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红人节|金麒麟基金大V评选 百位大咖入围→【投票】
原标题:IPO速递 | 零点有数:“数据专家”如何解答自家的考题 来源:阿尔法工场研究院
准备登陆创业板的零点有数无法掩盖自身的盈利能力低下和业务拓展受阻。
自从我国二级市场推出科创板以来,越来越多新三板企业终止挂牌开始谋求科创板上市。但是科创板推出,并不意味着要求降低,与此同时创业板推出注册制改革,于是很多企业又从科创板撤回申报材料,寻求冲刺创业板。
北京零点有数数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零点有数”)就是一个典型例子。公司2017年2月在股转系统挂牌,2018年12月终止挂牌交易。
不足一年后的2019年10月,零点有数启动科创板上市程序,聘请中原证券辅导,但是在2020年4月,零点有数再次报备改道科创板。
零点有数如此迅速频繁更改拟上市细分市场,不知公司管理层是否清楚公司的定位,到底是科创企业,还是小微企业。
当年,零点有数冲刺科创板,是因为公司确实具备科创属性,还是管理层认为科创板上市要求更低;如今冲刺创业板,是否只是因为创业板只对企业盈利能力有要求。
而且笔者查阅公司招股说明书发现,零点有数选择的具体上市标准恰好是《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股票发行上市审核规则》第二十二条第(一)项,即“最近两年净利润均为正,且累计净利润不低于人民币5,000万元”。
但是继续查阅公司招股说明书发现,零点有数旗下半数以上子公司面临亏损,而且有的公司正因业务发展困难谋求转型,2019年的扣非净利润更是在咨询人员、技术人员均远高于与同业企业的情况下,仅有后者的57.71%。
这不禁让人好奇,对外包装为管理专家的袁岳,管理公司的能力究竟是什么水平,零点有数盈利能力远低于同业企业的原因是什么。
01 老板个人知名度远高于企业,兼职企业进“黑名单”
不论零点有数的管理层是否清楚自己的企业定位,作为零点有数实控人,袁岳对零点的成色,显然应该心里有数。
这不仅是因为袁岳是公司创始人,还因为他本人是国内最先进入调研咨询服务业的那一批创业者,名下的“飞马旅”更是国内较为活跃的“创业项目专业管理支持机构”。
出生于1965年的袁岳,先后获得南京大学法学博士、西南政法大学法学硕士、美国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公共管理硕士以及北京大学法学博士。
根据其专业背景,袁岳在法律方面可谓是精通。也正是由于其在法律方面的专长,袁岳于1988年7月至1992年2月任职于司法系统,1992年3月至1992年11月,任我国市场调查所所长助理。
1993年,刚在市场调查所工作8个月的袁岳下海创业,设立北京分析,历任北京分析总经理、北京调查董事长、零点有限执行董事。
这些年,袁岳通过著书立说、主持电视节目、录制真人秀、频繁出没于各大高校举办讲座等方式持续包装自己,在业内具有一定知名度,甚至有媒体称其为“青年创业导师”,个人光环早已遮盖了其名下企业。
根据零点有数招股说明书,目前袁岳名下关联企业共计75家,主要兼职企业有17家,其中居然包括前几年社会关注度极高的“江苏车置宝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车置宝”),袁岳是在车置宝任职监事。
也正是袁岳任职监事的车置宝,前几年成为“失信被执行人”,创始人黄乐被列入限制高消费名单。而且袁岳和车置宝之间并非只是兼职关系,其担任董事长的上海东方飞马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飞马科技”),持有车置宝约1.06%的股份。
该公司第一大股东正是飞马旅品牌所属企业“上海东方飞马企业服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飞马企服”)。
查阅飞马企服股东信息,在2020年4月27日之前,袁岳和现任企业法人、自然人股东杨振宇均认缴128.24万元持有飞马企服27.25%的股份,但是袁岳还通过其实际控制的宁波智数投资管理中心持有飞马企服12.75%的股份,是飞马企服第一大股东。
但是在2020年4月27日,袁岳将认缴资本降至104.71万元,杨振宇则增至151.76万元,二人最终受益股份变为杨振宇持有32.25%,袁岳则以约0.5%的份额屈居第二大股东。
而关于“车置宝”暴雷事件,目前可搜索到最早的信息是由《中国质量万里行》杂志社于2020年1月22日发出,即发生股份变动前3个月。
在检索飞马企服入股企业名单时,笔者发现其持股1.44%的“车能贷(上海)金融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车能贷”)已经吊销。
该公司是汽车抵押借款和民间小额资本撮合的P2P平台,2020年2月24日,宁波市北仑区人民法院判决车能贷等相关单位和个人犯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并依法处以刑事处罚。
早在案件侦办期间,飞马企服投资账户中的227.24万元存款也因此被冻结。2020年1月3日被续冻,期限6个月,此后的6月18日,该账户上述款项因宁波市北仑区人民法院出具的“执行裁定书[(2020)浙0206执611号之一]”再次被冻结1年。
