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放弃幻想:包机运回所有麒麟芯片?A股投资者坐不住了

华为放弃幻想:包机运回所有麒麟芯片?A股投资者坐不住了
2020年09月13日 19:01 21世纪经济报道

政策表态,不要疯涨也不要大跌,能成功稳住市场吗?科技行业面临多事之秋,对个人投资者而言哪里是新机会?听《董小姐解读财经新闻》,带你读懂新闻背后的逻辑!

       断供倒计时!华为放弃幻想,包机运回所有麒麟芯片?A股投资者坐不住了...

  9月15日,将是美国对华为新禁令生效的日子。在此以后,包括台积电、高通、三星及SK海力士、美光等将不能再供应芯片给华为。

  图/视觉中国

  放弃幻想

  华为包机运回所有麒麟芯片?

  9月12日消息,腾讯科技援引上游供应链最新消息称,随着9月15日新升级禁令日期的临近,华为也做好了最坏的打算,在看不到任何缓和余地的他们,已经开始了麒麟芯片的大撤退。

  据悉,华为海思已经包了一架货运专机前往中国台湾,将麒麟和其他相关芯片在9月14日之前运回大陆,而如此情形一般情况下是不会发生。

  产业链消息人士直言,如果不是看不到禁令的缓和,或者时间上的延期,华为都不太可能这么做,这等同于直接切断了与合作厂商的关系,而未来华为是否能继续跟这些厂商合作,谁也说不清楚,而他们只能报以最坏的打算。

  今年5月15日,美国将华为禁令升级后,规定已经开始生产的订单必须在9月14日之前完成出口、再出口和国内转运,随后包括台积电在内的华为供应商都选择优先为华为排单生产。不过,120天的缓冲期对于某一部分供应商而言,仍然很难完成所有订单。

  据悉,华为已经对外部环境已经做好了“最坏”打算,同时放弃了“幻想”,按照既定节奏,继续加大研发,推进业务向前。不论是智能手机还是5G基站,亦或者是芯片,华为此前已经表态不会放弃。

  面临芯片“断供”:依旧稳定增长

  对于华为而言,软件、生态的构建只是难题之一。最难的是如何在软件和硬件上双线作战,现在两边的战况都很吃紧。

  在8月7日,余承东就在一场活动上说道:“华为今年秋天将会上市搭载麒麟9000芯片的Mate40,麒麟9000可能是我们最后一代华为麒麟高端芯片。”

  芯片断供的话题再次浮上水面,在产业链的销售端泛起涟漪。近日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走访深圳华强北时,一位手机门店的销售告诉记者,现在华为手机比较缺货,店内主要在卖库存,主要是麒麟芯片的原因。价格方面,运营商门店和华为直营店价格都稳定,但是一些经销商涨价,涨价幅度达上百元。

  另一位三线城市的手机店主向记者描述了类似的情形:“最近华为涨价涨得比较厉害,有部分机型甚至涨了10%的价格,有时甚至一天都会有两三次小幅的涨价调整。并且,现在拿货困难,有一些零售店还拿不到货,而拿到的也会出现一些手机颜色短缺,也拿不全。华为手机当天如果拿到货,基本上当天就可以卖掉,所以也导致了货源更加紧缺。”

  另一方面,在手机的公开市场上,竞争也更白热化,由于芯片断供的影响,华为海外市场份额不可避免地受到蚕食,国内市场上也将面临其他品牌的激烈竞争。

  Gartner数据显示,华为今年二季度依旧排在第二名,共卖出5412万台手机,市场份额18.4%,紧紧咬住三星的18.6%;苹果卖出约3839万台,占比13%。

  但是欧洲市场上,已经有品牌迅速卡位,根据Counterpoint数据,今年第二季度,中国厂商在欧洲占据35%的市场份额,OPPO和小米分别同比增长41%和55%,填补了华为销量下滑带来的空白。

