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火下楼台,银河散九天

灯火下楼台,银河散九天
2017年09月14日 13:31 市场资讯

专题:中国投行史:金融圈网红大佬讲述光鲜背后真相

  来源:大力如山

  二十世纪初,英国制造了一艘当时世界最大的豪华邮轮,对外吹牛逼说这艘邮轮“永远不可能沉没”。而就在它的第一次正式航行中,“上帝”亲自过来弄沉了它。

  1998年4月,国内引进了根据此事件改编的电影《泰坦尼克号》,从政府高层到普通百姓,全国人民均喜闻乐见。

  老百姓多关注电影中的小李子和温斯莱特,高层更关注的却是冰山和大船。两个月之后,中央金融工作委员会成立,时任的温副总理担任委员会书记。

  虽然金融工委只存在了五年,但从其出生的那年起,就开始担负很多重要的工作。比如在银证分离时,从中组部接收了华夏、南方、国泰三大证券公司的人事和党务的管理权。又比如在2000年,直接主管当年成立的唯一一家国有独资券商。

  这家国有独资券商是以四大国有行的证券部为基础,再加上华融信托、长城信托、东方信托、信达信托和人保信托的证券营业部门组建而成的,45亿元的注册资金都是由财政部直接出资。

  所以,如果把兴业、广发、招商这些由各家股份银行证券部为基础筹建的证券公司,都当作一颗赛艇的话,全国也只有这家国有独资券商能当的起行业里“泰坦尼克”的称号。

  中国人的野心通常表达的都很含蓄,所以我们听不到“不可能沉没”之类的胡咧咧。但是从这家券商的名字里,多少还是能感受到点什么。

  它的名字叫银河证券,在自己的官网上是这样介绍品牌标识的:

以“银河”为主创意点,取其规模内涵及包容性等相关概念。LOGO设计取自俯瞰银河星系时银河星系的整体造型,借以体现中国银河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在资本市场的地位及规模,以及总揽全局、运筹帷幄的自信气质

  不要误会,引用文字中的标黑句子是我现加的,有些忍不住而已。

  01

  爹爹强,则少年强。

  在银河成立的前几年里,哪怕是遇到冰山挡路,这艘大船都会直接碾压过去。

  从2000年到2003年,银河证券连续三年股票业务的交易量,均在全国排名第一。公司谦虚的称自己为“追求阳光下的利润”,而当时市场上的人都尊其为最大的“明庄”。

  “明庄”手下的营业部,有不少长期上榜股票异动名单的。比如北京的月坛营业部,之后改名为金融街营业部,就是国家队汇金的藏身处之一。又比如宁波的解放南路、大庆南路营业部,作为当地“敢死队”的发源地,在徐翔事发之后更是变得路人皆知。

  其最牛逼的手法,还要说在2002年的6月24日,那天沪深股指分别上涨了9.25%和9.34%,有将近900多支股票涨停。当大多数券商大量买进的时候,只有银河证券在快速的减仓,其减持幅度超过60%,亲自出手收割各大庄家,真可谓“利国利民”。

  当然,作为大型券商,其投行业务发展的也很好,那几年与中金、中信可以说是鼎足而立。不仅多次在大型项目上,与中金或中信进行联合主承销,更是从中金的手里,在2004年接过了证券公司投行业务承销量的榜首。

  相对于含着一把金钥匙的中金和含着一口羊水的中信,银河能在投行业务上达到这个成就,其优势就在于裤兜里是串了一串金钥匙的,甚至连当年的总裁朱利,都是证监会副主席的高配出身。

  直到爹走茶凉后,有一丝的风吹草动,都能让这艘大船频频停摆。

  中央金融工委这个爹,于2003年的3月被撤销,相关权利也被同年成立的银监会接手。而银河证券,却转给了没分到一丝权利的证监会主管,变为了同民族证券、中国科技证券并列的三家“会管公司”之一。

  亲生子和继子的区别马上就出来了。2004年,证监会开始公布拥有“创新试点资格”的券商,别说同中金、中信和光大一起作为第一批上榜了,甚至直到第七批名单公布出来,这十几家券商里都没有银河证券的影子。

