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峰环境2021年半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

三峰环境2021年半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
2021年08月15日 16:29 同花顺金融研究中心

原标题:三峰环境2021年半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 来源:同花顺金融研究中心

三峰环境2021年半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内容如下:

一、 报告期内公司所属行业及主营业务情况说明

  (一)主营业务

  报告期内,公司所从事的主营业务包括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投资运营、EPC建造以及垃圾焚烧发电核心设备研发制造等。公司自成立以来一直深耕垃圾焚烧发电行业,在相关技术研发、设备制造、运营管理、工程管理、污染防治等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具备较强的垃圾焚烧发电全产业链

综合

服务能力。截至本报告期末,公司共以BOT、PPP等模式投资垃圾焚烧发电项目51个,设计垃圾处理能力55800吨/日(含参股项目),公司的技术及装备已应用于国内外218个垃圾焚烧项目、368条焚烧线,整体业绩位居行业前列。近年来,公司在持续发展垃圾焚烧发电业务的基础上,依托自身技术、运营等优势,纵向向垃圾焚烧发电上下游产业(如垃圾收转运)、横向向其他可协同处置固废(如工业固废、污泥)等领域拓展,致力于成为中国和新兴国家市场一流的城市

固废处理

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和全球领先的固废行业知名公众公司。

  (二)行业情况

  “十三五”期间,以垃圾焚烧为代表的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行业发展迅速。国家发改委、住房城乡建设部《“十四五”城镇生活

垃圾分类

和处理设施发展规划》(发改环资〔2021〕642号)(以下简称《规划》)显示:“十三五”期间,全国新建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500多座,城镇生活垃圾设施处理能力超过127万吨/日,其中建成生活垃圾焚烧厂254座,累计在运行生活垃圾焚烧厂超过500座,焚烧设施处理能力58万吨/日,全国城镇生活垃圾焚烧处理率达到45%。国内已初步形成了以焚烧为主,其他综合处理方式为辅的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体系,形成了新增处理能力以焚烧为主的生活垃圾处理发展格局。同时,行业上下游垃圾收转运、垃圾渗滤液和焚烧烟气处理等技术和业务也获得了长足发展。在接下来的“十四五”期间,国家将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持续改善环境质量,全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推进循环经济发展,降低单位GDP能耗和温室气体排放,努力向碳达峰“2030”目标迈进,这将从战略层面持续推进国内环保相关行业发展。根据《规划》要求,到“十四五”末,全国城市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率达到60%左右,全国生活垃圾分类收运能力达到70万吨/日左右,全国城镇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能力达到80万吨/日左右。为此,为补足垃圾处理能力短板,实现垃圾无害化处理“全覆盖”和原生垃圾“零填埋”,垃圾焚烧及上下游相关行业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根据2021年7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十四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发改环资﹝2021﹞969号)要求,循环经济、循环型生产方式是“十四五”期间发展的重点。推进园区循环化发展,促进废弃物综合利用,推进城市废弃物协同处置,同时,完善政策机制和标准规范,通过市场化方式确定城市废弃物协同处置付费标准等,也是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行业发展的重点方向。

  在行业不断发展的同时,业内企业也面临持续加大的经营压力。一方面,国家可再生能源补贴政策持续调整,特别是竞价上网等政策方向使得未来垃圾发电项目可能获得的电价补贴面临不确定性;另一方面,随着国民经济发展以及国家社会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日益重视,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的技术水平持续提升,环保排放标准不断改善,项目造价不断提高,生产和环保投入等项目运营成本也在持续增长;同时,随着行业逐渐进入成熟期,垃圾焚烧的主要市场区域处于二三线城市及县城区域,市场情况复杂多变。为此,公司持续加强主业及上下游领域科研创新,一方面力争通过新技术解决行业痛点,提升运营效益。另一方面完善行业全产业链技术储备,为产业链延伸、

新产业

培育提供技术保障。在市场拓展方面,公司全力开发国内及海外市场,持续扩大核心设备市场占有率。同时,抓紧垃圾分类、新《固废法》等政策法规窗口期,聚焦餐厨、厨余、污泥、一般工业固废、建筑垃圾及危废等协同处理领域,布局垃圾分类、收转运和固废新业务,继续做强垃圾渗滤液处理业务。通过不断拓宽固废处理业务领域,逐步实现公司发展战略目标。

二、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协同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是“十四五”期间的重要课题。根据国家及行业相关规划,环保行业全产业链正日益向着开放化、规范化、系统化方向发展,技术和运营创新已成为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作为目前固废处理的主战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行业要以“全覆盖”、原生垃圾“零填埋”以及全方位实现“无废城市”等为目标,继续扩大以焚烧为主的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持续推进技术和运营管理创新,提升垃圾处理效率,进一步改善环保排放指标,实现行业的高质量、高水平发展。

