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不见湘(上)

湘不见湘(上)
2019年06月28日 23:00 市场资讯

专题:中国投行史:金融圈网红大佬讲述光鲜背后真相

  来源:大力如山

  20世纪80年代,延绵不绝的南岭山脉,看似隔开了粤湘两省,却因为广东改革开放的力量,已经挡不住“百万湘军下珠江”的势头了。

  从湘北到湘南,在那条通往广东的公路线上,即便被人为的设置了上百个封锁关卡,仍堵不住山这边的湖南“大举南下”,而这也给山那边的广东,扣上了“经济北伐”的帽子。但无论称其为“南下”还是“北伐”,这种现象发生的原因都是一致的,那就是因为广东大量兴办工厂的动作,吸引了大批的湖南人南下务工。其次广东的经济发展,也让湖南的大量农产品流向广东,引发了所谓的“广东人哄抬湖南物价”的现象。

  比如在1987年,第六届全运会在广州召开。就在盛会召开的前夕,广东加大了猪肉等餐饮原材料的需求,因此当湖南生猪收购价是每公斤2.4元左右时,一山之隔的广东,收购价已经是每公斤3.6元了。湖南的农民们,自然就赶着猪,走小路到广东去卖。而对此持封锁态度的湖南,则令相关部门埋伏于关卡处进行拦阻,人民与人民之间冲突不断,几乎每天都在上演着,关卡堵和反关卡堵的精彩“战斗”。

  1987年11月20日,第六届全运会在广州天河体育中心正式开幕。就在开幕的第二天,国务院又批准广东成为全国综合改革试验区,这条消息则给了湖南更强烈的震撼:“再这样下去,我们以后岂不是就吃不到卤猪蹄了?”终于想通了的湖南省,这才开始撤卡停“战”,主动打开自己的门户,以开放应对开放。

  很快,湖南省政府就向国务院报送了《关于加速湖南开放开发的请示》。1988年5月11日,湘南改革开放过渡试验区获国务院同意批复。正是从那一年开始,湖南的证券行业,同样也开启了自己的开放之路,一个省里就接连走出了四家券商:

1988年,湖南省证券公司成立,长沙证券成立;1993年,湘财证券成立;2002年,财富证券成立。

  只不过,湖南的这几家券商,在未来争来争去,也只落得个湘不见湘。

  01

  1988年的那波券商创立大潮,很多省份在组建自家的证券公司时,起名都很简单粗暴。

  比如浙江省创建的就叫浙江证券公司,湖北省创建的就叫湖北证券公司。同样,湖南省的首家证券公司,在刚成立时也起名为湖南证券公司。一直到随着时代的进步,大家的审美都从整齐划一,变为了百花齐放,这些个券商才因为这种那种的原因,纷纷改了自己的名字。

  但所谓的“这种那种”的原因,其实主要也就指两种。

  第一种改名的原因,是主动追求美。比如后来的湖北证券公司,就在2000年的时候,把自己的名字改为了长江证券。名字就这么简单一改,但给人的感觉,顿时就从蜗居某省的地方券商,升级为了盘踞全国的综合券商。而且在气势逼人的同时,仍包含有自己不忘本的小心思,想必是花了大心思的。

  第二种改名的原因,是被动享受爱。比如后来的浙江证券公司,在2002年被方正集团控股重组后,很快就把自己的名字改为了方正证券。曾经有鸡汤婊说过,生活就像一场强奸,如果不能反抗,就躺下来好好享受。但这些婊们都忘了告诉你,你那满脸享受的代价,就是不能再喷对方强奸了。而券商这种被动式的改名,得以享受的代价,也正是对自己过去的告别。

  不过,湖南省证券公司,却跟上面这两种情况都不一样,因为它不仅美过,也爱过。

  就像湖北有闻名全国的长江,所以才改名为了长江证券,而走出过红“太阳”的湖南,同样也选择了湖北所追求的那种大气之美。2000年4月,经中国证监会核定,湖南证券成为全国26家具有主承销资格的券商之一,由“经纪型”券商变为“综合类”券商。2001年4月,湖南证券有限责任公司更名为泰阳证券有限责任公司,“泰阳”正是太阳的谐音。