  另一个爹财政部,手里攥着全国的钱,最爱做的不是花钱这个正事,却是在资本市场上再多捞点。

  虽然这个毛病,直到今天都还没完全改过来。但跟过去相比,也已经是好太多了,毕竟当年在资本市场上养了个“高衙内”般的恶少--中经开。

  不像“高衙内”只是高俅的干儿子,中经开可以说是财政部的亲儿子了。该公司的唯一一任董事长,由原财政部副部长田一农担任,就连其历任的总经理也均出自财政部,包括一任原财政部部长助理,两任原财政部司长。

  从古至今,中国的裙带资本介入证券市场的事一直都不稀奇,但迄今最明火执仗的,也只有中经开了。其最出名的是作为“327国债”事件的多头代表,不仅干垮了当时中国最大的万国证券,将其总裁管金生送进了提篮桥,顺手还把上交所的创始人和第一任总经理尉文渊给撸了下来。

  多年之后,在中经开任职并作为“327国债”操盘手的魏东,与同是中经开职员的妻子,成立了“涌金系”。虽然因旗下国金证券的上市等涉及到王益一案,导致魏东从自己的住处纵身一跃,但也为妻子留下了“涌金系”的老底,至今在资本市场上偶尔还有其身影出现。

  甚至整个“327国债”事件的参与者们,大多都没有什么善终。在2015年被执行死刑的四川“首善”刘汉,已经算是走的比较远了。现如今,只有湘财证券、新湖期货的实际控制人,“新湖系”的老板黄伟还算稳,不过也早已隐居在幕后多年。

  无论是“327国债”事件,还是之后的“长虹配股”、“东方电子”事件,都只是将中经开一步步的推向深渊。而最终将其踹下去的,是被《财经》杂志给捅出来的“银广夏”事件。这一脚也不简单,虽然是胡舒立撰的文,但背后不仅站着海归派的王波明,更重要的还有“农口”派出身的王书记。

  党国的那句坦白从宽,确实是真的,只不过大多数情况是对自己人说的。事后对“银广夏事件”的处罚,并没有波及跟此事也有些关系的中信证券,王东明应该特别感谢自己的弟弟,在报道之前给王书记打的那一通电话。

  护犊子的财政部,虽然没有保下来中经开,但也把接收中经开的权利争取给到了银河,自然是担心会爆出更多的丑闻来而不愿让外人接手。

  2002年6月21日,银河证券正式接收了原中国经济开发信托投资公司的机构和人员。但此事之后,财政部在资本市场上也不再敢强出头了,即使是为银河这最后一个嫡亲子。

  没两个爹在上面帮着捂盖子,银河内部的黑洞开始跳了出来。

  根据证券业协会每年都会公布的券商经营业绩年度排名,银河证券在2003年的排名分别是总资产第3名、净资产第5名和净资本第20名。但在2004年度公布的排名中,总资产、净资产和净资本这三项指标的前二十名,任何一个都看不到银河证券的身影。

  这一切,都源于证监会在2004年对券商开展的综合治理活动。虽然没有沦落到同年八家被托管券商那样的地步,但银河的总裁朱利也开始利用父辈的关系,频频向上面跑“部”向“钱”。

  朱总这半年的时间真没白跑,不仅从财政部那要到了15亿,更是从汇金的手里要到了55亿。从财政部那要到钱不算什么,给自己的孩子花点钱也是理所应该的。但汇金给的这55亿,可真不是好要的。你打听打听就能知道,当年汇金奉旨增持国泰君安,只肯掏10亿元。甚至是给自己的亲儿子申银万国续命,也只拿出了25亿而已。

  为公司请命的朱总,虽然要到了钱,但依然改变不了公司被重组的命运。自然是因为这汇金的钱,也不是白给的。虽然汇金的注册资金同样来自于财政部,而其投资运用的资金却是来自于央行。

  不知是因为央行资金要求有回报率这明面上的理由,还是因为几年前金融工委的权利全给了银监,而央行没能捞着一丝一毫。反正最终是根据汇金的要求,这笔70亿资金又重新注册了新的银河控股公司,而银河控股只用了其中的60亿左右,去收购原银河证券的干净资产而成立了新的银河证券。