  为此,公司积极顺应国家战略规划要求,坚持创新引领发展,不断提升运营管理水平,提高运营效益。2021年上半年,公司经营情况良好,共实现营业收入309,782.27万元,实现归母净利润75,817.92万元,截至2021年6月30日,公司资产总额2,064,729.37万元,归母净资产832,229.14万元。

  (一)运营规模不断增长,运营效益持续提高

  报告期内,公司控股的赤峰项目(一期)、六安项目(二期)、浦江项目、大理项目(二期)、营山项目、阿克苏项目(一期)、鞍山项目、永川项目(一期)、诸暨项目正式建成投产,报告期内新投产处理能力6850吨/日。公司根据各地运营项目特点制定了针对性的运营管理计划,报告期内公司各项目运营稳定,环保排放达标,运营指标稳步提升。报告期内公司各控股项目合计完成垃圾处理量499.36万吨,同比增长20.09%;实现发电量19.57亿度,同比增长28.41%,上网电量17.28亿度,同比增长28.67%;平均自用电率约11.70%,同比下降0.29个百分点。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共投运垃圾焚烧发电项目33个(含参股项目),设计处理规模合计37950吨/日。

  (二)市场拓展取得新成绩

  报告期内,公司成功中标荣昌项目、奉节项目、绥中项目3个垃圾焚烧发电BOT/PPP项目,新增处理能力1700吨/日。同期,子公司三峰卡万塔共签署焚烧炉及成套设备供货合同12项,涉及焚烧线产品14条,合同金额合计约5.83亿元。其中,三峰卡万塔于2021年3月签约北京安定循环经济园区项目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6×850t/d焚烧炉及辅助设备项目,日处理能力达5100吨。该项目是服务首都的单台处理规模最大、总处理规模最大、首次采用国产焚烧炉替代进口的超大型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在全国乃至全球都具有标杆性意义。

  (三)在建及筹建项目按计划稳步推进

  报告期内公司建成投运赤峰项目(一期)等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共9个。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在建及筹建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共18个(含参股项目),其中,洛碛项目进行生产调试,尚未正式运营,綦江、秀山、武隆、西昌二期等9个控股项目正按计划开展工程建设,其余控股项目正在推进各项前期准备工作。

  (四)科研创新取得新进展

  报告期内,公司坚持创新引领发展策略,持续加大投入,开展一系列行业相关领域的专项技术研发,力争突破行业瓶颈,进一步改善项目运营效益,提高运营稳定性。报告期内公司新取得“一种垃圾焚烧烟气近零排放处理系统”等实用新型专利授权3项,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拥有有效专利授权87项,其中发明专利26项,实用新型专利57项,外观设计专利4项。

  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情况的重大变化,以及报告期内发生的对公司经营情况有重大影响和预计未来会有重大影响的事项

三、可能面对的风险

  1、产业政策风险

  去年财政部、发改委等国家部委发布了《关于促进非水可再生能源发电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财建〔2020〕4号)、《关于有关事项的补充通知》(财建〔2020〕426号)、《完善生物质发电项目建设运行的实施方案》(发改能源〔2020〕1421号)等一系列重要政策文件,明确按照“以收定支”的原则合理确定新增补贴项目规模,以“合理利用小时数”作为项目补贴额度的测算标准,其中垃圾焚烧发电全生命周期合理利用小时数为82500小时,超过全生命周期补贴电量部分,不再享受中央财政补贴资金,同时,自2021年1月1日起,规划内已核准未开工、新核准的生物质发电项目全部通过竞争方式配置并确定上网电价。根据上述政策,公司新增的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可能面临实施竞价上网、财政补贴存在较大不确定性的风险,另外,公司垃圾焚烧发电项目运行时间超过合理利用小时数后,将不再享受中央财政补贴资金,对项目全生命周期盈利能力带来不利影响。对此,公司采取针对性措施,一方面严格筛选新增项目,确保项目基本面良好,符合当地规划要求。另一方面积极通过技术方案优化、加强运行管理等方式提高项目发电效率、降低投资成本及运营成本,并力求将电价政策调整因素纳入垃圾处置费调价机制,以应对政策变化的不利影响。

