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业证券:西风凋碧树,终换大王旗

兴业证券:西风凋碧树,终换大王旗
2017年11月20日 13:00 市场资讯

专题:中国投行史:金融圈网红大佬讲述光鲜背后真相

  来源:大力如山

  用“兴业”来为金融机构命名,也算是全球人民的一项共同爱好了。

  要说最早出名的那一家,必然是在1864年成立,1981年就开到了北京的法国兴业银行了。至今,只要一提起兴业,仍然还有很多朋友会特意来上一句:“您是指法兴吧。”何必呢,自己的工资卡明明都是兴业银行的,还在那装呢。国产兴业踩您尾巴了?

  当然,要说兴业银行这名字一定就是从法兴那借鉴来的,那就有点不了解历史了。

  早在1907年的晚清时期,由浙江铁路公司创立的浙江兴业银行,不仅是中国最早的商业银行之一,更在民国时期力压浙江实业银行、上海商业邮储银行,成为了“南三行”之首。更别提在1937年的东北,还有一家伪满洲国与日本合资的满洲兴业银行,作为伪满洲国的第二大银行,矗立在中国的底特律—长春市。

  至于福建兴业银行的成立,始于1988年的春天。

  在那一年,国家发文要把三大沿海经济开发区扩大为多个,这下可让三年前独占两大鳌头的广东和福建坐不住了,马上开始向国务院请示率先进行综合改革试点。随后,国务院给予了这两省一些深化改革的政策优惠,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同意两省设立区域性股份制商业银行。

  广东省把这次新设立的银行起名为广发银行,但福建省就不太愿意跟着叫“福发银行”,实在是“福发”这两个字,不太适合HF不分的福建普通话。毕竟比兴业银行早成立两个月的华福证券,扮演了这个活生生的尴尬例子。

  这个时候,聪明的胡建人民想起了伪满州兴业银行。不对,是想起了我国最早实行董事长制度的浙江兴业银行,这才给自己选了讲起来更干净利落的“兴业”两个字。

  虽说两家银行都是由省级层面牵头组建的,但在那个时候,即便是沿海省份也都穷的揭不开锅。所以央行对这两家银行要求的15亿注册资金,没有一家能够凑满的。两个省便一起去央行找了分管此事的刘鸿儒副行长,几位女性代表硬生生用港台腔把15亿给磨成了8亿。

  就这,广发银行先是号召国有银行,包括香港的中资银行来参股,接着又向商业部门和外资部门去筹集资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最后也只筹到3.9亿左右。

  而不甘示弱的兴业银行,明知道自己是靠不上台湾朋友了,只好宣称入股300万元,就送一名董事名额,结果连一跟毛都没凑到。最后,靠着省内各级财政的预算外资金来认购了大部分股权,比照着广发凑了3.8亿。还硬吹这钱是故意攒的少了点,以便迷惑广发银行让他继续天生骄傲。

  这两家银行在成立四年后,分别出资设立了自己的证券公司—广发证券兴业证券。兴业银行出手比较阔气,在成立之初不仅给了十几个员工,还有一千万的营运资金。而此时的广发银行,也宣称钱是给了一千万,其实一千万全是过账的注册资金,营运资金都要现报现批。人宣称是给了六个,但大部分都是从行里临时借调的,回头还要还回去的。

  这一次硬吹的换成了广发证券,说是以便迷惑兴业证券让他继续天生骄傲。

  01

  其实,兴业证券压根就没能天生骄傲起来。

  在其还是兴业银行证券业务部的时候,无论是四大行、信托公司,还是财务公司,在当地都已经起了不少的证券营业部,而兴业的则是省里最小和开设最晚的那一家。

  一直到兴业证券从兴业银行独立出来,其在福建省内的各种排名仍是垫底的。全省排在前列的是跟兴业银行同年成立的三家证券公司,“吸金黑洞”闽发证券、“专薅厦门”厦门证券和“抠唆家奴”华福证券。

  可能唯一值得天生骄傲的,也就是领头人兰荣还很年轻。但并不是因为他的年轻,才被高层选中去筹建和带领兴业证券。

  26岁的兰荣,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是在福建省福兴财务公司的综合处。省级国企的综合处,除了在级别上比政府办公厅差点事以外,门槛和门道其实也大同小异。处里的职员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专门来干活的,另一类就是专门来历练的。你们不妨猜一猜,不到两年就混上综合处科长位置的兰荣,是哪一类?