  崭新的银河证券,也迎来了崭新的高管们。作为证监会的“会管单位”,新任董事长李鸣是原证监会稽查二局的局长,新任总裁肖时庆是原证监会发行部的副主任。

  同样都是会里出来的人,还是厅局级的正职要比副职干部更讲政治。几年之后,银河遇到了迄今最大的糗事—总裁肖时庆落马。

  02

  2004年,全国平均房价最高的前三个城市分别是温州、上海和杭州,北京只能以6232元/平的平均房价屈居在第四位。

  倒不是因为北京的有钱人少,而是大多都是隐形的富豪。在北京,哪怕只是一个小小证券营业部的老总,也不能小瞧了对方,特别是这家营业部在北京的二环内。

  比如银河证券虎坊桥证券营业部的老总杨彦明,贪污了公款6912万,挪用了公款2540万。而因此事成为证券行业死刑第一人的他,别说用这钱在北京买房了,甚至其中涉案的六千多万,至今都仍然去向不明。

  2005年的12月,北京一中院判处了杨彦明死刑,哪怕在维持原判的终审现场时,老杨也只是平静的不发一言,毕竟其在被判之前已经自杀过了两次。而两年后,海通证券中关村南大街营业部的老总王胜,私自转移了客户9800多万,也只被判了九年。

  现在再回过头来看“一心求死”的杨彦明,让人不禁联想到之后纵身一跃的魏东,好像都是为了保守着什么。

  也有的人猜测,银行系统出身的杨彦明,可能只是为家人藏匿了巨款。但已经走了的他,终究还是预料不到北京的房价走势,再用现如今北京房价对比的话,当年他用命换来的6000多万,实在是缩水太多了。在这一点上,确实不如给妻子留下股权的魏东。

  2009年4月21日,杨彦明被北京市高级法院认定构成贪污罪和挪用公款罪,判处其死刑立即执行。2009年4月29日,银河证券总裁肖时庆被公安机关刑拘。

  当年在证监会空降李鸣和肖时庆到银河的时候,恰逢其成为证监会和直属于央行系统的汇金两大派系的角力场,甚至就连财政部推荐的前总裁朱利都没能真的加入战场,很早就被挤去了银河控股。

  虽然两位都是来自证监会,但其实会里真正推荐的人选是李鸣。当然,汇金也没直接抹证监会的面子,还是把没能进入党组成员的董事长职位给了李鸣,但也强烈要求银河证券应该一切按照现代化的公司治理机制,比如总裁等高管的位置应由公司的董事会来任命。

  当然,出了55亿真金白银的汇金是银河的大股东,而大股东在董事会中占主要席位。

  最后肖时庆能就任银河证券的总裁兼法人代表,并作为党组成员在公司里确立强势地位,是得到了汇金的认可。推荐肖时庆的是时任汇金副董事长的汪建熙,如果我们翻看汪总之前的工作经历,会发现当其在证监会担任首席会计师的时候,彼时的王益正在担任证监会的分管副主席。

  记得当时的汇金公司,是这样评价肖时庆的:

肖时庆很有市场经验和魄力,在他任内东方证券还是不错的,他算是我们市场化聘任的总裁。

  虽然不知道这句话,如果被之后真正从市场上聘任的银河证券总裁胡关金看到,他会做如何想。但我知道的是,当年的东方证券员工肯定不是这样想的。

  东方证券的历史也不短了,其是在1998年以浦发银行上海银行辖下的证券部为基础,再加上收购抚顺证券组合而成的。

  成立之时的东方证券魄力很大,其10亿元的注册资本,在当时也只有南方、华夏和国泰这三家证券公司可以比肩。但要是跟这三家比股东实力的话,还是要差点事儿,所以手里有钱而上面没人情况,导致其在很长时间里都寂寂无名。

  以上海人为主的东方证券的股东们,头脑还是要比其他地区的更灵活一些。当其发现公司缺少证券行业的“人脉”之后,马上就向证监会直接“要人”。恰逢证监会的王益副主席,马上就要调至国开行,而其临走前办的最后一件事,就是安排老部下肖时庆,从证监会会计部副主任的位置上空降至东方证券。