  太阳从升起到落下,大概需要12个小时。泰阳,需要三年。

  作为湖南最早的证券公司,改名后的泰阳证券,仍延续了湖南证券市场老大的身份。湖南的第一家证券营业部是它建立的,“湘火炬”和“湘中意”两支湖南历史上最早公开发行上市的股票,其主承销商的位置也都是它的。而这一切荣耀的获取,你可以说是湖南省给的,也可以说是由湖南证券创建时的负责人之一,人民银行湖南分行派来的罗惠雄,给努力带队干出来的。

  但罗惠雄对泰阳证券的贡献,不止是这些业务层面上的东西,更重要的是,他为公司招徕来了人才,比如刘郎。

  1994年,东南大学哲学系的副教授、系副主任刘郎,辞去了学校的铁饭碗工作,举家搬回湖南老家。当然,他回来并不是为了去湖南证券,而是作为专业人才被省里引回来的,奔的是另一个金饭碗。只可惜常年呆在校园里的他,这次回来的有点太冲动了,还没确定好岗位就辞了职的刘郎,后来被分到湖南省委某部门的综合处,只给了个可享受副处级待遇。可能前后的落差太大,让刘郎最终拒绝了这个“金饭碗”。这倒给了罗惠雄机会,一顿“忽悠”就把刘郎给截到了湖南证券。

  刘郎的到来,带动了湖南证券的研究业务。他在湖南证券下面的投资咨询公司(湘证咨询),带领着一批研究员,整理出了首份对沪深A股上市公司年报分行业、分专题的统计分析报告,后来又建立了国内首个完整的上市公司数据库软件,这让湘证咨询得以代表湖南证券,首次走到省外资本市场的闪光灯下。刘郎在历经湘证咨询经理、湖南证券总裁助理、副总裁等一系列的职位晋升后,在2001终于升为了泰阳证券的总裁,而他的伯乐原总裁罗惠雄,也晋升为了泰阳证券的党委书记。

  从哲学的辨证角度上看,升起的这一刻起,就预示了未来落下的必定发生。当然,正统哲学系副教授出身的刘郎,肯定没听说过这句话,毕竟这是我为了写文章需要,随手瞎编出来的警示鸡汤。但泰阳证券此后几年所经历的各种变化,却一定能让他实实在在的体会到,这句话里的深意。

  “泰阳每日升起,资本与日俱增”,是当年泰阳证券最响亮的口号,却没有道出“资本增加”所带来的隐患。就在2001年10月,泰阳证券增资扩股到12.05亿后,已经变得复杂的股东关系,开始一步步戳破泰阳的膨胀。当时泰阳证券的董事会里,共有董事8名,其中6名来自股东单位:亚华种业、深圳新龙、中国四方、现代投资、长沙新大新、湘潭金三角,以及1名职工董事—总裁刘郎,1名独立董事—经济学家吴晓求。其中,泰阳证券的董事长,由大股东亚华种业的原董事长谭载阳担任。

  亚华种业,原本是湖南一家做种子业务的农业上市公司,如今被借壳后已经改名为嘉凯城了。但在90年代,这家由湖南省农业集团有限公司作为发起人所设立的公司,天然就带着湖南省农业厅的背景,比如担任亚华种业董事长兼总经理的谭载阳,之前是湖南省农业厅的厅长兼党组书记。

  毕竟谭载阳是当过厅官的人,泰阳券商的董事长职位,坐的是大气之极。当时泰阳证券的另一位股东中国四方,就曾抱怨说:

谭载阳有十几部手机,根本不知道他会开哪一个,别的股东的董事要找他,必须通过谭的秘书事先预约。

  不然呢?你干哈玩意儿,你不预约就来找来了。而这就让总裁刘郎身上的经营担子,显得更重了。

  曾经有人就问刘郎:“你累不累?什么时候是尽头?” 刘郎微笑着答非所问道:

幸亏我曾经搞过体育,给了我一副好身板和充沛的精力。过几年吧,等公司各方面情况都好起来。

  搞体育确实好,但也要分搞的是啥角色,就像再优秀的运动员,也干不过裁判。而在泰阳证券的刘郎,顶多算一个优秀的运动员,裁判则另有其人。

  2002年11月26日,亚华种业发布董事会提示性公告,公司第二大股东长沙新大新拟将所持有的占亚华种业总股本20.59%的3500万股转让给深圳舟仁,深圳舟仁将成为亚华种业的第二大股东;公司第四大股东湖南沐林公司,将所持有的亚华种业880万股,分别转让给世方旅游480万股和怀化元亨400万股,二者分别占亚华种业总股本的2.82%和2.35%,世方旅游将成为亚华种业第五大股东,怀化元亨将成为亚华种业第六大股东。

  这个长沙新大新,同样是湖南沐林公司的控股股东。所以在转让前,亚华种业的实际控制人,其实是长沙新大新。而转让后的公告称,由于世方旅游和怀化元亨并无关联关系,与湖南省农业集团有限公司也无关联关系,因此湖南省农业集团有限公司以持有25.35%的股份,成为了亚华种业新的实际控制人。

  但只有了解曾经的资本市场十大庄家之一“鸿仪系”的人,才明白那时深圳舟仁、世方旅游和怀化元亨这三家公司,接收股权均是受到了“鸿仪系”的委托。因此,转让后亚华种业的实际控制权,其实是在“鸿仪系”手里。或者说,是在“鸿仪系”的控制人鄢彩宏手里。

  而泰阳证券的实际控制权,就在亚华种业手里。

  02

  “鸿飞九天,仪范群伦”,这是鄢彩宏对“鸿仪”两字的诠释,落在了上海鸿仪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身上。

  2000年3月8日,上海鸿仪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成立。2001年9月,鸿仪投资通过受让控股了ST张家界,在对其进行资产置换和债务剥离后,ST张家界在年底就摘掉了ST的帽子,这就是“鸿仪系”在资本市场上的成名之战。

  在张家界之后,“鸿仪系”又接连拿下了另外几家上市公司:国光瓷业、亚华种业、安塑股份、嘉瑞新材和湘酒鬼,而这几家全部都是湘股。可见注册在上海的鸿仪投资,并没有飞在上海,因为“鸿飞九天”的天,指的是湖南的天。

  2003年5月,刚刚40岁的鄢彩宏,从已经67岁的谭载阳手里,接过了泰阳证券董事长的位置。那次交接仪式举办的非常隆重,除了泰阳证券的高管和中层都出席了之外,政府及地方监管部门的领导们均亲临现场,包括湖南省的副省长徐宪平。徐宪平在仪式发言时指出:

董事会新老交替后,要发扬好的东西,克服坏的东西,创造新的东西。

  只是好的东西、坏的东西和新的东西,出现的时候颠倒了次序。

  先是“坏”的东西逐渐被克服。2003年6月5日,泰阳证券前财务总监王泽民,被湖南省公安厅经济侦查总队请了过去,公司的另外两名高管也被请去配合调查。2003年11月,刘郎辞去泰阳证券的总裁职务。至此,鄢彩宏开始身兼泰阳证券的董事长和总裁职务。

  紧接着,“新”的东西被创造了出来。鸿仪投资随便开始动用泰阳证券的客户保证金,将其抵押给银行获得贷款,再将部分获得的贷款,继续去收购更多的泰阳证券股份,以巩固自己的最大股东地位。而这操作骚就骚在,相关法律根本就不允许用客户保证金做银行抵押,所以后来鸿仪投资开始逾期的时候,这些客户保证金,就又被证监局从银行手里给要了回来,当初想占便宜的银行,空余了一身坏账。

  2004年6月,距离鄢彩宏那句“争取泰阳证券三年内上市,努力打造金融控股集团”的豪言壮语,才刚刚过去一年,原湖南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吴振汉被湖南省纪委双规了。吴振汉的双规,牵出了鄢彩宏被中纪委协助调查。而鄢彩宏的协助调查,又暴露了“鸿仪系”的资金问题。“鸿仪系”资金问题的暴露,让各路银行开始向鸿仪逼债。