  1988年8月,以福建省福兴财务公司为基础成立的兴业银行正式对外营业,原福兴财务公司撤销。此时工作还不到两年的兰科长,被安排到了兴业银行的计划资金部担任部门副总。

  很多人说在金融机构里,后台部门不如前台部门。不好意思,这都是臭屌丝们的看法。多看看大领导们年轻时的足迹,就会发现他们临幸最多的还是办公室、计划资金部这些后台部门。当然,也不是所有去后台部门的都会变成大领导,有些是供你背锅的,有些则是供你终老的。

  至于要怎么分辨?主要考虑两点。

  第一,在调过去的时候最好只要副总的职位。做个副总,就已经足够去了解部门是如何运作的了。如果干了部门一把手,万一天降横锅,找谁说理去。就像兰总在计划资金部的时候是副总,未来兴业银行的行长和董事长高建平,此时在兴业银行办公室里也只是个副总。

  第二,在同一个后台部门呆的时间不宜过长。毕竟咱们是只要这个经历,两三年也足够了。如果在后台部门呆久了,不仅容易让领导用顺手了走不掉,知道太多了更是走不掉,最后只能一直服务到老,或者被新领导干掉。

  聪明如兰总,两年后就领命去筹建证券业务部这个前台部门,其所带领的小兄弟中,有兴业银行南平分行的证券业务科科长杨华辉。几年后,在兴业银行做到办公室总经理的高建平,没多久也领命负责去筹建兴业银行上海分行。

  巧的是,作为筹建组副组长协助高建平的,正是担任兴业证券公司上海业务部总经理的杨华辉。这次跳槽不能怪杨华辉,换谁都会为了兴业银行上海分行副行长的位置,而丢掉兴业证券上海业务部老总的位置。比如未来的兴业银行行长李仁杰,两年后为了当兴业银行深圳分行的行长,连长城证券董事长的位子都不要了。

  更不要说当年的兴业证券,还在贫穷的路上。

  1991年10月,兴业银行的证券业务部正式开业。只有一个柜台和两张桌子的总行一级部门,就这样开在了兴业银行所在地的一楼大堂里。为了不让员工天天被误认为是前台物业,后来又专门用木板对大堂进行了隔断,不过用处也不大,经常会有人民群众敲门进来询问:“同志,请问厕所怎么走?。”

  兰荣在回忆当年的时候,还曾感慨的说过:“最初我们业务量清淡时,一天的国债柜台交易金额不过数百,这些连烧开水喝都不够……”。如果你不了解胡建人民喝茶有多猛的话,恐怕是不太能明白兰总想要表达的意思。

  在开业后的第二年,兴业银行证券业务部就组织了考察组,专门跑到了上海去考察证券市场。明面上说是受到了小平同志南巡的号召,要去上交所的所在地学习业务。

  但为何不去更近的深交所所在地呢?还不是因为听说了上海的阚治东和管金生,每天光搞国债业务挣的钱都能装好几个麻袋。而同样做国债业务的兴业,去年一整年的收入才五十多万。

  考察组到达上海后,第一站去了位于南京西路的静安证券业务部。当时这家营业部,还隶属于工商银行上海市信托投资公司,同另一家著名的虹口营业部一起由阚治东负责。当考察组看到还不如自己那半拉大堂面积大的营业部,却时刻都被热情的未来韭菜们排队围绕着,顿时激动的留下了口水。

  兴奋的考察团,马上就跑到了上交所去咨询在上海开点的事情。同样贫穷的上交所,热情的先问了一句:“你们去年收入怎么样?”当听到兴业说去年收入有58万之巨时,冷漠的回道:“就不说保证金和会员费这些小钱了,单一个席位60万,另外必须在上海设立注册资本至少有1000万的证券业务部。”

  好在兰总是计划资金部出来的,回福建后硬是迅速的从行里要来了资金支持。两个月后,收到了定金的上交所,把兴业银行证券业务部列为了首批13家异地会员之一。四个月后,其在上海的首家营业点在黄浦区文化广场正式开业。

  一直到四年后,兴业银行才有样学样的把第一家异地分行放在了上海。

  02

  兴业银行的第一家异地分行同样放到上海,是因为看到兴业证券很快就从上海学会了赚钱的新技能。

  这些新技能不止是如何去玩二级市场,更重要的是跟着申银、万国和海通这些二代们,学会了如何去承揽高大上的一级投行业务。

  1993年,福建省向国务院申请公开发行股票试点,最终为福建水泥、闽东电机、福州东百、闽福发和福建豪盛这五家企业争取到了名额。闻风看上这五家企业主承销商位子的,不止福建省内的三家券商,隔壁省风头正劲的君安证券也在虎视眈眈着。

  最终,福建兴业银行证券业务部拿到了三家的业务,挣了六千多万,剩余两家则被君安证券和闽发证券平分了。在这一年,福建省财政厅的科室主任马潞生来到兴业银行担任副行长。多年后,马行长又回到福建省财政厅担任厅长,重新坐到了当年其老父亲坐过的位置上。

