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联涛:全球分裂,谁是赢家

沈联涛:全球分裂,谁是赢家
2024年05月18日 17:01 市场资讯

来源: 财经五月花

  摘    要

  世界不仅因财富和收入差距产生分裂,还因数字化和知识应用差距的扩大而分裂,21世纪的最终赢家可能不会是两大领先者

  文|沈联涛

  3月7日,美国总统约瑟夫·拜登向国会发表了每年一度的国情咨文演讲。这是拜登为争取在2024年总统选举中连任的积极努力,他的对手是前任总统唐纳德·J·特朗普。拜登试图消除人们对他年龄和体力的担忧,展示美国的强大,呼吁继续支持乌克兰。演讲后进行的调查显示,62%的美国人给出了积极而非消极的态度。

  拜登在他的演讲中曾六次提及弗拉基米尔·普京的名字。十天后,普京以88%的选票连任俄罗斯总统。全球秩序不再团结,而是趋于分裂或极化——一个指标是黄金价格升至每盎司超过2222美元,创下历史新高。更高的黄金价格意味着实际上的美元走弱。

  与此同时,道琼斯指数、标普500指数和纳斯达克股市指数也创下历史新高,因为美联储主席杰罗姆·鲍威尔暗示美联储利率可能在今年晚些时候触顶并可能降息。

  美国确实从未感觉如此之好。2023年,美国股票总市值增加了10.2万亿美元。由于人工智能(AI)的蓬勃发展,仅英伟达一家公司的投资者财富去年就增加了1万亿美元。

  2023年四季度,美国经济按年率计算实现了3.2%的超速增长。相比之下,世界银行在2024年1月的预测显示,全球经济增速将放缓至30年来的最低水平:“全球增长预计连续第三年放缓,低至2.4%——远低于2010年代3.1%的平均水平。”

  换句话说,世界上最大经济体的增长速度比世界其他地区还要快,但这是通过不断增加的财政和贸易赤字来维持的,美国对世界的净债务已经达到18万亿美元。虽然美国能够通过更多的债务“鸦片”在“让美国再次伟大”(Make America Great Again,MAGA)中维持增长,但世界其他地区却陷入低迷。

  考虑到美国两位总统候选人在未来四年里可能继续支出和债务狂潮,世界其他地区是否会继续资助它的最大债务国?

  在短期内,没有什么替代品可以取代把资金投入美元。

  欧洲经济被乌克兰迫近的灾难所困,俄罗斯军队似乎占据了主动,因为他们在武器供应和人力占据优势。由于北约,尤其是美国,无法承受乌克兰的失败,我们可以预料这场冲突将变得胶着,直到其中一方因透支崩溃而请求停火。即使特朗普赢得选举,他可能希望与俄罗斯就乌克兰达成停火协议,北约和俄罗斯之间造成的伤害已经太深,未来几十年里乌克兰仍将成为欧洲复苏的拖累。

  太平洋这一侧,我们将不会看到中美之间的紧张局势有所缓解。中国将至少需要两年到三年的时间来结构性地应对房地产危机。日本经济将尝试实现利率的正常化,日本工人正在逐渐老龄化,他们的实际收入在经历多年的名义工资停滞和日元贬值后终于有望得到提升。如果油价继续保持在目前的水平上下,中东石油生产国将无法获得额外的出口收入或储蓄,因为它们需要做出投资来改变就业结构,从而摆脱对石油和天然气行业的依赖。从中期来看,指望美国继续成为全球复苏的唯一引擎是不现实的。

  全球领导地位之争的关键问题不仅是关于军事或金融实力,还在于技术优势以及持续创造财富的能力。澳大利亚战略政策研究所(ASPI)最近的一项的研究声称,“中国在ASPI追踪的44项技术中有37项处于领先,涵盖国防、太空、机器人、能源、环境、生物技术、人工智能(AI)、先进材料和关键量子技术的一系列关键技术领域。”

  但正如一位敏锐的东亚论坛观察员指出的,“尽管中国在2022年对全球研发支出的贡献率达到27.5%,美国的贡献率为35.6%,但美国的科技巨头仍然主导着关键技术领域的研究和创新,如人工智能。”中国的科技公司还未能像美国科技巨头那样通过股市财富实现盈利。

  许多中国商人承认,尽管美国在高科技方面领先,但他们在中等技术方面表现更佳,也就是将技术转化为生产实力的能力。美国在众多具有军事用途的领域拥有更强的尖端技术,但正如俄乌冲突显示的那样,基本炮弹的生产仍然很重要。

  因此,全球竞争取决于谁能将人工智能技术转化为横跨广泛经济领域的整体生产力。

  外界普遍认为美国在这方面领先,中国排名第二,而其他国家仍在努力将人工智能应用于日常消费、生产和分配功能。发展中和贫困国家将继续处在低技术水平,因为它们未能通过人工智能和基于知识的创新提升生产力。

  换句话说,世界不仅因财富和收入差距产生分裂,还因数字化和知识应用差距的扩大而分裂,其中包括应用最佳知识来解决气候变暖威胁的能力。

  中美技术竞赛是一个具有霸权成分的长征。但是,由于历史受到多种结构力量和偶发事件的影响,21世纪的最终赢家可能不会是两大领先者,而是当前还不处在雷达屏幕上的某一个。在这个具有诸多可能性的多元宇宙中,尽最大努力通过新技术来实现创新的人可能是真正的幸存者。

  (作者为香港大学亚洲全球研究院高级研究员、香港证监会前主席;翻译:江玮;编辑:袁满)

股市回暖,抄底炒股先开户!智能定投、条件单、个股雷达……送给你>>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责任编辑:何俊熹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5-24 汇成真空 301392 --
  • 05-21 万达轴承 920002 20.74
  • 04-29 瑞迪智驱 301596 25.92
  • 04-25 欧莱新材 688530 9.6
  • 04-01 宏鑫科技 301539 10.64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