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汽车突发5600人大裁员!上午谈下午走

理想汽车突发5600人大裁员!上午谈下午走
2024年05月17日 17:02 中国汽车报

理想汽车又上热搜了,这次是因为裁员。

5月16日,多家媒体报道称,五一假期之后,理想内部进行新一轮全公司的人员优化,整体优化比例超过18%。截至2023年底,理想员工数接近3.16万人。以此计算,此轮理想裁员人数超5600人。01

销量不及预期是根源?

作为造车新势力中活得最好的一家,理想汽车大规模裁员让人始料未及。

数据显示,理想汽车2023全年实现营收1238.5亿元,同比增长173.5%。这意味着,理想汽车成为国内第一家盈利的造车新势力,继特斯拉、比亚迪之后第三家实现盈利的新能源车企,也成为中国第一家年营收突破千亿元的新势力车企。

理想汽车一时风光无限,理想CEO李想曾表示:20万以上的新能源车,前三家的车企会吃掉70%的市场销量,同时也给理想定了个“小目标”:到了2030年,吃掉35%的20万以上家庭用户市场,规模将超万亿元。

在良好的发展趋势下,理想对于2024年的销量预期为80万辆,团队规模也按照80万辆的预期进行扩张。但今年已经过去的四个月,理想总共卖出了10.62万辆车,预感到目标过高的理想,在3月底将销量预期从80万台下调至56万~64万辆。

对于裁员一事,理想汽车尚未做出回应。不过多位业内人士分析,理想汽车的裁员或与销量不及预期有关。

据悉,在这次优化中,招聘部、销售服务运营和智能驾驶等部门的员工将受到较大影响。销售服务运营部门主要负责二手车、网络拓展、网络规划等和销售相匹配的服务,这一部门今年初已经扩张到近千人,但由于销量未达预期,本次优化超过400人;招聘部也将从原来的200多人缩减至40~50人;去年扩张近50%的智驾团队,或会缩减至1000人以内。

据多家媒体报道,这轮人事大调整从5月第一周开始,将在5月底前结束。有知情人士称,裁员行动的效率非常高,对优化员工实行N+1赔偿;他接触到的几个员工都是“当天被通知当天离职”。有媒体在社交平台上扒出公司信息为理想汽车员工网友的言论,“名单是头天晚上递交的,HR是上午谈的,人是下午走的,飞书是晚上销户的”, 似乎也从侧面证实了裁员一事。

02

刚扩又裁,智驾团队怎么了?

去年以来,理想汽车一路高歌,但今年首款纯电车型MEGA上市后,其市场走势不太乐观。

理想原定对于MEGA的销量期望为“50万以上不分能源形式、不分车身形式的销量第一车型”。但根据公开资料,4月MEGA的销量为1145 辆。销量没达预期的同时,MEGA还惹来了一场舆论风波。

刚从MEGA的舆论漩涡中脱身,理想又陷入了投资者集体诉讼的泥潭。近日,理想汽车在美国被投资者集体诉讼至法院。美股维权律师郝俊波发文表示,投资者指控理想汽车及部分高管进行虚假陈述,违反证券法令其受损。投资者向法院申请,判令被告赔偿因其违法行为导致股价下跌,给投资者造成的损失。

虽然理想汽车回应,指控毫无依据,会全力保护公司和股东利益。但其对理想品牌形象或多或少产生影响,也不免波及到销量。按目前的销售势头,理想依然在造车新势力中遥遥领先,但要实现56万~64万辆的年销量也并非没有压力。这意味着接下来的8个月里,理想汽车要实现月销量5.6万辆以上,而其今年前四个月的平均销量为2.6万辆左右。

律师车评人丁斌分析,理想汽车年销量目标下调,相应地匹配人员也几乎等比例下调,可以理解,关键要看“优化”掉哪些人。销量目标下调必然减少销售人员,员工数量减少也不需要那么多HR,但是智驾团队的缩减是出于何种考虑呢?

要么是其智能驾驶研发基础工作已经完成,只剩下维护工作,“大楼盖好了,自然不需要那么多工人”;要么就是理想汽车在缩减对智能驾驶方面的投入,但理想汽车去年底还强调,将把智能驾驶领先作为核心战略目标 。

03

卷出预期,造车新势力还是太年轻?

从本次人事调整可以看出,理想汽车应对市场的调整速度非常果断。业内人士指出,不能因其或将大规模裁员,就得出理想发展遇阻的结论。

国泰大搜车(天津)融资租赁有限公司总经理陈伟认为,理想裁员也有可能是为了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所采取的措施之一,在原材料成本上升和供应链挑战的背景下,企业可能需要通过内部调整来保持竞争力。

丁斌也指出,在理想大规模裁员的同时,或许也在同步招聘,目的是优化调整人才结构,从而令企业在残酷竞争中保持最佳战斗力。在招聘平台BOSS直聘上,《中国汽车报》记者发现,理想还在对外招聘2000个工作岗位,涉及技术、产品、销售、运营、市场、供应链等多个方向。

无论如何,理想作为明星企业,裁员动作备受外界关注。科波拉汽车咨询服务(青岛)有限公司创始人王浩分析,从近期新能源汽车市场情况看,虽然产销量、渗透率在不断攀升,新能源市场处于上升期,但对于车企而言,也迎来了硬实力、综合经营能力的“大考”。所有的造车新势力面临的已经不是“如何发展”的问题,而是“生死”问题,即便拔得头筹的理想也不例外。

“短短几个月,从销量到舆论,几乎出现大反转,暴露出这家年轻车企对市场和用户的判断不准,投入巨额研发费用开发的车型并未得到市场的接受。在这个背景下,回归‘轻运营’,可能是他们做出这个选择的动因。”王浩说。

而在汽车行业深耕多年的安利捷中国区总经理王恒则判断,不仅造车新势力,包括燃油车企在内,这样严峻的市场考验才刚刚开始,以前汽车行业习惯于“大干快上”,但市场“卷”的程度远超想象,近来,车企大规模裁员的新闻已经越来越多,后续恐怕会更多。推荐阅读

被周鸿祎“鞭策”的张勇能否成功拯救哪吒?

当车企盯上县城贵族

文:郝文丽 编辑:黄霞版式:王琨

股市回暖,抄底炒股先开户!智能定投、条件单、个股雷达……送给你>>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理想汽车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5-24 汇成真空 301392 --
  • 04-29 瑞迪智驱 301596 25.92
  • 04-25 欧莱新材 688530 9.6
  • 04-01 宏鑫科技 301539 10.64
  • 03-29 灿芯股份 688691 19.86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