  1994年,根据国务院对银行分业经营的要求,兴业证券正式从兴业银行独立出来。但仍然实行兴业银行领导下的总经理负责制,由兰荣担任兴业证券的总经理,监事长是兴业银行副行长马潞生。那一年资本市场的日子并不好过,二级市场的暴跌导致新股暂停发行,好在闽福发和福州东百送来了开业贺礼—两单收入几千万的配股业务。

  兴业证券用着从外地学到的新技能,在资本市场上为兴业银行赚取了大量利润,最高时甚至占到兴业银行总收入的50%,这下子兴业两父子都开始坐不住了。

  先是当爹的学着儿子开始向外地跑,1996年在上海成立第一家异地分行之后,当年又提出了“二次创业”,设立“立足福建、展翼深沪、面向沿海、辐射内地”的发展战略。随后几年,深圳、长沙、北京、杭州、广州等分行相继开业。

  当儿子的则借着马监事长这条路,跟兴业银行的大股东福建省财政厅越混越熟。1999年,兴业证券完成改制创立工作,正式更名为“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兰荣担任公司的党委书记兼董事长。

  当然,此时两父子虽说在明面上开始疏远,但在业务合作上却开始更加紧密起来。不止是马潞生已经升任福建省财政厅厅长,兰荣当年的老同事高建平,没多久也开始一人身兼兴业银行的党委书记、董事长和行长三职。

  2001年,证监会的周主席拉开了“国有股减持”的大幕,证券市场则像被喂了泻药一样,开始了长达五年的熊市。

  在这次熊市刚开始的时候,国内不少的证券公司沉迷在代客理财业务里无法自拔,依旧忘不掉前几年躺着挣钱的牛市,妄想把资管业务滚大等待后续的牛市机会。只是还没等来下一波牛市,就先等来了证监会对券商的综合治理。

  2004和2005这两年,南方证券、闽发证券、云南证券、辽宁证券、德恒证券、恒信证券、中富证券、汉唐证券、民安证券、北方证券和五洲证券依次破产被托管。

  兴业证券则是为数不多还保持清醒的几家券商之一。

  2002年,在公司经纪业务首次出现全盘亏损的时候,兴业证券就开始主动清退自己的代客理财业务。当时的资产管理部总经理张训苏,在处置完资产管理风险后,便开始转岗负责公司整个的风险管理条线。从兴业隐退后又干起私募的张总,在回忆当年兰总的清退指令时,眼眶依旧还会湿润起来。

  同样在2002年,兴业证券还提出了自己的“二次创业”,开始发力经纪业务。虽说这次“从坐商到行商”的口号喊的不错,但实际上只是要求营业部把扩客方式从被动变为主动,跟从制度和技术上进行经纪业务改革的国信、招商这些券商比,差的不是一星半点,自然最终的效果也不是太理想。

  但兴业在这一时期的投行业务,却无意中冲上了行业的前十。只是那时的兰总,仍然一心放在经纪业务的转型上,导致被国金证券和万联证券几乎挖去了整个投行部。

  特别是原证监会发行部处长出身的王晋勇,被魏东挖去了国金证券担任分管投行业务的副董事长。兴业证券好不容易攒出来的二十多个保代,一下子让王晋勇带走了十五个,顺手还摘走了兴业在福建的多个上市公司客户,比如龙津环保、三安光电和中福实业。几年后,国金证券的投行业务,在排名上便反超了兴业证券。

  一直到2010年兴业证券的上市路演中,机构投资者们最关心的仍然是两年前投行被集体挖角的事。幸亏八年前“二次创业”所提出的各项目标,在当年算是基本完成了。

  只是为了兴业证券的上市,请福建省空投到兴业证券的“利器”,对兰总来说却是一把双刃剑。

  03

  想要看清一家证券公司的风格,关注组成这家公司的人就行了。就像成立至今的兴业证券,任凭怎么兜兜转转,也绕不开福建老员工的影子。

  1992年,刚从复旦读完大学的庄园芳加入了兴业证券的交易部,在交易部做到老总后又转战证券投资部担任老总。多年后升任兴业证券副总裁的她,分管了固收、研究所等兴业证券最重要的前台业务。

  同一年加入的杨东,也是庄园芳在证券投资部的老同事,在2002年参与筹建兴业证券的下属子公司兴业全球基金,并担任兴全多年的总经理。日后,杨总还为兴全招来了目前已过气的明星基金经理陈扬帆。

  1995年,福建省财政厅的郑苏芬副处长,来到了兴业证券担任副总裁,分管了公司多年的财务条线。只比其晚来一年的郑城美,从客户经理和市场分析师做起,在历任办公室文秘部老总和财务总监之后,最后成为了兴业证券的董秘。