  2、市场竞争风险

  随着近年来垃圾焚烧发电行业的快速发展,行业市场竞争日趋激烈。部分进入垃圾焚烧发电行业较早、发展规模较大、具有较强融资能力的公司凭借较强的竞争优势,在行业内占据了较高的市场份额。随着行业逐渐进入成熟期,主要市场区域集中在二三线城市及县城区域。公司在此类项目竞标中重点关注项目边界条件及当地政府履约能力。另外,公司注重发挥自身运营能力和装备技术优势,积极谨慎实施上下游产业链并购重组,作为推动增长的重要方式。

  3.成本上升风险

  垃圾焚烧BOT/PPP项目建设周期长、投资大。如主要原材料和设备价格、人工成本等出现较大幅度的上升,或受到预期之外的环境、地质、社会舆论等因素影响,将可能导致项目建设成本上升。项目造价提高又将导致无形资产摊销成本提高,侵蚀项目盈利能力。

  在项目建成后的运营过程中,如石灰、活性炭等生产材料及人工成本出现较大幅度上涨,将导致公司运营成本增加。此外,随着污染治理国家标准日趋严格,焚烧控制、烟气、渗滤液处置等方面的环保投入持续提升,公司面临运营成本进一步增加的风险。

  针对成本上升问题,公司着重做好大宗原辅材料、主要零部件集中规模采购管理,全力控制各项成本。同时,加

强生

产技改,不断推动技术路线优化,在确保生产效率和环保达标的前提下努力降低生产物料消耗。

  4、环保风险

  为确保公司垃圾焚烧发电生产过程符合环保要求,公司积极履行环保职责,投入大量人力、财力、物力完善环保设施,建立了由烟气处理系统、垃圾渗滤液处理系统等多个环保设施系统构成的环保执行体系,并制定了严格的环保制度和环境事故应急预案。但随着国家对环境保护的日益重视和民众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国家政策、法律法规对环保的要求将更为严格,各级政府对环保工作的监管手段不断丰富,处罚方式更严,惩戒力度更大,如果公司未能严格满足环保法规要求乃至发生环境污染事件,则将面临受到行政处罚、核减可再生能源补贴等风险。对此,公司积极响应国家和公众不断提高的环保要求,一方面通过持续性的生产技术改造,在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严控排放,确保环保排放持续达标。另一方面公司投入大量资源推进烟气、飞灰、渗滤液等污染物处理和排放控制领域的前沿技术研发,力争未来进一步提高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污染物处理和控制能力,助力“碳达峰”、“

碳中和

”目标,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

  5、安全生产风险

  公司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制定了较为完备的安全生产管理规范,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但公司生产经营、项目建设过程对操作人员的技术要求较高,如果员工在日常生产中出现操作不当、设备使用失误等意外事故,公司将面临安全生产事故、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等风险。针对上述风险,公司持续足额投入安全生产专项费用,为安全生产提供有效资金保障。同时,持续做好各层级安全隐患排查和安全生产教育工作,针对已发现的隐患不断改进完善管理机制,持续消除安全隐患和风险点,确保隐患排查长效机制有效形成,力争实现安全生产目标。

  6、税收优惠风险

  公司报告期内受益于国家对环保行业的税收优惠政策、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政策、企业所得税“三免三减半”税收优惠政策和免征环境保护税等优惠政策,如果未来国家对相关税收优惠政策做出不利调整,则可能对公司经营业绩和盈利能力产生不利影响。此外,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的通知》(财税〔2015〕78号),若公司因违反税收、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受到处罚,公司面临自处罚决定下达的次月起36个月内不得享受相应的增值税即征即退政策的风险。对此,公司严格落实守法合规责任机制,不断加强法律制度宣贯,以落实制度为抓手,从源头杜绝违法事件,努力确保公司守法合规经营。

四、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

  公司是集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投资运营、EPC建造以及核心设备研发制造于一体的综合性垃圾焚烧发电企业,具备全产业链服务能力,市场竞争力较强。

  (一)公司市场知名度较高,具有品牌优势

  公司专注于垃圾焚烧发电行业,经过多年发展沉淀,公司品牌已在市场上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公司的产品和技术已应用于国内28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及印度、泰国、埃塞俄比亚等8个国家。2020年度,子公司三峰卡万塔与合作方联合中标澳门垃圾焚化中心第三期扩建项目,三峰环境品牌影响力辐射粤港澳湾区、葡语国家及“

一带一路

”沿线国家市场。在企业荣誉方面,2020年度公司获评“全球新能源企业500强(第230位)”、

中国环境

企业50强(第25位)”、“中国固废行业十大影响力企业”等奖项,子公司三峰卡万塔获评“重庆市市长质量管理奖”。截至2021年6月30日,公司控股的垃圾焚烧处理项目已累计处理生活垃圾约5350万吨、提供绿色