  即便如此,华为在国内市场上继续逆势上涨,余承东表示,在打压之下,华为上半年的手机销量仍高达1.05亿台。

  除了手机处理器受到影响,近日存储器、面板等元器件也将面临断供。根据韩国媒体报道,三星和SK海力士将停止向华为出售零部件,两家公司将于9月15日暂停交易,前不久同为存储器大厂的美光也表示9月15日开始无法供货。同时报道还称,三星与LG也将停止向华为供应高端智能手机面板。

  LG对华为的面板供应不大,因此影响相对有限。但是,北京迪显总经理崔吉龙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三星在(华为)AMOLED的比重较高,2019年还占70%左右,今年BOE(京东方)的比重肯定增加不少,但整体产能还是有限的,毕竟全球80%以上的AMOLED都是SDC(三星显示器公司)。”

  存储芯片方面,2020年第二季度,三星、SK海力士和美光的整体市占比为54.9%,占据了半壁江山。DRAM厂自有品牌内存市场份额中,前三名是三星(44.1%)、SK海力士(29.3%)和美光(20.8%),三者占比高达94.2%。

  这三家企业在存储领域的地位可见一斑,不过据记者了解,目前英特尔还可以继续供应华为。从国内存储厂进展来看,还处于追赶阶段。多位分析师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指出,最关键的还是华为的处理器已经面临断供,存储器是否断供带来的影响和压力还是其次。华为也会有库存来支撑产品生产,但是如果囤积了过多存储器,也可能对华为自身业绩、以及市场供需带来一些负面影响。

  “没有人能够熄灭满天星光,每一位开发者,都是华为要汇聚的星星之火。”余承东说。

  来源:华为第二届开发者大会直播截图

  投资者灵魂拷问A股“华为小伙伴”

  华为断供是投资界认为是影响A股科技板块的重要因素之一,事实上,A股有不少公司均为华为产业链的合作伙伴。而在断供前夕,不少投资者也对这些华为小伙伴们提出了“灵魂拷问”。

  有投资者向长电科技提问,询问三四季度订单会否因为华为芯片断供而导致芯片需求下滑,订单减少?

  对此,长电科技表示,客户前道的晶圆来自全球各领先的晶圆代工厂或IDM,如客户无法在前道进行生产,将会影响后端的封测订单。

  不过对于投资者同时询问的华为订单占比情况,长电科技则并未给出正面的答复。

  “去年开始华为海思转了不少单到长电科技上来,比重应该增长不小。现在华为断供,中芯也传遭制裁,预计部分订单会受到影响。“一位关注华为产业链的机构人士表示。

  中报数据显示,上半年长电科技净利达3.66亿元,同比增长241.47%,远超历史年度业绩。

  ”华为产业链的合作企业是比较多的。其实华为早有意识地进行国产合作伙伴的培养。但目前的问题是,源头芯片断供,华为电子产品出货量下跌,这些合作伙伴肯定会或多或少受到影响,但受影响程度则要看和华为的合作方向和程度。“上述人士表示。

  例如有投资者向剑桥科技提问, 中报公司提到给华为提供芯片来自美国,如美国断供芯片,贵司是否已有替代方案?现供应华为的产品是否已有美国区域以外的芯片来替代?

  对此, 剑桥科技表示, 公司与华为采用主芯片“客供料”模式合作,即华为提供主芯片(例如交换芯片),公司采购包括FLASH、DDR、电源芯片等在内的辅料材料。华为一直对该类主芯片进行长期备料,从而使得公司与华为之间的合作不受影响。同时,华为启动“国产化”替代措施,以华为海思的芯片替代美国交换机芯片,并且辅以韩国、台湾等存储芯片,来取代美国同类产品。

  剑桥科技曾表示,其与华为合作的产品主要包括光接入终端PON产品及企业数据网的交换机、无线网络接入终端及物联网路由产品等。

  投资者的担心也蔓延到了华为的软件系统合作伙伴。

  有投资者向创业板公司东方通抛出问题,华为芯片被断供之后会不会对东方通产生直接的影响,从而影响公司业绩?

