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电力二氧化碳排放因子政策将趋严

专家:电力二氧化碳排放因子政策将趋严
2024年05月17日 18:22 21世纪经济报道

21世纪经济报道实习生雷椰、记者李德尚玉 北京报道

电力行业是国家能源供应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首个被纳入碳市场的行业。在推动电力行业可持续发展的进程中,电力市场的建设面临着众多复杂影响因素。特别是在“双碳”目标的指引下,如何实现电力行业的低碳转型,已成为整个行业关注的焦点。

近期,关于电力二氧化碳排放因子的公告引发了市场的广泛关注。未来电力二氧化碳排放因子的趋势是怎样?多位专家在电力低碳保供研讨会上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推动实现碳中和目标,未来碳排放因子政策将趋于严格。

(主办方供图)(主办方供图)

碳排放因子政策未来或趋于严格

生态环境部已经连续几年发布了电力二氧化碳排放因子。碳排放因子政策的未来趋势如何?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首席专家姚强向21世纪经济报道表示,碳排放的约束选择路径是有区别的,未来碳排放因子政策趋势,肯定是越来越强约束。姚强认为,我国低碳发展面临的困难,在于我们仍然受困于传统的煤炭主导的能源消费结构,这种状况并非短时间内能够改变。他强调,我们必须秉持“先立后破”的原则,对目标保持紧迫感。

厦门大学中国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长林伯强也认为,在理论层面,碳排放因子政策应当趋于严格,这是推动实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方面。“然而,在近几年的发展趋势中,碳排放量的变化趋势尚难以预测,至2030年,碳排放量有可能呈现上升态势。火电发电量的增长将继续对碳排放量产生影响。相较于过去,碳排放量的增长速度理论上应当放缓或保持平稳,随后才逐步下降。”

林伯强进一步表示,从长远视角来看,碳排放量必将大幅减少,鉴于我国能源结构的转型,以清洁能源为主体的新型能源体系将逐步形成,从而推动碳排放量的显著降低。

完善绿证制度

近期,电力行业的碳交易动力不足,刺激碳市场活跃度成为电力行业要考虑的问题。林伯强认为,在刺激碳市场交易量方面,关键在于政府对配额的管理。一旦配额收紧,交易量便会增加,因为配额变得稀缺。反之,若配额过于宽松,便无需购买。从长远来看,交易量有望增长,但目前增速较慢。

绿证作为可再生能源电力消费凭证,其未来发展之路尚在探索。

“国际社会普遍认为,我国认证体系及碳市场、绿色证书市场尚待完善。”林伯强表示,当前绿证的认证主体,以及认证主体的权威性尚不确定。

国网能源研究院研究员唐程辉在上述会议上表示,建立一个权威且多样化的绿电消费体系至关重要。其中,物理直接消纳和绿电交易国际认可度更高。

如何统筹绿证绿电的国际认可?唐程辉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要充分发挥绿证在可再生能源生产、消费和环境属性的基础凭证作用,完善绿证制度。纵向流通上,构建具有权威性的绿证核发、流通、核销全链条机制和可再生能源消费认证体系,保证绿电环境属性可核查、可追溯,提升环境属性的可信度。横向覆盖上,细化绿证的分类和信息,涵盖机组补贴信息、保障性收购亦或是市场化消纳、电源类型、生产日期、生产地点等,明确自发自用电量绿电消费属性。在此基础上,建立适应多场景、多类型的绿电消费模式,形成国际公认的标准和范例。

唐程辉表示,尽管绿证交易在我国得到快速发展,但需求端参与动力不足,绿电方面部分地区新能源企业担心入市风险,存在绿证与碳市场等制度的衔接认可问题。他建议在落地过程当中要跟能耗双控政策、碳市场政策进行协调,加强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体系,以促进绿证绿电市场的进一步发展。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5-24 汇成真空 301392 --
  • 04-29 瑞迪智驱 301596 25.92
  • 04-25 欧莱新材 688530 9.6
  • 04-01 宏鑫科技 301539 10.64
  • 03-29 灿芯股份 688691 19.86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