电力

超过183亿千瓦时。公司主动履行社会责任,依托“全国中小学环境教育社会实践基地”,通过各地开放性环保设施持续开展环保宣传教育活动,努力提升社会公众生态环保意识,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综合效益。

  (二)公司拥有核心技术和较强的技术研发能力

  公司重视技术创新,持续加强创新投入和研发能力建设。通过持续科研攻关,已建立起涵盖垃圾焚烧发电核心设备制造、项目设计建造、项目运营管理等领域的技术体系,形成了“低热值、高水分”和“高热值、低水分”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计算模型,建立了烟气处理半干法、干法、湿法等多种工艺计算平台。根据目前生活垃圾焚烧项目生产运营特点和政策趋势,公司有针对性地开展有关烟气排放、飞灰处置及渗滤液处理等方面的技术攻关,旨在进一步降低污染物排放,同时提高发电效率等生产运营指标,目前已取得了一定技术成果。公司依托国家生态环境部“国家环境保护垃圾焚烧处理与资源化工程技术中心”、国家发改委“生活垃圾焚烧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等创新平台,持续性地开展技术研发工作。公司主编了《生活垃圾焚烧炉及余热锅炉》《大型垃圾焚烧炉炉排技术条件》《生活垃圾焚烧厂运行维护与安全技术标准(修订)》等6项国家和行业标准,参编了《生活垃圾焚烧处理与能源利用工程技术规范》《生活垃圾焚烧厂评价标准》《生活垃圾焚烧厂运行监管标准》《生活垃圾焚烧厂检修规程》等11项国家和行业标准。

  (三)公司具备成熟的核心设备制造能力

  焚烧炉是垃圾焚烧系统中的核心设备,是实现垃圾焚烧发电厂安全、稳定、环保运行的基础。公司自引进德国马丁SITY2000垃圾焚烧全套技术以来,根据中国及发展中国家城市生活垃圾水分高、热值低等特点进行不断改进,率先实现垃圾焚烧核心设备国产化。三峰环境主编的《生活垃圾焚烧炉及余热锅炉》国家标准于2009年颁布实施,推动并规范了我国垃圾焚烧发电行业发展。目前,公司正在进行该项标准的修订工作。公司生产的逆推型机械炉排炉采用倾斜逆推式炉排,炉排片及进风方式经过优化设计,具有垃圾扰动充分、燃烧效果好、炉渣热灼减率低、运行可靠稳定等特点。

  (四)公司具有全产业链协同优势

  经过多年的发展,公司具备垃圾焚烧发电技术研发、投资、建造、设备制造和运营全产业链服务能力,产业协同优势明显。公司垃圾焚烧发电产业链的各业务环节之间相互协同,有利于有效降低项目投资成本,加快项目建设速度,提升运营效率,加强设备运营维护,促进技术创新,从而为公司的盈利能力提供有效保障。

  (五)公司积累了丰富的垃圾焚烧发电厂运营管理经验

  公司是中国最早进入垃圾焚烧发电行业的企业之一,旗下最早运营的垃圾焚烧发电厂持续运营时间已超过16年。通过长期稳定运行,公司积累了大量关键数据和运营管理经验,已逐步建立起一套科学的系统化技术标准和运作模式,形成了运营体系化、管理标准化、团队专业化、资源集约化的运营管理能力,公司旗下相关项目运营稳定,污染物排放控制良好,生产效率位居行业前列。成都三峰、重庆

丰盛

和六安三峰在住建部委托中国城市环境卫生协会组织的“2018年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设施无害化等级评定”工作中获评“AAA级生活垃圾焚烧厂”,南宁三峰、成都三峰被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评为“绿色发展标杆企业”,重庆百果园获评“最美垃圾焚烧发电厂-

星光

奖”及“2021十佳环保设施开放单位”,汕尾三峰入选E20环境平台垃圾焚烧和环卫一体化推荐案例。

  (六)公司拥有经验丰富的核心管理团队

  公司核心管理团队深耕垃圾焚烧发电行业多年,自公司成立以来与公司保持共同成长,对行业发展趋势及公司发展战略具有深刻的理解和认识,在垃圾焚烧发电技术、核心设备制造、项目投资、设计、建造、运营等方面具有扎实的专业功底、丰富的从业经历、较强的管理能力,团队成员勤勉务实、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同时,公司不断吸收行业技术、投融资管理、风险管理等领域的高端人才,形成了稳定的综合化管理队伍,为公司实现持续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中国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08-23 远信工业 301053 --
  • 08-20 国光电气 688776 --
  • 08-19 果麦文化 301052 --
  • 08-18 上海港湾 605598 --
  • 08-16 悦安新材 688786 11.76
  •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