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银行补血 “认爱”永续债

中小银行补血 “认爱”永续债
2020年09月20日 23:03 新金融观察报

原标题:中小银行补血 “认爱”永续债 来源:新金融观察报

永续债作为银行补充一级资本的重要渠道,在过去的一年里主要被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使用。但2020年以来,永续债却被越来越多的城商行、农商行作为“补血”利器,呈现出“由大型银行向中小银行、由上市银行向非上市银行”扩散的趋势。

中小银行发行超七成

9月18日晚间,浦发银行发布最新公告称,收到银保监会出具的《中国银保监会关于浦发银行发行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的批复》,同意该行发行不超过500亿元人民币的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并按照有关规定计入其他一级资本。浦发银行这一只即将发行的永续债为已经非常活跃的银行永续债产品再添新丁。

今年以来,永续债发行规模和净融资额均保持高位。截至发稿,新金融记者梳理银保监会相关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已有包括中国银行(维权)农业银行邮储银行等在内的21家银行发行23只永续债,发行规模合计为3811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已发行永续债的21家银行主体中,有3家国有大银行、2家股份制银行以及15家城商行、1家农商行,以城商行、农商行为代表的中小型银行超过七成。而在去年完成发行的15家银行中,有5家国有银行、7家股份制银行,城商行仅有3家。

发行规模上,中小银行仍然不能与国有银行“同日而语”。数据显示,截至发稿,2020年银行永续债发行“魁首”花落中国农业银行,今年以来两笔永续债发行规模分别为850亿元和350亿元,共计达1200亿元;其次为邮储银行,单笔发行规模为800亿元;第三是中国银行发行规模400亿元。3家国有大银行和2家股份制银行发行规模合计达3200亿元。而城商行、农商行中,除江苏银行杭州银行和华融湘江银行发行规模超过50亿元外,其余均在50亿元以下。其中发行规模最小的为湖州银行,仅仅12亿元。

在票面利率上,不同类型的银行也出现了一定的分化。数据显示,已发行的23只永续债平均利率约为4.38%。但多数中小银行发行的永续债票面利率高于这个数值。其中票面利率最低的为某国有大行的3.4%,而发行利率最高的是一家城商行,为5.8%。

永续债成“补血”利器

银保监会披露的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二季度末,商业银行(不含外国银行分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为10.47%,较上季度末下降0.41个百分点;一级资本充足率为11.61%,下降0.34个百分点;资本充足率为14.21%,下降0.31个百分点。而A股36家上市银行截至二季度末的平均资本充足率13.89%,较去年年末下降0.42个百分点。同时,有高达28家上市银行的资本充足率较上季度末出现不同程度下降。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表示,当前商业银行整体呈现出“缺资本”状态,而这种情况在中小银行身上表现得更为明显。一些中小银行资本充足率已跌破监管红线,资本补充压力较大,中小银行资本补充需求还有上升趋势。

2019年年初以来,监管层高度重视中小银行的资本补充问题,并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永续债作为一种创新型融资工具,被商业银行“情有独钟”。同时,为促进商业银行更好发行使用永续债,央行和银保监会也为永续债配备了“双护航”:央行创设央行票据互换工具(CBS),增加永续债流动性;银保监会放开险资对银行永续债的认购限制,扩充投资者队伍。

本市某城商行高管告诉新金融记者,永续债表面上看起来像是“无固定期限”“永续”的产品,但实际上永续债也是有赎回期限的。“实际操作中,永续债可以赎回后再发,届时不需要再次审批,还可以重新定价。发行灵活,可以重新定价,这两个特性非常利于投资者进行风险判断,所以在实际营销中,永续债常常是银行之间互持或者被保险机构持有”。

前述城商行高管表示:“中小银行信贷投放目标客户主要是中小微民营企业,但中小银行资本补充渠道和能力跟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相比都有非常大差距。监管层将永续债发行份额更多倾向中小银行,也体现出监管层正在努力帮助中小银行抵御因疫情冲击和经济下行压力而暴露出来的信贷资产质量压力。加大中小银行资本补充力度,进而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的贷款投放,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险资配置意愿放缓

中小银行“热拥”永续债的同时,投资端却隐约出现了需求放缓的迹象。天风证券报告显示,步入8月以来,在信用债收益率保持相对稳定的背景下,银行永续债估值(收益率)持续上升;另外,8月银行永续债月度换手率较7月有明显下降,反映近来市场买盘弱化,对银行永续债表现有所担忧。

华泰证券认为,机构配置永续债需求近期明显减弱:银行理财在落实资管新规净值化转型与非标压降等要求的过程中承接永续债的能力大为下降,保险机构由于负债成本较高等原因要求的收益率水平明显更高。

一直作为银行永续债的重要投资者之一的险资,近期也确实出现了配置意愿放缓的趋势。分析人士指出,会计处理中,发行人一端多数将永续债作为权益工具,但作为投资端的银行、保险、基金等机构,更倾向于将永续债认定为债权工具,但今年的监管新规使得险资投资永续债券就要占用权益工具额度,这就使得险资在配置意愿上不再那么积极。

据了解,银保监会今年5月20日发布的《关于保险资金投资银行资本补充债券有关事项的通知》中明确,保险资金投资的银行二级资本债券和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应当按照发行人对其权益工具或者债务工具的分类,相应确认为权益类资产或者固定收益类资产,纳入相应监管比例管理。在一些掌握着庞大资金的保险公司看来,尽管永续债收益水平具备配置价值,但如果计入权益,就要综合考虑了,这样来看永续债的性价比甚至还不如国债。

同样,对于中小险资也面临着计入权益的束缚。今年7月17日,银保监会发布《关于优化保险公司权益类资产配置监管有关事项的通知》,保险公司权益类资产配置比例要与公司上季末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相挂钩,权益类资产投资余额最高不得高于本公司上季末总资产的45%。

由于今年以来银行补充资本金的渠道有限,加上信贷高增、加大核销等导致资本金补充需求仍然较大,华泰证券分析认为,永续债和二级资本债潜在供给规模合计有望超万亿。

如此万亿规模,市场将怎么接下?

扫二维码 3分钟开户 稳抓大反弹行情!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09-24 宏力达 688330 --
  • 09-24 帅丰电器 605336 --
  • 09-24 中岩大地 003001 30.16
  • 09-23 巴比食品 605338 --
  • 09-21 海象新材 003011 38.67
  •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