  对此, 东方通表示,华为是东方通的重要战略合作伙伴,双方在政务、金融等领域保持长期合作。基础软件领域主要是和华为鲲鹏系统兼容适配。华为断供对公司无直接影响。

  也有投资者对东华软件提问,美国对华为芯片供应的禁令将于9月15日生效,届时麒麟系列高端芯片将出现断供甚至绝版。贵公司鹏霄服务器搭载的华为鲲鹏920处理器7nm芯片也属于台积电代工。请问华为鲲鹏处理器的库存和对贵公司供应是否充足?供应链是否会出现断供问题?

  对此,东华软件表示,目前公司与华为鲲鹏合作的服务器一体机产品是公司第一款国产化计算产品,已在市场开始推广落地。公司在国产化处理器(芯片)方面与华为鲲鹏、中科龙芯、天津飞腾等芯片厂商建立了合作。随着我国芯片技术的不断突破,将有更多芯片厂商加入公司信创产业生态。从短期及中长期来看,公司在国产化处理器芯片有多种方案去满足市场现有需求,以及公司鹏霄项目的发展。

  而在刚刚结束的华为开发者大会上,华为发布鸿蒙2.0,剑指万物互联的全场景智慧生态。

  但在芯片断供困境下,鸿蒙的落地也被市场所担忧。

  “我们了解的情况是,华为的备货例如手机、平板等还是比较足的,一年左右应该没有问题。但是断供如果持续,出货量下滑肯定是确定趋势了,不太可能保持之前的增长趋势。断供持续影响下,如果硬件出货下来了,鸿蒙等的落地也会受到影响。”上述机构人士表示。

  而华为也为此做了多手准备,鸿蒙OS向第三方设备开放,其中美的、九阳和老板电器将很快发布搭载鸿蒙OS的家电产品。

  不过,也有不少投资者从华为断供中看到了危中之机。

  有投资者向上市公司海特高新喊话,其产品可供应华为,缓解其断供之忧。

  不过,对此,海特高新并非正面回应,只表示,2020年上半年公司微电子事业部实现营业收入6,034万元,同比增长144%,累计为超150家客户提供服务,增长明显,其中在民品领域,公司主要为专业设计公司、模组公司提供专业的第二代、第三代化合物芯片晶圆制造服务,部分技术和产品已实现向行业头部企业渗透。

  iPhone12要来了

  爆料人士称iPhone12本周已开始大规模量产

  9月15日美国对华为的禁令正式生效,而苹果也正式宣布秋季新品发布会将于9月15日太平洋时间早10点(北京时间9月16日凌晨(金麒麟分析师)1点)召开。

  在量产时间方面,此前有报道称将在9月份开始生产,但爆料人士透露,iPhone 12目前已经开始量产。

  透露iPhone 12已经大规模量产的,是多产的爆料人士 Jon Prosser,他当地时间周五在社交媒体上表示,iPhone 12在本周就已开始大规模量产。

  而继此前国外版本的售价曝光后,近日也有数码博主提供了国行版各个机型的定价详情,最贵定价为12699元。

  值得注意的是,华为消费者业务CEO余承东曾承认,9月15日后其自研的麒麟旗舰芯片将无法生产。

  知名电子产业分析师郭明錤发文称,无论华为能否在9月15日后取得手机零部件,华为在手机市场的竞争力与市占份额均将受到负面影响,最好情境为华为市占份额降低,最坏情境为华为退出手机市场。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责任编辑:陈志杰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09-15 中天火箭 003009 12.94
  • 09-15 铜牛信息 300895 12.65
  • 09-15 松原股份 300893 13.47
  • 09-14 开普检测 003008 30.42
  • 09-14 直真科技 003007 23.4
  •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