  从肖时庆2001年调入东方证券开始,先后历任了党委副书记、党委书记、总裁和董事长的职务,在这三年里可以说是大权独揽。而其唯一能拿出手的成绩,就是在2004年,让东方证券继中金、中信和光大之后,进入了第二批的创新试点名单中。这也是他吹给汇金最多的一件事,可惜在之后的五批创新试点名单中,也没能看到银河的身影。

  但是在这三年里,也不能说肖总什么事都没干,最起码在人事上,是做了很多“出色”工作的。其最先安排的是人力资源部的老总贺若先,而不是主要业务条线的负责人,从这点就能看出肖总做事,还是有长远规划的。

  真要说怪啊,也不能全怪肖时庆。谁让肖总刚来公司的时候,每次在公司里开会,一圈人全是用上海话汇报工作,一句上海话都听不懂的湖南人肖时庆,在会场上虽然是全程保持微笑,但一回到办公室就气得骂娘。

  曾经有好事的记者,在汇金做出最初对肖总评价的时候,专门又去采访了东方证券的老员工,得到的确是这样的评价:

他工作作风强硬粗暴,嚣张跋扈,好人事斗争,非常注意上层关系,谄媚逢迎,对属下和员工则漠不关心。

  而这几句评价是一直都被雪藏,直到其五年后被逮捕,才能在相关报道中被发了出来。

  在肖时庆被刑拘后的第二天,证监会主席助理吴利军和汇金的总经理谢平,同时来到了银河证券。虽然代表汇金的谢平宣布了代总裁及法人代表的任命,但这一次代表证监会的吴利军所宣布的,终于变成了银河党委书记的任命。

  其实肖时庆被刑拘的时候,并不是在他银河证券的办公室里,而是被特意先叫到了证监会,在会里直接被执法机关带走的。就因为这个情况,在肖没被判刑之前,大部分人都认为是王益案的后续,特别是银河证券的高层们,更是信誓旦旦的说到“肖时庆被拘绝对与银河证券无关”。

  但所有的吹嘘,最终都会被狠狠的打脸,只是不知道中间需要经过多久的时间而已。

  肖时庆案是由最高人民检察院指定河南检察院侦办的,并由河南省高院终审判处了其死缓。至今,郑州市中院还将此案列为参考性案例,把判决书挂在了官网上进行展示。

  如果你去阅读了判决书,就会发现肖时庆除了在东方证券和证监会任职期间,为王益集团中魏东的“涌金系”公司上市提供了帮助,更多还是在银河证券的任职期间,利用职务之便为自己谋福利。

  当然,对此案情最详细的报道,还是财讯传媒集团旗下的《财经》杂志,只是此事再加上之前报道广发的借壳一案,又让自己和明天系进一步的结下了梁子。

  2012年,河南一家报社的记者还专门去采访了正在服刑的肖时庆。狱中的肖总,虽然不能再像在银河证券任职期间那样,没事就找下属搓麻将,但也找到了自己的新爱好,可以经常和一群河南狱斗斗地主。

  河南人还是很朴实的,说什么狱霸的存在,那都是扯淡。根据报道,肖时庆在狱中穿的棉衣、棉裤和棉鞋,都是来自驻马店的同犯们帮他改制的。

  只是在2011年10月的一天,晚间睡觉的肖时庆因心脏病发作而昏迷不醒,幸亏发现的及时,才最终化解了危机。

  03

  肖案之后,银河证券才终于迎来真正市场化招聘的总裁—胡关金。只是这第一次“市场化”的尝试,不仅只坚持了四个月,也是最后的一次尝试。

  在券商的三大业务模式中,除了中信证券的“大平台”模式、平安证券的“流水线工厂”模式,还有一种就是国信证券开创的“人海战术”模式。而该模式的缔造者,就是时任国信证券总裁的胡关金。

