性。 |
资料来源:Wind,源达信息证券研究所
表9:中际旭创机构调研公告摘录(2024/07/15)
股票代码 |
公司名称 |
公告时间 |
300308.SZ |
中际旭创 |
2024/07/15 |
公告内容摘录: Q、二季度环比一季度的营收以及毛利率和净利率的趋势如何?包括后面季度的展望? A、二季度营收、毛利等指标预计都保持了环比增长。后面季度我们会努力保持这样的状态。 Q、关于未来可能的加税的风险,能否介绍公司在泰国工厂产能的大致情况吗? A、公司从2019年开始在海外布局产能,目前已在泰国建成了7万多平方米的厂房面积,能够全面生产400G、800G等高端光模块,公司的主要海外大客户都已去泰国工厂审过厂,对产能、质量以及生产能力都比较满意,这是公司能够持续为海外大客户提供高端光模块供应的重要基础。随着以太网交换机+800G光模块的成熟,明年800G需求会进一步的增长,泰国工厂的产能也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同时我们会根据海外客户的需求做好进一步增加厂区面积和增加产能的准备。 Q、看到公司而二季度的毛利率、净利率等财务指标都是环比改善的一个趋势,驱动这些指标改善的主要的核心原因是什么? A、通过加强物料成本管控、提升良率以及提高生产效率和优化产品结构等各方面的努力,公司已较好适应了新的价格。因此在二季度,毛利实现了环比增长。等到半年报披露以后,大家可以看到更加详细的财务指标。 Q、请问目前硅光在800G领域的商用情况,然后1.6T测试进度如何?然后往2025年来看,国内外头部的这些云计算的客户可能会有多少家使用到公司的这种高速率硅光产品? A、公司目前已有400G和800G部分型号的硅光模块开始给客户批量出货,同时还给更多的客户送测了800G和1.6T硅光模块,这些硅光产品预计能够较好满足客户在光模块性能、技术指标和成本上的要求。我们认为硅光模块的前景是很好的,也是未来的技术发展方向,我们也看到越来越多的客户对在数据中心网络使用硅光800G和1.6T是感兴趣的。预计明年硅光800G和400G上量的比例还会进一步的提升。 Q、海外的一些大型的公司,他们可能会在年底发布6.4T的CPU的一些技术和产品。那么是不是意味着后续3.2T的方案还是以可插拔的光模块为主,然后公司的3.2T的技术储备情况如何? A、3.2T的可插拔路径已经有明确的技术解决方案,是可延续的。从3.2T到6.4T的阶段,无论光模块厂商还是下游客户应该都会有不同的解决方案推进。但我们相信可插拔方案仍然是可以继续迭代和发展的。 Q、市场关于明年800G的需求量还是非旺盛的,请问这部分预期需求是怎么推算的? A、前段时间已跟市场交流过明年的800G需求,主要依据是来自于现有客户明年整体的800G需求指引,根据这个指引来推算明年整个行业800G的总体需求情况再反馈给市场。投资者和分析师也可以从其他角度去验证,比如说从GPU对应的光模块比例和数量、光模块上游光电芯片供应量以及交换机芯片的出货预期等信息,去验证明年800G的需求是否真实合理。 Q、公司目前1.6T的产能准备得怎么样?到明年的产能目标或者规划的节奏有预期么? A、目前已经在为明年各种产品的上量做产能准备,包括1.6T和800G等高端产品。 Q、请问今年下半年及明年800G光模块的价格变化如何展望?1.6T的定价目前有没有一个大概的轮廓? A、800G是老产品,自然会有价格年降,1.6T是新产品,但客户还没下单,价格不方便预估。 Q、关于LPO、LRO这些新产品方案,北美客户的接受程度如何,或者说明年的渗透率会有多少? A、这两款产品在低功耗、低时延和低成本等方面的确有相对优势,但也要看具体的应用场景。不同的客户搭建的数据中心网络架构的设计是不一样的,并不是所有的客户都适用LPO或LRO。目前有些部分客户对LPO/LRO很感兴趣,并在积极的测试,但也有客户几乎没有这方面的需求。总体来看,明年行业800G需求主要还是以DSP方案的为主,即DSP+EML或DSP+CW为主。 Q、硅光产品的毛利率也相比于传统方案应该是比较高的,随着硅光产品的渗透率提升是否对公司整体毛利率起到改善作用,这个改善在今年能看到么?或者说是要明年才能看到? A、如果硅光模块的出货占比较高的话,预计对公司毛利的提升会有帮助;但如果硅光在产品出货结构里占比还不高,仍以传统的EML方案为主的话,那可能更多体现的是传统方案的毛利率状态。所以还需要不断加大硅光的出货比例才可以看到毛利更加明显的改善和提升。 Q、对于2024年乃至2025年上半年可能出现的上游核心物料紧缺情况有何看法? A、从2023年起,随着AI数据中心建设的兴起,对800G和400G的需求呈现快速增长状态,这使得EML、VCSEL等光芯片和DSP等核心物料存在一定程度的紧张。由于明年800G和400G的需求预计仍然非常旺盛,因此今年至2025年这些核心物料仍将可能维持相对紧张状态,要全面改善还需要上游供应链的相关厂家扩大产能加大交付能力才行。 |
