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证券:黄河泛海向东流

民生证券:黄河泛海向东流
2018年10月18日 23:00 市场资讯

专题:中国投行史:金融圈网红大佬讲述光鲜背后真相

  来源:大力如山

  孕育滋养着沿河领域的黄河,常被人们亲切的称为“母亲河”。对此最深有体会的,就是那个坐拥黄河故道积淀成平原的地区—荷兰,特别是荷兰的省会城市郑州。

  1986年的河南,曾发生过两件事。一是方丈位置已空缺300多年的河南少林寺,在年底正式迎来了第二十九代方丈释行正大师。

  可惜当时已72高龄的释行正,在第二年8月就圆寂了。而得其衣钵传法的弟子释永信,随后开始担任少林寺管理委员会主任,全面主持寺院的工作。这让多年后的人们,在聊起少林寺时,念得最多的还是释永信大和尚。

  第二件事是在郑州当地人民银行的关怀下,郑州市证券公司也于1986年11月正式成立。郑州人行不仅给了其1000万的注册资本金,派去担任郑州证券董事长的,还是兼了郑州人行不少下属子公司法人代表的南凤兰同志

  可惜那时千里之外的深圳已然崛起,比如央行各地省分机构的证券管理处,最牛的那个就设置在了深圳人民银行。因此,在深圳人民银行关怀下成立的深圳经济特区证券公司,即便比郑州市证券公司的成立时间晚了一年,却成为现今人们口中的全国第一家证券公司。其江湖地位,如同那位接班的精装大和尚一样。

  想想总是会替郑州证券觉得不值,毕竟成立初期的郑州证券也挺猛的,是个疯起来连自家河南人都骗的主儿。

  在1993年3月之前,郑州证券不仅没在上海和深圳设立营业部,甚至连证券交易所的席位都没有。当时仅能开展股票经纪业务的它,只能通过上海或者深圳的当地其他公司进行股票代理买卖。虽然很多其他地方券商也都这样操作,但郑州证券在面对河南老乡的时候,非吹嘘自己在交易所是有席位的。

  因为这两者有着很大的不同,在交易所有席位的券商可以为客户实时交割,而通过其他公司代理买卖的券商,为客户提供的只能是内部交割。在那个年代里,实时交割在内部交割面前,就如同是高频交易一样,再嫩的韭菜也知道选哪类券商。

  所以,这就让受到欺骗的河南股民十分不满,将此事捅到省内媒体,省内媒体又捅到了北京,最后被《北京青年报》一篇《谁欺骗了上帝》,给直接干到了河南省省委书记的案前。更尴尬的是,跟踪此报道的当地媒体人,后来还把过程中郑州人行护犊子要求删稿的事迹,写成了一篇题目为《和人民银行行长过招》的文章。

  年轻猛如虎的郑州证券,最终还是没能敌过,在那个年代里就善用“标题党”的媒体老乡。

  两年后,借着公司股本金从1000万元增至1亿元的机会,郑州证券没多久就把自己的名字改为了黄河证券,也许是为了与自己的过去告别,也许是为了去拥抱未来的自己吧。

  只是平安岁月里的人们,常常会选择性的忘记,每当黄河泛滥成灾的时候,它又会被称做“害河”。

  01

  初创时期的郑州证券,大股东是人民银行郑州分行的全资子公司——郑州银利,因此得以担任其董事长的郑州银利法人代表南凤兰,其位置坐的也一直都很稳。

  等到改名为黄河证券之后,由于增资扩股引来了山东高新投资这家具有山东国资背景的二股东,山东方面便派出了自己的代表钟金龙,来到黄河证券担任总经理。这让过去一家独大的局面,变成了山东与河南两方的掰手腕。

  但诡异的是,在黄河证券发展进程的某一时点,表面上来自山东的股东,实际上代表的是河南这方,而真正站在了山东这边的股东,表面上看却又是来自河南。而这种情况的出现,要从河南大学经济贸易学院的副院长席春迎博士说起。

  1997年,作为河南金融界的学院派代表人物席春迎,来到了黄河证券担任总裁助理。不过,黄河证券并不是席春迎离开教师岗位的下海第一站,他先去的是君安证券。只不过原想站在“君安浪潮”之上的席春迎,没呆一年就赶上了“君安之死”。所以在君安证券和国泰证券的合并前夕,作为君安证券离职大军一员的席春迎,这才有机会衣锦还乡到了黄河证券。

  而此时只增资至1亿元的黄河证券,虽然没能改变自身业务范围单一的困境,但经过自身的不懈努力,还是夺得了2000-2001年年度监管重点监控十大高风险券商之一的称号。对此一把手和二把手没说什么,急的只有想成就公司也成就自己的席春迎。