  除了高管们,很多部门的中层和基层,大多也都是在兴业工作多年的老员工。比如兴证资管、固收和财务等部门的老总们。

  这些老员工里,也有很多在兴业的业务总部搬至上海时加入的外地人,之所以都愿意长时间呆在兴业,是跟兰总的那句:“让员工也能够过上体面的生活”息息相关的。当然,有很多证券公司,无论是对内还是对外都讲过类似的话,但差别就在于这些讲话的人自己都不会当真。

  没几家能像兴业一样,在每年底向全部员工发放董事长慰问金且坚持多年,虽然两千块看起来不多,但全部金额加起来后也是一个大数目,谁还管他是不是最后又算到员工的年终奖里呢。更何况,早年加入证大五道口的那些老员工们,当年在附近买房的话,每平也就几千块钱。

  当然,后来加入的员工们,对兴业偏国企的做派略有些不满,总觉得位置都被老员工们给坐满了。真NB你就走呗,混好了再回来嘛,反正都知道兴业是业内有了名的爱吃回头草。只是恐怕在你们回来的时候,好景不一定在了。

  在兴业证券上市的前一年,福建证监局机构处的处长刘志辉来到了兴业证券,接替代总裁张训苏担任兴业证券总裁。从父亲变为老大哥的兴业银行,也在上市的当年,开始跟准备转让华福证券股权的广发证券悄悄的接触。

  上市后的第二年,福建省政府办公厅年轻的副处级干部陈德富,来到了兴业证券担任副总裁。虽然在那次董事会上对聘任陈德富的议案,赞成人数只占参加投票表决人数的73%,但依然没挡住陈总的到来。

  2012年,证券行业召开了创新大会,担任证券业协会创新与战略发展委员会主任委员的兰荣,发言呼吁券商去迎接证券行业创新发展的春天。本想扳回一城的兰总,恐怕也没成想行业创新最终会变成这个吊样子。

  两三年后,在行业里混的比母公司还出色的兴全基金,创始老员工们开始逐渐的离开。先走的是在兴全刚成立时就加入了的王晓明,成立了一家私募公司上海兴聚。一年后,另一位创始员工杜昌勇也离开了公司,当年离去的还有“公募男神”之称的陈扬帆。

  同时,市场上开始流传兴业银行要收购华福证券的消息,虽然兴业银行屡屡否认,华福证券的党委办公室却早就搬进了兴业银行总行大楼里,就连其下属的分支机构也都入驻了当地兴业银行。哪怕华福证券的业务牌照有些还未齐全,但兴业银行所承揽来的股权和债权项目,再也不向兴业证券进行输送。

  2016年下半年,欣泰电器事件开始发酵,搞得刚接近实现TOP10计划的兴业证券元气大伤,当年在投行业务上吃过亏的兴业,再一次倒在了投行业务上。只是这一次,公司的顶梁柱已不复当年勇。

  2017年的1月份,在兴全担任多年总经理的杨东离开了自己服役二十多年的公司,接任总经理的庄园芳,随后也卸下了兴业证券副总裁的职务。九个月后,兴业证券发布了董事会决议:

兰荣先生因个人原因,换届后将不再担任公司董事及董事长职务。

  落幕的兰总,给兴业员工留下的临别礼物是酝酿多年终实现的员工持股计划,甚至在离开前的一个月,还因此计划未履行重大事项报告义务而被福建证监局进行了监管谈话。谁也不知道那次谈话,到底要谈的是什么。

  传说来接任兴业证券董事长的是杨华辉,目前是兴业银行控股子公司兴业国际信托的董事长。他也是当年筹建兴业证券上海分公司并担任首任总经理的老兴业人,只是这个“兴业”后面加上“银行”两个字更恰当,毕竟没多久就去了兴业银行上海分行协助高建平。

  有人说,杨董事长来是为了协助福建省整合兴业银行和兴业证券,想打造平安那种金融集团。不管此消息是真假,反正未来的华福证券是要尴尬了。如果不是每到券商行业该发年终奖的时候,华福就到处忽悠被公司坑的同行再来华福跳一次坑,天使大姐也不会亲自来为同行出这口气。

  没有兰荣,也许就没有现在的兴业。

  没有兴业,也许兰荣也能少几次心脏搭桥。

 

股市回暖,抄底炒股先开户!智能定投、条件单、个股雷达……送给你>>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责任编辑:杨赐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5-31 达梦数据 688692 --
  • 05-28 利安科技 300784 28.3
  • 05-24 汇成真空 301392 12.2
  • 05-21 万达轴承 920002 20.74
  • 04-29 瑞迪智驱 301596 25.92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