02 袁岳真正做到“少花钱、多办事”
在梳理上述企业股权关系时,笔者发现袁岳担任实际控制人的“闯亚(上海)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闯亚投资”)多次出现在企业股东名录中,自然也包括此次冲刺创业板的零点有数,进而又对零点有数股权信息做了简要梳理。
闯亚投资又是零点有数前三大股东“宁波智数投资管理中心(有限合伙)”“宁波锐数投资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宁波高新区品数投资中心(有限合伙)”的控股股东、执行事务合伙人。
根据我国合伙企业法第二十六、二十七条可知,“按照合伙协议的约定或者经全体合伙人决定,可以委托一个或者数个合伙人对外代表合伙企业,执行合伙事务”,所以零点有数前三大股东对外代表人即闯亚投资,且由其实际管理。
零点有数招股说明书表明,宁波锐数、宁波品数、宁波雅数是公司员工持股平台。上述三家公司分别为持有零点有数发行前55.32%、16.29%、9.77%股份,共计81.38%股份。
袁岳作为零点有数实控人主要通过其持股98%的闯亚投资控制零点有数前三大股东,叠加自己直接持有零点有数0.06%的股份,共计持有零点有数约52.87%的股权。
工商资料表明,袁岳持有闯亚投资(曾用名为“零点(上海)投资管理有限公司”)98%的股份,并且是公司法定代表人,即闯亚投资实际管理,并对外代表零点有数前三大股东,袁岳则是对外代表闯亚投资行使权利并实际控制该公司。
但是根据根据零点有数公司章程第五十七条和公司法等相关法律法规,持股总数约为52.87%的袁岳,享有零点有数81.38%的表决权。这一波操作,切实达到了“少花钱多办事”目的。
03 管理层管理能力有待时间验证
作为法律人出身的袁岳,2015-2020Q1期间多次补税并缴纳由此导致的滞纳金,累计共有12项。其中2018-2020年报告期内,零点有数共计有6项补税记录,涉及企业所得税、增值税及增值税附加税、个人所得税多个税种,由下图可知,零点有数2018年企业所得税补缴金额较应缴金额尚有差距。
对于上述款项产生原因,零点有数对外解释为“工作人员疏忽”、“新三板挂牌期间和申报IPO期间会计差错更正重新申报产生的补缴税款”等原因,但是一家拟冲刺IPO企业财务人员持续工作疏忽,公司选人能力如何体现?管理能力尤其是风控能力又如何体现?
以零点有数财务总监人员变动为例,梁惠仪2016 年 7 月至2017 年8 月,担任零点有数财务总监兼董事会秘书;2017 年 8 月从公司离职;殷恋飞 2017年8 月至2019 年 5 月,任零点有数财务总监;2019 年5 月从公司离职;两人分别任职12个月和21个月。
随后聘任董事周林古暂时代行公司财务总监职务,直至2019 年 9 月,公司召开第一届董事会第十五次临时会议,聘任刘升为公司财务总监,周林古不再代行财务总监职务。
除财务总监变动较为频繁,零点有数2018-2020年整体离职率也比同业公司高。
零点有数三年来员工总数分别为808人、948人和891人,整体离职率分别为28.50%、24.10%和23.85%;研究与咨询人员的人数分别为378人、365人和342人,离职率分别为30.51%、30.87%和28.30%。
公司主业从业人员离职率高于公司整体离职率。
而零点有数同业公司慧辰资讯(688500.SH)虽尚未发布2020年年报,但根据公司2018年、2019年数据可知,其员工整体离职率同期分别为20.11%和19.19%,远低于零点有数。
换言之,零点有数在员工稳定性方面弱于慧辰资讯,这对公司业内持续竞争力或多或少会造成一定不利影响。
零点有数此次募集资金试图建设“零点有数云评估”项目、“知识智谱”项目、“有数决策云脑”项目,试图顺应科技发展推动公司业务创新升级,但无论科技如何进步,业务如何创新升级,依旧需要人力在底层支撑项目运转。
如果未来零点有数不改善员工离职率较高的问题,公司核心竞争力将大打折扣。企业健康持续发展,也不应该只依靠某一小部分人。
通过零点有数的薪酬体系来看,各报告期内公司管理人员薪酬逐年攀升研发人员尤其是核心研发人员平均薪酬却逐年降低,与之对应的公司研发人员离职率从2019年的10.32%增至16.67%。
零点有数不仅在员工离职率方面高于同业企业慧辰资讯,公司2019年在研发与技术/咨询人数均远高于慧辰资讯的背景下,营收水平竟低于后者,扣非净利润更是仅3515.01万元,仅是慧辰资讯同期扣非净利润6090.98万元的57.71%。
与同业企业相比,我们在零点有数的盈利能力方面,似乎并未发现其实控人具有其对外宣传的过人能力。而且从招股说明书可知,零点有数旗下子公司过半亏损,其中因2019年9月收购上海贯信还形成1,678.16万元商誉。
值得注意的是,零点有数因上海闻政在财政数据分析评估应用软件方面拥有较强的技术能力,所以与其共同投资设立的上海聚零政后期因为业务拓展困难,出现经营亏损。
零点有数随后收购上海闻政所持上海聚零政股权,该公司目前正在寻找新的业务方向。
一向以管理专家面目示人的袁岳,其创立的企业在近期各项业务拓展中可谓不尽如人意,尤其是在对外投资中,频频踩雷。叠加公司员工离职率偏高,盈利能力低于同业企业等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是市场给这位“管理专家”的严峻考题。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