  券商想要扩充自己的业务范围,必须要有足够的资本金去申请业务牌照。所以,在原有业务上赚不到钱的黄河证券,若想改变自己的困境,就只能依靠老股东继续增资和新股东出资入股。这就给了席春迎一个机会,一个把民企老板谢国胜引进来的机会。

  谢国胜是河南花园集团的老板,干餐馆起家的他,鼎盛时曾名列《福布斯》中国富豪榜第348位。席春迎算是谢国胜的好友吧,毕竟因为席春迎名字读起来有些女性化的缘故,当时还被一些媒体写出“这个女人比谢小两岁,令谢国胜很是信任和迷恋”的描述。

  2000年,席春迎曾短暂的离开黄河证券,是去参与当时中原证券的筹建工作。熬不住那段间歇性筹建难产工作的席春迎,没多久再次回到了黄河证券任职,但这次背后站着谢国胜的他,升任了总经理的职务。

  仍继续担任董事长的南凤兰,对新总裁上位没说什么,因为被替换下的原总裁,一直是跟自己掰手腕的对手方。但被临时下课的原总裁钟金龙,也没有提出什么反对意见,这就让人感到很奇怪了。一直到2002年3月,席春迎攒出黄河证券的第二次增资扩股,答案才被逐渐揭晓。

  黄河证券的第二次增资扩股,将自身的资本金从1亿元提高到了12.8亿元。这让其随后没多久,就先后拿到了主承销商资格、A股和B股交易资格、受托资产管理资格、证券投资咨询资格等几乎所有的券商业务牌照。而负责此次增资扩股计划的席春迎,被股东大会选举为新任董事长,钟金龙重新恢复了总经理原职,原董事长南凤兰则成为了公司的监事长。

  春风得意的席春迎,在随后的媒体报道中,就以其作为非股东董事却能成为董事长为例子,被媒体称赞为“具有独特的人格魅力,善于处理人际关系”。只是后来被爆出的,在第二次增资扩股后仍为第二大股东的山东高新技术投资公司,在出资前与谢国胜控制下的河南信心药业公司签订股本转让协议,成为其“代持股东”一事,让这个例子变得似乎不是特别的恰当。

  不过,这次增资后成为黄河证券第一大股东的“泛海系”,并没有派出代表参与公司管理的事实,也证明了在那个时刻,大股东对席春迎担任董事长一职,也是认同的。毕竟在当年7月,黄河证券也顺从的迁至北京,并更名为民生证券。

  学院派的席春迎,加入过君安证券的席春迎,骨子里遵循的还是市场经济,而其带来的这次增资扩股,也成功的让民生证券成为我国第一家,在股权结构上可以显示为民营的券商。只是民营资本,就真的更能代表市场经济吗?

  要不了多久,他就会明白:黄河水清时,青山埋骨处。

  02

  黄河证券改名为民生证券之后,虽然注册地由河南变为了北京,但营销管理部、机构业务部、证券投资部等几大业务总部,都被席春迎放到了深圳,那个君安证券曾经盘踞过的地方。

  而民生证券的市场化改革,也是先从中后台部门开始的,首先就是把以行政后勤支持为主的人事部,改成了以人力资源配置为主的人力资源总部,其新任总经理燕文波,来自于君安证券。

  再然后,那些营销管理部、机构业务部、证券投资部等前台业务部门的负责人,才前后脚的“空降”到了民生证券,包括在君安证券时就负责债券业务的齐国旗,也来到了民生证券担任负责固收业务的副总裁。这一波民生证券的吐故纳新,在其内部被统称为“改良种子”计划。

  当时大家之所以能知道他们这个“改良种子”计划,要归功于原《证券日报》的副总编袁启华,跳去了民生证券担任董事长助理。专门负责公司品牌建设的他,让民生证券的这波“熊市抢人才”动作,一度成为业内讨论的热点。但让民生证券变得更吸引大家关注的事件,还是原证券业协会副会长马庆泉的加入。

  马庆泉是担任过广发证券总经理的老证券人了,虽然其在广发证券的结局,是同申银万国的阚治东、海通证券的李惠珍这两位大佬一起,因二级市场违规操作而被处罚免职,但之后还是顺利担任了嘉实基金的董事长。只是他不该挤兑时任嘉实总经理的洪磊,后来被爆出来的“基金黑幕”一事,不仅让洪磊升任为证监会基金部的副主任,也成为了马庆泉被调任证券业协会的导火索。

  多经风雨的马庆泉,虽然已年过半百,但在收到河南老乡席春迎邀请其加盟民生证券的建议后,还是心如少年的冲动了起来,正如他对媒体所说:

民生证券让我有种做事业的冲动。

  这话整的,好像民生证券是一块无主之地似的。

  2003年3月,马庆泉要加盟民生证券担任总经理的消息被媒体传了出来,包括民生证券的公司内部网站也公布了这个消息。只是这一回,再次被替代下课的第二大股东代表原总经理钟金龙,并没有像上一次那样沉默,更不用说那位已被挪至监事会担任主席的前董事长南凤兰了。因为2003年4月28日,不仅是民生证券召开股东大会的日子,也是一场宫斗剧被揭开的日子。

  当时恰逢北京非典时期,席春迎等民生证券的管理层,本想据此要求此次股东大会延期召开,但遭到了大股东“泛海系”的拒绝。而在4月27日的大会召开前夕,“泛海系”找席春迎等高管谈话,提出改组董事会、改选董事长、由中国泛海的一名董事担任董事长的改组计划,也遭到席春迎等人的拒绝。

  而在4月28日那天的股东大会上,先是花园集团等部分股东代表,对泛海等股东的“变相抽逃资金”行为提出质疑,认为对民生证券的正常经营造成严重影响,要求公司董事会就该问题向有关部门报告并查清后,才允许泛海等股东行使自己的股东权利。

  随后泛海委派的股东代表提出改组董事会、改选董事长的“临时动议”,并散发了事先印好的投票表决表。不过花园集团等部分股东代表,认为此临时动议不符合《公司章程》的规定,不应列入会议议题。

  场面一度十分尴尬,会议的主持人席春迎,只能痛心疾首的宣布:

考虑到股东之间分歧较大,会议无法继续进行,休会。

  现任董事会的主要支持者南阳金冠、莲花味精、新乡白鹭和花园集团等4家股东代表,随即退场。

  中国泛海、山东高新技术投资、郑州银证实业等剩余9家股东单位代表,不仅没有离开会场,还用合计占全部股权66.856%的代表比例,一致通过了“关于更换股东大会主持人的提案”,决定由泛海控股副总裁岳献春接着主持股东大会。

  5月10日,中国泛海等股东代表在北京继续召开会议,以现任董事会滥用股东资金、不合理分配法定公积金和风险准备金等理由,通过了罢免席迎春董事长职务、改组民生证券董事会的提议。两天后,当“新董事会”来到民生证券总部,准备接交工作时,现任董事会及管理层,以“新董事会”不合法为由拒绝交接。

  好在这些人都是在资本市场浮沉多年的高素质人才,当天双方就这个交接矛盾,展开了亲切友好的谈判,在现场有110维持治安的环境之下。

  后来的事情,就是在两方股东分别上书证监会要求彻查对方后,证监会派出工作人员入驻民生证券进行调查,并对其下发《关于民生证券有限责任公司有关报告的复函》,要求:

由席春迎、钟金龙负责公司的日常经营管理,对公司所有事项及公章使用实行双人签字,共同负责。

  这个“双签”的出现,让民生证券变得连新添一台复印机都做不到。因为所有需要从财务出钱的计划,都必须由董事长和总经理共同批准。但一方签过字之后,另一方就不会同意,成功的形成一个闭环。

  两个月后,有钱的泛海,归还了民生证券被“变相抽逃”的4亿元注册资本。没钱还民生证券1.24亿元欠款的花园集团,则被有关方面通过拍卖程序,将其所持民生证券的部分股份拍卖给了泛海。2003年12月27日,民生证券召开新的股东大会,在有证监会现场监督的情况下,泛海控股副总裁岳献春成为民生证券的新任董事长。

  黄河清了,民生也立了,但不仅自己喜欢读《把信送给加西亚》,还将此书推荐给民生证券每一位新招募员工的席春迎,却没能成为书中的“安德鲁·罗文”。

  他就像那封信一样,被别人送了出去。

  03

  没有买卖,就没有伤害。

  深刻理解此话含义的岳献春,在初任民生证券董事长之时,很聪明的没有设置总裁这个职务,原总裁钟金龙,只成为五个副总裁中排名第一的常务副总裁。或许这种安排,就是为了从根儿上断绝,上次那类因总裁职务更替而产生的矛盾。

  其实大可不必如此费心安排,毕竟光听新任董事长岳献春的首次发言,就能让所有人都觉得浑身充满了正能量:

民生证券全体董事和经营班子成员要树立“以诚信求生存,以创新谋发展”的理念,在股东和全体员工的努力下,在监管部门和社会各界的支持帮助下,让民生证券发展成为一个规范自律、具有高度竞争力的证券公司,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现代金融企业。

