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设立3000亿元新工具 将助力化解存量住房风险

央行设立3000亿元新工具 将助力化解存量住房风险
2024年05月18日 03:30 上海证券报

  ◎记者 张琼斯

  中国人民银行拟设立3000亿元保障性住房再贷款,引发市场高度关注。在分析人士看来,新的再贷款工具支持地方国企收购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体现出盘活存量的思路,将助力地方政府化解存量住房风险。

  盘活存量是化解房地产风险的关键

  4月30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要求,统筹研究消化存量房产和优化增量住房的政策措施。

  在分析人士看来,新工具的一大亮点就是盘活存量。上海证券报记者了解到,郑州、南京、珠海等地国企已经先行先试通过直接收购、以旧换新等方式参与存量房的去化过程中。据初步统计,目前各城市公布的计划收购住房已超过1万套。

  “新工具的推出体现了对党中央决策的落实,以及对地方政府主动化解存量住房风险的支持。”分析人士表示,在房地产供求关系变化的大背景下,通过收购将存量房改为保障性用房一举多得。

  一方面有利于加快商品房市场“去库存”。通过引导地方国有企业在金融机构支持下市场化参与收购,能够快速形成团体购买力,加快存量商品房去化速度。这对于目前房地产库存量大、去化周期长的城市,将起到一定支持作用。

  另一方面还有利于加快保障性住房市场供给。通过盘活存量,目前房地产市场中商品房供给多、保障性住房供给少的结构性矛盾有望缓解,也能更好地解决工薪收入群体的住房问题。

  “盘活存量是化解房地产风险的关键。”权威人士表示,房企账面上,一头是土地和待售房产,另一头是债务。要偿还债务、化解风险,除了尽可能协调各渠道的融资支持,还要依靠卖掉房产和土地,盘活存量资产来化债。

  权威人士称,过去房企大部分土地和房产对应的债务最终都会随着商品房交易转给居民,但在房地产市场低迷情况下,原有的“征地拆迁户—地方政府—房企—居民”的房产和资金循环被打破,房子很难再按照原计划卖给居民,房企和地方政府都面临库存积压问题。

  “在新工具的支持下,地方国企可以成为市面上房子的新买主,打通市场循环。”分析人士表示,从更长期看,未来土地等资产都可以作为盘活资产的对象。

  不增加地方政府隐性债务

  新工具是对租赁住房贷款支持计划的延续。此前,央行已设立租赁住房贷款支持计划,并在部分城市试点市场化批量收购存量住房、扩大租赁住房供给,试点在各城市有序落地,商业可持续的模式初步形成。分析人士称,此次政策调整相当于是将试点经验推广至全国。

  对于新工具,市场也存在着一些讨论。比如,新工具是否会增加地方政府隐性债务?

  权威人士表示,保障性住房再贷款不增加地方政府隐性债务。此次政策要求,地方国有企业由城市政府选定,被选定的地方国企及所属集团不得为政府融资平台,收购资金通过租赁经营收入和未来售房收入回收。

股市回暖,抄底炒股先开户!智能定投、条件单、个股雷达……送给你>>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责任编辑:张倩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5-24 汇成真空 301392 --
  • 05-21 万达轴承 920002 20.74
  • 04-29 瑞迪智驱 301596 25.92
  • 04-25 欧莱新材 688530 9.6
  • 04-01 宏鑫科技 301539 10.64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