资料来源:Wind,源达信息证券研究所
表10:广电计量机构调研公告摘录(2024/07/23)
股票代码 |
公司名称 |
公告时间 |
002967.SZ |
广电计量 |
2024/07/23 |
公告内容摘录: Q、公司发布了半年度业绩预告,今年上半年细分行业营收情况和全年预期? A、2024年上半年,公司核心业务为计量校准和检测业务。在计量校准方面,业务量保持正常增速,但受行业竞争影响,收入增速减缓。公司检测业务核心下游行业方面,特殊行业的订单实现了恢复性增长,预计全年可以保持两位数的增长;汽车业务的订单增长保持稳定。食品和环保业务通过关闭部分实验室,实现了一定程度的减亏;其他板块相对稳定。公司培育创新业务能力,集成电路检测业务和数据科学业务增长较好。以目前经营情况来看,公司预计下半年整体业务发展趋势较好。 Q、公司管理层换届更换后,新的管理层与之前相比具体有哪些方面的变化? 答:在产业布局方面,公司将聚焦国家战略性产业、国家科技创新、国家质量提升三大方向,聚焦以高安全、高可靠的检验检测业务,提升公司战略性行业的业务占比。在经营策略方面,公司以利润为中心,控制固定成本增速,全面推进精细化管理,降本增效,逐步提升公司盈利能力。公司坚持技术引领,持续关注及研究新技术,上半年公司成立十大重点实验室,培育面向未来的检测能力储备,以技术创新支持国家的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进一步赋能特殊行业、集成电路、航空航天、新能源汽车等发展。 Q、2024年公司将如何实现净利润率的提升,具体会采取哪些方面的措施? 答:一是实施内部业务结构优化,加强创新技术应用和创新业务发展,提高高毛利业务占比,对亏损业务进行适当收缩和资源整合。二是优化经营责任考核体系,建立以利润为核心的考核模式。三是动员全司参与降本增效工作,建立精细化运营的文化氛围。四是调整组织架构,提升组织运作效率。 Q、在管理架构上,强调“加强子公司经营管理团队建设”,公司落实这种调整的原因,以及可能对经营效率上会带来什么影响? A、为加强区域协同和降低市场拓展费用,公司建立以区域为中心的管理模式,将管理中心向一线转移,通过区域协同实现集中资源拓展业务;同时加强子公司的团队建设,不断提升子公司在经营管理、市场拓展、能力建设等能力,提升一线作战实力,有利于对资源的协同和匹配。 Q、今年上半年公司的汽车检测业务情况如何? A、近年公司在汽车行业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布局,已获得多家主机厂的认可。今年上半年,受汽车行业竞争加剧的影响,公司汽车检测业务受到一定的降价压力。为此,公司通过实施技术引领策略,不断加强技术创新,通过新技术、新能力检测业务,实现业务结构的持续优化,保持盈利能力。同时,对于传统检测业务,加强公司内部产能潜力挖掘,以产能弹性应对价格下滑。上半年,公司汽车检测业务保持稳定增长。 Q、公司后续的分红派息目标? A、过去三年公司的股息率维持在40%以上,未来公司将持续做大做强主业,扩大利润规模,根据业绩、现金流和发展战略等因素合理制定分红方案,积极回报公司股东。 Q、未来公司在并购领域方向上的考虑? A、公司结合过往的并购经验总结,继续将投资并购作为公司未来产业发展战略的重要补充。但公司将投资风险控制和投后管理作为公司投资并购的第一考虑因素,实施谨慎并购。公司的投资并购是公司产业发展战略的一部分,将以重点下游行业为核心,包括特殊装备、汽车、航空等行业,以及结合集成电路、数据科技等专业能力发展需要,实施针对性的投资并购,不断完善公司的检测能力和行业竞争力。 Q、中安广源的业务开展进程如何? A、中安广源的业务结构以政府业务或政府政策驱动型业务为主,近几年受外部环境变化导致需求下降、价格下滑等影响因素仍未完全消除,中安广源业务拓展受到较大影响。公司今年以来,重点加强业务融合和管理提升,已经取得初步成效,加快推进业务改善,实现经营利润和经营规模上逐步恢复。 |
资料来源:Wind,源达信息证券研究所
表11:中控技术机构调研公告摘录(2024/07/10)
股票代码 |
公司名称 |
公告时间 |
688777.SH |
中控技术 |
2024/07/10 |