  所以,当2006年来到民生证券担任固收业务分管副总裁的王培荣,在2014年出了因债券承销业务涉嫌犯职务侵占罪,被河南检察院逮捕一案。而我看了其辩护律师周泽在网上披露的一些内容后,是非常震惊的:

王培荣称,被引进民生证券时,当时的董事长岳献春曾口头允诺可以按照业内通常的标准,在承揽项目获得的收入中向王培荣打包支付30%作为外协顾问费和王培荣的奖励。

  开玩笑,董事长能说这话?要说也应该由总裁来说。额,等一等,好像那时是没有抓业务的总裁。一直到2009年,投行业务出身的罗凌,才来到民生证券担任总裁。

  2008年的罗凌,还在联合证券担任分管投行业务的总裁助理。两年前刚经历过保荐承销业务被证监会暂停的联合证券,在华泰证券出资控股之后,此时的投行业务发展,已经开始渐入佳境,并仍保留着联合证券的名称。只是很快,“联合”在2009年的8月变为了“华泰联合”,只比罗凌离开联合证券的时间,晚了2个月而已。

  有了罗凌之后的民生证券,在投行圈子里的口碑,迅速变得同当年的联合证券一样,那就是“该给的奖金,一点都不会少”,如果换作书面语表达,正是罗凌口中的:

从市场起步的券商,就要用市场规则做事情。

  罗凌的这句总结,在2012年接替岳献春担任民生证券董事长的余政眼里,应该是比较欣赏的。毕竟余政自己就没少在公开场合上表态,说什么在他眼里,民生证券的特色就是投行和研究这两块业务。而针对研究业务,余政到任没多久,还亲自请来了原国家统计局局长邱晓华来担任首席经济学家。

  余政的重视没什么毛病,一个能迅速提高行业排名的投行业务,一个能迅速提高自身知名度的研究业务,正是预备上市券商最喜欢对外提的两块业务。只不过很多人会遗忘,预备上市的券商,还有另外一个不喜欢对外提的需求,那就是掌控这家券商的高管,必须全是自己人。

  自2012年余政从民生投资来到民生证券之后,民生证券的高层班底里,也陆续换上了6名出自民生投资的高管。2013年10月,恰逢国内IPO业务进行财务大核查的停摆期,罗凌提交了辞呈,一个月后离开了民生证券。在这一时间段内,同时离开的还有六七名保代。

  接替罗凌总裁职务的原执行副总裁、兼财务总监苏刚,有着泛海集团的背景。就在苏刚上任后没多久,民生证券的投行业务完成了整改和监管验收,并于2013年12月正式恢复资格,而民生证券预备在2016年或2017年冲刺IPO的计划,也已然在内部形成。

  虽然在2014年,民生证券又离开了六七名保代,不过已完全被泛海系高管掌控的民生证券,对此好像并不在意。可公司想要上市还是需要业绩支撑的,即便是作为金融机构的券商也不能例外,更何况还是一家民营券商。所以,民生证券那个冲刺IPO的计划未能如期实现,丝毫不让人意外。

  好在民生证券马上就学乖了,先是在2016年的年底,聘请了曾担任证监会创业板部主任,又有山东证监局多年履职经验的冯鹤年,来担任民生证券的董事长。又在2017年的10月,聘请了有证监会任职经历,又有带领中原证券上市经验的周小全,来担任民生证券的总裁。外行要是只看这两位高管的出身,恐怕不少都会认为民生证券是个国企。

  但作为纯正民营券商的民生证券,其所面临的一系列历史问题,如果上升到理论高度,都算得上是典型的委托-代理机制问题:能给券商带来业绩的高管们,只是来去如流水的代理人,而真正的掌控者作为委托人,如果不用自己人,稍有不慎羊毛又可能全被外人薅了去。

  你我都懂,无论是民营券商还是国营券商,都会存在委托-代理机制的问题,只是更追求市场化的民营券商,想要解决这类问题的压力会更大一些。毕竟从更宏观的角度上看,国营券商的所有高管都只是代理人,而如今的这些代理人们,如果记得早年那批想搞MBO的失败案例,恐怕是不会有什么其他念头的。

  但在民营券商里的高管之间,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的斗争,从始至终就从未真正停止过。所以,你要想问民营券商几多愁?

  恰似黄河泛海向东流。

  

股市回暖,抄底炒股先开户!智能定投、条件单、个股雷达……送给你>>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责任编辑:杨赐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5-31 达梦数据 688692 --
  • 05-28 利安科技 300784 28.3
  • 05-24 汇成真空 301392 12.2
  • 05-21 万达轴承 920002 20.74
  • 04-29 瑞迪智驱 301596 25.92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