  2004年6月10日,交通银行长沙北大桥支行向长沙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讼诉,国光瓷业的2000万元贷款到期未还。7月23 日,湖南省株洲市中级人民法院受理了工商银行醴陵市支行,对国光瓷业拖欠三笔逾期借款的诉讼,合计金额为2000万元。8月16日,上海银行将拖欠到期贷款的被告上海鸿仪、国光瓷业、张家界、嘉瑞新材和上海沪荣物资等公司,拉上了法庭。

  “好”的东西,终于开始发扬了。2004年11月8日,湖南省正式成立“防范和处置鸿仪系控股在湘证券类企业风险领导小组”,鸿仪系被正式全面清退出泰阳证券的董事会,泰阳证券另一名大股东四方控股派出的陈杰,接任泰阳证券的董事长职务。不过,陈杰的位子没坐上几天,湖南省政府金融办和湖南证监局又组成了“督导工作小组”,进驻泰阳证券进行接管。

  这个“督导工作小组”,由湖南证监局稽查处的处长朱治龙负责。很快,朱治龙就被任命为泰阳证券的临时负责人,并在2005年1月14日,正式担任泰阳证券的董事长。同时,泰阳证券大股东之一正虹科技的原董秘曹国庆,出任泰阳证券的总裁。而泰阳证券原董事会所聘请的高管,一律被撤换,盘桓两年之久的鸿仪系,这才算是彻底的出局。

  2006年11月,证监会开出了正式罚单:

泰阳证券在经营过程中存在如下证券违法行为,2003年9月至2004年4月,泰阳证券用客户交易结算资金专用存款账户资金,作为质押物为他人借款提供质押担保。谭载阳、鄢彩宏作为时任公司董事长,对上述行为负有直接责任,对鄢彩宏实施永久性市场禁入,对谭载阳实施10年市场禁入。

  泰阳这艘已清退“海盗”的大船,似乎开始朝着好的方向驶去,当地也开始流传已到万联证券担任总裁的刘郎,很快会再被聘请回来。

  可刘郎已不是十年前那个“稚嫩”的大学副教授,不会再被人三言两语就给糊弄回老家了。2006年,只干了两年万联证券总裁的刘郎,最终选择了重返校园,到广州城市商学院担任主任。这次刘郎没回泰阳证券是对的,毕竟在2004年底到2006年的上半年,泰阳证券的多次重组尝试均告失败,一直等到方正集团的到来。

  那些主动追求美的人,似乎最终都会被动的去接受爱。人是这样,券商也是这样。

  03

  1988年,湖南证券成立的那一年,浙江省也成立了自己的证券公司:浙江证券。

  虽然都是省级券商,但有着与上海更近这个地域优势的浙江证券,早年间在资本市场上的名气,要比湖南证券强太多了。全国第一家异地上市股票凤凰化工,是浙江证券推荐上市的。在上海建立全国第一个异地证券公司营业部的,是浙江证券。更厉害的是,第一个状告证监会的券商,也是浙江证券。

  2001年12月17日,中国证监会以操纵股票价格、挪用客户交易结算资金、为客户融资买入证券等原因对浙江证券作出5亿元罚款的处罚决定,罚款数额超过其注册资本4.5亿元人民币。2002年3月,浙江证券因不服处罚决定,一纸状书将证监会告上了法庭,从而成为我国证券史上首例状告证监会的券商。

  当时的场面,一度十分尴尬。这场官司要是告输了,浙江证券会被罚的净资产都变为负数。但要是告赢了呢?那你就是活在梦里走不出来了。所以五个月后的浙江证券,并没有迎来开庭,而是迎来了北大方正集团即将成为自己大股东的消息。2002年8月,中国证监会正式批准,北大方正集团以2.295亿现金收购浙江证券51%股权的方案。

  2003年,方正集团正式完成了自己的改制,被管理层团队控制,李友被任命为方正集团首席执行官。当年9月,浙江证券也正式改名为方正证券,注册地仍为浙江杭州。几年后,方正集团又陆续看上了武汉证券、金通证券,只是因为各种原因都没能再次如愿,最终武汉证券是被广发证券托管,金通证券则进了中信证券的口袋。而让方正集团再次如愿的,就是泰阳证券。