公告内容摘录: Q、了解到近期浙江省国有资本运营有限公司战略投资了中控技术,双方也已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能否介绍下公司与浙资运营此次的战略投资情况? A、6月20日,浙江省国有资本运营有限公司与中控技术正式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在此前的6月3日,浙资运营已通过大宗交易方式战略投资中控技术94,155万元,持有中控技术2.8%的股份。双方本次战略合作旨在响应浙江省委、省政府的高质量发展战略,加快建设以数字经济为核心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深化实施“415X”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工程。双方将通过建立深度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在产业链协同、新业务培育、资本运作等多个维度开启合作,加速公司新业务的孵化和研发,在AI大模型、高端自动控制技术、人形机器人等前沿领域深化布局,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数字化和智能化转型升级持续赋能。随着此次战略合作的落地,中控技术有望在石化、化工、能源电力等核心业务领域迎来全面发展的新机遇。 Q、对公司而言,此次与浙资运营的战略合作对公司未来发展有何战略意义和价值? A、借助此次战略合作,公司将与浙资运营在产业链协同、新业务培育、资本运作等多个维度开启合作,依托中控技术在工业自动化与信息化的行业积累,以及浙资运营的平台优势,共同推动中控技术在工业自动化领域实现全面升级,加速推进各类创新型项目与潜力业务的快速发展。公司将与浙资运营深度融合资源,从人才交流、项目研判、技术论证到场景应用开展全面协作,持续放大协同效应,共同塑造行业新生态,引领制造业向智能化、数字化时代迈进。双方将强化战略功能和优势互补,深刻把握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战略机遇,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上开辟新赛道、抢占新高地、塑造新优势。 Q、自6月初公司新加坡全球新品发布会后,UCS和TPT两款新产品的后续发展情况如何? A、在新加坡发布会上,公司与超过二十家客户展开了深入交流。目前,公司正在积极推进和布局UCS系统的市场推广工作,下游客户已经开始试用,并已有标杆项目落地。UCS系统以全球率先提出的“云-网-端”极简架构,彻底颠覆了应用近50年的传统DCS技术架构,能够显著降低客户的初期投资,为用户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公司计划在下半年对重点项目进行整体布局,在稳定性、可靠性和安全性等方面不断得到验证,并利用反馈结果不断优化性能,为用户提供更优质可靠的工业自动化解决方案。TPT作为流程工业领域推出的首款AI大模型,将解决工业应用分散、数据应用碎片化等难题,实现工厂从原来的N个模型对应N个应用到现在由一个TPT模型为基座打造一个软件支撑多种应用场景的新模式,革新数据应用方式,驱动工业可持续发展。公司一方面运用TPT赋能过程自动化领域,实现PA层工业软件的重构,另一方面运用TPT赋能用户企业生产运行,推动行业向更高层次的智能化迈进。 Q、了解到近期中控技术成功中标中国石油、中国石化2024年度DCS系统框架,此次中标对公司发展有何长远影响? A、近日,中控技术以第一名的佳绩成功中标中国石油2024年度DCS系统集中采购重新招标及中国石化2024年度DCS系统框架协议两大项目。至此,中控技术已连续两年位列中国石油DCS框架首位,连续四年蝉联中国石化DCS框架第一,再次彰显了公司在流程工业智能制造领域领先地位,同时也展示出中国石油和中国石化两大全球领先的石油公司对中控技术过硬的产品技术实力和服务水平的充分认可和信任。依托本次中标,中控技术将全面助力中国石油、中国石化进一步构建行业领先的“1+2+N”智能工厂,打造“AI+安全”“AI+质量”“AI+低碳”“AI+效益”的智能化解决方案,加速培育石油化工领域“新质生产力”,促进石化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适应全球能源转型的大趋势,助力客户成功。展望未来,中控技术将站在数字化、智能化浪潮的前沿,携手中国石油、中国石化等更多的行业伙伴,以战略协同的姿态,共同构建面向未来的智慧能源生态体系,促进产业链上下游的创新与发展,推动全球能源行业的深度变革,为实现更加可持续、高效的能源利用贡献力量,开启智慧能源新时代的崭新篇章。 |
资料来源:Wind,源达信息证券研究所
责任编辑:刘万里 SF014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