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专题|阳光电源董事长曹仁贤2024两会议案:建议稳定可再生能源发电电价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费心懿 上海报道
近年来我国可再生能源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绩,截至2023年,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突破14亿千瓦,稳居全球首位。风电光伏产业国际竞争优势进一步凸显,其中光伏产品成为我国出口“新三样”之一。
与此同时,全国碳市场自启动以来发展迅速,成为我国温室气体减排和绿色转型的重要平台。截至目前,全国碳市场已完成两个履约周期,市场运行平稳,为我国“双碳”目标实现、推动全社会低碳转型发挥了重要作用。
全国人大代表、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曹仁贤履职以来,持续重点关注可再生能源发电领域以及全国碳市场的健全完善。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获悉,曹仁贤此次带来的两份建议分别是《关于稳定可再生能源发电电价的建议》、《关于扩大自愿减排交易范围,进一步健全完善碳市场的建议》。
曹仁贤谈到,2023年以来,各省纷纷出台电力市场交易实施方案,要求风光等可再生能源发电的存量与增量项目均须参与电力市场化交易。根据各省可再生能源占比不同,入市比例要求不一,部分省份甚至要求100%参与市场化交易。
但是,可再生能源发电是一次性投资项目,其处理存在随机性、间歇性,也没有燃料等原材料进项。
“现行的电力市场交易机制主要针对常规火电机组制定,没有体现可再生能源发电特性,因此与常规火电‘无差别’竞争,可再生能源投资面临较大的不确定性,经常承担超额偏差电费风险,收益难以保障。”曹仁贤认为,这些措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精神相违背。
同时,国内绿电绿证交易尚未全面实施,可再生能源的低碳环保价值未得到兑现。在没有环境价值保障的情况下高比例参与电力市场化交易,可再生能源发电资产面临严峻的不确定性。由于风光等可再生能源项目是一次性固定资产投入,企业按照项目投产时上网电价测定收益并做投资决策、偿还贷款、缴纳税费。在完备的电力市场机制建成之前,存量项目大比例参与电力市场化交易,电价必将发生波动,初始投资收益逻辑不能成立,也影响未来新增项目投资信心。
鉴于上述情况,曹仁贤提出两项建议。
一是稳定可再生能源发电电价。建议针对存量可再生能源项目,严格执行国办函〔2022〕39号及发改能源〔2019〕19号的规定。同时,建议相关部门加大对各省新能源电价政策的监管,定期组织核查,及时纠正各省新能源项目电价新政策有悖于原有政策的情况,促进新能源可持续投资。
二是加快绿电绿证交易市场建设。当前国内绿电交易仍以自愿交易市场为主,存在交易量小、交易价格低等问题。配额制的强制交易市场和自愿交易市场并行将是绿电绿证交易市场未来发展的趋势。因此,建议加快完善全国统一的绿电绿证及交易管理机制,推进绿电绿证交易市场走向成熟,适时建立“配额制+绿证交易”制度,释放绿电供需双方发展潜力。
另外,在《关于扩大自愿减排交易范围,进一步健全完善碳市场的建议》中,曹仁贤提到了全国碳市场所面临的挑战。
曹仁贤认为,目前中国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市场虽已重启,但CCER方法学的发布数量较少,大量碳减排项目未参与碳市场;控排企业可使用CCER抵销碳排放配额清缴的比例较低,市场主体参与碳市场自愿交易的积极性较差,碳市场活跃度偏低;民间市场主体缺乏参与碳市场自愿交易的途径,且可参与的交易品种和管理制度不明确;缺乏有效运用全国碳市场应对欧美碳关税壁垒的政策研究和措施,增加了出口贸易的碳风险;国内绿电、绿证市场与碳市场脱节,需求潜力激发不足。
因此,曹仁贤建议,一是扩大自愿减排交易覆盖范围,积极鼓励民间市场主体交易;二是坚持碳市场制度的守正创新,进一步健全完善全国碳市场;三是适度提高全国碳市场控排企业每年可使用CCER抵销碳排放配额清缴的比例,加强绿电、绿证与碳市场的衔接。
(作者:费心懿 编辑:朱益民)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