  如今的方正证券,在几天前发布公告称:

公司收到控股股东北大方正集团有限公司的通知函,方正集团控股股东北大资产经营有限公司请求判定方正集团2003年股改无效的案件,已在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正式立案。北大资产请求人民法院判定关于转让方正集团权益的《权益转让协议》无效;请求判令魏新、李友、余丽及北京招润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返还方正集团30%股权,配合办理将北京招润名下方正集团30%股权变更至北大资产名下的工商登记手续。

  但十几年前的方正证券可不是这个态度,它听话的跟着魏新和李友控制下的方正集团,在重组泰阳证券的时候,就像重组浙江证券一样,如入无人之境。

  2005年下半年,在方正集团还没来之前,其实最先接触泰阳证券的是航天科工集团。航天科工集团本计划,用下属航天固体运载火箭公司去重组泰阳证券,将旗下的航天证券与泰阳证券进行合并。2006年1月,航天科工集团正式进入泰阳证券尽职调查,随后便提出了重组方案:

原股东缩股至30%,银行债权列出延期全额还款计划,其余机构公司债权则寻求按1∶1的比例实行转股;航天科工集团出资6亿元充实资本金,另给予6亿元贷款用于公司的流动资金。

  这个重组计划,也得到了湖南省政府及证监会的认可。

  2006年7月,航天科工集团突然宣布主动退出。当时的公开说法是,航天科工集团属大型央企,重组泰阳证券的方案,没有得到国资委的批准。而《财经》记者的报道称,航天科工集团退出主要是因为自身的变故。无论你相信哪一个原因,总归都是给了方正集团一个捡漏的机会。

  航天科工集团刚退出一个月,方正集团就向湖南省政府提出了重组泰阳证券的意愿。

  2006年的8月、9月和10月,方正集团在每个月里,都提出了一套新的重组方案,并不是因为方正集团不断有新的发现,而是因为在每一次的方案里,都让其他股东按照2%的比例进行缩股,每次都遭到几乎其他所有股东的反对,毕竟之前航天科工集团提出的缩股比例是30%,差的实在是太多了。

  当时反对的各家股东公司,用不参加会议签字的方式抵制方正集团的重组方案,想要使此方案无法顺利上报证监会。同时,湖南省的态度也不是铁板一块,比如当时位列泰阳证券第四大股东的现代投资,就仗着湖南省交通厅的背景,准备直接截胡。不仅抢先按照湖南证监局和湖南地方金融证券办的要求,将6亿元“诚意金”打到监管部门的指定账户上。而且曾经出席过鄢彩宏交接泰阳证券董事长仪式的湖南省副省长徐宪平,也直接带领现代投资的主要负责人到北京,向证监会提交了新的重组方案。

  证监会还是念旧情的,毕竟浙商证券因5亿罚款牵出的状告证监会一案,那时也才过了四年。最终,证监会以过了规定递交重组方案的期限为由,拒绝了现代投资的方案。徐宪平也只好在北京期间,去专门拜会北京大学,了解校方对方正集团重组泰阳证券的态度。但那时候的北大,正是信任方正集团的时候,徐宪平了解到的自然是一片叫好之声。

  2008年5月12日,中国证监会正式核准了方正证券吸收合并泰阳证券的方案,方正证券注册资本变更为16.54亿元,注册地由浙江杭州迁往湖南长沙。

  至此,泰阳终究完全落下。几年后,方正证券成功上市,被称为湖南省的首家上市金融机构,但方正证券究竟算不算是湖南券商呢?

  湘不见湘,坐南北望。

 

股市回暖,抄底炒股先开户!智能定投、条件单、个股雷达……送给你>>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责任编辑:杨赐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5-31 达梦数据 688692 --
  • 05-28 利安科技 300784 28.3
  • 05-24 汇成真空 301392 12.2
  • 05-21 万达轴承 920002 20.74
  • 04-29 瑞迪智驱 301596 25.92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