  胡总在的八年里,把国信证券从深圳一家命不经传的小券商,打造成了当时最具市场竞争力和影响力的证券公司之一。只是将其枯木逢春后,也复苏了埋藏其中的老国企体制下的各种利益斗争。最后,就连已经成为行业大佬的胡总,也不得不选择悄然离开。

  离开国信之后的胡总,本想远离庙堂潜心做研究,却又不巧走进了江湖。

  2009年之前的四川,除了涌金系控制的国金证券之外,还有一家券商叫华西证券,被当时名震一方的朝华系所控制。朝华系的起源地是在四川,其实际控制人张良宾就毕业于西南财经大学,初期靠着炒“深发展”起家,最终成为了股市的西南“大庄”。

  张良宾所开出的华西证券20%的期权,又将胡总拉到了江湖之中。只是这江湖之事,来的要比庙堂之上的更加直接,胡关金入主华西证券还不到1年的时间,张良宾就锒铛入狱,朝华系也烟飘云散。

  华西证券作为当时四川省内惟一的一家综合类券商,胡总却把其总部移到了深圳,这一做法直接惹怒了四川当地政府。接连失去了大股东和政府的庇护,最终胡总也只在华西证券呆了四年。

  在华西是因为股东方面的问题遭遇到挫折,所以当只休息了半年时间的胡总,在接到汇金的聘任邀请时,又再一次的对未来满怀希望。毕竟银河证券具有强大而稳定的股东背景,其背后既有证监会,还有汇金公司的支持。

  但事实上,胡关金又第三次踏入了同一条河流,而这次在位的时间,更是短到只有四个月。

  但凡能被称为“大佬”的,皆为其行业中的翘楚。但唯独在资本市场中,这券商大佬的头衔,背负的更多的是探索的意味,其中所蕴含的悲情也多于荣誉,正如为银河探索新方向的胡总。

  胡的离开源于其在银河证券所推动的各种改革,包括新的考核指标和薪酬体系。而这一系列的改革举措,即使得到银河全部一线员工的支持,也依然无法撼动来自管理层的反对。毕竟当时银河证券的五位副总裁中,两位有部委背景,两位分别来自工行和建行,一位来自于信达投资。

  最终,银河官方给出的评价是这样说的:

我们认为胡关金的思路与现阶段的银河证券的发展不太契合。

  胡关金不到四个月就败走麦城的事实,一方面让市场上无人敢再接手银河这个烫山芋,另一方面也让银河的大股东,再次转回到从自家人中提拔总裁的想法。

  胡总之后的总裁继任者,是出身于银行业的银河证券副总裁顾伟国。其实在来银河之前,顾总也是过证券公司的高管经历的,只是低调如他,从不炫耀。

  2007年1月,顾伟国从中国科技证券公司常务副总裁的位置上,调至银河证券担任党委委员,并一路升至总裁。2006年2月23日,因涉及大股东占用巨额保证金、其他股东注资不实等问题,中国科技证券公司被中国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公司正式托管,并于2007年底被撤销。

  从顾总初上任时所推出的改革措施,就能看出其政治觉悟,比胡关金高的可不止是一星半点。比如同样在经纪部门进行的薪酬制度改革,胡关金的改革旨在给予员工更大的激励去发展新客户,薪酬激励也是向营业部的一线员工倾斜。

  而顾总的改革,虽然也将薪酬结构进行调整,并提高了绩效工资的比重。但其基础工资降幅之大,令一线员工在足额拿到绩效工资之后,整体的月薪还要低于以前的水平。当然,中高层对此方案并不没有太大的意见,毕竟除了绩效工资和基础工资,给他们留了一块岗位工资来提高收入水平。

  至今,顾总的总裁位置坐的依然很稳。哪怕是在2016年,银河证券副总裁霍肖宇的老公,国家统计局原党组书记、局长王保安被调查之后。

  只是风流人物,早已都被雨打风吹去。

股市回暖,抄底炒股先开户!智能定投、条件单、个股雷达……送给你>>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责任编辑:杨赐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5-31 达梦数据 688692 --
  • 05-28 利安科技 300784 28.3
  • 05-24 汇成真空 301392 12.2
  • 05-21 万达轴承 920002 20.74
  • 04-29 瑞迪智驱 301596 25.92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