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中国电信如何解决工业互联网难题

揭秘中国电信如何解决工业互联网难题
2024年05月24日 09:34 通信世界网

在5月17日举办的“工业互联网创新与发展论坛”上,中国电信工业行业事业部总裁、中国电信工业产业研究院院长刘永新总结了中国电信在推进新型工业化过程中遇见的问题,分享了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实践经验。

数据显示,2023年工业互联网核心产业规模达1.35万亿元,全面融入49个国民经济大类,覆盖全部41个工业大类。虽然,我国工业互联网发展成绩显赫,但目前在推进工业互联网发展中仍存在一些问题,李永新称,首先在网络和控制方面,5g等新型网络在工业场景中应用率不高,无线盖率7%:网络设备成本偏高,是传统设备的3-5倍;网络连接和协议复杂性使得新型网络应用不广泛。平台和应用方面,以平台为中枢的工业互联网渗透率不足20%:工业互联网平台沿用消费互联网发展思路,应用和行业需求契合度不足;工业各垂直行业相对独立且分散、场景复杂,需求碎片化、个性化;线上线下脱节,产业龙头企业作用未充分发挥。智能和制造方面,控制协议封闭性强、兼容度低;软硬一体的PLC限制智能制造的升级;大模型赋能工业场景不足,企业降本增效、柔性适配、绿色发展需要智能化工具支撑。

针对以上问题,中国电信做了很多实践,首先在网络控制方面,中国电信持续优化网联能力,降低5G及工业PON设备成本,如5G RedCap模组进一步降低成本和功耗,成本下降20%多,至160元,企业版轻量化OLT成本下降70%,至400-1000元,ONU与PLC融合进一步降低成本。此外,中国电信双向优化适配网络与工控协议,满足工业不同级别场景的网络需求。

其次,在平台和应用方面,中国电信推出天翼云工业互联网双跨平台和中国电信OT云网中心,中国电信融合内部外部平台及能力,结合线上及线下服务,发挥龙头企业作用,支撑工业发展转型。此外,中国电信翼云采数字平台通过软件云化、应用SaaS化及商务模式创新,成本下降,灵活部署,满足客户多样需求。

最后,在智能制造方面,中国电信持续强化自研能力,通过软硬解耦实现传统PLC云化、智能化,突破“卡脖子”制约;中国电信打造了翼云控工业控制系统,融云融AI,实现自主智能产线改造,赋能机器换人、柔性生产等场景。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工业互联网 中国电信 工业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5-31 达梦数据 688692 --
  • 05-28 利安科技 300784 28.3
  • 05-24 汇成真空 301392 12.2
  • 05-21 万达轴承 920002 20.74
  • 04-29 瑞迪智驱 301596 25.92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